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白丸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用三天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4.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5.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慎用。 6.儿童、孕妇、体质虚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阅读全文

泻白丸的规格及注意事项

  规格  每丸重3克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用三天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4.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5.高血压、心脏

泻白丸的功能主治及规格

  功能主治  宣肺解热,化痰止咳。用于伤风咳嗽,痰多胸满,口渴舌干,鼻塞不通。  规格  每丸重3克

泻白丸的用法用量及相互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泻白丸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宣肺解热,化痰止咳。用于伤风咳嗽,痰多胸满,口渴舌干,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泻白丸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用三天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4.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泻白丸的注意事项及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用三天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4.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5.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慎用。

白芥丸的组成

  白芥子1两半,萝卜子1两半,山栀1两,川芎1两,三 棱1两,莪术1两,桃仁1两,香附1两,山楂1两,神曲1两,青皮5钱,黄连1两半(一半用吴萸水炒,一半用益智仁水炒)。

白益镇惊丸的适应症

  养血安神。用于小儿热病体虚,痰鸣气促,抽搐时作,将成慢惊

白芥丸的化学成分

  白芥子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碱(Sina-pine)、芥子酶(Myrosin)、脂肪、蛋白质及粘液质。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p一Hydroxy-benzylisothiocynate)(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Sina-pinebisulfate)及葡萄

乌鸡白凤丸的临床新用途

  乌鸡白凤丸,一直被认为是居家必备的“妇科药”。近些年,通过临床观察,它还有一些新的很好的用途,现在推荐给同仁,以供参考。    1. 乌鸡白凤丸治阴虚盗汗:可于每晚睡前,用淡盐水送服乌鸡白凤丸2丸。7天为2疗程。    2.乌鸡白凤丸治神经性耳鸣:凡气血不足所致的神经性耳鸣,每次服乌鸡白凤丸1丸

“十全大补丸”的来历

  有一则故事颇耐寻味。上世纪20年代,西医在国内几个大城市已渐成气候,就连名医汇集的京城,也不例外。在外科治疗方面,西医确有“刀至病除”的优势,故中医药面临严重危机,加之“国民政府”中有的人叫嚣“中医无用”,更使中医学的生存受到威胁。  为此“大宅门”的“百草厅”老板白景琦(人称七老爷)尤为焦急,

白益镇惊丸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

  适应症  养血安神。用于小儿热病体虚,痰鸣气促,抽搐时作,将成慢惊  用法用量  打碎后用温开水化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中医辨治高血压

  风火上扰型: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脉浮弦。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克,钩藤20克,生石决明30克,川牛膝12克,桑寄生12克,杜仲12克,山栀子10克,黄芩10克,朱茯神30克,夜交藤20克,夏枯草15克,龙齿30克。中成药可用天麻钩藤

小议祛风药对泄泻的治疗作用

泄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急性泄泻因感受寒湿、湿热或食滞,引起肠道的传化失常,清浊不分,以致腹痛泄泻,治当祛寒化湿、清热利湿或消食化滞。慢性泄泻的病机主要是脾虚,久泻者必脾虚,脾气虚衰,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肠胃正常的水液成为湿浊,湿性趋下,湿从下泄,故可以见到大便溏泄;脾气下陷,清气不升,故可以见到腹

暴泻的症状

  多在进食后数小时突然出现,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呈黄色水样便,夹未消化食物,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病变累及胃有恶习呕吐、上腹不适等。伴发热、头痛、周身不适、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急性肠炎可以引起全身的各个部位的症状的

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

  1、湿热下注: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浊下注: 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

暴泻的鉴别诊断

  (一)外感暴泻泻下急迫,腹痛肠鸣。如为暑湿所致,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脉濡数或滑数,舌苔黄腻;如外感寒湿,则见泄泻清稀,或兼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脉濡缓,苔薄白或白腻。  (二)食伤暴泻腹痛肠鸣,痛时即下,痛势急剧拒按。泻后痛减,粪便臭如败卵,腹胀痞满,食后痛甚,泄

小儿乳糜泻的介绍

  小儿乳糜泻又称麸质(gluten)过敏性肠病,过去由于病因不明,也曾称之为特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现已证明本病是由于进食麦类食物,包括小麦、大麦及黑麦,机体对其中所含蛋白质成分麸质产生过敏所致,燕麦是否可引起本病,尚有不同意见,至少为害较轻,这种过敏反应,使小肠上部黏膜发生广泛病变,临床表现脂肪泻

小儿乳糜泻的病理

  小肠上部黏膜病变广泛是本病特点之一,黏膜变平,有浅沟将其分隔呈不规则沟回状,镜下绒毛萎缩,变短,其至变平,使小肠吸收面积显著减少,陷窝上皮增生,使陷窝加深,扭曲,绒毛上皮细胞表面不整齐,胞浆内有空泡形成,上皮细胞间有淋巴细胞浸润,固有层有慢性炎性细胞(浆细胞,B淋巴细胞等)浸润,虽绒毛缩短,隐窝

小儿乳糜泻的治疗

  诊断确定以后,针对病因进行饮食疗法最为重要,衰弱病人及有合并症的病人还须进行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1.饮食疗法 最关键的问题健康搜索是避免含麦胶饮食如各种麦类如大麦小麦、燕麦及裸麦等。如将面粉中健康搜索的面筋去掉,剩余的淀粉并无“毒性”病人可以食用。玉米及大米、豆类、土豆、红薯等制品可以食用,水果

肉桂的注意事项

  ①治肾气虚乏,下元惫冷,脐腹疼痛,夜多旋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脚气上冲,少腹不仁;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等证: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

肉桂的附方

  ①治肾气虚乏,下元惫冷,脐腹疼痛,夜多旋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脚气上冲,少腹不仁;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等证: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

青黛在多种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安徽、河北等地。其与大青叶、板蓝根同出一源,而大青叶为菘蓝叶;板蓝根为菘蓝或马蓝的根。《中国药典》对此药已有明确阐述,青黛味咸,性寒,入肝、肺二经。作为药用,青黛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

暴泻的并发症

  (1)大量便血: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博增快,血压降及血色除低,需要输血治疗。  (2)肠狭窄:临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  (3)肠穿孔: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中毒性扩张: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病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

暴泻的病因是什么

  暴泻发病,有因外感寒湿、暑湿之邪,困阻脾阳,脾失健运,水谷相随而下;或系暴饮暴食、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致传导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脂肪泻的病因分析介绍

  1.肝胆疾病  较多见于胆道阻塞病变中的肝外胆道阻塞、或肝内胆道阻塞,因胆道阻塞最易引起胆汁滞留,胆汁成分改变,致使肠腔内的胆酸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脂肪水解和脂肪酸分解的消化作用,迫使脂肪从大便排出、发生脂肪泻。  2.肠道疾病  各种肠道感染,小肠广泛切除,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动脉硬化引起的小

小儿乳糜泻的发病机制

  麦胶蛋白引起小肠黏膜损伤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认为与肠黏膜缺乏一种肽酶,使麦胶蛋白不能被分解而沉积在肠黏膜相关;但该肽酶并不呈长期缺乏,故目前多倾向认为发病与免疫相关,免疫机制尚不明,有认为麦胶蛋白作为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者可促使T及K(杀伤)淋巴细胞在肠黏膜聚集,通过细胞免疫反应

关于脂肪泻的疾病介绍

  脂肪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以致营养物质不能完全吸收,而从粪便中排出,引起营养缺乏的临床综合征群,亦称消化不良综合征。由于患者大便内排出过多的脂肪,又称小肠吸收不良,也被称为油花样腹泻。原因多见,如吸收不良综合征、胆盐和胰消化酶缺乏、小肠炎或憩室病、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胃泌素

儿泻止颗粒的鉴别

  (1)取本品6g,加水50ml,振摇数分钟,放置1小时,滤过。滤液加乙  醚10ml,振摇,分取乙醚液,挥干后,残渣加1 %香草醛硫酸溶液1滴,即显红棕色,  渐变为紫红色。

乳糜泻的病因分析介绍

  麦胶性肠病又称乳糜泻、非热带性脂肪泻,在北美、北欧、澳大利亚发病率较高,国内很少见。男女之比为1∶1.3~2.0,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主要是儿童与青年,但近年来老年人发病率在增高。  本病与进食麦粉关系密切,大量研究已证实麦胶可能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并认为发病原因是遗传、免疫和麦胶饮食相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