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肠道病毒CoxA16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7天,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发烧,全身不适。 2.典型症状 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黏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手足臀部丘疹、丘疱疹,躯干部可出现类似皮疹,呈离心性分布。......阅读全文

简述肠道病毒Cox-A16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7天,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发烧,全身不适。  2.典型症状  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黏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手足臀部丘疹、丘疱疹,躯干部可出现类似皮疹,呈离心性分布。

肠道病毒Cox-A16型手足口病的简介

  肠道病毒Cox A16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Cox A16)感染所致。检测肠道病毒Cox A16病原体可以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对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由肠道病毒CoxA16病原体感染。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主要通过人群密

预防肠道病毒Cox-A16型手足口病的简介

  1.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2.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患,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3.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4.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5.

治疗肠道病毒Cox-A16型手足口病的简介

  本病传播途径复杂,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与抗病毒治疗药物。这给本病的预防控制及重症患儿的救治带来严峻挑战。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  1.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 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 给予输液。当口腔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

关于肠道病毒Cox-A16型手足口病的检查介绍

  1.实验室检查  (1)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病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C

关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介绍

  各年龄组儿童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1.感染初期  患者表现为低热、流涕、咳嗽、食欲下降、口痛等。发热是婴幼儿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  2.口腔黏膜  出现小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3.皮肤  在口腔病变的同时皮肤可以出现斑丘疹和

关于手足口病的基本介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

关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基本介绍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多数患者病情经过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极少数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被喻

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相关介绍

  1.治疗原则  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 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 给予输液。当口腔有糜烂而进食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 给予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外涂,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

关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检查介绍

  1.实验室检查  (1)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

关于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介绍

  人们最早发现手足口病的病原是柯萨奇A16(CA16),后来发现柯萨奇病毒A组4型、5型、9型、10型以及B组2型和5型等肠道病毒也可引起手足口病。自1969年首次分离到EV71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此病传染性强,常见全家发病,并可造成局部暴发流行。患者以4~5岁以下小

《儿童手足口诊疗指南》解读

导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

概述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关于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介绍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足底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重症病例: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手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多为柯萨奇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5岁以下婴幼儿居多,4岁以内占发病数的85%~95%。手足口病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以出疹、发热为特征,斑丘疹常发生于口腔黏膜及手、足远端部位。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并发症

解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以口、手、足、肛周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2008年5月,卫计委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止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并不可怕。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才能更有效预防控制疾病。    手足口病的元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

一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共患川崎病病例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以及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川崎病(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可见发热、皮疹、指趾末端脱皮等表现。二者的临床表现相似,实验室检查均可出现白细胞(WBC)升高、C反应蛋白(CRP)增高、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等。为了

关于腺病毒胃肠炎的基本概述

  肠道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1、2、3型,柯萨奇病毒,艾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现称肠道病毒)68-71型几类。这些病毒虽名为肠道病毒,传播方式与病毒性胃肠炎相同均为粪—口传染,都以儿童感染特别是托儿机构集体感染为主,开始致病也在肠道,但病毒可通过血循环到达全身,引起全身症状。而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致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及临...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致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

手足口病的治疗

(一)普通病例的治疗    1.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2. 对症治疗    3. 利巴韦林10-15mg/kg.d,更昔洛韦5-10mg/kg.d。    (二)重症病例的治疗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条件时进行心电监护。   

手足口病的诊断

  一、手足口病的诊断:    (一)临床诊断: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 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二)确诊:    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 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关于口腔疱疹的基本介绍

  口腔疱疹包括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带状疱疹、手足口病。口腔单纯性疱疹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对人体的感染非常多见,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是常易受侵犯的部位。人类是其天然宿主。又可分为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见于儿童,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见于成人,主要表现为唇疱

科技支撑计划应急项目手足口病疫苗研制通过可行性论证

据科技部消息: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人手足口病是近数十年发现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已经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多次暴发性流行。今年3月以来,该病在我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9个地方相继暴发,给我国婴幼儿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危害。 为了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有效手段,科技部紧急启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

手足口病的预防原则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但也能通过飞沫等其他途径传播。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和秋季为发病高峰期。根据往年的情况,从每年的3月底起,就会进入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4月和5月发病人数最多,每年10月份会进入一个发病的小高峰。      专家提醒,从现在

简述柯萨奇病毒A16型的临床表现

  一、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潜伏期1~3天,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发烧,全身不适。典型症状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粘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据调查(R0binson,1958)伴有口咽部疱疹和皮疹的急性热病中,79

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差别甚大。同型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候群,而不同型的病毒又可引起相似的临床表现。  (一)呼吸道感染 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的很多型均可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也可引起婴儿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68型可引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二)疱疹性咽

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差别甚大。同型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候群,而不同型的病毒又可引起相似的临床表现。  (一)呼吸道感染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的很多型均可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也可引起婴儿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68型可引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解读

最近,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18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相当于2.0版(以下简称“新版”),对2010版(相当于1.0版)做了必要的修改。现初步解读如下:一、概况:1、定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病毒的血清型包括三类:柯萨奇病毒A组4~7、9、10、16型和B组1~3、

上海巴斯德所在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发中取得新突破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国家卫生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到2012年8月,我国内地共发生6,677,462例手足口病病例,造成2,362例死亡,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