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广谱抗黑条矮缩病毒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发现了一个玉米抗粗缩病新基因ZmGLK36,并深入揭示了该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调控玉米抗粗缩病的分子机制,为抗粗缩病玉米育种等作物抗病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毒病,在我国,玉米粗缩病主要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主要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流行,发病严重时造成绝收。除玉米外,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还会引起水稻和小麦等多种禾本科作物病害。迄今为止,能够同时提高玉米、水稻和小麦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抗性的基因尚未有报道。 该研究团队完成了玉米抗病自交系“齐319”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组装和注释,结合多群体图位克隆的方法鉴定到主效抗病新基因ZmGLK36。研究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通过激活下游茉莉酸生物合成路径关键基因的表达,增强茉莉酸介导的防御反应来抑制病毒的复制,提高玉米对水稻黑条......阅读全文

全基因组设计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粳稻

近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李爱宏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宁约瑟团队、扬州大学杨泽峰团队在《基因组生物学》发表研究论文。    该研究收集了我国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等地大面积推广的198份粳稻品种并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解析了华中地区优良粳稻品种的基因组信息和优势基因位点的遗传学

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研究取得进展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国运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植物病害每年造成全球作物减产可达30%,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变及种植品种单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致使植物病害更加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全球和我国粮食安全。选育和推广抗病新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的策略

全基因组设计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粳稻

近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李爱宏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宁约瑟团队、扬州大学杨泽峰团队在《基因组生物学》发表研究论文。    该研究收集了我国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等地大面积推广的198份粳稻品种并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解析了华中地区优良粳稻品种的基因组信息和优势基因位点的遗传学

大豆受体激酶作为分子开关调节抗病免疫触发的分子机制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来源,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病害(细菌性斑点病、疫霉根腐病、大豆锈病等)的发生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与自身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植物免疫系统由两个主要的免疫反应组成,微生物模式触发免疫(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P

案例解析-|-抗病毒生物大分子制药治疗

  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应的病毒为SARS-CoV-2)突出了开发有效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在近期的公众号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的工作机制[1],在此,我们结合疫苗、血清、多肽和单抗的研究案例,向大家继续介绍靶向病毒的大分子治疗和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如何推动下

基因组印迹的分子机理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基因印迹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两种机理:  一方面,研究发现,基因组印迹的分子机理与印迹基因DNA中胞嘧啶甲基化尤其是CpG岛的甲基化密切相关,胞嘧啶甲基化是DNA的一种共价修饰。另外还有特殊的染色质结构和反义转录产物等可能都是基因印迹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基因印迹中,卵子和精

案例解析-|-抗病毒生物大分子制药治疗(一)

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应的病毒为SARS-CoV-2)突出了开发有效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在近期的公众号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的工作机制[1],在此,我们结合疫苗、血清、多肽和单抗的研究案例,向大家继续介绍靶向病毒的大分子治疗和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如何推动下一代

研究抗病毒蛋白质信号分子功能调节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侯法建研究组,揭示了参与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分子MAVS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天然免疫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染的第一道防线。其中,RIG-I-MAVS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响应RNA病毒侵染的免疫应答过程

案例解析-|-抗病毒生物大分子制药治疗(三)

No.4靶向膜融合的广谱抗病毒多肽研究 作为动物来源的病毒,冠状病毒因其多样性,较高的传播能力和进化能力限制了单一的靶向疗法的临床应用。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能作用于多种冠状病毒的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会成为抗击流行性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相较于高度变异的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

案例解析-|-抗病毒生物大分子制药治疗(二)

No.2基于转基因牛的抗病毒血清研究 在抗击SARS和流感的临床疗法中,“恢复期血浆”治疗(Convalescent‑phase plasma therapy)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该法的疗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及时获得有效的血清。相比下,基于动物的超免疫血清虽然能解决量的问题

番茄基因组作图与分子育种

摘要:       The cultivated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is the second most consumed vegetable worldwide and a well-studied crop speciesin terms of g

高效玉米抗病分子育种促高产-农民增收2.8亿多元

  据不完全统计,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中玉米抗病分子育种项目实施期间育成的新品种累计推广300多万亩,增产玉米1.5亿多公斤,农民增收2.8亿多元。  我国玉米病害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以上,在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等联合攻关,采用图位克隆策略相继

研究揭示锌指抗病毒蛋白ZAP识别RNA的分子机制

  2020年1月7日,Cell Report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璞课题组与高光侠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Molecular Mechanism of RNA Recognition by 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该研究工作解析了锌指抗病毒

研究揭示锌指抗病毒蛋白ZAP识别RNA的分子机制

  锌指抗病毒蛋白(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ZAP)是一种由宿主编码的重要抗病毒因子,ZAP特异能够抑制包括小鼠白血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在内的多种病毒复制。ZAP特异结合病毒的靶RNA序列,干扰靶mRNA的翻译起始。而ZAP识别RNA的序列特征和作用分

直播|EPFL教授讲述超分子广谱抗病毒药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30.shtm 直播时间:2023年7月14日(周五)20:00-21:30 直播平台: 科学网APP (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 科学网微博 科学网视

北京基因组所揭示线粒体基因组氧化损伤修复分子机制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主要的能量代谢场所,其中呼吸链氧化磷酸化过程伴随有高水平的氧自由基(ROS)的产生。线粒体基因组缺乏组蛋白结合保护,所以容易受到ROS攻击而发生损伤,其突变的累积已证实与多种人类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发生密切相关。有关核基因组DNA损伤修复分子

我国研究揭示锌指抗病毒蛋白ZAP识别RNA的分子机制

  锌指抗病毒蛋白(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ZAP)是一种由宿主编码的重要抗病毒因子,ZAP特异能够抑制包括小鼠白血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在内的多种病毒复制。ZAP特异结合病毒的靶RNA序列,干扰靶mRNA的翻译起始。而ZAP识别RNA的序列特征和作用分

科学家为细菌重编基因组密码-提高抗病毒能力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合作,为一种细菌重新编写了完整的基因组编码,并提高了其抗病毒能力。相关论文发表在10月18日的《科学》杂志上。   “这是第一次从根本上改变了遗传密码。”论文共同高级作者、耶鲁大学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副教授法伦

单分子测序轻松升级参考基因组

  现代基因组学的最大需求之一,就是得到人类和模式生物的高质量完成基因组。目前,人们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越来越多的物种(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不过大部分物种的基因组还中存在有大量的缺口gap,就目前的数据来说,各种已测序物种的基因组中缺口gap所占的

北京基因组所揭示胃癌耐药分子机制

  多药耐药基因MDR1过表达是造成肿瘤化疗耐受和肿瘤病人生存和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MDR1过表达的调控机制还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赵永良课题组利用胃癌为模型,在研究耐药性分子机制方面获得新进展,发现人类解旋酶RecQL4通过促进转录因子YB1的磷酸化而调控

首个棉花泛基因组图谱助力分子育种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改良团队发表了题为“Cotton pan-genome retrieves the lost sequences and genes during domestication and selection”的研究论文,公布了目前为止变异类型最丰富的棉花遗传变异数据集。文章

分子的重复机制全基因组复制

又称多倍性,是减数分裂不分离导致整个基因组复制的现象。多倍体在植物中很常见,但动物上也发生过 [3]  。全基因组复制会使得许多其它基因最终丢失,返回到单一状态。然而,许多基因的保留导致了适应性创新。多倍体也是众所周知的物种形成的一个来源,因为具有与亲本物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后代通常不能与非多倍体生物

研究人员揭示锌指抗病毒蛋白ZAP识别RNA的分子机制

  2020年1月7日,Cell Report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璞课题组与高光侠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Molecular Mechanism of RNA Recognition by 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该研究工作解析了锌指抗病毒

VQ蛋白平衡水稻抗病性与生长分子机制获揭示

  8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和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精准育种技术创新团队合作,报道了VQ蛋白OsVQ25通过OsPUB73-OsVQ25-OsWRKY53层级调节机制平衡水稻广谱抗病性和生长的分子机制。相关论文发表于《细胞报告》(Cell Reports

Cell:单分子测序揭示惊人的基因组重排

  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池塘里的单细胞生物Oxytricha trifallax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它们能在交配时将DNA打碎并快速重排这些片段。这项研究发表在上一期的Cell杂志上。  Oxytricha的基因重排是一个非常精密的过程,“这是大自然早期一种的复杂化尝试,”文章的资深作者,Prince

山苍子基因组图谱揭秘精油合成分子机制

  山苍子,是我国南方家喻户晓的一种香树,其果实有香气,无毒,可治疗急性肺炎,有抗病毒抗菌消炎作用。山苍子精油还是高级化妆品紫罗兰酮的原料。山苍子花 陈炳华摄  4月3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亚林所)研究员汪阳东团队的重要成果。该团队成功组装全球首个染色

单分子测序改善微生物基因组组装

  美国国家生物防卫分析和反制中心的研究人员近日在《Genome Biology》上发表文章,介绍了SMRT技术在微生物基因组组装上的应用。他们认为,单分子测序数据能降低测序费用,并带来更多完整的基因组,改善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的质量。   随着测序费用的不断下降,测序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G

Cell:单分子测序揭示惊人的基因组重排

  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池塘里的单细胞生物Oxytricha trifallax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它们能在交配时将DNA打碎并快速重排这些片段。这项研究发表在上一期的Cell杂志上。  Oxytricha的基因重排是一个非常精密的过程,“这是大自然早期一种的复杂化尝试,”文章的资深作者,Prince

抗病毒抗体

中文名称抗病毒抗体英文名称antiviral antibody定  义针对病毒抗原的特异抗体。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病理、临床免疫(二级学科),感染免疫(三级学科)

遗传发育所水稻抗病防御反应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水稻是全球近半数人口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其产量经受着大量病原微生物或昆虫的严重威胁,通过利用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培育抗性品种一直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应对措施,迄今在水稻中已经成功克隆了20个R基因,所有这些R基因都是通过品种间的抗性差异筛选鉴定的,但有关这些R基因介导的水稻抗病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