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三烯酮胶囊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以及既往在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疗时有发生代谢或血管疾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治疗前须排除怀孕的可能。 2、服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者,服用保肝药,可继续治疗。如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且服保肝药也无效时则应停止治疗。 3、整个治疗期间须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禁用口服避孕药),一旦发现怀孕,应停止治疗。 4、对伴高血脂患者,应监测ALAT、ASAT、胆固醇等水平,对友糖尿病的患者应监测血糖水平。 5、本品可引起体液潴留,故对心、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 6、运动员慎用。......阅读全文

孕三烯酮胶囊的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以及既往在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疗时有发生代谢或血管疾病患者禁用。

孕三烯酮胶囊的不良反应及禁忌

  不良反应  少数人有头晕、乏力、胃部不适、痤疮、多毛及脂溢性皮炎、腿肿、体重增加、乳房缩小松弛等;也有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闭经、经量减少、不规则出血,但一般会自行减少。突破性出血发生率约5%。国内临床观察见有氨基转移酶升高。  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以及既往在使用雌

孕三烯酮胶囊的注意事项

  1、治疗前须排除怀孕的可能。 2、服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者,服用保肝药,可继续治疗。如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且服保肝药也无效时则应停止治疗。 3、整个治疗期间须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禁用口服避孕药),一旦发现怀孕,应停止治疗。 4、对伴高血脂患者,应监测ALAT、ASAT、胆固醇

孕三烯酮胶囊的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孕三烯酮。 化学名称:D-18甲基-17α-乙炔基-17β羟基-4,9,11-雌甾三烯-3-酮。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 21H 24O 2 分子量:308.4

孕三烯酮胶囊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孕三烯酮。 化学名称:D-18甲基-17α-乙炔基-17β羟基-4,9,11-雌甾三烯-3-酮。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 21H 24O 2 分子量:308.4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微黄色粉末。

孕三烯酮胶囊的规格及用法用量

  规格  2.5mg  用法用量  口服: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为每次2.5mg(1粒),每周2次,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天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如果发生一次漏服,应立即补充2.5mg(1粒),再继续按时用药(例如:每周一、四服药的患者发生周一漏服,可立即在周二或周三补服,周四

孕三烯酮胶囊的用法用量

  口服: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为每次2.5mg(1粒),每周2次,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天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如果发生一次漏服,应立即补充2.5mg(1粒),再继续按时用药(例如:每周一、四服药的患者发生周一漏服,可立即在周二或周三补服,周四仍按期服药,其后仍按每周一、四继续

孕三烯酮胶囊的药理毒理

  本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三烯19去甲甾类化合物,具有激素和抗激素的复杂特性,即它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又有很弱的雌激素和雄激素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它能抑制孕激素分泌,也具有黄体酮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细胞失活、退化,从而导致异位病灶萎缩。其抗生育作用可能是抑制排卵及抑制子宫

孕三烯酮胶囊的不良反应

  少数人有头晕、乏力、胃部不适、痤疮、多毛及脂溢性皮炎、腿肿、体重增加、乳房缩小松弛等;也有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闭经、经量减少、不规则出血,但一般会自行减少。突破性出血发生率约5%。国内临床观察见有氨基转移酶升高。

孕三烯酮胶囊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  口服: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为每次2.5mg(1粒),每周2次,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天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如果发生一次漏服,应立即补充2.5mg(1粒),再继续按时用药(例如:每周一、四服药的患者发生周一漏服,可立即在周二或周三补服,周四仍按期服药,其后仍按每

孕三烯酮胶囊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快,于给药后2.8小时和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消除半衰期t1/2为24小时,长期用药体内无药物蓄积现象。本品主要是通过羟基作用进行重要的肝内代谢,形成成对结合的代谢产物。

孕烯醇酮的性状描述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

孕烯醇酮的物理参数

熔点:185-193℃旋光度:+28°(乙醇中)

孕烯醇酮的制备方法

无色针状结晶(由稀乙醇重结晶)。为一种甾类化合物。由薯蓣皂苷配基、胆固醇、豆甾醇、脱氢表雄甾酮等甾类化合物合成制取。用作黄体酮以外的性激素类甾体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甾体合成的中间体。其衍生物乙酸酯: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49~151℃。旋光度+22°±2°(乙醇中)。

孕烯醇酮的结构和作用

孕烯醇酮是合成黄体酮、非那甾胺等的重要中间体,用于甾体类药物中间体和甾体类药物的合成。

孕烯醇酮的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5-孕甾烯-3β-醇-20-酮;3b-羟基-孕甾-5-烯-20-酮英文名称: Pregnenolone英文别名: 3β-Hydroxy-5-pregnen-20-one;5-Pregnen-3β-ol-20-oneCAS号: 145-13-1分子式: C21H32O2分子量: 316.4

三黄胶囊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本品含盐酸小檗碱。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

酮咯酸氨丁三醇胶囊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注意事项  长期应用时,极个别患者可引起胃肠道溃疡或出血症状,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相当。还可出现胃肠道疼痛、消化不良、腹泻、口干、嗜睡、头痛、眩晕、汗多等。心、肝、肾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慎用;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活动性溃疡病、有出血倾向者、孕妇、乳妇、产妇及16岁以下儿童忌用。不宜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并用

益心酮软胶囊的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食物。

酮咯酸氨丁三醇胶囊的禁忌症

  (1)对本药、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者。  (2)鼻息肉综合征患者(国外资料)。  (3)血管性水肿患者(国外资料)。  (4)有高危出血倾向者(国外资料)。  (5)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  (6)肝肾疾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  (7)孕妇。  (8)儿童;  2 慎用 尚不明确;

三黄胶囊的禁忌

  1.孕妇忌用。  2.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橘红胶囊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  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4.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

雷丸胶囊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  孕妇禁服。  注意事项  雷丸含有大量镁盐,可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形成络合物降低吸收和药效,故两药不宜同时服用。

灵芝胶囊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  外感发热患者忌服。  注意事项  1.本品宜餐后服。 2.服本品一周后症状未见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

氟哌酸胶囊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症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宜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2.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标本培养,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3.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

活血胶囊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  孕妇、经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本品宜饭后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

花红胶囊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  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妇女经期、哺乳期慎用。月经过多者慎用。 3.患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带下清稀者不宜选用。伴有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 5.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

简述盐酸胺碘酮胶囊的禁忌

  (1) 严重窦房结功能异常者禁用;  (2) II 或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  (3) 心动过缓引起晕厥者禁用;  (4)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三黄胶囊的禁忌及不良反应

  禁忌症  1.孕妇忌用。  2.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消失。

腰痛宁胶囊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禁忌  1、孕妇、小儿及心脏病患者禁服。  2、风湿热体温37.5℃以上应慎服或采用其它抗风湿治疗,合并高血压23/13Kpa(170/100mmHg)不宜应用。  3、脑溢血后遗症及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偏瘫患者试服时遵医嘱。  4、注意癫痫患者忌服。  注意事项  1、孕妇、小儿及心脏病患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