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的检查介绍

1.尿常规检查 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2.血象 多数患者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急性期血沉快,C反应蛋白定量超过正常。γ-球蛋白常增加。 3.血清抗中性白细胞胞浆抗体(ANCA) 多数ANCA阳性,是确诊原发性小血管炎的重要依据;ANCA是监测病情活动和预测复发的重要指标,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好。 4.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常不同程度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5.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多表现肺泡出血、小叶性肺炎或局限性成腔性坏死性肺炎;CT扫描可发现鼻窦或眼眶病变;B超检查显示双肾大小正常或增大。 6.肾活检 及早肾活检可帮助诊断本病。......阅读全文

关于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的检查介绍

  1.尿常规检查  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2.血象  多数患者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急性期血沉快,C反应蛋白定量超过正常。γ-球蛋白常增加。  3.血清抗中性白细胞胞浆抗体(ANCA)  多数ANCA阳性,是确诊原发性小血管炎的重要依据;ANCA是监测病情活动

关于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的简介

  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由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见于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和韦格内肉芽肿)所致的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是常伴肾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治疗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的简介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本病改善预后的关键,应常规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联合用药的原则,诱导治疗:可给予标准激素治疗加用CTX冲击治疗,CTX每月冲击一次,连续6个月;维持缓解治疗:下剂量激素联合CTX或者吗替麦考酚酯或者硫唑嘌呤等,疗程1.5~2年。  2.急性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患者,应在

简述原发性小血管炎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好发秋冬季节,多数患者有感冒样或药物过敏的前驱表现。常有不规则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体重下降、腹痛和消化道症状;肺与肾受累程度相一致,表现为过敏性哮喘、咯血或难以控制的肺部感染;部分患者有鼻窦炎、中耳炎及眼部表现(结膜炎、肉芽肿角膜炎、巩膜外层炎、虹膜睫状体炎和脉络膜炎等);

关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检查介绍

  1.血液检查  有正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变形性指数减少,红细胞串连呈缗钱状,可有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出现少量(

关于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辅助检查介绍

  1.X线检查 在本病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不甚敏感,仅当骨质脱钙>30%时,X线才可显示出异常征象。X线改变有以下四种表现:  (1)溶骨性病变:X线表现有多个圆形,边缘清楚如钻凿状的骨质缺损阴影,常见于颅骨、骨盆、脊椎、股骨、肋骨及肱骨头。  (2)弥漫性骨质疏松:常见于早期患者,多发于脊椎骨

关于Castleman病肾损害的检查方式介绍

  1.实验室检查  多数患者可见镜下血尿。中、重度贫血患者可见血小板减少至(26~84)×109/L。红细胞沉降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快。半数以上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少数患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或抗核抗体阳性。  2.组织病理学检查  可见淋巴组织增生及肾脏病变。

关于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诊断介绍

  本病应与多发性骨髓瘤(MM)相鉴别,但可能比较困难。根据血清M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多克隆免疫球蛋白水平、尿轻链排泄量、骨髓浆细胞所占比例、是否存在溶骨性病变、高钙血症或肾功能不全等方面的变化,常常有助于鉴别。  1.血清M蛋白水平较高常常与恶性病变相联系。血清M蛋白>30g/L通常提示明显的

关于肾损害的防治介绍

  本病常见和致死的并发症是感染和肾功能衰竭。因此,除肿瘤本身的化疗之外,应以防治感染和针对肾损害有关因素进行合理治疗。  本病常存在轻链蛋白尿、高黏滞血症、高钙血症及高尿酸血症。这些都是造成肾损害的主要因素。大量饮水,保持充分的尿量,有利于轻链蛋白、尿酸和钙盐的排泄,以防肾小管及集合管内管型形成。

关于系统性血管炎所致神经损害的实验室检查介绍

  (1)常规检查应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便常规、嗜酸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肌酶、乙肝五项、冷球蛋白、抗核抗体、血清补体类风湿因子及血生化检查等。继发性血管炎存在原发病相应实验室检查的临床结果。  (2)血清学检查梅毒、莱姆病、疱疹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血清学检查。  (3)CSF检查(

关于原发性肾素增多症的检查介绍

  1. 尿液检查  有蛋白尿,无细胞成分。  2. 生化检查  低血钾、高血钠、高尿钾。  3. 血浆肾素活性  肾素活性增高,大多数血管紧张素I为27.4~45.0pg/(ml·h),最高达430pg/(ml·h)。  4. 血、尿醛固酮测定  往往增高。  5.核素扫描  肾上腺131I-胆固

关于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的检查

  1.血常规  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血小板可降至(10?20)X109/L。  2.血清抗蛋白酶  血浆中ADAMTS13活性降低:常低于健康人的5%。  3.尿常规  多数表现为镜下血尿,可伴有少量白细胞,尿蛋白多数在1~2g/d,以及在短时间内血清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的轻至中度升

关于小儿药物性肾损害的辅助检查介绍

  1.核素检查(SPECT) 如双肾67镓(67Ga)静态显像,间质性肾炎时,双肾镓吸收均匀且浓度高,以48h右吸收最多,对诊断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肾炎有较大的帮助。  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三相动态显像,在肾小管-间质病变时显示肾灌注好但肾实质吸收功能差。肾小管功能受损时,131Ⅰ-邻

关于系统性血管炎所致神经损害的其他辅助检查

  (1)心脏及胸部X线检查有鉴别诊断意义。  (2)EEG、CT、MRI检查常显示异常,但这不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所特有。脑CT可显示脑部损害的临床病变或亚临床病变。CT检查对绝大多数的患者血管炎性病变更为敏感。  (3)脑血管造影常可确定原发性血管炎所致中枢损害。  (4)肌电图可显示周围神经损

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实验室检查介绍

  1.血液检查 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营养不良时可呈大细胞性;有失血等缺铁因素时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白细胞及血小板早期可正常,,淋巴细胞比例稍增高,晚期可呈全血细胞减少。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呈缗线状排列,红细胞大小不一,有时可见有核细胞、嗜酸细胞增高。约70%患者周围血中可找见浆细

关于系统性血管炎所致神经损害的预后介绍

  血管炎中病种繁多,同一种病轻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因此预后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临床表现比较局限,受累器官不多,则一般预后良好,如变应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等,但是也有一些病种预后相对较差,如韦格纳肉芽肿。  如果周围神经系统或CNS受累的血管炎不进行早期治疗,其预后相当不好。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

关于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预后

  本病预后主要视其是否发展成其他恶性病变如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或恶性淋巴增生性疾病,另外一个因素决定于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半数以上预后良好,MGUS可能恶变为MM的危险因素包括:  1.IgG每增加10g/L危险性增加2.4倍。  2.可检出轻链蛋白尿,危险性增加3.5倍。  3.年龄>70岁,

关于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预防护理介绍

  本病患者部分可发展为MM、WM、AL和恶性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一旦病情发展为恶性疾病常难以转性,预防的目的是延缓病情发展,延长病人生存期,主要措施加强原发病及对症治疗,对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积极化疗和透析。

关于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的检查方式介绍

  一、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异常可见蛋白尿、血尿;少尿和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不全症状。尿蛋白>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  二、其他辅助检查:  1.骨髓活检 大多无特异性发现。晚期病例骨髓活检有可能找到R-S细胞。  2.淋巴结活检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淋巴结作活检。最好挑选颈后、锁骨

关于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概念介绍

  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小颗粒。肉眼观: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单侧肾可小于100g(正常成人约150g),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2mm,正常厚3~5mm),髓质变化较少,肾

关于Castleman病肾损害的基本介绍

  Castleman病肾损害是指由Castleman病所致的肾脏损害性疾病。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贫血等,常伴有其他系统或器官受累的表现,如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  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特别是人类疱疹病毒8型感染)、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抗原

关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病因分析

  巨球蛋白血症所致的肾损害主要是由于下列原因:肾脏淋巴样细胞浸润、高黏滞血症、淀粉样变性、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主要是IgM在肾组织中沉积。  1.细胞表面标记的变异  细胞表面标记研究提示WM患者在B细胞分化早期阶段出现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浆细胞异常有区别。WM细胞表达正常B细胞所有表面

系统性血管炎所致神经损害的辅助检查

  (1)心脏及胸部X线检查有鉴别诊断意义。  (2)EEG、CT、MRI检查常显示异常,但这不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所特有。脑CT可显示脑部损害的临床病变或亚临床病变。CT检查对绝大多数的患者血管炎性病变更为敏感。  (3)脑血管造影常可确定原发性血管炎所致中枢损害。  (4)肌电图可显示周围神经损

关于系统性血管炎的检查介绍

  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及出疑血时间、血沉、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C2、C3和C4、CH50类风湿因子、抗核因子、蛋白电泳、纤维蛋白原测定和HBsHg检查等,还应按需要进行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以和X射线的确检查等。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检查介绍

  1.血液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测定、血清免疫电泳等。  2.尿液检查  尿常规、24小时尿轻链定量、尿免疫固定电泳等  3.其他  骨髓穿刺、骨髓活检、X线片等检查。

关于小儿药物性肾损害的实验室检查介绍

  1.血液 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时可见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gG、组胺升高;不同的临床表现类别可出现相应的血液生化方面的改变,血药浓度监测对环孢素肾损害、氨基糖苷类肾损害及顺铂肾毒性作用有一定诊断价值,如环孢素安全血浓度<250ng/ml全血,超过这一浓度,肾损害可能性较大。  2.尿液 依表现类型不

关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检查方式介绍

  1. 血液检查  有正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变形性指数减少,红细胞串连呈缗钱状,可有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出现少量(

关于系统性血管炎所致神经损害的简介

  血管炎又称炎性血管病,是指血管的炎性疾病。它可以是感染性的,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病。使多个器官受累的为系统性血管炎;血管炎仅限于一个器官者,则称为孤立性血管炎。患者一般是40岁以下的青年人,女性比男性多发。  原发性血管炎常易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且常在血管炎的早期就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

关于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的治疗介绍

  不同病因引起的TMA治疗及预后差异很大,仔细寻找病因和发病机制是指导治疗的关键。因抗补体调节蛋白抗体引起的非典型HUS,可选择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治疗效果差,可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克隆抗体)及抗C5单抗(依库珠单抗)。TTP患者应在确诊和(或)疑诊的24~48小时

关于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病理病因分析

  本病病因不明。继发性单克隆球蛋白血症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结肠癌及其他癌肿;非肿瘤性疾病如黏液水肿样苔藓、戈谢(Gaucher)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结缔组织病及重症肌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