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奠基人刘建强突发疾病去世

记者从刘建强同志治丧委员会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建强同志在工作会议现场突发疾病,送医抢救无效,于2023年5月25日3时4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刘建强同志治丧委员会方面介绍,刘建强为祖国的海洋卫星事业奋斗一生,是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奠基人,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重要参与者,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总设计师、中法海洋卫星首席科学家,在多星业务化观测管理、海洋水色卫星业务化监测、极地科学研究和中法国际合作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刘建强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投身于我国海洋卫星事业,参与了至今我国全部海洋卫星立项、研制、发射、运行和应用全过程。他热爱工作,兢兢业业,为海洋卫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身兼数职,在极地科考、应急监测、陆海统筹应用等方面亲力亲为,为充分发挥海洋卫星效益鞠躬尽瘁。他团结协作,善作善成,带领团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的突破。......阅读全文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3类海洋卫星融合产品

今天(3月23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了3类海洋卫星融合产品,产品分别为全球1/4°分辨率,重点区域1/8°分辨率的海面高度融合产品;时间间隔为6小时、空间分辨率为25km的全球海面风场融合产品以及空间分辨率为5km,每天两次的海面温度融合产品。 产品将应用于海洋环境预报、气象预报等领域,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3类海洋卫星融合产品

   今天(3月23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了3类海洋卫星融合产品,产品分别为全球1/4°分辨率,重点区域1/8°分辨率的海面高度融合产品;时间间隔为6小时、空间分辨率为25km的全球海面风场融合产品以及空间分辨率为5km,每天两次的海面温度融合产品。  产品将应用于海洋环境预报、气象预报等领

中法海洋卫星获得首批海洋动力环境数据

  记者5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中法海洋卫星在轨运行1个月以来状态良好,已获取首批海洋动力环境数据。中法双方科学家确认,卫星上装载的两个微波载荷获取的海面风场与海洋波浪谱等海洋动力环境参数结果与真实海况基本一致。  中法海洋卫星于10月29日发射升空。据中法海洋卫星首席科学家、在轨测试工作组组长刘建强

我国海洋卫星实现系列化

  16日上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中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集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体,具有高精度测轨、定轨能力与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探测能力。  按照中国海洋卫星发展规划,我国将按海洋水色环境(海洋一号,HY-1)卫星、海洋动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

  10月25日6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业务化观测能力,进一步壮大自然资源卫星体系,对提高我国海洋预报与监测预警水平,提升海洋防灾减灾与海上突发事件响应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

中国海洋卫星二十年

  大力发展、广泛应用海洋卫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技术手段。从2002年5月15日我国首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发射至今,已经过去20年。作为中国海洋卫星的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持续深入探索、顽强刻苦攻关,推动卫星性能不

巴阿决定共同开发海洋监测卫星

  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网站报道,巴西与阿根廷两国副外长和项目负责人在日前的会晤中宣布,在“巴西—阿根廷一体化与协调”框架内,巴西空间署和阿根廷国家空间行动委员会将共同开发名为“歌鸫—海洋”的海洋监测卫星。   该卫星将能够观测海洋颜色、监测石油勘探、进行海岸地区管理、帮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

  10月25日6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业务化观测能力,进一步壮大自然资源卫星体系,对提高我国海洋预报与监测预警水平,提升海洋防灾减灾与海上突发事件响应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分

我国将提高海洋卫星信息获取力

2月1日,《“十二五”海洋业务卫星(“海洋一号C/D”和“海洋二号B”)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评审。评审专家组认为,“海洋一号C/D”和“海洋二号B”卫星将显著提高我国对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信息的获取能力,为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提供立体海洋观测服务。  据了解,“海洋一号C/D”卫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

   10月25日6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业务化观测能力,进一步壮大自然资源卫星体系,对提高我国海洋预报与监测预警水平,提升海洋防灾减灾与海上突发事件响应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

  10月25日6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业务化观测能力,进一步壮大自然资源卫星体系,对提高我国海洋预报与监测预警水平,提升海洋防灾减灾与海上突发事件响应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分

海洋一号C卫星:五大载荷助力海洋事业发展

   近日,海洋一号C卫星(HY-1C)搭载长征二号丙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卫星是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第三颗卫星,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十二五”海洋业务卫星的首发星。 记者从卫星的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

气象领域是最早应用我国北斗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在边远台站和海岛,气象实测数据最先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试验卫星传到中心预报服务部门。早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之初,在中国北斗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中国气象局就开展了基于北斗MEO试验卫星的北京上空大气水汽探测试验,参与了奥运气象保障,

20年,中国海洋卫星服务遍及全球

大力发展、广泛应用海洋卫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技术手段。从2002年5月15日首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卫星发射至今,已经过去了20年。作为中国海洋卫星的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持续深入探索、顽强刻苦攻关,推动卫星性能不断提高、应用日益广泛、效益更加显著、服务遍及全球。万里

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

  北京时间8月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送入太空。  “海洋二号”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报、预警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

中法海洋卫星明年上天 将实现同步观测风浪

  记者7日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获悉,中国与法国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将于2018年上天,在全球范围内观测海洋表面的风浪。图片来源网络  中法海洋卫星中方科学组组长、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同时介绍,“十三五”期间还将发射包括海洋一号C、D卫星及海洋二号B、C卫星在内的9颗海洋

中法海洋卫星明年上天 将实现同步观测风浪

  记者7日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获悉,中国与法国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将于2018年上天,在全球范围内观测海洋表面的风浪。 图片来源网络   中法海洋卫星中方科学组组长、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同时介绍,“十三五”期间还将发射包括海洋一号C、D卫星及海洋二号B、C卫

海洋二号卫星已具备开展应用服务能力

  在轨测试和试应用已满半年,国家海洋局日前表示,海洋二号卫星已具备开展应用服务的能力。  好消息不断,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近日还要接待来自法国空间中心的专家。  “他们是专程来与我们探讨海洋二号卫星数据的有关事宜。”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二号卫星有效载荷副总师刘和

中法海洋卫星发射 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

  北京时间10月29日8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  中国国家航天局、自然资源部介绍说,中法海洋卫星由两国历时13年合作研制完成,中方负责提供卫星平台、海风观测载荷以及发射测控,法方负责提供海浪观测载荷,卫星数据双方共享。

海底世界山脉林立:卫星助测海洋深度与容量

       美国科学家借助卫星测得地球上海洋的平均深度与海水总量,所得数据比先前的测量结果小。科学家说,这并不意味着海水减少,而是新技术让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这一研究报告由美国《海洋学》期刊发表。        海洋“缩水”        美国科学家利用卫星技术,测得海洋

5G+卫星将助力海联网建设,保障海洋效益

  2020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12月4-5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福州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华智能科技”)董事长陈融圣出席了4日召开的“创新合作 5G赋能产业高峰论坛”平行论坛,围绕5G时代的创新实践等话题,分享了他对于5G应用场景的体会和感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中法海洋卫星散射计分系统完成电性测试

  经过研制人员的努力,中法海洋(CFOSAT-1)卫星近日完成微波散射计初样电性产品的联调测试和上星测试。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自2009年6月承担了CFOSAT-1卫星散射计分系统的研制任务以来,散射计分系统出色完成了方案设计和初样详细设计等工作,在全体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卫星图像显示墨西哥湾油污带已进入海洋环流

    一截被石油浸染的绳子。粘稠的褐色液体,让人瞠目结舌    兽医海瑟・奈维尔(右)和天然资源保护论者丹尼斯・比提尔正在为一只海鸟清洗  新华网巴黎5月19日电(记者李学梅)欧洲航天局19日发表公报说,卫星图像显示,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形成的油

海洋一号C/D卫星发现北部湾夜光藻赤潮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获悉,春节期间,海洋卫星没有休假。国产卫星海洋一号C/D卫星海岸带成像仪于近日捕捉到北部湾大面积赤潮及消退过程。  该中心副主任刘建强介绍说,本次赤潮监测进一步验证了海洋一号C/D卫星的探测能力,同时卫星与现场互动,卫星中心与南海局、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

我国首次将星载铷钟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

  记者近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获悉,该院203所雷达高度计铷钟鉴定件通过了验收测试。这是海洋二号卫星第一次采用铷原子钟。采用铷钟后,年均高度误差理论上可以精确到毫米级,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海洋二号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卫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并且不受天气影响的微波观测功能,使我国海洋

我国首次将星载铷钟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

  我国首次将星载铷钟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  测试海平面高度年均误差实现毫米级  本报讯 (吴 巍 杨同敏 记者王惜纯)近日,记者从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了解到,该所研制的雷达高度计铷原子钟鉴定件通过验收,性能指标均满足总体指标要求。这是我国首次将星载铷原子钟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后续海洋二号卫星B星和C

我国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奠基人刘建强突发疾病去世

记者从刘建强同志治丧委员会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建强同志在工作会议现场突发疾病,送医抢救无效,于2023年5月25日3时4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刘建强同志治丧委员会方面介绍,刘建强为祖国的海洋卫星事业奋斗一生,是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奠基人,是我

2014年中国海洋卫星应用报告发布

  近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卫星应用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海洋一号B”卫星和“海洋二号A”卫星继续在轨运行,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运行稳定。不过,我国海洋卫星亟待后续业务星接替。  截至2014年年底,“海洋一号B”卫星已在轨运行7年8个月,成为我国目前在轨运行有效工作寿命

海洋卫星成员“齐聚一堂”!这样助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

  今天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国三个海洋卫星星座与地面站网实现在轨自主管控与业务化运行,成为自然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  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是海洋一号C卫星和D卫星,用于全球海洋水色要素、海

记中法海洋卫星微波散射计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团队

   12月初,在轨运行一个多月的中法海洋卫星,获得首批海洋动力环境数据。  这是中法合作孕育出的第一颗卫星,从酝酿到诞生,历时13年。2005年,中法两国签署了中法关于天文和海洋领域合作的行政协议,2009年,中法海洋卫星项目正式立项。  第一批数据的传回,让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