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吡哆素的生理作用

维生素B6群很快地会被转化成辅脢pyridoxal phosphate 与pyridoxamine phosphate,此两种脢与蛋白质的代谢关系很密切,pyridoxal phosphate是下列脢的置换物质:氨基酸代谢时胺基转移所需,尤其对甲硫氨基、胱氨酸、半胱氨酸等。氨基酸代谢时的脱羧基(=COOH)作用所需。转化含硫氨基酸所需(甲硫氨基、胱氨酸、半胱氨酸等),高胱氨酸是否缺乏维生素B6,要注意。Methionine→homocyteine + serine(丝氨酸)→pyruvate(焦葡萄糖) + H2S + NH3→TCA cycle(产生能量 + CO2 + H2O)。甲硫氨酸是提供甲基(methyl group)的重要氨基酸,若无维生素B6存在,此作用不能进行。很多的碳化作用不得进行,如要合成脂肪、胺基酸碳架等。与色氨酸转化成烟碱酸有关,tryptophan→nicotinic acid,若缺乏维生素B6时,即产......阅读全文

吡哆素的生理作用

维生素B6群很快地会被转化成辅脢pyridoxal phosphate 与pyridoxamine phosphate,此两种脢与蛋白质的代谢关系很密切,pyridoxal phosphate是下列脢的置换物质:氨基酸代谢时胺基转移所需,尤其对甲硫氨基、胱氨酸、半胱氨酸等。氨基酸代谢时的脱羧基(=C

吡哆素的药物说明

片剂:每片10mg。注射液;每支25mg(1ml);50mg(1ml);100mg(2ml)。霜剂:每支含12mg。维生素B6缓释片:每片50mg。一次50mg,一日1~2次。复合维生素B片:每片含B1 3mg,B2 1.5mg,B6 0.2mg,烟酰胺10mg。每次服1~2片,1日3次。复合维生素

吡哆素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通常肉类、全谷类产品(特别是小麦)、蔬菜和坚果类中含量较高。动物性来源的食物中维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优于植物性来源的食物。在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来自于肉类、家禽、鱼,马铃薯、甜薯、蔬菜中。 

吡哆素缺乏的症状

维生素B6主要作用在人体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等。功能有抗体的合成、消化系统中胃酸的制造、脂肪与蛋白质利用(尤其在减肥时应补充)、维持钠/钾平衡(稳定神经系统)。缺乏维生素B6的通症,一般缺乏时会有食欲不振、食物利用率低、失重、呕吐、下痢等毛病。严重缺乏会有粉刺、贫血、关节炎、小孩痉挛、忧郁、头痛

吡哆素的发现历史

在19世纪时,糙皮病(pellagra)除发现因烟碱酸缺乏引起外,在1926年又发现另一种维生素在饲料中缺乏时,也会引起小老鼠诱发糙皮病。匈牙利科学家Gyorgy在1934年发现维生素B6,但直到1939年其化学结构才被确定并实现了人工合成。

吡哆素的药典要求

该品为6-甲基-5-羟基-3,4吡啶二甲醇盐酸盐,按干燥晶计量,含C8H11NO3 · HCl应为98.0%-102.0%性状 该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苦,遇光渐变质。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酸度 取该品1.0g,加水20ml使溶解,测得PH应为2.

吡哆素的功能特点

维生素B6(Vitamin B6)又称吡哆素,其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在体内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遇光或碱易破坏,不耐高温。1936年定名为维生素B6。维生素B6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液中稳定,在碱液中易破坏,吡哆醇耐热,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温。维生素B6在酵母菌、

吡哆素的化学组成

维生素B6是泛指比哆类物质的通称,因含有维生素B6活性的物质即是属于比哆醇(pyridoxine),但有此功能者有三种化学形式:⑴吡哆醇(pyridoxol),⑵吡哆醛(pyridoxal),⑶吡哆胺(pyridoxamine)。其分子式分别为吡哆醇(C8H11NO3),⑵吡哆醛(C8H9NO3),

吡哆素的运输与代谢

PN运输至小肠粘膜并到血流中,也可在肠粘膜中合成PNP,约为剂量30.6%,血流中PN可扩散到肌肉中,然后磷酸化约占剂量的10.4%~15.7%。在人体给以PN后,血浆PL可以增加12倍,血浆中PLP虽占血浆中维生素B6的60%,但与蛋白相结合,不易为其他细胞所利用。血浆中PL与白蛋白结合不牢固,为

吡哆素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中维生素B6为PLP、PMP、PN在小肠腔内必须由非特异性磷解酶(nospecific phosphoh Ydrolase)分解PLP、PMP为PL,PM。吸收形式为PL、PM及PN。在人体观察中,给予饥饿的人以PN、PL、PM,在给予PN后0.5~3h达到高峰,剂量小(0.5~4mg)时,血浆

吡哆素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一种含吡哆醇或吡哆醛或吡哆胺的B族维生素。在酸液中稳定,在碱液中易破坏,吡哆醇耐热,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温。

吡哆素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维生素B6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分子式1]《中国药典》C8H11NO3 · HCl[分子式2] 常用分子式 C8H10NO5P[分子式3] 吡哆醇 C8H11NO3[分子式4] 吡哆醛 C8H9NO3[分子式5] 吡哆胺 C8H12N2O2【CAS号】 65-23-6【EINEC

吡哆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6(C8H10NO5P)的含量。该方法适用于维生素B6。方法原理:供试品制成流动相溶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91nm处检测维生素B6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试剂:1. 甲醇2. 0.04%戊烷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

系统素的生理作用

植物被昆虫食害后,系统素从伤害处传遍未受伤害的部分,促进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活化和转录,从而增加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防御昆虫的食害(Narvaez-Vasquez等,1995)。Orozco-Cardenas等(1993)将反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番茄中,得到蛋白酶抑制剂减少的转基因植株,将其叶喂养烟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是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调节糖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zui大,可出现惊厥、昏迷,

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主要是促进体内的能源物质即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分解,使耗氧量增加,能量同时释放出来。甲状腺素能促进小肠对糖的吸收,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甲状腺机能亢进(俗称“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机能代谢旺盛,加速了体内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出过多热量。因

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素一般作用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黏膜的血管缩小。在药物上,肾上腺素在心脏停止时用来刺激心脏,或是哮喘时扩张气管。对皮肤、黏膜和内脏(如肾脏)的血管呈现收缩作用;对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呈现扩张作用等。由于它能直接作用于冠状血管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心脏供血。利用其兴奋心脏

催产素的生理作用

(1)对乳腺的作用:哺乳期的乳腺在催乳素的作用下不断分泌乳汁,贮存于乳腺腺泡之中。催产素可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样细胞收缩, 促使具有泌乳功能的乳腺排乳。(2)对子宫的作用:催产素对子宫有较强的促进收缩作用,但以妊娠子宫较为敏感。雌激素能增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而孕激素则相反。(3 )对社交羞涩与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zui适浓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zui适浓度。三、教学策略1.图形引导,问题入手。 阅读生物学方面的资料时,要能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

概述系统素的生理作用

  植物被昆虫食害后,系统素从伤害处传遍未受伤害的部分,促进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活化和转录,从而增加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防御昆虫的食害(Narvaez-Vasquez等,1995)。  Orozco-Cardenas等(1993)将反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番茄中,得到蛋白酶抑制剂减少的转基因植株,将其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是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调节糖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zui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对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总的作用是促进合成代谢。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素一般作用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黏膜的血管缩小。在药物上,肾上腺素在心脏停止时用来刺激心脏,或是哮喘时扩张气管。对皮肤、黏膜和内脏(如肾脏)的血管呈现收缩作用;对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呈现扩张作用等。由于它能直接作用于冠状血管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心脏供血。利用其兴奋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低浓度的生长素有促进器官伸长的作用。从而可减少蒸腾失水。超过最适浓度时由于会导致乙烯产生,生长的促进作用下降,甚至反会转为抑制。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根最敏感,芽次之,茎的敏感性最差。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使细胞壁环境酸化、水解酶的活性增加,从而使细胞壁的结构松弛、可塑性

生物素的生理作用

     生理作用:生物素与酶结合参与体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羧化过程,与体内的重要代谢过程如丙酮酸羧化而转变成为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羰化成为丙二酰辅酶A等糖及脂肪代谢中的主要生化反应有关。它也是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极微量(0.005微克)即可使试验的细菌生长。例如,链孢霉生长时需要极微量的生物素。人

γ干扰素的生理作用

γ-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特性。可以与结合到γ-干扰素受体(IFNGR),γ-干扰素受体(由两个亚基组成。γ-干扰素结合并激活其受体调节JAK-STAT通路。γ-干扰素激活抗原提呈细胞,通过上调转录因子T-bet而促进I型辅助T细胞(Th1细胞)的分化。γ-干扰素是I型辅助T细胞(Th1

生物素的生理作用

生理作用:生物素与酶结合参与体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羧化过程,与体内的重要代谢过程如丙酮酸羧化而转变成为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羧化成为丙二酰辅酶A等糖及脂肪代谢中的主要生化反应有关。它也是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极微量(0.005微克)即可使试验的细菌生长。例如,链孢霉生长时需要极微量的生物素。人体每天需要

维生素A的生理作用

1、增强视网膜感光力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缺乏时视紫红质合成减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在弱光下视物模糊,称为夜盲症。 2、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参与糖蛋白合成,缺乏时可引起上皮干燥、增生及角化,如皮脂腺角化,出现丘疹;泪腺细胞角化,泪液分泌减少,眼部干燥,称为眼干燥症。3、促进机体正常生长发育促

简述纤维素的生理作用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最宝贵的天然可再生资源。纤维素化学与工业始于一百六十多年前,是高分子化学诞生及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成果为高分子物理及化学学科的创立、发展和丰富作出了重大贡献。  生理作用  人体内没有β-糖苷酶,不能对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方式还不完全清楚。已知在tRNA中与反密码子相邻的地方有细胞分裂素,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它们参与到tRNA与核糖体mRNA复合体的连接物上。但这可能不是外源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方式。因为在tRNA中,细胞分裂素的合成是由原来在tRNA中的嘌呤的改变产生的。而外源细胞分裂素并不参入t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