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鉴别介绍

药物性肝病诊断是排除性诊断。参考新英格兰杂志(N EnglJ Med,2006;354:731-739)文献,可按照右图所示流程进行诊断。 目前临床上参考的诊断标准有日本“药物与肝”研究会诊断标准1978 、1988年,Danan提出了“药物性肝损伤欧洲共识会诊断标准”、1993年国际共识会通过改良的Danan方案 、1997年,Maria方案、2003年DDW-Japan日本肝病学会方案等。这些诊断标准所列的参考指标包括服药至肝损出现的时间规律性、停药后肝脏生化指标迅速改善的病程、能排除其它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再次用药后,迅速激发肝损伤,ALT至少升高至正常范围上限的2倍以上。临床上对药物性肝病诊断的基本条件包括有药物暴露史和相适应的潜伏期(通常1-4周)、排除其他原因或疾病所致的肝功能损伤、停药后,肝功能指标应有所改善;参考条件包括有肝外系统表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于6%)、相关药物致敏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及 ......阅读全文

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鉴别介绍

  药物性肝病诊断是排除性诊断。参考新英格兰杂志(N EnglJ Med,2006;354:731-739)文献,可按照右图所示流程进行诊断。  目前临床上参考的诊断标准有日本“药物与肝”研究会诊断标准1978 、1988年,Danan提出了“药物性肝损伤欧洲共识会诊断标准”、1993年国际共识会通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鉴别

  药物性肝病诊断是排除性诊断。参考新英格兰杂志(N EnglJ Med,2006;354:731-739)文献,可按照右图所示流程进行诊断。  目前临床上参考的诊断标准有日本“药物与肝”研究会诊断标准1978 、1988年,Danan提出了“药物性肝损伤欧洲共识会诊断标准”、1993年国际共识会通

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预后介绍

  一般来说,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如能及时诊断、及时停药,预后多数良好。经适当治疗后,大多数于1~3个月内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少数发生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脂肪肝者,需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治疗,病死率较高;慢性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隐匿,常常不能及时诊断和停药而预后不好。慢性肝内胆汁淤积,轻者预后较好,重者黄

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分类介绍

  按病程特征药物性肝损伤分为急性药物性肝病(肝脏炎症在6月内消退)及慢性药物性肝病(> 6月或再次肝损伤)。  急性药物性肝病按照临床表现特征,根据国际医学科学理事会的标准,又分为肝细胞性药物性肝病(ALT/ALP>5)、胆汁淤积性药物性肝病(ALT/ALPALT/ALP>2)。  慢性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鉴别

  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病可以表现为目前所知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其中急性肝损伤约占报告病例数的9O%以上,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  急性药物型肝病若为肝细胞型,可表现为肝炎型,在黄疸出现前1~2天有乏力、胃纳减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尿色深等前驱症状。严重病例可呈

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介绍

  要了解药物致肝损伤的机制,首先需了解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特点。通常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药物聚集、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转化与结合两个时相即Ⅰ相代谢及Ⅱ相代谢。Ⅰ相代谢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药物经过此相反应后极性增高,即水溶性增大,

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介绍

  ① 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  药物经CYP代谢产生的亲电子基、自由基等活性代谢产物,通常与谷胱甘肽(GSH)结台而解毒.并不产生肝损伤。但过量服药或遗传性药物代谢异常时,亲电子基、自由基等活性代谢产物大量生成,耗竭了肝内的GSH,并且通过与细胞膜磷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结台发生脂

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简介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DILI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

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介绍

  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中的20%-50%,暴发性肝衰竭的15%-30%。据法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3年内DILI的发了率月14人/10万居民/年,其中12%的患者住院,6%的患者死亡。可见住院患者中的DILI只占全部DILI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在我国肝病中,DILI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

关于药物性头痛的鉴别诊断介绍

  药物性头痛须和治疗时的某些原发病所致头痛相鉴别,以免头痛症状得不到及时解除。  1.颅内压增高  有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膜炎等,可产生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重,但随着降颅压、抗感染治疗后,头痛等伴随症状即减轻或消失。  2.高血压  伴有高血压的疾病常有头痛症状,尤其血压不稳定时

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体会

药物诱导的肝损伤所涉及的药物范围广泛,临床表现类型多变,且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志物,使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及管理变得尤为困难。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药物性肝损伤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性,86岁,因“尿黄1 周”于2016年10月26日以“肝功能异常”收入本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1 周前患者自觉

药物性肝损伤的疾病分类

  按病程特征药物性肝损伤分为急性药物性肝病(肝脏炎症在6月内消退)及慢性药物性肝病(> 6月或再次肝损伤)。  急性药物性肝病按照临床表现特征,根据国际医学科学理事会的标准,又分为肝细胞性药物性肝病(ALT/ALP>5)、胆汁淤积性药物性肝病(ALT/ALPALT/ALP>2)。  慢性药物性肝病

简述药物性肝损伤的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病变程度可有较大区别,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包括急性肝炎型、肝内胆汁淤积型、急性脂肪肝型和混合型等。以急性肝炎型最多见,临床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它所引发的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表现没有太大区别,也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肝功能异常与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新突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1730043、31430043、32000805)等资助下,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曾春雨团队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麻建杰团队合作,揭示了Mitsugumin 53(MG53)在药物性肝损伤中良好的防治效果,研究成果以“MG53 的膜分

怎样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要了解药物性肝病的最新信息,尽量避免应用有肝损伤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合用保肝药(抗肿瘤药等);避免超剂量服药和疗程过长,避免频繁用药或多种药物混合应用,高度重视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注意原有疾病可能诱发药物性肝损伤,对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注意减量应用;避免各种促进或诱发药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原因

  多种药物可以引起DILI,如抗肿瘤的化疗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免疫抑制剂、降糖降脂药、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毒药等。最近研究显示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8%-32.6%,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一些“保健品”及减肥药也经常引起DILI,需引起大家高度注意。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病可以表现为目前所知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其中急性肝损伤约占报告病例数的9O%以上,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  急性药物型肝病若为肝细胞型,可表现为肝炎型,在黄疸出现前1~2天有乏力、胃纳减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尿色深等前驱症状。严重病例可呈肝衰竭表现,

关于舌咽神经损伤的鉴别诊断介绍

  单独损伤舌咽神经极为罕见,一侧后组脑神经多同时受累或与迷走神经同时损伤。  1.颈静脉孔综合征(Vernet综合征)  第Ⅸ、Ⅹ、Ⅺ脑神经麻痹。  2.Collet-Sicard综合征  第Ⅸ、Ⅹ、Ⅺ、Ⅻ脑神经麻痹,或偏侧颅底征候群。  3.枕骨大孔征候群  多为枕骨大孔区病变。  4.脑干病变

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内容介绍

  治疗原则包括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药物(治疗关键)、促进致肝损药物清除和应用解毒剂、应用肝细胞保护剂、治疗肝功能衰竭。  ⑴立即停药:一旦确诊或怀疑与药有关,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的损肝药物,多数病例在停药后能恢复。  ⑵支持治疗:  ①注意休息,对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②补充足量热量、足量的蛋白

关于阿米巴肝脓肿的鉴别诊断介绍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原发性肝癌  发热、消瘦、右上腹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酷似阿米巴肝脓肿,但后者常热度较高,肝痛较著,癌肿肝脏的质地较坚硬,并有结节。甲胎蛋白的测定、B型超声波检查、腹部CT、放射性核素肝区扫描、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磁共振等检查可明显诊断,肝穿刺及抗阿米巴药物治疗试验有助

关于肝动脉闭塞的鉴别诊断介绍

  1.肝脓肿   有发热,肝区痛、黄疸、肝动脉损伤、白细胞升高,应与肝动脉闭塞相区别,并且肝脏梗塞区可继发肝脓肿。   2.重症肝炎   可出现腹痛,迅速出现黄疸,肝功损害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也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感染等,与严重肝动脉闭塞极为相似。   3.麻痹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

关于肝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介绍

  1.原发性肝细胞癌  影像学检查都有占位病变,需结合病史、甲胎蛋白等鉴别,原发性肝细胞癌部分患者甲胎蛋白显著升高。  2.继发性肝癌  继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一般为阴性,二者的鉴别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存在肝外原发性肿瘤证据。  3.肝囊肿  有家族遗传倾向,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原因分析

  多种药物可以引起DILI,如抗肿瘤的化疗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免疫抑制剂、降糖降脂药、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毒药等。最近研究显示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8%-32.6%,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一些“保健品”及减肥药也经常引起DILI,需引起大家高度注意。

概述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病可以表现为目前所知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其中急性肝损伤约占报告病例数的9O%以上,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  急性药物型肝病若为肝细胞型,可表现为肝炎型,在黄疸出现前1~2天有乏力、胃纳减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尿色深等前驱症状。严重病例可呈肝衰竭表现,

关于中度脂肪肝的鉴别诊断介绍

  1.肥胖性脂肪肝  肥胖与脂肪肝有密切的关系,肝内脂肪的堆积与体重超标程度成正比。约半数的肥胖者体内可见肝内轻度脂肪浸润,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可达61%~94%。腹部肥胖的人比其他体型的人更容易发生脂肪肝。肥胖患者发生脂肪肝,在早期、中期多是可逆的,减轻体重、

关于轻度脂肪肝的鉴别诊断介绍

  1、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临床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肝硬化、消瘦、肝大疼痛、黄疸、腹水、大出血等表现。肝穿刺活检可鉴别。  2、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

关于肝包虫囊肿的鉴别诊断介绍

  1.先天性肝囊肿  无牧区居住史,超声示囊壁极薄而清晰,包虫囊液皮内试验阴性。  2.肝脓疡  无牧区居住史而常有痢疾史或化脓性疾病史,超声示液性占位边界不清晰,临床有炎症史或表现,包虫皮试阴性。但合并感染的肝包虫囊肿易与之混淆,包虫囊液皮内试验乃主要鉴别依据。

关于暴发性肝衰竭的鉴别诊断介绍

  1.精神病  以精神症状为惟一突出表现的肝性脑病易被误诊为精神病。因此,凡遇精神错乱而原因不明的患者,应警惕肝性脑病的可能。  2.代谢性脑病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尿毒症、高钠血症、低钠血症等。根据相应的基础疾病病史,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有助于鉴别。  3.颅脑病变  各种脑血

关于肝源性水肿的鉴别诊断介绍

  1.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的临床表现为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分,继而逐渐出现全身性水肿,伴有颈静脉怒张、肝大、静脉压升高、胸腹水等。在临床上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各种原因导致右心功能不全时,均可出现心源性水肿。  2.肾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发展常较迅速,水肿软而

关于肝性脊髓病的鉴别诊断介绍

  1.肝豆状核变性  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和有阳性家族史。主要表现为肌强直、肢体震颤、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角膜色肝性脊髓病素环。血清铜和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增加。肝活检肝组织含铜量增加。脑CT扫描可显示脑室扩大或脑实质软化灶。  2.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多在中年以后发病,缓慢进展,多表现为四肢上下运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