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申报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657.shtm 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贵州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科技部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科技入黔”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完善全省科技创新基地布局,现组织开展2023年度贵州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申报建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功能定位 贵州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省野外站)是我省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我省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异规律,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服务于生态学、地学、农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发展,通过野外长期定位观测获取长时间序列、丰富、综合的科学数据,开展试验示范和高水平野外科学实验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按照“优化布局、提升能力、开放共享......阅读全文

天津一野外站-获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日前,科技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组织填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的通知”,将69个野外站列入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其中,天津市依托天津大学建设的“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站”)获批,成为天津市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申报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657.shtm 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贵州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科技部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科技入黔”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完善全省科技创

天津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总站建成

  记者日前从天津市科技局获悉,天津市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总站建设已于近日完成。据了解,该站是天津市首个国家野外站,在地球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填补了国际地球关键带观测网络中滨海地区观测研究空白,将为京津冀地区双碳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建议和科学解决

天津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总站建成

记者日前从天津市科技局获悉,天津市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总站建设已于近日完成。据了解,该站是天津市首个国家野外站,在地球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填补了国际地球关键带观测网络中滨海地区观测研究空白,将为京津冀地区双碳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建议和科学解决方案

西沙海洋环境观测站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0年12月29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其中依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建设的西沙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西沙站)榜上有名。至此,包括广东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内,南海海洋所共有

国家野外站:编织一张观测研究大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657.shtm 刘家峡主动源实验场。兰州站供图 港珠澳大桥暴露试验站。港珠澳大桥站供图 封丘站科学试验区。封丘站供图 从首批试点站设立,到167个野外站联网,国家野

广西首个!百色有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近日发布的消息,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近日获得科技部批准,成为广西首个依托广西境内独立法人机构建成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这是广西近年来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和提质升级的重要成果之一。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

科技部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8〕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

记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常熟站大门 农田施药历史上,常熟以“年年丰收年年熟”而得名,稻米产业是常熟的特色产业。30多年来,常熟有一座致力于高产水稻土研究的观测站——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常熟站),该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土壤所)。日前,常熟站站长颜晓元在接受《中国科学报》

多所大学入选|拟认定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

  根据《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渝科局发〔2019〕128 号)有关要求,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申报和评审工作,经市科技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拟认定“三峡库区库岸滑坡灾害”等 10 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现将相关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  

科技部公布材料环境腐蚀领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验收结果

日前,科技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发布材料环境腐蚀领域部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验收结果的通知》。全文如下: 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是国家研究实验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基

三峡大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近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正式将三峡大学“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进行管理。  据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我国滑坡灾害野外观测的唯一国家级台站。该平台建设由科技部于2005年底启动,目前包含2个特殊灾害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4个特

帕米尔高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

  3月3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局)达成协议,双方联合共建“帕米尔高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帕米尔高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塔县地处帕米尔高原西部,距喀什市2

寒旱所野外台站协同观测会议召开

  8月20日至23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野外台站协同观测会议在该所临泽站召开。来自研究所的16个野外台站的站长、科研骨干共30人就如何围绕冰冻圈环境变化、寒旱区能水平衡、荒漠生态系统演变三个问题开展协同观测研究进行了研讨。寒旱所副所长丁永建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

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东海海洋科学观测浮标站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根据中国科学院创新三期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的建设要求,11月3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海洋研究所承担建设的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黄海站)和东海海洋科学观测浮标站(东海站)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  验收会由资环局副局长常旭主持。验收专家组组长

观测自然资源要素阿勒泰综合野外站启动建设

  记者8月26日获悉,“阿勒泰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野外科学研究站”于近日正式启动建设。这一研究站将成为新疆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中“空天地一体化综合科考监测体系建设”和“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网”的新里程碑。  该观测站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中

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依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申请的“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经过前期单位申报、学校推荐、可行性论证、专家评审及答辩等环节,于9月18日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建设。当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场地及设施条件  该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以东亚迁

黑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始申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080.shtm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启动会在南京召开

  7月10日,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筹)组织、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封丘站承办的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启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21个农田生态站的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南京土壤所和科技促进发展局(筹)资环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农田生态系统观测

中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启动会在京召开

  7月20日,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筹)组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简称荒-草联盟)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负责人和25个荒漠、草地等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站长、专家参加了会议。特邀专

贵州省科技厅调研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现场调研   7月19日,贵州省科技厅厅长于杰、副厅长苏庆到普定县调研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安顺市与普定县的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贵州省科技厅、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调研活动。   调研组在普定沙湾生态站与陈家寨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调研、参观并听取现场汇报。   座谈会

平台中心赴青藏高原研究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调研

  2019年7月23日至28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属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就科学数据收集与管理工作开展调研。  青藏所作为国内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专业机构,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依托野外站的建设与发展支撑区域科学研究,先后在青藏高原地区布局7个野外站,并对观测体系进行统一规划

新疆阜康家野外科学观测站成荣誉先锋

  6月18日,从中国教育工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获悉: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荣获“自治区科技先锋号”荣誉称号,此次新疆自治区共评选出6个“自治区科技先锋号”荣誉集体。   中国教育工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珍惜荣誉,戒娇戒躁、再接再历,

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成立

参观考察野外科学观测实验场地  3月18日至19日,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成立会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联盟章程、产生了联盟科学咨询委员会和联盟理事会第一届组成人员。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王庆礼出席联盟成立会并作了讲话。他强调了在西南地区组建生态

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主站址建成典礼举行

       9月28日,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普定站”)主站址大楼落成典礼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举行。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克林,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和个人致信表示祝贺。  典礼由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李世杰

青岛土壤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通过验收

  记者6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青岛土壤腐蚀试验站建设及数据积累”专项暨“青岛土壤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示范站顺利通过了由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组织的专家验收。目前,其获得的青岛地区典型土壤腐蚀数据填补了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在该地区的数据空白。  据介绍,“青岛土壤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

青岛土壤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通过验收

  近日,“青岛土壤腐蚀试验站建设及数据积累”专项暨“青岛土壤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示范站顺利通过了由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由7位长期从事环境腐蚀的专家组成,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主任李晓刚任组长。  青岛土壤环境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经过2年

中科院延庆空间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站-刺破苍穹的科学之光

  每个晴朗的夜间,居住在北京市八达岭长城北侧延庆大榆树镇一带的居民,总能看见两束美丽的光线从地面直射夜空。   这两束光线平行地从地面发出,点缀着郊区宁静的夜晚。初见此景的人们以为发出光线的地方一定是什么神秘的基地,抑或是娱乐场所。了解门道的附近居民心里清楚,这两束光线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延庆空间环

野外站联盟建设启动会议在京召开

  3月13日,野外站联盟建设启动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国家林业局、中国农科院有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会。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冯仁国做了“野外站联盟建设思路”的报告,介绍了野外站联盟推进的过程、建设思路、运行机

第二次中丹喀斯特生态联合科学考察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115.shtm10月8日至23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喀斯特生态服务提升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全球共性挑战专项“融合高分辨率遥感与深度学习的森林碳汇精准监测”及中国科学院青年交叉团队项目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