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鲁:发表改革开放后国内首篇《自然》论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99.shtm 2023年5月17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邹承鲁的百岁诞辰。 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大,抗日战争期间投笔从戎,加入远征军;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二战后重启的首届“庚子赔款”留英公费考试,在剑桥大学与李四光的独生女相识相恋;他回国后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邹氏公式”和“邹氏作图法”,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界一时“洛阳纸贵”;他呼吁让中国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还身体力行发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篇《自然》论文…… 尤其令人钦佩的是,他为了维护科学尊严,坚持与学术界的不正之风斗争,被誉为“直言的科学家”。 邹承鲁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供图 同学少年,投笔从戎1923年5月17日,邹承鲁出生于山东青岛一个民主、开化的......阅读全文

邹承鲁:发表改革开放后国内首篇《自然》论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99.shtm 2023年5月17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邹承鲁的百岁诞辰。 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大,抗日战争期间投笔从戎,加入远征军

(科学人生·光耀百年专栏)百年邹承鲁:直言的科学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13.shtm2023年5月17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邹承鲁的百岁诞辰。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大,抗日战争期间投笔从戎,加入远征军;他以第一名的成

邹承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在京举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42.shtm5月17日,邹承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举办。与会嘉宾共同缅怀了邹承鲁先生波澜壮阔的百年科学人生,弘扬了老一辈科学家崇高的奉献精神。   ?会议现场(

邹承鲁: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

就“人体器官克隆”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     8月16日,徐荣祥向媒体公开宣布他将用5年的时间完成复制人体的206个组织器官,这一“惊人之举”随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我国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为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潜能再生细胞”文献上从来没见过,是什么概念

中国科技界需要“职业精神”

“中国的科技界没有形成‘professionalism’,这个词没有确切的中文翻译,因为这个概念在中国缺乏。也许可以翻成‘职业精神’。我认为,科技界对公事、大事要按照原则来讨论,与个人情绪和人事纠纷完全分开。建立职业精神可以为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后代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建立好的传统。” 近日,第九届全国

IKA100年庆典暨IKA中国2010年公司旅游活动举办

IKA100年庆典暨IKA中国2010年公司旅游  蓝天,碧海,白云,细沙,年轻的身影,灿烂的笑容,愉快的心情…..2010年7月16日,在惠东巽寮湾美丽的海滩上,这一切都见证了一个特别的时刻-- IKA百岁啦!        在海边同事们尽情的嬉戏

中国科学院成果闪耀东湖论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727.shtm10月20日,首届“东湖论坛”展示会正式开放。展示会共设置十五个展区,布展面积近万平方米。其中,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展示了40项成果,聚焦“四个面向”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走进3H合作学校

  新学期伊始,“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在京区“3H”工程20余所合作学校同时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共展示了27位来自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学科领域的百岁诞辰院士,包括两位两院院士陆元九、师昌绪,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师昌绪、谢家麟等。 展览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和科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庆祝建馆60周年

师昌绪院士很兴奋。90岁高龄的老人家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图书馆的作用在于回顾过去,了解现在,展望未来。图书馆是原始创新的源泉,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创新不可或缺、责任重大……”台下座无虚席,不少人只能站在过道里,其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青春年少的学子,他们

人民日报:遏制学术腐败就该动真格

“对于学术腐败,我们没有保持沉默的权利” 近读复旦大学处理三起学术违规的消息,令人振奋。深感在遏制学术腐败方面,该动真格了。 不可否认,在科学的春天降临神州大地的30年间,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科研成果不断诞生的新气象。但是,在学术复兴、学术繁荣的大潮中,也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学术界的一些

爱情,是势均力敌的相互吸引!来看看科学界的伉俪们!

  1、居里夫妇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定律”的发现者。1895年,二人在巴黎郊区梭镇结婚。  2、徐光宪&高小霞  徐光宪(1920-2

琥珀酸脱氢酶的提取与生理意义

  琥珀酸脱氢酶存在于所有有氧呼吸细胞,和线粒体膜牢固结合,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是脱氢酶中最重要的酶。迄今为止,已从多种原核和真核组织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为该酶的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膜内酶,琥珀酸脱氢酶与具有脂双层结构的线粒体膜结合得比较紧密,很难溶解下来,而且其一旦离开膜后,暴露

琥珀酸脱氢酶的提取与生理意义

  琥珀酸脱氢酶存在于所有有氧呼吸细胞,和线粒体膜牢固结合,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是脱氢酶中最重要的酶。迄今为止,已从多种原核和真核组织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为该酶的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膜内酶,琥珀酸脱氢酶与具有脂双层结构的线粒体膜结合得比较紧密,很难溶解下来,而且其一旦离开膜后,暴露

概述琥珀酸脱氢酶的提取与生理意义

  琥珀酸脱氢酶存在于所有有氧呼吸细胞,和线粒体膜牢固结合,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是脱氢酶中最重要的酶。迄今为止,已从多种原核和真核组织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为该酶的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膜内酶,琥珀酸脱氢酶与具有脂双层结构的线粒体膜结合得比较紧密,很难溶解下来,而且其一旦离开膜后,暴露

琥珀酸脱氢酶的提取与生理意义

  琥珀酸脱氢酶存在于所有有氧呼吸细胞,和线粒体膜牢固结合,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是脱氢酶中最重要的酶。迄今为止,已从多种原核和真核组织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为该酶的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膜内酶,琥珀酸脱氢酶与具有脂双层结构的线粒体膜结合得比较紧密,很难溶解下来,而且其一旦离开膜后,暴露

琥珀酸脱氢酶的提取与生理意义

琥珀酸脱氢酶存在于所有有氧呼吸细胞,和线粒体膜牢固结合,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是脱氢酶中最重要的酶。迄今为止,已从多种原核和真核组织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为该酶的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膜内酶,琥珀酸脱氢酶与具有脂双层结构的线粒体膜结合得比较紧密,很难溶解下来,而且其一旦离开膜后,暴露在空

琥珀酸脱氢酶的提取与生理意义

琥珀酸脱氢酶存在于所有有氧呼吸细胞,和线粒体膜牢固结合,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是脱氢酶中最重要的酶。迄今为止,已从多种原核和真核组织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为该酶的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膜内酶,琥珀酸脱氢酶与具有脂双层结构的线粒体膜结合得比较紧密,很难溶解下来,而且其一旦离开膜后,暴露在空

参加学术会议-寻找不足-不断充实自己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对于科研新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阔眼界的机会。来自中科院动物所的研究生在参加完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后归来有感——  令人钦佩的献身精神  一次学术会议上,有一个科学家以味蕾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人的味觉的报告引起了我的兴趣。报告结束时,台下听众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问他做试验时用谁的细胞,

科学期刊肩负文化与精神使命

  科学期刊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来,目前科学史学家通常认为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创刊,标志着科学期刊的正式诞生。  此时,近代科学史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学会之一——英国皇家学会,不过才成立5年的时间。1666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等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发表了关于输血的论文,

国家“杰青”、中科院研究员杨力跳槽复旦

近日,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研究员杨力现已加盟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目前已有13位“杰青”。 杨力简介 工作经历

肖桂山教授创办Science子刊-打造影响因子10分以上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高端特聘教授、美国克瑞顿大学终身教授肖桂山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院士的关门弟子,20多年来专注于从事癌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质组学、医学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及药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近期,转化医学网采访了肖桂山教授和我们一起谈谈关于成立《Science PJ Metaboli

《转》访大连理工大学高端特聘教授肖桂山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大连理工大学高端特聘教授、美国克瑞顿大学终身教授肖桂山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院士的关门弟子,20多年来专注于从事癌症基因

开启“强国一代”的科学人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193.shtm9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北京雁栖湖校区举行。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出席开学典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周琪院士致辞,国科大党委常

饶毅:问题丝毫没解决-最常见是冷处理

名为做课题实为圈钱:科研经费“黑洞”有多深?  “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在2010年9月3日出版的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一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的社论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这一社论

王志珍院士团队进一步完善“PDI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论断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真核细胞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的折叠工厂。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引起ER稳态(包括蛋白质稳态、氧化还原稳态和钙稳态等)失衡。当ER的蛋白质折叠负担超过折叠能力时就会造成ER应激,此时ER膜上的三个跨膜“传感器”蛋白(IRE1、PERK和ATF

追记陈敬熊:以身许党报国-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3月16日,101岁的陈敬熊院士离开了我们。他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祖国国防事业的一片天地,用一生的追求与探索践行着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他以身许党报国、勇攀航天科技高峰的一生激励着广大航天人继续追梦前行。 理论联系实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李德生:勤奋为钥,探“油里乾坤”

   “你先去西北,明年我就过来,到时候我们把家安顿在玉门。”1945年,李德生大学毕业后前往西北工作时,大学女友朱琪昌说。眨眼间,他进入这个找油的行当已经77年。  今年10月,李德生迎来期颐之年。回顾百年人生,玉门、大庆、延长、胜利、大港、华北、辽河、新疆……中国几乎每一个大油田,都留下他的脚印

媒体评论:今日高校应从西南联大吸取什么灵感

据《中国青年报》9月14日报道,从今年起,曾经合组西南联合大学的三所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将通过校长圆桌会议的方式,定期会商学校发展情况,携手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位校长说,三校要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优化合作。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毫无疑问是这三所名

专访王志珍:在实验室里我才觉踏实、快乐、幸福

1965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一成果深深地震撼了刚从大学毕业的王志珍。1970年前后,探索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功能以及合成机理的研究逊色展开,她抓住这辆疾驰而来的火车,从此与蛋白质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幸福与快乐也从此与实验室紧密联系在一起。吾家吾国节目组主持人王宁带你走近蛋白质

陈宗基:到一线去,让研究与实践结合

  陈宗基   武汉岩土所供图■荆淮侨 陈宗基是我国著名岩石力学、流变力学、地球动力学专家,于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9月15日,在其百岁诞辰之际,一座陈宗基的半身塑像在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落成。 对武汉岩土所研究员黄理兴来说,40多年前第一次见到陈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