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深海锰结核区沉积物微生物代谢适应机制

国际海底管理局正在积极推动区域环境管理计划,首个环境管理计划区域是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断裂带区域,以保护太平洋深海结核采矿目标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系统研究了该区域的锰结核沉积物微生物代谢能力,相关成果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微生物组》发表。 全球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深海采矿的环境影响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量科学组织和团队,针对深海采矿可能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开展了系列影响调查和实验研究,对底栖生物尤其是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和恢复进行了大量监测和评估。然而,对于栖息在金属结核沉积物环境中的微生物,面临着重金属、寡营养、高压和低温等极端环境条件的挑战,对其在金属结核矿床环境适应机制及其多样性和代谢能力却了解甚少。 研究人员通过对锰结核沉积物样品深度宏基因组测序,重建了179个高质量基因组,并将其归......阅读全文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转变成能量和构成细胞的物质,并排出不需要的产物。这一系列的生化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代谢作用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切生化反应的总称。它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代谢作用包括分解代谢(异化作用)和合成

微生物做代谢组学分析的样品怎么处理

微生物代谢组学主要研究细胞生长或生长周期百某一时刻细胞内外所有低分子量代度谢物。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的进展。本文结合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综述了目前研究中所采用内的各种分析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并展望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中容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微生物代谢的概念

微生物代谢是指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增殖并降解基质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有机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增殖。在分解代谢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氧化、放热和酶降解过程,使结构复杂的大分子降解;合成代谢中,微生物利用营养物及分解代谢中释放的能量,发生还原吸热及酶的合成过程,使微生物生长增殖。内源

微生物所发表中国微生物组数据平台

  10月26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马俊才团队题为gcMeta: a Global Catalogueof Metagenomics platform to support the ar

研究发现通过肠道细菌等绘制人类微生物组药物代谢图谱

  2019年6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发病机理和微生物科学研究所Andrew L. Goodman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上发表了题为“Mapping human microbiome drug metabolism by gut bacteria and their genes”

微生物鉴定方法代谢指纹法

目前常见的微生物鉴定原理有以下几种:1. 酸碱反应: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一般产生酸性物质;分解蛋白质或氨基酸,则产生碱性物质,根据不同细菌的理化性质不同,测定细菌的分解底物导致PH值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菌种。2. 酶谱分析:根据细菌生长产生酶的特性,在测定底物中加入基质。使其与细菌生长过程中

γ氨酪酸的微生物代谢途径

  在微生物中,GABA代谢是通过GABA支路完成的,利用微生物体内较高的GAD活性,将Glu脱羧形成 GABA,然后在GABA-T、SSADH作用下,GABA进入下游的分解过程生成琥珀酸半醛、琥珀酸参与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微生物富集GABA就是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以及菌株的改良使其具有较高的GAD活性

微生物鉴定方法——代谢指纹法

目前常见的微生物鉴定原理有以下几种:1. 酸碱反应: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一般产生酸性物质;分解蛋白质或氨基酸,则产生碱性物质,根据不同细菌的理化性质不同,测定细菌的分解底物导致PH值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菌种。2. 酶谱分析:根据细菌生长产生酶的特性,在测定底物中加入基质。使其与细菌生长过程中

微生物鉴定方法代谢指纹法

目前常见的微生物鉴定原理有以下几种:1. 酸碱反应: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一般产生酸性物质;分解蛋白质或氨基酸,则产生碱性物质,根据不同细菌的理化性质不同,测定细菌的分解底物导致PH值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菌种。2. 酶谱分析:根据细菌生长产生酶的特性,在测定底物中加入基质。使其与细菌生长过程中

Science:新方法鉴定肠道微生物组产生的代谢物分子

  肠道菌群产生数百种以高水平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的分子,它们的水平在不同人之间差异很大。这些分子是研究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有前景的起点;少数经过详细描述的分子具有强效的免疫或代谢调节活性,并且是G蛋白偶联受体或核激素受体的配体。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分子的产生尚未与特定的细菌菌株或代谢

自然基金资助:微生物生物膜功能代谢组学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基金资助成果:我国科学家在微生物生物膜功能代谢组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274175,31670031 )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吕海涛课题组,整合运用精准靶向代谢组学和遗传学整合策略(Precision-Targeted Metabolomics combin

我国科学家提出合成微生物组代谢调控的新方案

  微生物感应群体密度,调控自身基因表达情况和群体行为的现象称为群体感应(QS, quorum sensing)现象。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 System)是指参与该现象的基因簇,其天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群体中,通过以高丝氨酸内脂(AHLs)为代表的一系列小分子传递信号,在微生物种

Cell:微生物组的确影响免疫

  麻省总医院MGH、Broad研究所与荷兰的两家医学研究中心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人类功能基因组计划(HFGP)的重要研究成果。他们通过三项研究揭示了基因、微生物组和环境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人类消化道中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代谢食物、抵御感染和应答药物等

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启动

经过近3年的酝酿和筹备,以解析人类共生微生物与健康关系为目标的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IHMC)近日在德国海德堡宣布成立。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欧盟委员会,以及中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科学家出席成立大会并交流了各自的计划和进展。 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决定人体健康,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分析人

Nature:揭秘地球微生物组计划

  地球微生物组计划(Earth Microbiome Project)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对地球微生物群落进行取样,以便促进人们对微生物及其与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在内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这一任务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的帮助。到目前为止,这一计划已覆盖了从北极到南极的七大洲和43个国家,而且有超

Cell:微生物组的确影响免疫

麻省总医院MGH、Broad研究所与荷兰的两家医学研究中心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人类功能基因组计划(HFGP)的重要研究成果。他们通过三项研究揭示了基因、微生物组和环境对免疫应答的影响。人类消化道中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代谢食物、抵御感染和应答药物等过程中起

Nature聚焦微生物组的家

  人体内充满了微小的微生物,这些成百上千的细菌物种被统称为微生物组(microbiome),人们认为它们有助于人体的健康与生存。胃肠道,尤其是结肠是最高密度和最高多样性细菌物种的家园。然而由于食物和流体的通过,这一系统不断发生变化,这些生物体是如何能够存留于其中并旺盛生长的呢?   由加州理工大

青岛能源所等开发微生物组内部代谢互作示踪新技术

  微生物组(Microbiome)是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它们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与我们每个人乃至海洋、土壤、大气的健康都息息相关。在微生物组的内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精妙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一跨物种的细胞间代谢互作网络是群落功能和进化的基础。然而由于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尚难

揭示肥胖和减重干预人群肠道微生物和血清代谢组变化

  2017年6月19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华大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宏基因组关联分析,结合血清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手段,完成了中国青年肥胖人群肠道菌群、循环氨基酸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立了宏基因组和临床指标的分类与预测模型。这项研究阐明了肥胖病的起因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为建立

人类肠道微生物改变了小鼠的代谢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接受来自胖人肠道细菌的无菌小鼠会比给予来自瘦人肠道细菌的小鼠增加更多的体重并积累更多的脂肪。这一发现——它证明了身体与代谢特征可通过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传播——由该类啮齿动物的饮食所决定,而有关的研究人员提出,它可能代表了朝着研发个性化、基于益生菌的肥胖症疗法所迈出的重要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相关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分析

  中医理论论证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相关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分析

肠道细胞利用microRNAs控制微生物组

    生物学前沿之一就是谈论操纵我们的肠道微生物组(microbiome)。这听起来像一个大胆的想法,但它看起来像是我们可能一直就在修改我们的微生物组,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篇新的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Howard Weiner、Shirong Liu及其研究团队的论文提示

人类微生物组影响健康机制揭秘

  英国《自然》杂志8月31日发表的一篇生物学论文称,美国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会产生名为N-酰基酰胺的小型有机复合物,它们与受体相互作用,参与人体生理的包括免疫等各方面活动,而这正是人类微生物组影响生理健康的背后机制。   科学家已经意识到,人类基因组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因为

用于微生物组研究的人造肠道

  微生物存在于人体、植物、土壤、海洋等各种环境中,这些微生物群落的集合被称为微生物组。近年来,微生物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去年10月份,Science和Nature两大期刊同时发文,倡议开展浩大的微生物组研究,以理解和利用微生物组——栖息在多种多样生态系统(如人类肠道和海洋)的微生物群落,来改善人类

美推出国家微生物组计划

  美国政府日前发起一项新的努力,研究在人体和整个生态系统中茁壮成长的数量巨大且大部分不可见的微生物组,旨在推进对微生物世界的认知,从而在卫生保健、食品生产和环境恢复等领域有所应用。  白宫发表的一份声明指出,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微生物组领域投资,且近年来力度不断增加。2014财年的联邦投资是20

肠道微生物组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肠道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utrition Reviews: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DOI: 10.1093/nutrit/nuz106  根据乔治华盛顿大学(GW)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

中国微生物组研究期待新突破

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存在无数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但我们对微生物了解很少,甚至不知道在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微生物。世界上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几乎已经全部被认知,而我们认知的微生物还不到1%。要知道,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大量微生物,一个100斤重的人,体内大约有1.5斤的微生物,它们在我们体内发挥着什么作用

微生物组研究:关乎人类的未来

当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时,并不知道这种个头微小的生命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如今,人类基因组的神秘面纱已渐渐揭开,微生物组又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竞争的焦点,纷纷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科学家们呼吁,

Nat-Commun:微生物组的可靠“时钟”

  尽管人类微生物组在过去几年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一直以来难以观察其在各种刺激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最常见的分析方法是从粪便样本中提取细菌,然后对它们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但是这种方法会丢失肠道中细菌的位置和时间等关键信息。  如今,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创建的一种新工具提供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他们

Nature:皮肤微生物组与免疫应答

  皮肤是机体和环境接触的主要界面,也是无数微生物的家园,这些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被称为皮肤微生物组。  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领衔的研究团队,在一月五日的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皮肤微生物组能够显著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皮肤上共生的微生物群体有着很高的多样性,这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