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高时空分辨成像研究胰岛素两相分泌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图 胰岛组织上葡萄糖刺激的异质性的胰岛素分泌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5022)等资助下,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陈良怡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探索胰岛素两相分泌调控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具备紧密的Ca2+-分泌偶联效率的可释放β细胞主导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两相分泌(Releasable β Cells with Tight Ca2+-exocytosis Coupling Dictate Biphasic 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为题,于2024年1月26日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3-00962-0。 胰岛是机体糖脂代谢调控的重要组织,由胰岛α、β、δ等细胞组成。胰岛功能障碍导致的胰岛激素分泌异常是2型......阅读全文

中美团队合作研制出高信噪比的跨尺度光声成像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研究员宋亮、副研究员刘成波团队,与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Jun Zou团队合作,研制出基于自由空间光传输和MEMS高速扫描成像的跨尺度光声显微成像技术,实现相同时间尺度,活体小动物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无创高速成像。相关研究论

我国首个高时空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发布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悉,我国首个高时空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中科院碳追踪同化系统(CarbonTracker-China,CAS)于日前发布。依据该软件系统,可以通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观测数据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分布信息。  2007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正式发布了

长时间序列高时空分辨率城市景观动态遥感监测实现

  占全球约3%的城市地表供养了55%的人类生活,复杂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城市景观剧烈变化,但当前学术界缺少长时间连续序列-高时空分辨率城市景观动态数据,导致城市景观演变的驱动机制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尚不明确,这制约了城市居民福祉提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城市森林与湿地

我国首个高时空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于日前发布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悉,我国首个高时空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中科院碳追踪同化系统(CarbonTracker-China,CAS)于日前发布。依据该软件系统,可以通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观测数据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分布信息。  2007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正式发布了

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研究组对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提出新观点,南大洋食物网的重要物种——南极磷虾通过新避难所使南大洋主要栖息地快速升温和海冰减少呈现一定的恢复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上。  从100年前的Discovery航次远征南极时

京津冀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

  2017年10月17日,“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该项目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参加单位包括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等16家科研单位。   中国科

研究发现太空跨尺度能量传输新机制

宇宙空间存在着多种不同尺度的物理行为,从由电子回旋运动、离子回旋运动表征的微观尺度,一直延伸到与行星大小相当的宏观尺度,跨越超过8个数量级。这些不同尺度的物理过程如何耦合?能量如何在它们之间输运? 9月23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宗秋刚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回答了这

力学所页岩气跨尺度评价平台研究获进展

  页岩气属于源储一体的资源。发育丰富的有机质纳米喉道是页岩气的载体,独具特色的层理缝是页岩强非均质性的具体体现。因此表征页岩多尺度特征,认识页岩气跨尺度运移规律,是页岩气研究的前沿课题。  近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固耦合实验室林缅研究团队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针对页岩多尺度表征问题

技术进步: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的活体生物成像

    荧光成像由于具有非侵入性、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相对于可见光窗口(400-650 nm)和近红外第一窗口(650-900 nm)而言,生物组织在近红外第二窗口(1000-1700 nm)对于激发光和发射光的吸收与散射作用较小。因此,近红外第二窗口区

“多尺度气溶胶综合观测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项目启动

启动会现场  9月3日,科技部全球变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多尺度气溶胶综合观测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项目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吕达仁,科技部基础司负责人,中科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和来自6个课题承担单位的30多名专家领导、科研骨干出席了会议。会议由

戴琼海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实时超宽场高分辨率成像显微镜

  7月8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领衔的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团队在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率计算摄像显微仪器研制和生命科学观测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以“视频帧率下厘米尺度微米分辨率的生物动态成像”(Video-rate imaging of biological dynamics at centim

活细胞超分辨率显微技术研究获进展

  2016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平勇课题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张法课题组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HHMI研究员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合作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Live-cell single molecule

荧光成像与高光成像区别

荧光成像与高光成像区别如下:1、原理:荧光成像是利用荧光标记的分子在激发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来成像,而高光成像是基于样本的反射或透射光强度的差异来成像。2、样本处理:荧光成像需要在样本中引入荧光标记物,通常是通过染色或基因工程技术来实现,而高光成像则不需要对样本进行特殊处理,直接观察样本的自然反射或透

长春光机所突破航天高分辨率高光谱成像关键技术

  日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突破了航天高分辨率高光谱成像关键技术。该技术利用离轴三反非球面光学系统、复合棱镜分光、推扫成像和指向镜运动补偿技术,有效解决了航天高光谱遥感中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与图像高信噪比之间的矛盾,突破了视场分离、光谱分光、在轨光谱辐射定标等关键技术瓶颈,

“跨尺度微纳米测量仪的开发和应用”启动实施

  3月20日,由我局组织实施,上海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跨尺度微纳米测量仪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召开。该项目将通过攻克微联动多轴驱动和多测头集成、基于原子沉积光栅纳米量值溯源、双角度倾斜式场扫描等关键技术,用于计量、工业生产、产品检测中微形貌和几何尺寸测量的

“跨尺度微纳米测量仪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启动

  3月20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跨尺度微纳米测量仪的开发和应用”项目首次工作会议在市计测院举行。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副处长谢正文主持会议,清华大学院士金国藩、同济大学院士李同保、上海理工大学院士庄松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越薇、市质监局总工程师陆敏、市科委处长过浩敏等专家和领导出席

全自动发酵罐实现跨尺度控制的发酵过程优化

   全自动发酵罐应注意搅拌浆转子与容器之间的距离,如果是玻璃容器应该注意搅拌速度不能过快,如果需要处理样品,必须先关闭电源开关,并把速度旋钮调至最小值,然后再重复以上操作,如发生严重火花,全自动发酵罐材质,必须立即停机检查,予以修理,以免造成更大损失,使用中若出现电机不转情况,应先检查电源,调速器

事关质谱,湖大首次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评审结果,湖北大学两个项目获批立项,直接经费分别为890万元和843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评审结果中,湖北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志洪教授主持的“基于原位取样质谱的多尺度血脑屏障递送机制分析系统”项目与微

监测活细胞内脂滴动态过程-“缓冲荧光探针”立大功

  近日,大连化物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利用“缓冲”策略,发展了细胞内脂滴动态识别荧光探针LD-FG,该探针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可在空间超分辨成像的基础上实现高时间分辨率和长时间稳定成像,从而发现了多种新的脂滴动态过程。  脂滴是维持脂质和能量稳态的关键细胞器,由中

高光谱图像成像原理

  光源相机(成像光谱仪+ccd)装备有图像采集卡的计算机是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硬件组成,其光谱的覆盖范围为200-400nm,400-1000nm,900-1700nm,1000-2500nm。其中光谱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准直镜,光栅光谱仪,聚焦透镜以及面阵ccd。  其扫描过程是当ccd探测器在光学

高光谱成像原理

高光谱成像是一种遥感技术,它可以通过获取地物的高光谱图像来实现物质识别、分类和定量分析等目标。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地物物质吸收、反射和辐射特性的不同而实现的。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光谱分辨率高光谱成像技术采用的是光谱分辨率比较高的成像仪器,它能够获取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

科学家揭示精神分裂症跨尺度环路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约1%。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高致残性、青壮年期发病、低康复率等特点,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然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至今主要依赖于对患者症状的经验判断,面临着发病机制不明且无客观定量生物学标记等临床困境。建立宏观-微观的跨尺度异质性关联,将对探讨疾病宏

科学家揭示精神分裂症跨尺度环路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约1%。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高致残性、青壮年期发病、低康复率等特点,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然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至今主要依赖于对患者症状的经验判断,面临着发病机制不明且无客观定量生物学标记等临床困境。建立宏观-微观的跨尺度异质性关联,将对探讨疾病宏观尺

科学家揭示精神分裂症跨尺度环路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约1%。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高致残性、青壮年期发病、低康复率等特点,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至今仍主要依赖于对患者症状的经验判断,面临着发病机制不明且无客观定量生物学标记等临床困境。建立宏观-微观的跨尺度异质性关联,将对探

Nature-Biotechnology:北大陈良怡提升荧光显微镜两倍分辨率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荧光超分辨显微技术,利用荧光分子的化学开关特性(PALM/FPALM/STORM)或者物理的直接受激辐射现象(STED),实现超越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成像。尽管如此,活细胞中的超分辨率成像仍然存在两个主要瓶颈:  (1)超分辨率的光毒性限制了观察活细胞中精细生理过程;(2

光学精密工程-|-轻小型高分辨率星载高光谱成像光谱仪

  摘 要  在小型化成像光谱仪的研制和应用中,如何同时实现轻量化、高地面分辨率和高信噪比是目前亟待突破的技术难题。本文通过将线性渐变滤光片分光技术和数字域时间延迟积分技术相结合,并对镜头进行紧凑化处理,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403~988 nm、平均光谱分辨率为8.9 nm、系统总质量为7 kg的轻

大化所发展时空超分辨四维荧光成像解析全细胞溶酶体

近日,我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发展了在酸性条件下,可自闪烁的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荧光探针LysoSR-549,实现了在12nm/20ms时空分辨率下,长达40分钟的全细胞溶酶体解析。  长时间超分辨荧光成像对于揭示纳米尺度的细胞器动力学和功能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缺乏高

深圳先进院跨尺度超声神经调控仪器研制取得新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跨尺度超声神经调控仪器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Portable Ultrasound System for Non-Invasive Ultrasonic Neuro-Stimulation为题,发表在神经工程专业期刊IEEE Transacti

我国自主研制生物传感器搭载水下滑翔机完成海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874.shtm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吴国俊研究员牵头,联合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联合承担的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要进展。项

港城大成为全球首家自行设计及生产电子显微镜的大学

  4月20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高时空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全球新闻发布会在港城大及港城大深圳福田研究院同步举行。港城大署理校长陈志豪教授、深圳市福田区委书记黄伟、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欧阳绘宇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等出席本次活动。  港城大深圳福田研究院高时空分辨电镜研究部所研发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