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从农场到餐桌每个阶段都有更多的微塑料进入你的食物中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微型和纳米塑料以及塑料添加剂广泛存在于我们的食品供应中。虽然我们了解它们是如何到达那里的,但我们对它们对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安全的影响了解不多。平均每人每年丢弃约77磅(35公斤)的塑料垃圾,这在全球范围内加起来有3.03亿吨(2.75亿吨)。丢弃在环境中的塑料最终会降解成微型和纳米塑料颗粒(MNP)。MNPs几乎随处可见,从偏远的山顶到北极地区,再到沙漠和深海海沟,都可以找到。自2000年代初至中期以来,人们对MNPs进行了大量研究,关注微塑料对人类和环境健康的潜在危险。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机构CSIRO的一项新研究是首批分析有关微塑料及其对食品安全和保障影响的现有学术文献之一。有许多方式可以让MNP进入人类食物链。最为人所知的方式是通过一种叫做营养转移的过程。动物体内携带有微塑料,所以当其他动物吃它们时,微塑料也会被摄入,并沿着食物链转移到人类身上。但是最近,食品加工和包装过程已被确定为多聚物的来......阅读全文

《自然-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或存巨大危害

纳米技术自诞生之日就引起媒体普遍关注。截至目前,进入销售渠道的纳米产品已达数百种。然而,英国《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11月25日公布一份报告称,与普通民众对这一技术的积极态度不同,科学家们因纳米技术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消极影响而忧心忡忡。 美

塑料:人类甩不开的难题

一场由海洋垃圾组成的艺术展  91亿吨塑料!  这是人类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的塑料重量,相当于10亿头大象,或2.5万幢纽约帝国大厦。并且这些塑料大多数都被丢到垃圾填埋地或是海里,仅9%被拿来再循环使用。  如果以现有使用塑料的情况来看,到了2050年,丢弃在垃圾填埋地和环境中的废弃塑料将超过1

纳米塑料如何影响新陈代谢?

  PET,这种常用于制造瓶子的塑料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态系统中。来自莱比锡大学和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的研究人员最近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以考察小型PET塑料颗粒对生物体的代谢和发育的不利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废旧塑料的猖獗排放正使全球的生态系统处于危险之中。一

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致病细菌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细菌危害因子种类繁多,既包括各种细菌毒素,也包括参与宿主侵染过程的细胞组分,如鞭毛,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和纳米金标记技术的交叉融合,近年来涌现了一批新的检测食品中细菌危害因子的方法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常造成群发性的 腹泻、呕吐

模式生物研究关乎人类健康

未来对果蝇和线虫的研究将为疾病治疗提供最短和最有效的途径科学家们分析基因组信息如何通过转译、表达和相互作用而形成果蝇和线虫。  黑腹果蝇和秀丽隐杆线虫是理解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生物学的最好模式生物。十多年前,当研究人员公布这两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时,人们为之惊叹。如今,几百位科学家合作

从农场到餐桌每个阶段都有更多的微塑料进入你的食物中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微型和纳米塑料以及塑料添加剂广泛存在于我们的食品供应中。虽然我们了解它们是如何到达那里的,但我们对它们对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安全的影响了解不多。平均每人每年丢弃约77磅(35公斤)的塑料垃圾,这在全球范围内加起来有3.03亿吨(2.75亿吨)。丢弃在环境中的塑料最终会

陶氏计划关闭英国塑料添加剂厂

  据《苏格兰人报》报道,近日,陶氏化学已通知员工,打算关闭位于英国格兰杰默斯的塑料添加剂工厂。陶氏表示,2014年1月,该工厂将进入与雇员的磋商期,并将讨论具体的关闭细节。据悉,陶氏是在今年4月份宣布打算出售该工厂。陶氏是在2009年收购罗门哈斯公司时获得该工厂。        该工厂雇员人数为6

人类细胞竟能“吞噬”纳米线

  硅纳米线和人类细胞同处一“室”,竟被细胞“吞噬”!据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光谱》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将人体内皮细胞与硅纳米线放在同一个培养皿中,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特制光学成像工具,首次视频呈现“吞噬”细节。这项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新研究,能帮助开发出突破人体屏障的给药

《Science》公布人类骨骼纳米结构

  约克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利用先进的人体骨矿物纳米水平3D成像技术,首次展示了骨矿物结晶的分层结构,我们的骨骼正是由这些纳米级结构组合搭建而成。  想象一下,加速奔跑的猎豹和身形庞大的大象,生物骨骼具备良好的韧性和力量。  骨骼的性质可以归因为它的层次结构。然而,骨的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和蛋白

塑料微粒影响几何?人类认知仍不足

  塑料微粒正在进入人类体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显示,全球每年生产超过3.3亿吨塑料,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当它们进入海洋,会被滤食性动物吃掉并存留在它们体内,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 但这似乎并不是最可怕的。关键问题是,我们迄今仍不了解相关的健康风险,很难评估摄入量对人类的危

塑料添加剂或使男孩“女性化”

  导读: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研究结果意味着某些种类的邻苯二甲酸盐可能影响胎儿脑部,抑制男性胎儿睾丸激素的作用。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塑料制品所含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盐的某些种类可能抑制男性胎儿体内激素的作用,致使男孩“女性化”。     “女性化”   英国广播公司(BBC)16日报道,出自

塑料制品中微量添加剂的测定

方案优势       单次反射ATR 法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简便的方法经常用于塑料制品中添加剂的测定。因为单次反射ATR 法在测定前不需要对试样进行预处理,所以被广泛用于包括异物识别在内的各种用途。并且,ATR 法中红外线穿透试样表面的深度最多几微米左右,因此对分析仅存在于试样表面的添加剂

健康食品:请对添加剂说不

连日来,风靡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一个陌生的化工产品三聚氰胺走进了普通消费者的视线里。截止到9月26日,中国各地临床诊断“三聚氰胺”患儿 53,000例,其中,4人死亡。人们难以接受的现实是,这个白色结晶粉状有机化工原料,本用来生产塑料、胶水、阻燃剂或化肥的,怎么会添加在婴儿的奶粉里?这个能造成试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土壤变形虫产生影响

  纳米和微塑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威胁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已有的研究表明,许多生物体,包括细菌、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微塑料的影响。然而,人们对土壤生物中一个重要的生态类群——原生生物是否会受到微塑料的影响还知之甚少。  近日,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贺志理、舒龙飞团队就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纳米

汽车用纳米粘土生物塑料问世

  在历时四年之后,欧洲研发团队终于光荣完成一个名为ECOplast的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为汽车行业研制出可再生的高性能塑料。   日前,ECOplast项目负责人正式对外宣布,一种以PLA(聚乳酸)和纳米粘土为原料的生物基塑料已成功问世。该种塑料专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倾心打造。   ECOplast项

震惊!人类已生产83亿吨塑料

  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83亿吨塑料,其中的大部分成了废弃物,被置于垃圾填埋场或散落在自然环境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研究人员呼吁,应对塑料产品使用和废弃物管理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想想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塑料是否必要。  这项由美国佐治

海产品中微塑料影响人体健康?

  从目前国内外报道看,微塑料颗粒普遍存在于贝类中,大型哺乳动物、鱼类、浮游动物体内也都检出微塑料。那么,食用海产品是否影响人体健康?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长期从事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方面研究,她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微塑料是一个新型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目前包括监测方法标准化的研究

吃烧烤,当心添加剂滥用带来健康问题

  “听说烧烤被世卫组织列为垃圾食品,而且最近还被曝出鸭肉造假等问题,我都不敢去烧烤店了。”小陶是北京某图书公司的编辑,以前经常和朋友一起吃烧烤,但现在闹出这么多负面新闻,大大影响了他去吃烧烤的兴趣。  上海市食品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喻雨琴认为,作为最古老的烹饪方法之一,烧

植入纳米天线,人类或能夜间视物

  自然界存在众多光线,能被人眼感受到的可见光只占很小一部分,比如人类就看不到红外光。但最近的一项研究或许能让人类具有红外光感知能力。  前不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研究组与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医学院韩纲研究组合作,结合视觉神经生物医学与创新纳米技术,首次实现了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

塑料造的皮肤也能拥有人类触觉?

  鲍哲南手中拿着一款透明的薄膜材料,乍看就像是购物频道中热销的戳不破的保鲜膜。这是一种诞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实验室,导电性、拉伸性俱佳的高分子材料。鲍哲南用专业科学术语将它称为“柔性电极”。  在未来,作为人造皮肤的材料,一方面,它具备高柔韧度的拉伸性,同时,和人类的皮肤一样,它能够自我修复

食品中塑料颗粒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每人每周平均有5克塑料颗粒进入人体胃肠道。这大致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目前有大量研究正在调查摄入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迄今为止仍不清楚。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现在总结了关于这方面科学知识的现状。该综述文章近日发表于《暴露与健康》杂志。  这一课题的医学研究主要集中

食品中塑料颗粒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每人每周平均有5克塑料颗粒进入人体胃肠道。这大致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目前有大量研究正在调查摄入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迄今为止仍不清楚。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现在总结了关于这方面科学知识的现状。该综述文章近日发表于《暴露与健康》杂志。 这

人类微生物组影响健康机制揭秘

  英国《自然》杂志8月31日发表的一篇生物学论文称,美国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会产生名为N-酰基酰胺的小型有机复合物,它们与受体相互作用,参与人体生理的包括免疫等各方面活动,而这正是人类微生物组影响生理健康的背后机制。   科学家已经意识到,人类基因组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因为

新型肽类分子如何改善人类健康?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如何利用肽类分子抵御多种疾病,改善人类健康!分享给大家!  【1】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细胞渗透性多肽嵌合物来促进机体伤口愈合  新闻阅读:Designing a novel cell-permeable peptide chimera to

美国未来五年瞄准人类健康新挑战

   日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整体战略规划(2016~2020财年):将发现转变为健康》,新的战略规划旨在确保该机构在生命科学变革时代处于有利位置,并有效利用科学探索的新机会,以解决人类健康的新挑战。  NIH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医学研发和资助机构,其使命是探索有关生命

人类健康风险因素关联度重新量化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10日发表的10篇论文合集中,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标准化方法,量化了风险因素(如吸烟和吃未加工红肉)与健康结果之间关联的证据强度。这一合集称为“IHME举证责任研究”,该项目已历经30年,此次公布的结果测试了评估证据的方法的效度,这些证

雾霾是如何的影响人类健康的?

霾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PM2.5颗粒物是构成霾的主要成分,它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粒

院士专家研讨“表型组时代的人类健康”

  10月24日,由复旦大学、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表型组学分会、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人类表型组大会及第三届国际人类表型组研讨会举行。作为表型组学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前沿学术峰会,今年两场大会均聚焦“表型组时代的人类健康”这一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00余位正式代表、近千位听众在线参

新型成像技术如何改善人类健康研究?

  本文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新型成像技术如何改善科学家们对人类健康的研究!图片来源:Science Advances  【1】Science子刊:新成像技术揭示大脑如何处理信息  doi:10.1126/sciadv.aau7046  如今,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绘制出大

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再造人类健康

   随着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将在传统治疗技术方法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展现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不同层次生物高科技修复工程的划时代医疗水准,造福无数需要帮助的病人。  韩忠朝  法国技术科学院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时至今日,人类的健康问题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