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病因分析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有两类。一类由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神经系统的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形成。由于从病原学和形态学上现在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胶质瘤常见的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也包括在胶质瘤中。神经上皮起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44%。 室管膜瘤来源于原始室管膜上皮,故多发生在脑室系统。第四脑室是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可向背侧生长侵犯小脑半球及蚓部;向上可经扩大的导水管突入三脑室的后部;向下经枕大孔突入椎管压迫颈髓;或经四脑室外侧孔(luschka孔)长入脑桥小脑角与后组脑神经粘连。肿瘤常呈粉红色结节状,脑室内生长部分往往边界清楚,但基底处或脑内生长部分却呈浸润性,肿瘤质地较硬,瘤细胞也常脱落于蛛网膜下腔内形成播散转移。......阅读全文

关于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病因分析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有两类。一类由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神经系统的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形成。由于从病原学和形态学上现在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胶质瘤常见的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也包括在胶质瘤中。神经上皮起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44%。  室管

关于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病理病因分析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有两类。一类由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神经系统的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形成,没有概括名称。由于从病原学和形态学上,现在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胶质瘤常见的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在胶质瘤中。神经上皮起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

关于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简介

  室管膜瘤,儿童组发病较成人高,其发生于脑室的室管膜细胞,好发于后颅窝,室管膜瘤和室管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在儿童后颅凹肿瘤中仅次于髓母细胞瘤和小脑星形细胞瘤而居第3位,每年的发病率为2.19~3.5/100万儿童,占小儿颅内肿瘤的6.3%~12%,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的5%~10%,占儿童后

关于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预后介绍

  本病预后较差,在儿童尤为明显。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人的年龄、肿瘤的部位、手术的切除程度、肿瘤的病理类型,术后的放化疗等。其中,手术切除程度更为重要。1995年Pollack报道肿瘤全切除组5年期无复发存活率(PFS)为75%~80%,而次全切除组仅为35%。本组术后1年存活率为42.7%,5

关于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基本介绍

  室管膜瘤(ependymoma)发生于脑室的室管膜细胞,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5%~10%。好发于后颅窝,约60%。5岁以下儿童多见。瘤体多位于脑室内,少数在脑室旁组织内,呈缓慢、浸润性生长。瘤细胞亦可脱落于蛛网膜下腔产生播散性种植。

关于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检查介绍

  1.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表现,应做辅助检查。  2.其他辅助检查  (1)颅骨X线平片 以颅内压增高征象多见,部分可见后颅凹钙化斑(2.8%)。  (2)CT检查 第四脑室等或稍高密度占位,部分低密度囊变和钙化较多见。肿瘤边界尚清楚易强化,但多不均匀。  (3)MRI检查 多为信号不

关于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诊断介绍

  1、诊断  患儿病程早期即显现颅高压症状,渐次出现第四脑室底脑神经核刺激症状、锥体束受压征象和小脑受损病症时,应想到室管膜瘤的可能,结合影像学检查所见,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诊断较为容易。  2、鉴别诊断  要与小儿小脑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相鉴别。临床症状出现的先后及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使鉴别诊断

关于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预后介绍

  本病预后较差,在儿童尤为明显。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人的年龄、肿瘤的部位、手术的切除程度、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术后的放化疗等。其中,手术切除程度更为重要。   室管膜瘤的复发率较高,儿童后颅凹肿瘤的预后更差,几乎所有的病例均在术后不同的时间内复发。室管膜瘤易发生椎管内播散种植,有研究统计各年龄

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症状体征

  脑脊液循环梗阻时可出现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征象,但疾病早期的呕吐症状多与肿瘤刺激四脑室底的延髓呕吐中枢有关。脑干受压症状出现早且重是本病的特点,可表现为脑桥或延髓内脑神经核受累征(如面瘫、复视、吞咽反呛等)和肌力减弱、腱反射活跃等锥体束征。部分病人可因颈神经根受压出现后颈部疼痛及强

治疗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概述

  手术全切肿瘤是治疗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首选方案。手术死亡率,幕上室管膜瘤已降至0%~2%,而幕下者为0%~13%。因肿瘤多与脑干和后组脑神经粘连,使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术中加强神经电生理监测将有利于更完全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对于自四脑室底长出的肿瘤不必勉强全切,可残留一薄层肿瘤组织在

关于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饮食保健介绍

  脂肪:与癌症关系最大的营养元素 总脂肪、动物性脂肪和(或)饱和脂肪水平高的膳食可能增加肺、结肠、直肠、乳腺、前列腺等部位癌的危险性,动物性脂肪和(或)饱和脂肪水平高的膳食还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胆固醇水平高的膳食可能增加肺癌和胰腺癌的危险性。同时,高脂肪膳食会增加肥胖的危险性,而肥胖会增加

关于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检查方法介绍

  一、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表现,应做辅助检查。  二、其他辅助检查:  1.颅骨X线平片 以颅内压增高征象多见,部分可见后颅凹钙化斑(2.8%)。  2.CT检查 第四脑室等或稍高密度占位,部分低密度囊变和钙化较多见。肿瘤边界尚清楚,易强化,但多不均匀。  3.MRI 多为信号不均匀

简述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发病机制

  室管膜瘤来源于原始室管膜上皮,故多发生在脑室系统。第四脑室是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可向背侧生长侵犯小脑半球及蚓部;向上可经扩大的导水管突入三脑室的后部;向下经枕大孔突入椎管压迫颈髓;或经四脑室外侧孔(luschka孔)长入脑桥小脑角形成与后组脑神经的粘连。肿瘤常呈粉红色、结节状,脑室内生长部分往往边

用药治疗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简介

  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手段。因肿瘤多与脑干和后组脑神经粘连,使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术中加强神经电生理监测将有利于更完全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对于自四脑室底长出的肿瘤,不必勉强全切,可残留一薄层肿瘤组织在四室底,以免损伤面丘和脑干,但手术务必使脑脊液梗阻恢复通畅。室管膜瘤对放疗中度敏感,应对

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预防护理概述

  参照一般肿瘤的预防方法,了解肿瘤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肿瘤的危险。预防肿瘤的发生有2个基本线索,即使肿瘤在体内已经开始形成,它们也可帮助机体提高抵抗力,这些策略如下所述:  1.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  肿瘤发生的一些相关因素在发

简述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并发症

  幕上肿瘤可伴有癫痫及局部脑损害症状。幕下肿瘤可有眼震颤、肢体共济运动差等小脑损害症状及低位脑神经(Ⅵ、Ⅶ、Ⅷ、Ⅸ、Ⅹ)损害症,呕吐也很常见。可形成播散转移。

简述小儿颅后窝室管膜瘤的并发症

  幕上肿瘤可伴有癫痫及局部脑损害症状。幕下肿瘤可有眼震颤、肢体共济运动差等小脑损害症状及低位脑神经(Ⅵ、Ⅶ、Ⅷ、Ⅸ、Ⅹ)损害症,呕吐也很常见。可形成播散转移。

概述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

  脑脊液循环梗阻时患儿可出现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征象,但疾病早期的呕吐症状多与肿瘤刺激四脑室底的延髓呕吐中枢有关。脑干受压症状出现较早且重,是本病的特点,可表现为脑桥或延髓内脑神经核受累征(如面瘫、复视、吞咽反呛等)和肌力减弱、腱反射活跃等椎体束征。部分病人可因颈神经根受压出现后颈部

关于小儿颅咽管瘤的病因分析

  1.先天性剩余学说  这是被人们比较广泛接受的组织发生学说。Erdheim最早观察到正常垂体的结节部有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认为颅咽管瘤起源于这些残余的上皮细胞。在胚胎时期的第2周,原始的口腔顶向上突起形成一个深的盲袋,称为Rathke袋,随着进一步发育,Rathke袋的下方变窄而呈细管状,即称之

关于室管膜瘤的疾病病因分析

  室管膜瘤多位于脑室内,少数肿瘤的主体位于脑组织内。后颅凹室管膜瘤主要发生于第四脑室的顶、底和侧壁凹陷处,肿瘤位于第四脑室者大多起于脑室底延髓的部分。肿瘤的增长可占据第四脑室而造成梗阻性脑积水,有时肿瘤可通过中间孔向枕大池延伸,少数可压迫甚至包绕延髓或突入椎管而压迫上颈髓。部分肿瘤起源于第四脑室顶

关于颅中窝脑膜瘤的病因分析

  肿瘤以内皮型、纤维型为多,其次为血管型,少数为脑膜肉瘤。肿瘤呈球形或扁平型,沿颅中窝底发展,向内可压迫颈内动脉与海绵窦,向前到蝶骨嵴,向外可引起颞骨增生,向后可侵袭岩骨尖,并可通过小脑幕进入颅后窝。一般位于硬脑膜内,血运丰富,主要由脑膜中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供血。

关于小儿后颅窝型脑积水综合征的病理病因分析

  本病征是后颅窝的一种先天畸形,病因未明,是胚胎早期的发育障碍。其主要病变是第四脑室Magendie孔与Luschka孔阻塞,也可见于先天性脑积水、脑室内或外储积脑脊液。

关于小儿颅咽管瘤的基本介绍

  颅咽管瘤曾有过许多名称:拉克囊肿病、垂体管肿瘤、垂体柄肿瘤、釉质瘤、表皮瘤等。其起源于垂体胚胎发生过程中残存的扁平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占鞍区肿瘤的第一位,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本病发生在任何年龄,但70%发生在15岁以下。肿瘤大多位于蝶鞍之上,少数在

关于小儿颅咽管瘤的预后介绍

  囊性肿瘤的预后比实质肿瘤或囊性、实质性混合肿瘤好,肿瘤完整切除比部分切除预后好,部分切除的肿瘤若辅以放疗,仍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期。有人统计完整切除肿瘤10年生存率达24%~100%;部分切除肿瘤仅达31%~52%;若辅以放疗则可达到62%~84%。

关于小儿后颅窝型脑积水综合征的简介

  后颅窝型脑积水综合征即非交通性脑积水,为后颅凹先天畸形,主要为脑脊液储积至第四脑室囊肿,而发生神经损害症状。又称Dandy-Walker综合征、Luschka-Magendie孔(第四脑室孔)闭锁综合征、第四脑室侧孔、中孔闭锁综合征等。

关于室管膜瘤的概述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subependymoma)为少见的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1945年由Scheinker首先发现并作描述。以后,陆续有作者对其报道,并发现部分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病例有家族史,认为其发病可能有遗传因素。另有作者认为室管膜下室管膜瘤为室管膜局部发育异常所致的一类错构瘤,可能有长期慢性室

关于小儿后颅窝型脑积水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介绍

  1.血象检查 并发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可出现贫血等表现。  2.酚红实验 为鉴别是否为交通性脑积水临床上还可向脑室内注射酚红,观察其在脊髓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出现的时间。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脑室内注射1ml中性酚红后,做腰椎穿刺,使脑脊液慢慢地由穿刺针滴到一块用10%氢氧

关于小儿颅咽管瘤的检查方式介绍

  普通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内分泌功能检查多数病人可出现糖耐量曲线低平或下降延迟,血T3、T4、FSH、LH、GH等各种激素下降。少数表现为腺垂体功能亢进,大多数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腺垂体及相应靶腺功能减退。  1.生长激素(GH)测定和GH兴奋试验  颅咽管瘤患儿血清GH值降低,且对胰岛素低血糖、精氨酸

关于小儿颅咽管瘤的诊断标准介绍

  小儿颅咽管瘤诊断并不困难,其特点为:  1.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生长停滞、鞍区占位、视力视野障碍。  2.辅助检查  (1)内分泌功能检查 多数病人可出现糖耐量曲线低平或下降延迟,血T3、T4、FSH、LH、GH、ACT、TSH、ADH等各种激素下降。少数表现为腺垂体功能亢进,大多数表现为程

关于小儿后颅窝型脑积水综合征的诊断介绍

  在婴儿,应注意与下列情况鉴别:  1.未成熟儿 头颅增大较快,有些类似脑积水,但脑室不大。  2.佝偻病 头颅增大多为方形,并有其他佝偻病症状。  3.慢性硬膜下血肿 常有头部外伤史(有时外伤史不明显),呕吐、头颅增大较慢,CT显示硬脑膜下腔增宽,硬脑膜下穿刺有较多的橘红色或黄色液体。  4.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