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子刊:重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骨骼肌病理新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的Hidetoshi Sakurai实验室利用由患者衍生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产生的骨骼肌细胞成功地再现了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 DM1)的病理,并展示了它们用于药物疗效的定量评估。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1月11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stablishment of quantitative and consistent in vitro skeletal muscle pathological models of 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 using patient-derived iPSCs”。 DM1被认为是成人中最常见的肌肉萎缩症,但目前还没有治疗方法。为了发现和开发新的治疗性药物,迫切需要设计一种使用人类细胞的评估系统,以便能够忠......阅读全文

利用iPS细胞重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的骨骼肌病理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的Hidetoshi Sakurai实验室利用由患者衍生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产生的骨骼肌细胞成功地再现了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 DM1)的病理,并展示了它们用于药物疗效的定量评估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诊断

  根据中青年起病的特征性肌无力、肌萎缩和肌强直症状,主要累及四肢远端肌、头面部肌和胸锁乳突肌;体检可见肌强直,扣击出现肌球,典型肌强直放电肌电图,以及DNA分析出现异常CTG重复扩增等。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概述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由Delege(1890)首先描述。肌强直表现受累的骨骼肌收缩后松弛显著延迟,导致明显的肌肉僵硬,肌电图出现特征性连续高频电位放电现象。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因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是一种多活动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缺陷位于染色体19q13.2-19q13.3基因三核苷酸(CTG)重复序列扩增,这种扩增的三核苷酸重复构成了诊断试验的基础。这一基因编码的蛋白被称为肌强直性蛋白激酶。基因外显率为100%。全球患病率为3-5/10万,发病率约为1/8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麻醉处理

患者,女,44岁,170 cm,85kg,因“卵巢肿物”拟行“腹腔镜卵巢肿物剥除术”。17年前因上肢肌肉无力,于外院行肌电图、肌肉活检、遗传学检查,诊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肌无力和肌强直症状逐渐加重。1年前出现步态异常,易跌倒,偶有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及构音障碍。 既往史:20年前因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辅助检查

  1、肌电图出现典型肌强直放电,受累肌肉出现连续高频强直波逐渐衰减,肌电图扬声器发出一种类似俯冲轰炸机或链锯样声音;67%的患者运动单位时限缩短,48%有多相波。心电图常可发现传导阻滞及心律失常  2、血清CK和LDH等肌酶滴度或轻度增高。  3、肌活检显示轻度非特异性肌源性损害。  4、基因检测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症状体征

  1、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MDI)  通常在30或40岁时显现症状,尽管儿童早期也可出现。男性多于女性,且症状较重。主要症状是肌无力、肌萎缩和肌强直,前两种症状更突出。肌无力见于全身骨骼肌,前臂肌和手肌无力伴肌萎缩和肌强直,有足下垂及跨阈步态,行走困难易跌跤;部分病人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肌萎缩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病理生理

  典型肌肉病理改变为细胞核内移,呈链状排列,肌细胞大小不一,呈镶嵌分布;肌原纤维往往向一侧退缩形成肌浆,肌细胞坏死和再生不明显。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鉴别诊断

  临床需要与其他类型肌强直鉴别  (1)先天性肌强直(congenital myotonia):Thomsen(1876)描述了他本人及其家族的四代患者,又称为Thomsen病。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7q35染色体突变有关。通常自出生就存在全身性肌强直,不伴肌无力和肌萎缩,但至儿童早期症状才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并发症

  晚期,四肢挛缩,活动完全不能。常因伴发肺部感染、褥疮等于20岁之前丧生。智商常有不同程度减退。半数以上可伴心脏损害,心电图异常。早期呈现心肌肥大,除心悸外一般无症状。[2]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青春期后, 男多于女。主要症状为肌无力、肌萎缩和肌强直。萎缩和无力表现为四肢不灵活, 前臂及手部肌肉萎缩,下肢有足下垂及跨阈步态。萎缩还可发展至面肌、咬肌、颞肌和胸锁乳突肌,故病人面容瘦长, 颧骨隆起, 呈斧状脸,颈消瘦而稍前屈。部分病人可有讲话及吞咽困难。肌强直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病因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是一种多活动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缺陷位于染色体19q13.2-19q13.3基因三核苷酸(CTG)重复序列扩增,这种扩增的三核苷酸重复构成了诊断试验的基础。这一基因编码的蛋白被称为肌强直性蛋白激酶。基因外显率为100%。全球患病率为3-5/10万,发病率约

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三核苷酸重复的分析实验

患者gDNA三核苷酸重复的杂交分析 实验方法原理 gDNA杂交分析对于确定DM>250bp 的扩增特别有效。此法可用于排除 E3 至 E4 类扩增(表 9.4.1),后者通过 CTG-PCR 只有一条等位基因可见,并且 CTG-PCR 产物与(CTG)10 杂交不能检测到原突变或扩增

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三核苷酸重复的分析实验

PCR 扩增的 DM 三核苷酸重复的杂交分析实验材料DNA 样品试剂、试剂盒dNTP 混合物10 X PCR 扩增缓冲液PCR 引物Taq DNA 聚合酶矿物油琼脂糖凝胶1 X TBE 缓冲液溴化乙锭10 X 凝胶载样缓冲液预杂交 杂交缓冲液寡核苷酸洗脱缓冲液Lumi-Phos 530 底物溶液仪器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典型肌肉病理改变为细胞核内移,呈链状排列,肌细胞大小不一,呈镶嵌分布;肌原纤维往往向一侧退缩形成肌浆,肌细胞坏死和再生不明显。  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青春期后, 男多于女。主要症状为肌无力、肌萎缩和肌强直。萎缩和无力表现为四肢不灵活, 前臂及手部肌肉萎缩,下肢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及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青春期后, 男多于女。主要症状为肌无力、肌萎缩和肌强直。萎缩和无力表现为四肢不灵活, 前臂及手部肌肉萎缩,下肢有足下垂及跨阈步态。萎缩还可发展至面肌、咬肌、颞肌和胸锁乳突肌,故病人面容瘦长, 颧骨隆起, 呈斧状脸,颈消瘦而稍前屈。部分病人可有讲话及吞咽

Nature子刊:重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骨骼肌病理新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的Hidetoshi Sakurai实验室利用由患者衍生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产生的骨骼肌细胞成功地再现了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 DM1)的病理,并展示了它们用于药物疗效的定量评估

新型候选药物可有效缓解I型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症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方法来明显提高靶向RNA药物的潜力,可以使得药物治疗效果提高2500倍。   在文章中,研究者一种小型分子可以

李劲松/胡苹开发了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小鼠模型

  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1)的多系统表现可能是由于DMPK中CT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引起的多个基因(包括DMPK,其邻近基因(SIX5或DMWD)和下游MBNL1)的剂量减少所致。 但是,缺乏直接的证据。  2029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李劲松及胡苹共同通讯在Cell Res

PNAS:细胞替代疗法可用于治疗肌营养不良症

  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最近一项研究为利用细胞疗法治疗肌营养不良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这一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中,作者深入地研究了体外产生的细胞如何达到肌肉再生的目的。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多年来,研究者们率先在体外从多能干细胞培养分化产生肌肉干/祖细胞。

怎样预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遗传性肌病,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症状严重,进展迅速,生命早期即丧失运动功能,且早期死亡,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而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早期检出基因携带者,对其婚配、孕育进行指导,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早期人工流产高风险胎儿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应确定先症者的基因

科学家设计针对性药物治疗肌营养不良症

  近日,Scripps研究所科学家们发现导致肌营养不良症中一种形式(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2型)的一种遗传缺陷的原子级视图,并使用这些信息来设计候选药物有潜力克服这些缺陷和逆转病情。相关研究发表在ACS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   这第一次确定导致这种疾病的RNA结构缺陷,TS

肌酸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简介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如果家庭环境允许的话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肌酸,而且不能过量和随便加大用量,防止过量引起的副作用和抗药性。肌酸是爆发性用力动作的能量来源。所以最好是运动和锻炼后服用,运动后三磷酸腺苷大量消耗,服用肌酸可以帮助机体加速产生和补充三磷酸腺苷,可以有效的提高肌力、速度和耐力。

Nature: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逆袭

  Rochester大学医学中心、Isis制药公司和Genzyme公司的科学家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在小鼠肌肉细胞中消除了一类有害的RNA,成功逆转了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症状,文章发表在8月2日的Nature杂志上。   反义寡核苷酸ASO能特异性的对基因进行knockdown,能够帮助治疗与R

成肌细胞移植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方法

  正常骨骼肌中有卫星细胞,在肌肉损伤后进行再生,分化形成新的肌细胞。当肌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卫星细胞可发育成成肌细胞,将这些培养的大量的成肌细胞注入病变肌肉,使正常的成肌细胞与DMD的病肌细胞融合,达到治疗目的,称为成肌细胞移植。这种治疗试验研究已有20年之久,在DMD动物模型肌肉中出现了dystr

研究人员攻克肌营养不良症干细胞治疗的难关!

  近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研究人员发现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使可移植肌源性干细胞保持分裂能力,从而抑制其分化能力,进而改善肌营养不良症治疗。这在干细胞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研究结果以”Inhibition of Methyltransferase Setd7 Allows the In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简介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包括杜兴肌营养不良(DMD)和贝克肌营养不良(BMD),临床上常见的是前一种,是原发于肌肉组织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病。本病为遗传性疾病,多属X连锁隐性遗传,个别为染色体隐性遗传。DMD与BMD是等位基因病。Gowers征:本病的患儿由仰卧位坐起时,有一个特征性的起立动作,即患儿

肌营养不良症的鉴别诊断介绍

  1.少年型近端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本病又称(Kugelberg-welander,进行性肌萎缩),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青少年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萎缩,对称性分布,与肌病相似,但有肌束震颤,肌电图为神经原性损害,肌肉病理为群组性萎缩,符合失神经支配。  2.慢性多发性肌炎  无遗传病史,

关于肌营养不良症的检查介绍

  1.血清酶测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 CPK增高是诊断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标,可在出生后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有增高,当病程迁延时活力逐渐下降。也可用于检查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60~80%。  (2)血清肌红蛋白(MB) 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携带者中也多显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