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大连化物所实现异戊二烯二聚亲核芳构化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异戊二烯的仿生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提出了串联催化策略,实现了异戊二烯的环聚、氧化芳构化和亲核加成反应,构建了一系列芳香C10衍生物,并结合相关的机理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催化过程。此外,该团队还在此反应的基础上进行了聚敛式合成、正交C-H官能团化和杂(萜)基类吲哚化合物的构建,展示了这一策略的实用价值。 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且性质各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并在化妆品、食品和香料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它们主要以焦磷酸异戊烯基酯(IPP)和焦磷酸二甲基烯丙基酯(DMAPP)为原料,通过不同酶的多步催化转化得到。鉴于萜类化合物的重要性,以大宗化学品为原料、模拟生物过程选择性地合成萜类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而异戊二烯独特的C5结构和丰富的产出,无疑是用来合成萜类化合物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阅读全文

Nature-子刊:大连化物所实现异戊二烯二聚亲核芳构化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异戊二烯的仿生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提出了串联催化策略,实现了异戊二烯的环聚、氧化芳构化和亲核加成反应,构建了一系列芳香C10衍生物,并结合相关的机理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催化过程。此外,该团队还在此反

大连化物所陈庆安团队提出全碳环骨架催化重构新策略

近日,化物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七元和八元碳环化合物的骨架重排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利用金属调控策略,解决了在环庚三烯氢胺化反应中的化学选择性问题,实现1,2-二氢喹啉化合物的精准合成。团队还在反应机理的研究和启发下,发展了以环烯酮为原料的酸催化碳环骨架重构的反应模式

吲哚酮仿生戊烯基化和类香叶基化新策略

近日,大连化物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钯催化吲哚酮戊烯基化和类香叶基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双膦配体或单膦配体,改变金属钯中心的配位数,实现在吲哚酮上引入C5或C10结构单元。该策略为在吲哚酮骨架分子上引入不同长度的异戊二烯链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大连化物所吲哚仿生催化戊烯基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吲哚仿生催化戊烯基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戊烯基化反应(prenylation/reverse-prenylation)是生物体内的

化物所陈庆安团队提出全碳环骨架催化重构新策略

  近日,大连化物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七元和八元碳环化合物的骨架重排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利用金属调控策略,解决了在环庚三烯氢胺化反应中的化学选择性问题,实现1,2-二氢喹啉化合物的精准合成。团队还在反应机理的研究和启发下,发展了以环烯酮为原料的酸催化碳环骨架重构的

大连化物所:提出电化学驱动的金属茂CH磷基化反应策略

  近日,大连化物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电化学驱动的金属茂C-H磷基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金属茂化合物不仅在物理、材料科学和医药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催化领域中,金属茂骨架的膦配体也是一种优良的配体或者催化剂,比如DPPF、Qphos、PPFA和mono-RuPHOX

什么是异戊二烯黄酮?

异戊二烯黄酮类化合物是类黄酮的一个亚类。它们广泛分布于整个植物界。一些已知具有植物雌激素或抗氧化剂特性。它们在草药学中的适应原列表中给出。从化学上讲,它们的类黄酮骨架上有一个异戊二烯基。通常假设疏水异戊二烯基团的加入促进了细胞膜的附着。异戊二烯化可能会增加其原始类黄酮的潜在活性。单异戊二烯基异黄酮环

我所实现异戊二烯二聚亲核芳构化反应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11/t20231108_6923441.html  近日,我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异戊二烯的仿生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了串联催化策略,实现了异戊二烯的环聚、氧

大连化物所在不对称多组分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大连化物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不对称多组分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以芳胺、芳醛和氮杂环丁酮为起始原料,在手性磷酸作用下经过亚胺和烯胺中间态,一步构建具有多手性中心的四氢喹啉并氮杂环丁烷结构的新策略。  光学纯氮杂环丁烷并环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药物相关结构中

我所提出构建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新策略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208/t20220819_6502035.html   近日,我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在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构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基于仿生催化理念,通过廉价Ni金属催化剂,利用大位阻手

简述异戊二烯的急救措施

  一、用途  主要用于生产聚异戊二烯橡胶,也是丁基橡胶的第二单体,还用于制造农药、医药、香料及黏结剂等。  二、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

异戊二烯泄漏应急处理介绍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

关于异戊二烯的基本介绍

  2-甲基-1,3-丁二烯,又名异戊二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8,为无色易挥发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于生产聚异戊二烯橡胶,也是丁基橡胶的第二单体,还用于制造农药、医药、香料及黏结剂等。  化学式:C5H8  分子量:68.117  CAS号:78-79-5

提出构建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新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构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基于仿生催化理念,通过廉价Ni金属催化剂,利用大位阻手性氮杂环卡宾配体,高效合成了一系列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及其衍生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催化》。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并具有异戊二烯单元

周向葛等实现钴催化的萜烯与甲醛和芳烃之间的羟甲基化

  高烯丙基醇及其衍生物不仅是常见的合成中间体,还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天然产物中(Scheme 1)。例如,cryptophycin家族产物显示出对实体瘤的突出活性,pleuromutilins抑制革兰氏阳性病原体的生长,maoecrystal V显示出对HeLa细胞系的潜在选择性,bry

调控Pd催化中心的氧化还原能力实现偶联调控的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钯催化的酮与萜醇氧化还原发散偶联方面取得进展,发展出一种通过改变溶剂和添加剂调控Pd催化中心的氧化还原能力,实现偶联产物不同氧化还原态调控的新策略。该策略与酮的Tsuji-Trost烯丙基化在产物选择性上实现互补。  

关于异戊二烯的消防措施介绍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烟硫酸、硝酸、硫酸、氨磺酸接触剧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

简述异戊二烯的理化性质

  熔点:-146℃   沸点:34℃   闪点:-54(CC)   密度:0.681g/cm3   临界温度:211.1℃   临界压力:3.79MPa   折射率:1.422(20℃)   饱和蒸气压:62.1kPa(20℃)   爆炸上限(V/V):10.0%   爆炸下限(

大连化物所等提出构建反芳香性丁富烯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与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麻生明团队合作,通过双联烯中间体实现了反芳香性丁富烯的合成,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对称丁富烯的合成挑战。此外,合作团队通过对反应机制的研究实现了非对称丁富烯的高效合成。该研究为丁富烯化学和反芳香性化合物的研究

关于异戊二烯的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灌装时应控制

大连化物所石墨烯限域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石墨烯限域催化及表面催化原位表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光发射电子显微镜/低能电子显微镜(PEEM/LEEM),并借助于美国Berkeley国家实验室和Texas A&M University的相关科学装置,姚运喜、傅强和包

大连化物所提出丁富烯的水合环调聚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丁富烯的水合[3+2]环调聚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全取代碳中心具有丰富的sp3化学空间,是天然产物和药物的主要结构特征之一。由于全取代碳中心拥挤的三维空间环境,具有较大合成挑战性。当连续全取代碳中心结构单

研究实现异戊二烯二聚亲核芳构化反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029.shtm

大连化物所手性催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组李灿、刘龑团队在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高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底物控制的基于邻位亚甲基醌(o-QMs)中间体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和4+2环加成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大连化物所手性催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组李灿、刘龑团队在手性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高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底物控制的基于邻位亚甲基醌(o-QMs)中间体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和4+2环加成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研究团队在异戊二烯估算校验研究中获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空气质量研究中,异戊二烯的影响不可忽视,准确估计其排放是探讨其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前提。但当前,全球和区域的异戊二烯排放估算均存在不确定性,前期不同研究对中国地区异戊二烯排放量的估算甚至存在数倍差异,如何缩小其排放估算的不确定性具有挑战性。地基观测和模型模拟对比是广泛用于验证排放

提出电化学驱动的金属茂CH磷基化反应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电化学驱动的金属茂C-H磷基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金属茂化合物不仅在物理、材料科学和医药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催化领域中,金属茂骨架的膦配体也是一种优良的配体或者催化剂。传统合成取代的金属茂主要有两种方法:第

大连化物所发表二维材料催化研究综述文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团队在二维材料及其杂化结构的催化系列研究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近日,该研究团队的副研究员邓德会、研究员傅强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受邀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厦门大学教授田中群和郑南峰一起在Nature Nanotechn

大连化物所单原子催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团队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景月教授(该所“千人计划”)一起合作,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将Pt/FeOx 单原子及准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含有不饱和取代基团的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选择加氢反应,在温和反应条件下(40 oC, 氢气压力0.3 MPa)获

大连化物所纳米金催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刘晓艳团队在金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采用锌铝水滑石负载的硫醇保护Au25原子团簇作为前驱体制得的纳米金催化剂,在含有其它不饱和取代基团的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