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据文献报道: 吸收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口服后从胃肠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平均值为7小时。与食物同时服时,可使二甲双胍吸收增加约50%,但对其Cmax和Tmax无影响。高脂肪饮食和低脂肪饮食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相似。多次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时,二甲双胍不会在血浆中蓄积。 分布 二甲双胍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可忽略不计,而相对应的是磺脲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90%。二甲双胍可进入红细胞,极有可能与其作用持续时间有关。在以通常的临床剂量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时,稳态的血药浓度在24~48小时内达到且通常小于1μg/ml。 代谢和排泄 二甲双胍以原形由尿排出,不经肝脏代谢,也不经胆汁排泄。肾清除率约为肌酐清除率的3.5倍,表明经肾小管排泄是二甲双胍清除的主要途径。口服给药后,在24小时内被吸收的药物约90%经肾脏途径消除,血浆消除半衰期约6.2小时。血液中,该药的消除半衰期约为17.6......阅读全文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据文献报道: 吸收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口服后从胃肠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平均值为7小时。与食物同时服时,可使二甲双胍吸收增加约50%,但对其Cmax和Tmax无影响。高脂肪饮食和低脂肪饮食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相似。多次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时,二甲双胍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

  据文献报道: 吸收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口服后从胃肠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平均值为7小时。与食物同时服时,可使二甲双胍吸收增加约50%,但对其Cmax和Tmax无影响。高脂肪饮食和低脂肪饮食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相似。多次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时,二甲双胍不会在血浆中蓄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种降血糖药,具有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耐受性,降低基础和餐后血糖的作用。盐酸二甲双胍的作用机理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口服抗血糖药,它可减少肝糖的产生,降低肠对糖的吸收,并且可通过增加外周糖的摄取和利用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与磺酰脲类药物不同的是,盐酸二甲双胍不会

关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介绍

  1、吸收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口服后从胃肠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平均值为7小时。与食物同时服时,可使二甲双胍吸收增加约50%,但对其Cmax和Tmax无影响。高脂肪饮食和低脂肪饮食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相似。多次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时,二甲双胍不会在血浆中蓄积。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的贮藏及包装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PVC铝塑板复合压板包装,每板12粒,每盒2板。

利福平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利福平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1.5~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成人一次口服600mg后血药峰浓度(Cmax)为7~9mg/L,6个月至5岁小儿一次口服10mg/kg,血药峰浓度 (Cmax) 为11mg/L。本品在大部分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包括脑脊液,当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增加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单剂量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约25%。达峰时间为0.5-1.5小时。由于广泛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在5-12%之间。消除相为双相,分别为1.5-2.5小时的短半衰期(α相)和13-15小时的长消除相(β相)。主要通过胆汁排泄。  贮藏  避光密封保存。

盐酸地尔硫卓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较完全(达92%)。单剂口服本品120mg后2~3小时可测到血浆药物浓度,6~11小时达到血浆药物浓度高峰。单剂或多剂口服本品后的表观消除半衰期为5~7小时。当每日剂量由120mg增至240mg,其AUC增加2.6倍。当每日剂量由240mg增至360mg,其

简述盐酸普萘洛尔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

  每日口服一次,在胃肠道内缓慢释放,吸收完全,稳态时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6.6小时,血药峰浓度21.5ng/ml(剂量为每次60mg),半衰期(t1/2)为7.0小时。药物在肝脏有很强首过效应,能透过血-脑脊液化屏障和胎盘,蛋白结合率大于90%。药物在肝脏中代谢,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

简述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Ⅱ)的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较完全(达92%),有较强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为40%。单剂口服1粒,2-3小时可测到血浆药物浓度,6-11小时达到血浆药物浓度高峰。单剂或多剂口服本品的消除半衰期为5-7小时。本品在体内代谢完全,仅2-4%原药由尿液排出。血浆蛋白结合率70-80%。有效血药浓度50-

甘草锌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锌在十二指肠与小肠吸收,贮存于红、白细胞及肌肉、骨、皮肤等组织,入血后60%与血清蛋白结合,90%由粪便排出,微量经尿、汗、皮肤脱屑、毛发脱落排出。内服甘草锌2-4小时血锌即达最高浓度,6小时后恢复正常,不会造成蓄积。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氯霉素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约可吸收给药量的80%~90%,给药后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成人一次口服12.5mg/kg后,血药峰浓度(Cmax)为11.2~18.4mg/L,儿童一次口服25mg/kg后,血药峰浓度(Cmax)为19~28mg/L。应用氯霉素的常用剂量(一日1~2g)

简述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药代动力学

  吸收 文献报道,空腹给予盐酸二甲双胍0.5g,其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50%~60%,单剂量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1.5g和0.85~2.55g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收的药量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食物可减少盐酸二甲双胍吸收的程度,轻度延缓其吸收。  单剂量口服本品1.0g,到达血药浓

盐酸美沙酮片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 30 分钟后即可在血中找到,约 4 小时内达高峰。血浆蛋白结合率 87% ~ 90% 。主要分布在肝、肺、肾和脾脏。只有小部分进入脑组织。其生物利用度为 90% ,血浆 T 1/2 约为 7.6 小时,治疗血药浓度为 0.48 ~ 0.85mg/L ,致死血浓度

简述茶碱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其活性成分在胃肠道定量释放,可被人体完全吸收,吸收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50%,分布容积(Vd)为0.5L/kg,一次口服400mg本品,药物血浆浓度达峰时间(tmax)和峰浓度(Cmax)、平均血浓度分别为(8.12+0.22)小时,(13.82±1.46)mg/L,(5.80±0.

关于盐酸尼卡地平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介绍

  12名健康成人受试者单次服用本品40mg后测定血药浓度呈双峰态,第一峰时为0.79±0.45h,达峰浓度为14.2±8.2ng/ml,第二峰时为5.08±0.79h,达峰浓度为16.3±5.8ng/ml(血药浓度呈双峰曲线与本制剂由速释和缓释两种成分构成的药剂学特点相符);每天口服两次,每次40

关于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介绍

  本品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较完全(达92%)。单剂口服本品120mg后2-3小时可测到血浆药物浓度.6-11小时达到血浆药物浓度高峰。单剂或多剂口服本品后的表观消除半衰期为5-7小时。  当每日剂量由120mg增至240mg,其AUC增加2。6倍。当每日剂量由240mg增至360mg,其AUC增加

苦参素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射苦参素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双指数型,符合二房室模型。口服后效应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S型E max模型,为非剂量依赖性。本药主要在肝脏及小肠中代谢,而由尿液及粪便排出。  贮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

茴三硫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本品经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服用后15-30min后起效,1hr后达血药浓度峰值。本品在体内主要代谢为对羟基苯基三硫酮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和无毒的硫酸盐,通过肾排泄。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替吉奥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1、药代动力学 (1)血药浓度 12名癌症患者于餐后单次口服本品,剂量为32-40mg/m2,根据血药浓度计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见下表: 表1药代动力学参数(n=12,mean±S.D.) Cmax (ng/ml) Tmax (hr) AUC(0-48h) (ng · hr/ml)

尼麦角林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文献报道:尼麦角林在口服给药后迅速并且几乎完全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小于5%。尼麦角林的主要代谢产物为MMDL(1,6-二甲基-8β-羟甲基-10α-甲氧基-尼麦角林)和MDL(6-二甲基-8β-羟甲基-10α-甲氧基-尼麦角林)。尼麦角林大部分(]90%)与血浆蛋白结合,对血α-酸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及包装

  药代动力  吸收、分布、消除:本品成人一次口服0.2mg时,6.8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半衰期为10.0小时,其AUC0~∞与普通制剂几乎相等,因此是生物利用度没有降低的缓释制剂。连续口服,血药浓度可在第4天达到稳定状态。  药品包装  铝塑包装,10粒/盒。

孕三烯酮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快,于给药后2.8小时和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消除半衰期t1/2为24小时,长期用药体内无药物蓄积现象。本品主要是通过羟基作用进行重要的肝内代谢,形成成对结合的代谢产物。  贮藏  避光,密闭保存。

骨化三醇软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吸收 骨化三醇在肠道内被迅速吸收。口服单剂本品0.25-1.0 ug,3-6小时内达血药峰浓度。多次用药后,在7日内血清骨化三醇浓度达到稳态,同给药剂量有关。  分布 单剂量口服本品0.5 ug,2小时后,骨化三醇平均血药浓度从基础值40.0±4.4 pg/mL升高到60.0±4.

氨糖美辛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

  本品由吲哚美辛缓释模式与盐酸氨基葡萄糖常释模式所组成的复方缓释制剂。健康受试者在单剂量口服本制剂(一次50mg吲哚美辛)后,血药浓度的达峰时4.3±1.0h,峰浓度2.23±0.89μg/ml,与氨糖美辛肠溶片相比,达峰时间延缓,血药浓度达峰值降低,两制剂生物等效。多剂量口服本制剂一天一次、每次

简述酮洛芬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可在胃肠道快速和完全吸收,健康受试者单次服药200mg后3—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Cmax为3.46±0.69ug/ml,本品在血浆中主要以原形药、羟化代谢物和相应的葡糖甘酸代谢物形式存在,本品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率为99%,约60%的药物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从尿中排泄。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

  吸收、分布、消除:本品成人一次口服0.2mg时,6.8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半衰期为10.0小时,其AUC0~∞与普通制剂几乎相等,因此是生物利用度没有降低的缓释制剂。连续口服,血药浓度可在第4天达到稳定状态。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

  药理毒理  本品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用药,为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选择性地阻断前列腺中的α1A肾上腺素受体,松弛前列腺平滑肌,从而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所致的排尿困难等症状。  药代动力  吸收、分布、消除:本品成人一次口服0.2mg时,6.8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

丁溴东莨菪碱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不易吸收,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口服20~30分钟产生药效,维持时间约2~6小时。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呋喃妥因肠溶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贮藏

  药代动力学  本品微晶型在小肠内迅速而完全吸收,大结晶型的吸收较缓。与食物同服可增加两种结晶型的生物利用度。血清中药物浓度甚低,尿中的浓度较高。血清蛋白结合率为60%。半衰期(t1/2)为0.3~1小时。肾小球滤过为主要排泄途径,少量自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30%~40%迅速以原形经尿排出,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