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斌:探索工业减碳降污新方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96.shtm 曹宏斌在工程现场 受访者供图 工业降碳减污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了绿色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为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机遇。 如何研发工业生产全过程降碳减污的新方法?如何让企业在降碳减污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转型和发展?这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多年来,曹宏斌带领团队面向工业降碳减污的重大需求,重点在流程制造业开展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关键的核心技术和工程案例。 研发绿色发展技术 化工、钢铁、有色、医药、建材等流程制造业在国计民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曹宏斌看来,流程制造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难点在于多目标的同时实现。 “绿色发展要求企业降碳减污,但同时企业......阅读全文

曹宏斌:探索工业减碳降污新方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96.shtm 曹宏斌在工程现场 受访者供图 工业降碳减污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了绿色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为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机遇。

曹宏斌:为工业增添一点“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12.shtm当前,我国正在经历跨越式发展,重化工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减污降碳、提质增效,这一八字方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工业领域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近日,中国科

减污降碳协同为“双碳”目标增效

  日前,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减污、降碳该如何协同?哪些因素影响着减污降碳实践效果?在空气质量达标、“双碳”目标实现等多重压力,了解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厘清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

新型减污降碳催化氧化技术成功开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263.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承林和研究员卫皇曌等在废水催化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并开发了新型减污降碳催化氧化技术。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

我所开发新型减污降碳催化氧化技术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05/t20230508_6750276.html  近日,我所节能与环境研究部废水处理工程研究组(DNL0902组)孙承林研究员和卫皇曌研究员等在废水催化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了新型减污降碳催化氧化技术。  

上海市减污降碳管理运行技术中心揭牌成立

  2023年7月12日上午,上海市减污降碳管理运行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减污降碳中心”)在三江路55号正式揭牌成立。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唐家富、局长晏波出席仪式并共同为减污降碳中心揭牌,副局长吴启洲主持仪式。  减污降碳中心为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所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碳排放全过程管理、移动源污染防治管理

浙江推进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

  日前,《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按照协同增效、源头防控,政府主导、市场激励,科技引领、优化路径,数字赋能、机制创新四大原则,《方案》明确了“十四五”和到2030年的主要目标,提出加强源头防控、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推进水环境治理协同控制、推进固废污染防治协同控制、统筹保护

学者建言: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91.shtm 在全球极端气候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由低碳走向脱碳、零碳已成为各国人民共同期盼的目标愿景和价值观共识。2020年,我国向国际社会庄严宣布了“3060”双碳目标,即2030年碳达峰,2

行业转型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如何展开?专家这样说……

 2023年11月1日,在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能源基金会联合主办的CCAPP2023年度会议暨《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3)》报告发布会上,针对行业转型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议题,多位专家围绕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路径优化,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碳捕集、

减污降碳协同难,卡车行业氮氧化物治理有待攻坚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是当前柴油和天然气卡车减污的难点和重点。”5月12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共同发布完整版《2020绿卡榜:中国卡车及生产商绿色排行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吴烨在发布会上表示。  “十三五”期间,我国卡车环保管理体系不

生态环境部:新形势下钢铁业应减污降碳谋出路

“越是处于行业低谷期,企业越应苦炼内功,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以危机为契机,化压力为动力。”这是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对钢铁企业的期许。 当前,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并将其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这项重大的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倒逼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装备升级,市场

湖北减污降碳新方案,涉及水、土、气、固废等多方面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日前湖北省制定《湖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总体目标如下: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重点城市碳达峰与空气质

过程工程:工业减碳“主力舰的发动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工业领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作为世界工业大国,中国工业领域的减碳任务更是重中之重。  必由之路:科技创新助推工业减碳  今天,依靠科技创新的减碳仍然是工业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全

《“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方案》意见的函

关于征求《“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索 引 号000014672/2021-00701  分  类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  生成日期2021-10-29  文  号环评函〔2021〕112号  主 题 词关于征求《“三

乳化柴油降污机理

1、降低的机理氮氧化物 NOx是燃烧过程中氮的各种氧化物的总称,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有害成份之一。而正是柴油机燃烧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物质。它与帆液中的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CO还强,通过呼吸道及肺进入血液,使其丧失输氧能力,刺激人眼粘膜,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甚至严重时还会引起肺炎和肺气肿、生成的三要素:

全球最大碳减排工程启动

  中国二氧化碳捕捉封存(CCS)工业化示范项目8月27日在鄂尔多斯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全流程项目,此举标志着中国政府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承担国际责任方面走在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前面。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二氧化碳的减排已刻不容缓。而在众多减排方法中,

让科技创新成为降碳减排新引擎

  往来穿梭的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智慧运转的自动化岸桥、迎风转动的风力发电机……6月27日,在天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天津港集团展出的微缩版“智慧零碳”码头吸引了中外参会者的目光。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智慧零碳”码头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比上一代自动化集

第四届VOCs监测与治理产业创新峰会邀您了解行业新面貌!

新场面!新格局!新话题!第四届中国国际VOCs监测与治理产业创新峰会邀您一同了解行业全新面貌!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双碳目标下,在VOCs高效治理的同时必须兼顾碳减排,重点发展绿色低碳治理技术。       废气的预处理技术在VOCs处理中的作

上海市八部门联发《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绿化市容局、市市场监管局日前联合印发《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关

松花江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示范课题召开自查会

  1月10日,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曹宏斌研究员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松花江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在北京召开自查会。有关部门领导和参与课题的十余家单位40多名课题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曹宏斌研究员作了课题整体进展报告。各子课题承担单位负责人汇报了

碳研减排:让PM2.5直降30%

  绿色低碳能源规划研究院今天(25日)在钓鱼台召开“2014首都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讨会暨汽车减排解决方案发布会”,云集国内能源、环境和汽车领域专家探讨碳研减排。专家代表有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赵家荣、发改委体改司张丽娜司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局局长景晓波,国家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鲍晓峰、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集成”项目通过验收

  3月19日,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专家召开了创新基地重要方向项目验收会,对过程工程研究所曹宏斌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集成”进行验收,陈运法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会议。   三个子课题负责人袁方利研究员,王志

中国空气质量连续7年显著改善!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今天在“2021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上发布了最新报告《大气中国2021: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整体空气质量实现7连升,“达标”成主旋律,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中成绩亮眼。 报告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空气质量已连续七年显著改善,2020年全国6项污染物

十部门联合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是关键支撑。从实践看,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要经历技术研发、示范引领、规模化推广三个阶段,公共资金更重视前端技术研发,社会资本更看重成熟技术应用,而从“走出实验室”到“走向市场化”的中间环节仍相对薄弱。  目前,为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在落实碳达峰碳

《大气中国》系列报告发布

“对比欧美和亚洲其他典型国家的多个指标,中国已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这得益于中国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和排放标准提升等一系列关键措施。”在近日举行的2022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项目总监万薇介绍说。 在论坛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了最新报告《大气中国2022:中国大气污染防治

过程工程所改性碳材料增强臭氧氧化研究取得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体污染和水资源匮乏问题愈发突出。工业废水外排污染物渐趋复杂,所含难生物降解污染物在自然界迁移转化过程中,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对健康造成危害。面对日益迫切的水污染治理与防控需求,开发高效深度处理技术成为当务之急。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利用臭氧分子和羟

纪宏斌《自然》发现新抑癌基因

来自美国波士顿和北卡罗莱纳州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一种特殊的基因能够抑制小鼠肺癌进程的关键步骤。研究人员将这些发现公布在8月5日的《自然》杂志的网络版上。这种叫做LKB1的基因在小鼠中不但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而且其功能还可能比其他已知的抑制因子更加强大。  原文检索:Nature 44

新研究院落成-清华大学迈进新的一步

  9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研究院将围绕碳中和打造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智库战略中心、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合作交流传播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向记者透露,研究院将转变学科单一发展的惯性,发挥学校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实现多院系多学科联合创

环保部拟推荐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项目提前公示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奖励办《关于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项目提前公示有关要求的通知》(国科奖字〔2010〕75号)的有关要求,现将我部拟推荐的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自即日起至2011年2月21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名单持有异议,均可在公示期内向我部提出或电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