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在量子气体中观察到“第二声”

证实了70年前朗道提出的温度波理论 “第二声”也叫温度波或熵波,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目前只在超流液氦中才能观察到。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6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和意大利特兰托大学物理学家合作实验,在量子气体中也观察到了这种温度波的传播,证实了列夫·朗道70年前假设的理论。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在低于临界温度时,一些液体会变成超流体而失去摩擦力。此外,超流状态下液体的导热性能极高,会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温度波的形式来传输能量。由于这种波很像声波,因此也被称为“第二声”。为了解释超流体的性质,物理学家列夫·朗道1941年发展了双流体力学理论,他假设低温下的液体包含超流液和普通液体两部分,后者随着温度下降而逐渐消失。 迄今为止,人们只能在液氦和超冷量子气体中观察到超流动性。另一种超流系统是中子星,在原子核中也发现有超流现象的证据。超流性与超导性密切相关,后者是在低温下表现的零电阻现象......阅读全文

二维超固态量子气体首度问世

  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产生二维超固态量子气体。  量子气体非常适合研究物质相互作用的微观结果。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和因斯布鲁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二维超固态量子气体。8月18日,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  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精确地控制极冷气体云中的单个粒子,揭示

偶极量子气体涡旋观测新法获验证

柏林11月1日电 (记者李山)近日,欧洲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观察偶极量子气体中涡旋的新方法,并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首次进行了实验验证。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量子化涡旋是超流体的一个典型特征,已在多量子气体实验中观察到。但是,在偶极量子气体(一类以长程各向异性相互作用为

科学家造出低于绝对零度的量子气体

    据《自然》杂志网站1月3日报道,德国物理学家用钾原子首次造出一种低于绝对零度的量子气体。科学家称这一成果为“实验的绝技”,为将来造出负温度物质、新型量子设备打开了大门,有助于揭开宇宙中的许多奥密。   18世纪中期,开尔文男爵威廉·汤姆森定义了绝对温度,在此规定下没有物质的温度能低于绝对零

科学家在偶极量子气体物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图1 两组分玻色量子气体图2 系统在不同参数区的密度及相位分布  近日,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rots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张晓斐研究小组在偶极量子气体物性研究中的科学发现。论文题目为Two-component dipolar Bose-Einstein con

武汉物数所在量子气体临界性理论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管习文研究员与香港中文大学周琦教授合作,在关于冷原子量子多体系统中的两体关联和临界性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其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量子多体系统是凝聚态物理学中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近

武汉物数所在量子气体临界性理论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管习文研究员与香港中文大学周琦教授合作,在关于冷原子量子多体系统中的两体关联和临界性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其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量子多体系统是凝聚态物理学中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近些年在冷原子的研

科学家在量子气体中观察到“第二声”

  证实了70年前朗道提出的温度波理论   “第二声”也叫温度波或熵波,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目前只在超流液氦中才能观察到。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6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和意大利特兰托大学物理学家合作实验,在量子气体中也观察到了这种温度波的传播,证实了列夫·朗道70年前假设的

武汉物数所在量子气体普适理论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管习文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山大学、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合作,在一维量子多体普适理论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其结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RL)上。   一维量子多体系统具有典型的强关联特征。通常Tomonaga-Luttinger

摘掉“量子医学”的量子“高帽”

   量子力学是描写微观世界的一个物理学分支,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都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  量子力学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在许多现代技术装备中,量子力学的效应起到

量子纠缠是量子电池必不可少的量子资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78.shtm 中心自旋量子电池图(受访者供图)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让“量子纠缠”再次引发全世界关注。近日,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科研团队与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合作,首次证明了量子相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