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植物激素的作用介绍

1.低浓度的生长素有促进器官伸长的作用。从而可减少蒸腾失水。超过最适浓度时由于会导致乙烯产生,生长的促进作用下降,甚至反会转为抑制。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根最敏感,芽次之,茎的敏感性最差。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使细胞壁环境酸化、水解酶的活性增加,从而使细胞壁的结构松弛、可塑性增加,有利于细胞体积增大。2.生长素还能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不仅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过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2,4-D曾被用做选择性除草剂。......阅读全文

雄激素受体(AR)的作用介绍

雄激素受体(AR),也称为NR3C4(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4),是一种核受体,通过结合任何雄激素激活,包括睾酮和二氢睾酮在细胞质中,然后易位到细胞核。 雄激素受体与孕酮受体的关系最为密切,较高剂量的孕激素可以阻断雄激素受体。 雄激素受体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调节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转录因子; 然而,

雄激素对男性的作用介绍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所以有人又把雄激素叫“男性激素”。虽然雄激素男女体内都有,但男性最有代表性。雄性激素主要作用如下:1、决定生殖器的分化:雄激素可以使外生殖器分化成阴茎,如果胚胎时期缺乏雄激素的刺激,原始生殖器就会向女性型转化。2、刺激男性性器官的发育:刺激男性性器官的发育,并使它们保持于成熟状态

保幼激素生理作用介绍

自从人们经过进一步的研究阐明保幼激素的化学结构式以来,已合成了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将合成的保幼激素注入摘除咽侧体的昆虫体内,能使昆虫恢复卵巢发育或抑制幼虫变态,充分表现出咽侧体激素的功能。一些保幼激素的类似物能由体表渗入体内,同样发挥生理作用。在中国南方一些蚕区,养蚕后期如桑叶比较富裕,将微小剂量的

关于植物激素的简介

  植物激素(Phytohormone)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六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

乙烯植物激素的应用

乙烯是气体,在田间应用不方便。一种能释放乙烯的液体化合物2-氯乙基膦酸(商品名乙烯利)已广泛应用于果实催熟、棉花采收前脱叶和促进棉铃开裂吐絮、刺激橡胶乳汁分泌、水稻矮化、增加瓜类雌花及促进菠萝开花等。

植物激素的研究历史

C.Darwin在1880年研究植物向性运动时,只有各种激素的协调配合,发现植物幼嫩的尖端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的一种影响,能传到茎的伸长区引起弯曲。1928年荷兰F.W.温特从燕麦胚芽鞘尖端分离出一种具生理活性的物质,称为生长素,它正是引起胚芽鞘伸长的物质。1934年荷兰F.克格尔等从人尿得到生长素的

植物激素存在的部位

生长素在低等和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生长素主要集中在幼嫩、正生长的部位,如禾谷类的胚芽鞘,它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双子叶植物的茎顶端、幼叶、花粉和子房以及正在生长的果实、种子等;衰老器官中含量极少。用胚芽鞘切段证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通常只能从植物的形态上端(根尖分生区或芽)向下端(茎)运输,而不能相反

重大研究计划“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项目开始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6月9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重大研究计划“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2010年度项目指南,欢迎具有相应研究工作基础和能力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依托单位提出申请。  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项目指南,不符合通告和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x0d\x0a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x0d\x0a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x0d\x0a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x0d\x0a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

研究发现两重要植物激素间也有协同作用

  德国海德堡大学细胞生物学家扬·罗曼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直被视为对手的植物荷尔蒙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其实也有协同作用,其相互影响远比以前认为的要紧密。这个关于植物激素相互影响的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24日的《自然》杂志上。  植物的两个最重要的生长激素——荷尔蒙生长素和细胞分裂

关于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介绍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类固醇激素的分子质量较小,且是脂溶性的,可通过扩散或载体转运进入靶细胞,激素进入细胞后先与胞浆内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此复合物在适宜的温度和Ca2+参与下,发生变构获得透过核膜的能力。  激素进入核内后,与核内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此复合物结合在染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介绍

  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作用最明显是在婴儿时期,在出生后头五个月内影响最大。它主要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若没有甲状腺激素,垂体的GH也不能发挥作用。而且,甲状腺激素缺乏时,垂体生成和分泌GH也减少。所以先天性或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呆小病。呆小病患者的骨生长停滞而身

类固醇激素的药理作用介绍

  类固醇激素是一类脂溶性激素,它们在结构上都是环戊烷多氢菲衍生物。脊椎动物的肾上腺激素可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两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产生。目前从肾上腺皮质提取液中分离的类固醇化合物有30余种,已知生理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调节糖代谢:抑制糖的氧化,

关于孕激素的简介和作用介绍

  孕酮是作用最强的孕激素,也称黄体酮,是许多甾体激素的前身物质,系哺乳类卵巢的卵泡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胎盘所分泌的激素。其主要功能在于使哺乳动物的副性器官作妊娠准备,是胚胎着床于子宫、并维持妊娠所不可少的激素。孕激素的分布很广,非哺乳动物如鸟类、鲨鱼、肺鱼、海星及墨鱼等卵巢中也有孕激素合成。如鸟类

关于肾上腺激素的药理作用介绍

  药用肾上腺素可从家畜肾上腺提取,或人工合成。理化性质与NA相似。 肾上腺素能激动α和β两类受体,产生较强的α型和β型作用。  1. 心脏 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速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对离体心肌的β作用特征是加速收缩性发展的速率(正性缩率作用,po

什么是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信号的分子,内产生的植物,发生在非常低的浓度。植物激素控制植物生长和发育,从各个方面胚胎发生,的调节器官大小,病原体防御,应力耐受性,并通过对生殖发育。与动物不同(其中激素的产生仅限于专门的腺体)每个植物细胞都能产生激素。温特和蒂曼创造了“植物激素”一词,并在他们1937年出版的书名中使用

植物激素有哪些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甾醇等。1、生长素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生长素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为3-吲哚乙酸。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2、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等多个生物学

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

  甲状旁腺激素是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它能促进肾远曲小管的集合管对Ca2+的重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对Na+、K+和HCO3-的重吸收。甲状旁腺激素还能促进肾小管对Mg2+的重吸收。关于Mg2+重吸收的部位,尚无一致的看法。有人报道Mg2+在近曲小管和髓袢升支被重吸收,而加

催乳激素对乳腺的作用的介绍

  PRL引起并维持泌乳,故名催乳素。在女性青春期乳腺的发育中,雌激素、孕激素、生长素、皮质醇、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及PRL起着重要的作用。到妊娠期,PRL、雌激素与孕激素分泌增多,使乳腺组织进一步发育,具备泌乳能力却不泌乳,原因是此时血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浓度过高,抑制PRL的泌乳作用。分娩后,血中的雌

植物五大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已知的植物内源激素主要有以下5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三者的最适浓度是茎>芽>根,大约分别为每升10E-5摩尔、10E-8摩尔、10E-10摩尔。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运转方向表现明显的极性,主要是由上而下。植物

植物激素的基本概念

中文名植物激素外文名plant hormone,phytohormone别    名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类    型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油菜素甾醇来    源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作    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常见的植物激素有哪些?

主要有油菜素甾醇、水杨酸、茉莉酸等,比较公认的第六大类植物激素是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油菜素甾醇是甾体类激素,与动物甾体激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其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维管分化、促进花粉管伸长而保持雄性育性、加速组织衰老、促进根的横向发育、顶端优势的维持、促进种子萌发等

胃肠肽类激素的种类及作用介绍

可分为6种:(1)内分泌(endocrine),激素是由细胞释放,经血液循环运至远处靶细胞而起作用;(2)旁分泌(paracrine),激素由细胞释放,作用于其邻近的靶细胞;(3)神经分泌(neurocrine),是激素由神经元突触释放到突触与靶细胞间的间隙,而起作用;(4)自分泌(au-tocri

植物乳杆菌的主要作用介绍

  1、净化水质:特别是养殖中后期,有机质过多,黑水、老水、浓茶水、铁锈水等水质老化池塘。  2、分解塘底有机物,除臭,消除藻类毒素,营造良好栖息环境。  3、降解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降低有机耗氧量,间接增氧,改良水质。  4、维持澡相,菌相平衡,降低稳定水体pH值。

植物激素-脱落酸的相关内容介绍

  1.有关历史  60年代初美国人F.T.阿迪科特和英国人P.F.韦尔林分别从脱落的棉花幼果和桦树叶中分离出脱落酸,其分子式为C15H20O4。  2.存在部位  脱落酸存在于植物的叶、休眠芽、成熟种子中。通常在衰老的器官或组织中的含量比在幼嫩部分中的多。  3.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

基金委“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重大研究计划结题

  12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担任指导专家组组长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该计划)顺利通过综合评估并考评优秀。该计划是基金委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的第一批重大研究计划,自2007年启动以来共资助项目150项,包括培育项目58项,重点项目30项,集成项目

返幼激素的作用

又称返幼激素,是一类保持昆虫幼虫性状和促进成虫卵巢发育的激素。它来源于咽侧体,已经从鳞翅目昆虫中分离出4种保幼激素,分别命名为保幼激素0,保幼激素1,保幼激素2,保幼激素3。

促卵泡激素的作用

促卵泡激素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成分为糖蛋白,主要作用为促进卵泡成熟。促卵泡激素可促进卵泡颗粒层细胞增生分化,并促进整个卵巢长大。而其作用于睾丸曲细精管则可促进精子形成。促卵泡激素在人体内呈脉冲式分泌,女性随月经周期而改变。测定血清中促卵泡激素对了解垂体内分泌功能,间接了解下丘脑及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