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呼吁联合对抗木薯病毒

木薯根部 木薯是非洲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其目前却受到两种毁灭性病毒的威胁。为此,上周在意大利比勒基奥召开的“研究者与发展组织会议”计划采取多种措施阻止木薯疾病的扩散,确保非洲粮食安全。 据了解,约有3亿非洲人以木薯为食,他们将木薯研磨成粉,或制作成淀粉、生物燃料,或将其酿造成啤酒。一个多世纪以来,木薯的产量一直受到由多种病毒共同引起的木薯花叶病的影响。尽管耕种木薯新品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不过,最近十年,另一种疾病——木薯褐条病(CBSD)——的出现却引发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该病可使木薯的根茎腐烂,而农民直到收获前才会发现。 目前,木薯褐条病已经在东非和中非地区肆虐,且有令人担忧的迹象显示,其正在向西部蔓延。木薯褐条病病毒的宿主粉虱已经在世界第三大木薯产区的所在地刚果东部被发现。如果该病继续扩散到尼日尔、刚果全境以及加纳这些木薯主产区,“将会引发一场人类灾难和经济灾难,并导致地区的不稳定。”......阅读全文

母女同患褐青色痣及家系调查

1 临床资料例1 女, 2 岁。双侧颧部褐色斑疹1 年半。其 母诉患儿约半岁开始双侧颧部出现少量淡褐色斑 疹,后皮疹逐渐增多,颜色较前加深,遂来就诊。患 儿为足月第1 胎,自然顺产,母乳喂养,父母非近亲 结婚。体检: 一般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各系统检查 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双侧颧部对称分

脂褐质色素与营养的相关介绍

  服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能有效地防止脂褐质色素氧化所产生的老年斑,也是公认的抗衰老剂。据专家研究,每天服100国际单位维生素E和300———500毫克维生素C,连服2年,便可明显减缓动脉硬化斑和老年斑的发展。  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常吃洋葱效果更好。因为洋葱中含有硫质和必需维生素成分,能清除体内

关于脂褐素的基本信息介绍

  脂褐素的命名由来是具有颗粒状的褐黄色色素,由含有脂肪的残存物与溶酶体消化物所组成。被认为是一种随着年纪增长或细胞操劳而增加的色素,可见于肝脏、肾脏、心肌、肾上腺、神经细胞与神经节细胞。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周围,是脂色素的一种。  是蓄积于胞浆内的黄褐色的微细颗粒,电镜下显示为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发现

  2021年6月7日,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邓国富和黄大辉研究员团队完成的题为“Bacterial Leaf Streak 1 encoding 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onfers the rice r

中国已获得较完整的木薯基因组草图

      记者1月16日从正在举行的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获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仅用1年的时间,已经完成3个木薯品种的基因组深度测序,同时采用几种超高通量测序技术,综合组装获得较完整的基因组草图。       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

木薯剪接蛋白参与调控盐胁迫应答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97.shtm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教授王振宇团队在选择性剪接调控作物盐胁迫应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农业科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Integrative A

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作物科学研究所等国内科研单位合作,采用基因编辑等方法,快速创制出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新种质,为水稻抗病生物育种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

抗稻褐飞虱新基因通过专家鉴定

  记者日前从广西科技厅召开的成果鉴定会上获悉:由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容柏主持完成的“稻褐飞虱新抗性基因挖掘鉴定和有效利用”项目,发现和标记定位了bph20(t)、bph21(t)、bph22(t)和bph23(t)等4个抗性新基因,并获得相应的连锁分子标记。鉴定专家称

转基因防褐变苹果-有望在美国上市

     秋凌   澳大利亚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具有抗氧化性能的苹果。以前的苹果被切开后很快就会变成棕褐色,很不美观,令人食欲大减,但有了这种转基因苹果后,苹果切开后果肉褐变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   这种苹果目前正在美国试验田里试种,等待美国农业部的批准,也开始公开接受公众评价。这种苹

我国科研人员首次确认“褐潮”灾害成因

  中科院专家与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科技人员密切合作,日前发现连续四年在河北秦皇岛沿海一带出现的“微微型藻赤潮”应更贴切地命名为“褐潮”,其原因种为抑食金球藻。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于仁成介绍,从2009年开始在河北秦皇岛沿岸海域出现的“褐潮”,其影响范围已扩展至山东荣成一带海域。此前,人

小鼠脂褐质(LF)酶联免疫分析(ELISA)

小鼠脂褐质(LF)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小鼠血清,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脂褐质(LF)含量。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小鼠脂褐质(LF)水平。用纯化的小鼠脂褐质(LF)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

APT分享-|-蛋白质组学解锁木薯保鲜新技能

  木薯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作物,与马铃薯和甘薯并称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当然,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我们最常见到的木薯,应该是这个样子出现的:   图1    吃货们看过来~   好,看完美食我们接着聊。木薯虽然不错,但是采后很容易变质,难以贮存。这在吃货界显然是不可以忍受的事

APT分享-|-蛋白质组学解锁木薯保鲜新技能

   木薯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作物,与马铃薯和甘薯并称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当然,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我们最常见到的木薯,应该是这个样子出现的:    吃货们看过来~   好,看完美食我们接着聊。木薯虽然不错,但是采后很容易变质,难以贮存。这在吃货界显然是不可以忍受的事!还好,大批

科研人员揭示木薯干旱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在木薯干旱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木薯SPL9转录因子负向调控耐干旱的机理,并利用该基因创制耐旱木薯种质,为作物耐干旱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理论与应用遗传学》。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非生物逆

新时代高教40条:重拳频出,能否治好本科教育这些“病”

  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按照意见要求,全国高校将开展“集体行动”,严把毕业出口关,加强过程考核,取消“清考”制度,并对教师评价等“指挥棒”进行调整。  “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

美国不褐变转基因苹果拟上市引发争议

  据外媒报道,加拿大公司研发出不褐变的转基因苹果,预计本月将在美国中西部超市出售,然而这引发争议。   据悉,这种转基因苹果品牌为“北极苹果”(Arctic Apples),是加拿大奥卡诺根特色水果公司(Okanagan Specialty Fruits)研制的切开后不褐变的苹果。   转基因苹果

辰山植物园揭示双生病毒导致木薯花叶病症的分子机制

  木薯是非洲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约有3亿非洲人以木薯为食。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木薯的产量一直受到木薯花叶病的影响。非洲木薯花叶病是由烟粉虱传播的多种双生病毒引起的,其最明显的病症是叶片产生花叶病症,但引起这种变化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   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能源植

环保部解读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2016年6月7日-8日是环保部对外合作平台——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一周年年会的日子。智汇平台(3iPET)以水、气、土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环境公约履约等领域为重点,建设的国际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环保技术专业服务平台,推动环保技术“引进来、走出去”和产业化发展。  会上,环保部大气环境

基因组学结合传统育种获得优质主食作物

   “我喜欢这个。”Ismail Rabbi边说边将手掌放在木薯上,就像父母在夸赞自己心爱的孩子,他羞涩地笑了。“它们看上去没什么了不起的——并不高。”Rabbi说,“但它克服了我们设置的所有障碍。”  Rabbi是尼日利亚伊巴丹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的遗传学家。他和同事正在开展一项改良木

我国领衔完成木薯基因组测序并揭示其进化特征

  记者从9月13日在海南海口召开的973项目“重要热带作物木薯品种改良的基础研究”课题验收会上获悉,我国科学家同步完成了木薯野生祖先种和栽培种两个全基因组测序,首次揭示了栽培木薯高光效、光合产物运输及淀粉高效积累途径基因的进化特征,这为今后通过分子定向设计育种培育出“超级木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届木薯生物技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

  12月18日至22日,木薯973项目年会暨第四届木薯生物技术研讨会在海南海口明光海航大酒店召开。会议从木薯基因组学、基因克隆与基因工程、逆境适应及生理生化三个主题进行了研讨,来自不同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就近年来在木薯研究上的进展分别作了报告;期间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重要热带作物

天津大学利用木薯研发出可再生的“地上石油”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ZL奖颁奖仪式上,天津大学石化中心生物质能源ZL技术“薯类原料酒精生产方法”荣获中国ZL金奖,这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发的我国ZL领域最高荣誉。   该生物质能源技术实现了以在我国南方地区普遍生长、种植的非粮作物木薯来替代石油,生产出可

9条地球生态界线人类已突破4条

  美国《科学》杂志15日刊文警告,人类活动已经突破地球9条“生态界线”中的4条,把世界带入“危险地带”。这项研究成果可能于今年9月被纳入联合国新的全球发展目标,以替代即将在今年到期的“千年计划”。   动植物灭绝速率   超正常值数十倍   科学家2009年定义并量化了地球生态可承受的9条安全界线

大鼠脂褐质(LF)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鼠血清,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大鼠脂褐质(LF)含量。ELISA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鼠脂褐质(LF)水平。用纯化的大鼠脂褐质(LF)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脂褐质(LF),再与HRP标记的脂褐质(L

江苏泰州口岸首次截获检疫性大豆茎褐腐病菌

  日前,江苏泰州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从一批美国大豆中发现含有病害症状的大豆秸秆,经取样送江苏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分离、鉴定,检出两种大豆检疫性病害——大豆茎褐腐病菌(Phialophora gregata)和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caulivora)

新研究发现能防治水稻褐飞虱的基因

  褐飞虱自古以来严重危害日本的水稻生产。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日前宣布,研究人员确定了水稻体内一种能防治褐飞虱的基因,从而有望开发出抗这种虫害的水稻新品种。  研究人员发现,产于印度的水稻不会遭褐飞虱危害,因为印度产水稻含一种名为BPH26的基因。他们将这种基因植入日本产水稻,发现褐飞虱无法吸食水

科学家绘制褐牙鲆全基因组精细图谱

  近日,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领导的研究组与上海海洋大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葡萄牙阿尔加夫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破译了褐牙鲆全基因组序列,通过与半滑舌鳎全基因组比较分析,初步揭示了比目鱼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通过与半滑舌鳎全基因组

科学家绘制褐牙鲆全基因组精细图谱

  近日,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领导的研究组与上海海洋大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葡萄牙阿尔加夫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破译了褐牙鲆全基因组序列,通过与半滑舌鳎全基因组比较分析,初步揭示了比目鱼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通过与半滑舌鳎全基因组

抗褐飞虱杂交稻新不育系稻诞生

  不用打农药就可以让水稻抵抗顽敌褐飞虱,这是国家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团队的一项最新成果。8月15日,这项名为“红莲型杂交水稻新不育系珞红4A”的成果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国家杂交稻工程中心副主任邓华凤等专家组成的

科学家发现脂肪细胞“褐变”程序的分子开关

  生物通报道:近期,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的科学家带领的一项新研究报道称,脂肪细胞中的一个信号通路,也许某天会给我们提供更好的肥胖治疗方法。他们在《Genes & Developmen》杂志报道了他们的这一发现。  普通的脂肪细胞,也被称为白脂肪细胞,里面填塞满了脂肪分子以储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