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开讲

今天,记者从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了解到,以“精准医疗与IVD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主题的2023年第一期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举办。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和1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产业未来发展新趋势、新方向。中国体外诊断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障投入和人均医疗消费支出持续增长、诊断技术的更新迭代、数字化医疗的推进,国内外IVD(全名“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中文译为体外诊断产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作为中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以及非编码RNA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开讲嘉宾陈润生以“关于精准医疗的一些思考”为题展开分享。他表示,精准医学的核心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基于诊断更加准确、用药更加合理、治疗更加有效的特点,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和引领国际发展潮流的战略制高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阅读全文

陈润生: 当选院士意味承担更大责任

面对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耀眼头衔,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而是心态平和地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采访。 “我想我这次能够当选院士主要是评审专家对我两方面工作的肯定。”陈润生谦和地告诉记者,“一是我长期坚持在生物信息学方面进行研究,对基因组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二是

陈润生院士:精准医学才刚刚上路

   自从精准医学成为大众热词以后,大家认为我们现在什么都可以精准,医学很容易精准了,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精准医学虽然从本质上可能带来变革,可能引导新的产业的发展,也许产业规模是巨大的,但是现在才刚刚上路,才刚刚开始。因为在精准医学的概念下,我们目前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  为

陈润生院士:精准医学 市场巨大困难同样巨大

   “虽然有很好的概念,虽然给我们展示了医疗体系未来的美好前景,但不论是组学检测还是大数据分析,都存在着一些巨大的障碍,所以我认为精准医学目前才刚刚起步,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12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6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再三强调了这一点。  2015年1月20日,

访陈润生院士:大数据治病时代已来临

   生物大数据最核心的部分是组学数据,而组学数据中最基础的数据是基因组数据。有了近年的基因组研究才派生出蛋白质组、代谢组、生物网络。也正是因为基因组的研究,才使得生物大数据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大数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传统医疗的融合,医学界开始在研究大数据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发现新的生物学规律。如今,这

陈润生院士组:miRNA参与调控蜜蜂级型分化

  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蜂群通常由两种性别,三种类型的个体组成,即雄蜂、工蜂和蜂王。雄蜂为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而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均为雌性蜂。作为两种不同的级型,蜂王和工蜂虽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但二者不仅外部形态有显著不同,在生理和行为上也存在巨大差异。这种级型的决

陈润生:精准医学刚刚上路

  在精准医学的概念下,我们目前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现在,精准医学已成为大众热词,但我个人的观点是,精准医学虽然从本质上可能带来变革,引导新产业发展,并且也许产业规模是巨大的,但现在它才刚刚上路。在精准医学的概念下,我们目前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为什么说精准医学才刚刚上路呢?我们的创新机遇

陈润生院士:精准医学或可改变医疗健康基本概念

  200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美国要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从此以后,精准医学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重视。当前,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与引领国际战略的制高点。除了美国,欧盟在积极推动所谓精准医学的研究,日本也在进行精准医学相关的投入和计划。我们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对于精准医学的发展都有

陈润生院士:精准医学或可改变医疗健康基本概念

200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美国要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从此以后,精准医学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重视。当前,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与引领国际战略的制高点。除了美国,欧盟在积极推动所谓精准医学的研究,日本也在进行精准医学相关的投入和计划。我们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对于精准医学的

陈润生院士:距读懂自己身体密码还有97%的路

  如果在出生时关于你的身体基因、相关分子的大数据可被记录在案,那么你不仅可以照镜子了解自我,还能翻看属于自己的“遗传密码百科全书”……  也许若干年后,上述的想象会实现。届时,我们对医疗的概念将完全刷新:医疗机构主要面向的不再是病人,而是每个人。你会定期来到医院分析自己的大数据,医生通过大数据全面

陈润生院士:长非编码核糖核酸需更多关注

  核糖核酸(RNA)是一类重要的遗传物质,经编码转录成蛋白质则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不过,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占人类基因组转录产物的90%以上。由于不参与编码,这类RNA曾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的“暗物质”或者“垃圾”。   近年来,大量新研究成果表明非编码RNA是许多生命过程中富有活力的参与者。2

陈润生院士:精准医学可能促进四大相关产业发展

陈润生院士  当前,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与引领国际战略的制高点。那么精准医学可能在哪些方面促使产业的变革和发展呢?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精准医学可以促使海量的生物样本库和数据库的发展。大家知道,由于精准医学的推动,那么需要测量百万人量级的这些人的组学信息,首先就要

中科院院士陈润生:藏医是中华民族的宝库

    藏医和中医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宝库,在做好传承的同时,要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挖掘其精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10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在2016年第八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上就藏医药问题接受了中国西藏网记者的采访。  陈润生是中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

陈润生院士:精准医学或使医药体系产生根本变化

  5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在数博会“医药大数据的专业化回归与突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学有可能使现有医药体系的根本性的变化——从诊断治疗为主体,转变到以健康保证为核心,进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提升。  陈润生说,精准医学是转化医学、个体化医学逐渐发展的结果

陈润生院士等获颁中国生物信息学终身成就奖

  9月27日,第九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在上海开幕。在为期2天半的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将围绕“新冠病毒研究与转化医学信息学”“单细胞组学分析方法与应用”“人工智能与生物信息学”和“脑科学与生物信息学”等生物信息学诸多传统与新兴领域进行研讨与交流。  中国科

陈润生院士、赵春华教授Cell子刊解析长链非编码RNA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ADINR通过在转录水平上激活C/EBPα调控了脂肪生成。这项研究发布在10月15日的《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陈润生(Runsheng Chen)院士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赵春华

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开讲

今天,记者从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了解到,以“精准医疗与IVD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主题的2023年第一期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举办。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和1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产业未来发展新趋势、新方向。中国体外诊断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随

陈润生:精准医学促使医疗产业变革和发展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近几年兴起的疾病治疗方案,其最早来源于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迈向精准医疗:构建生物医学研究和知识网络及新的疾病分类体系》的报告中,在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一词后,“精准医疗”便成为全球热门话题,并

陈润生:人类遗传密码的“暗能量”备受关注

  在自然科学中,没有一个领域受到如此强烈的关注。   “物理当中我们尚未解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暗能量,它大约占整个物质世界的70%,非编码序列在整个人类遗传密码中实际上也是这个数量级的。”6月23日,在中国第一届分子诊断技术大会上,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说。

人类遗传密码97%待解读 陈润生:这是重大原始创新富矿

  “最近30年测定人类遗传密码以后,迄今全世界科学家可以解读的遗传密码不超过3%。”12月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的第一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大讲堂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表示,还有97%的遗传密码可以测出来但还没有人能很好解读,当中蕴含着大量原始创新的机会。   陈润生

陈和生院士谈捕捉上帝粒子:中国出了大力

陈和生院士。 欧洲核子中心捕捉“上帝粒子”实验所用的“紧凑型缪子线圈”探测器设备 该探测器示意图     7月18日下午,记者一行如约走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和生院士办公室,就欧洲核子中心近日发布寻找希格斯玻色子最新进展进行专题采访。作为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

陈湘生院士加盟 这所高校再获强援

  12月17日,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土木工程创新发展湘江论坛隆重开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和湖南科技大学校长朱川曲共同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揭牌。陈湘生院士被聘请为土木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华东交通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徐长节,湖南大学校长助理、国家

走进青岛院士智谷

在放大1000倍的显微镜下,一些形态各异的小粒子正做着布朗运动。“这就是爱吃酸的细菌。”工作人员介绍。不过,它们不是一般的嗜酸菌,而是经过生物技术强化的嗜酸菌。当前世界黄金选冶主要采用全泥氰化工艺,使用氰化钠作为提金剂,排放的尾矿含有剧毒。而善用这些细菌,则可以吸附、溶解并置换矿浆中的黄金,不

陈竺院士、陶生策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系统鉴别砷结合蛋白揭示出砷剂抑制了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这项研究发布在11月23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陈竺(Zhu Chen)院士及陶生策(Sheng-ce Tao

陈和生院士: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人员责任重大

  “我最关心的议题还是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向《中国科学报》表示。  去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现在时间已经很紧张了。”陈和生说,尽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社会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但科技人员

陈宜瑜院士: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生事业

  2004年,作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以下简称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中方主席的陈宜瑜和外方主席Smits教授向国务院提交了题为《推动流域综合管理,重建中国生命之河》的报告,指出中国江河流域性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突出问题,呼吁中国政府推动基于生

陈和生院士:中国的科技,要靠中国人自己发展起来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1984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博士学位后,很快就回国工作。那时候国内没有人才引进政策,工作条件也比国外差很多,但是我只有一个信念:中国的科学技术,归根结底要靠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发展起来。”23日上午,在东莞松山湖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

陈竺、陈赛娟院士最新PNAS文章

  上海交通大学的科学家们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进行了基因组研究,为人们展示了与这种疾病有关的特征性基因组损伤、克隆构型和独特的肿瘤克隆扩增模式。这项研究于五月二十一日提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的网站上。  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李晓(Xiao Li)、上海交

陈宝生:注重调查研究在科研中的作用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日前在京召开“中国经济观察论坛——科学发展观实践经验”研讨会。在召开研讨会之前,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已经对三一集团、义乌微小企业、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大商模式、湖州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长沙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经验等进行了调研,并在《学习时报》上刊登了六篇科学发展观实践经验的调研报

陈竺陈赛娟院士2013开年PNAS文章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riocalyxin B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by suppressing Th1 and Th17 ce

陈竺院士已被授予10个院士头衔

  4月12日,陈竺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他被授予的第10个院士头衔。  陈竺于1981年获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 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陈竺依然力学笃行,孜孜无怠。于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