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所长遭Science撤稿,牵出学术造假

近日,一场涉及神经科学和癌症研究领域的造假风波席卷学术界。此次风波核心是美国科学院院士Laurie Glimcher。4月19日,Science杂志撤回了一篇2006年4月28日发表的论文,Laurie Glimcher正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Science给出的撤稿原因是,基于从2021年2月开始的内部调查和分析,文章中有许多关键图片存在问题,论文部分作者认为这些数据已无法支持原研究结论,因此撤回了这篇论文。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撤稿事件背后牵扯出了更多学术造假情况,多名学术“大牛”的学术不端行为浮出水面。4月19日,Science杂志撤回Glimcher的论文。论文一作拒绝撤稿第一位要介绍的涉事“主角”是这篇撤回论文的第一作者——“明星神经科学家”Claudio Hetz。18年前这篇文章发表时,Hetz正在美国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工作,而Glimcher是哈佛大学免疫学和医学教授,她也是Hetz的导师。Hetz当时所做的研......阅读全文

研究所所长遭Science撤稿,牵出学术造假

近日,一场涉及神经科学和癌症研究领域的造假风波席卷学术界。此次风波核心是美国科学院院士Laurie Glimcher。4月19日,Science杂志撤回了一篇2006年4月28日发表的论文,Laurie Glimcher正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Science给出的撤稿原因是,基于从2021年2月开始

顶尖研究所所长遭Science撤稿,牵出学术造假“窝案”

近日,一场涉及神经科学和癌症研究领域的造假风波席卷学术界。此次风波核心是美国科学院院士Laurie Glimcher。4月19日,Science杂志撤回了一篇2006年4月28日发表的论文,Laurie Glimcher正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Science给出的撤稿原因是,基于从2021年2月开始

韩春雨《自然—生物技术》撤稿:撤稿是否等同学术造假

  在身陷学术争论,被质疑是否具有可重复性一年后,英国《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韩春雨称,撤稿是出于“科研记录的完整性”的主动行为,并表示“实验还需继续论证和完善”。  “新华视

Nature高引论文因学术不端遭撤稿

  上周,Nature杂志发布了一篇撤稿通知(retraction notice),宣称由于作者无法复制出实验结果,一篇于1994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高引用论文被撤回。但实际上,撤稿背后的真实原因极有可能与第一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有关。   在这篇1994年的Nature论文中,第一作者

集中撤稿事件:内外兼修-让学术生态回归自然

   对购买论文、论文内容造假、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和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主要责任人,视情节取消1—7年承担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资格和晋升职务职称资格;对于参与多篇论文造假等情节严重的,永久取消其申报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等资格……  就在上周,107篇中国论文被《肿瘤生物学》撤回事件有

撤稿网站发布撤稿数量排名-日本学者居榜首

  论文撤稿是学术界司空见惯的事,但你可知,日本一名研究人员撤稿数量接近200篇,着实吓人。这一数据来自Retraction Watch网站近日的一份统计,该统计列出了迄今为止学术界的论文撤稿数量排名。  1,日本前东邦大学麻醉学者Yoshitaka Fujii,撤稿183篇  2,德国前Ludwi

撤稿观察主编《自然》发文:月论文撤稿达三百篇

2010年,当Ivan Oransky和Adam Marcus创立学术诚信网站撤稿观察时,他们并没想到会赶上一波大潮。最初,他们估计每个月大概有3篇论文被撤稿。然而在第一年,每个月就有45篇论文被撤,到了去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300篇。 截至2018年,在撤稿观察的数据库中,论文撤稿数量

撤稿网站发布撤稿数量排名-日本学者居榜首

   论文撤稿是学术界司空见惯的事,但你可知,日本一名研究人员撤稿数量接近200篇,着实吓人。这一数据来自Retraction Watch网站近日的一份统计,该统计列出了迄今为止学术界的论文撤稿数量排名。  1,日本前东邦大学麻醉学者Yoshitaka Fujii,撤稿183篇(科学网博客相关报道)

韩春雨撤稿-河北科大启动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8月3日,河北科技大学在其官网刊发《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声明称,鉴于韩春雨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论文已从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团队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  北京时间8月3

国际期刊撤稿事件反思:学术期刊面临诚信新挑战

   近日所发生的107篇中国作者论文被国际期刊撤稿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作为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续,此次的107篇论文被撤销的原因在于一些“论文黑中介”在推荐评审专家时,将专家的邮箱“偷梁换柱”,从而炮制了这些“黑中介”自己评审自己所投论文的造假事件。面对不诚信行为,学术期刊面临哪些新挑战?  

学术造假论文撤稿10年后,仍在被大量引用!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李晨阳一篇学术造假论文,撤稿是其“命运”的终结吗?至少现实不是这样,它还可能反复被后续发表的论文所引用,继续误导研究。美国著名麻醉学家斯科特·鲁本(Scott Reuben)学术欺诈案曾轰动一时。他至少有20余篇论文中的数据是被部分甚至完全篡改,最终,他的25篇论文被撤稿

学术新星因Nature撤稿跌入谷底:3年申不到新项目

3年多以前的那个电话,或许会成为Jaivime Evaristo一生的噩梦。2019年7月下旬的一天,Evaristo正在阿姆斯特丹机场候机,准备回故国菲律宾探亲。这时候的他正功成意得,任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环境科学系(Utrecht University)助理教授,作为水文学领域的新星,他已手握2篇

他,撤稿184篇,校长亲自补刀促其成为撤稿冠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60.shtm就在6月份,一个新的世界记录诞生了。在《撤稿观察》网站上,德国人约阿希姆·博尔特(Joachim Boldt)以撤稿184篇的“成绩”超过卫冕冠军日本人藤井善隆(Yoshitaka F

这所高校Science、Nature发文接连被撤稿-打破中国2项记录

  在快速发展的质子陶瓷燃料电池(PCFC)领域中,将半导体调谐为快速质子导体是一种新兴策略。 PCFC研究人员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配制在低温(300至600°C)下电导率高于0.1S cm-1的质子传导电解质。  2020年7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宋怀兵及东南大学朱斌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

此类型文章即将成为历史!Science-明确表示不再发表!

近期,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篇题为"Energy in 2023"的文章,文章中提到 2023 年 Science 期刊对编辑政策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包括决定终止较短的 Reports 类论文发表;首次明确公布论文撤稿的 3 条标准;不将 " 论文更正 " 视作 " 学术污点 "等。

2021撤稿盘点:十年灌水无人问,一朝撤稿天下知

  知名学术媒体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近日回顾了2021年重大的撤稿事件,长期造假、恶意灌水、反科学等等现象不一而足。这更丰富了我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而撤稿本身作为学术圈的自净化手段,甚至也难逃厄运,被某些群体或企业利用起来干预学术进程。这也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撤稿制度是如

2021撤稿盘点:十年灌水无人问,一朝撤稿天下知

  知名学术媒体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近日回顾了2021年重大的撤稿事件,长期造假、恶意灌水、反科学等等现象不一而足。这更丰富了我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而撤稿本身作为学术圈的自净化手段,甚至也难逃厄运,被某些群体或企业利用起来干预学术进程。这也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撤稿制度是如

2021撤稿盘点:十年灌水无人问,一朝撤稿天下知

  知名学术媒体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近日回顾了2021年重大的撤稿事件,长期造假、恶意灌水、反科学等等现象不一而足。这更丰富了我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而撤稿本身作为学术圈的自净化手段,甚至也难逃厄运,被某些群体或企业利用起来干预学术进程。这也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撤稿制度是如

“公鼠怀孕”论文一波三折:发表到撤稿再到停止撤稿

6月上旬,一篇在在线学术期刊bioRxiv预印本发表的研究论文《A rat model of pregnancy in the male parabiont 》让“公鼠怀孕”的话题引起广泛争论,让科研的伦理问题再次受到关注和讨论。论文作者为海军军医大学博士张荣佳和教授刘玉环。对于动物实验,科学家们需

撤稿研究者徐少雄:学术打假,不应该设时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249.shtm 黄冈师范学院助教徐少雄,曾因在Nature上发表一篇文章而备受关注。 目前,他在香港理工大学做博士后,从事撤稿研究。喧嚣过后,他希望人们更多关注于他的撤稿研究本身,他也很

严重学术不端!斩获多项荣誉的桂日军被撤稿13篇

  桂日军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光-电化学荧光探针与靶向生物成像分析、多功能纳米载体及其药物控释与疾病诊疗。  桂日军在2009年至2012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得理学博士,荣获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2年至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

造假巨头Nature论文被撤稿

  根据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网站的报道,在阿拉巴马州大学调查发现它的前雇员,蛋白质研究专家H.M.Krishna Murthy在蛋白结构研究上造假,发布的多个蛋白质结构“是篡改和/或伪造的”这一真相6年之后,1月4日《自然》(Nature)杂志撤回了他发表于2006年的一篇蛋

Nature细胞坏死文章遭撤稿

  2月26日,《自然》(Nature)杂志宣布将发布的一篇有关细胞坏死的研究论文“The NAD-dependent deacetylase SIRT2 is required for programmed necrosis”撤回。在撤稿通告中,Nature指出原因是由于无法复制出其

先发的文章被撤稿!韩志武团队图片使用不当,被撤稿

  全世界每年大肠癌(CRC)死亡60万例,但是其潜在的治疗靶标有限。2018年3月25日,青岛大学韩志武团队(其中高慧为共同第一作者,点击阅读)在Cancer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Hispidulin suppresses cell growth and metastasis by ta

学术风暴席卷!中国高校大规模自查,揭露撤稿和研究不端行为

最新消息: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发布通知,要求全国高校进行最近几年的撤稿论文自查,要在2月15日前上报检查结果。尽管这一通知并非最新的消息,实际上,科技部办公厅在2023年4月27日已经发布了《关于进行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的通知》。然而,由于Nature的题为《中国首次全面审查撤稿和

论文撤稿:你该知道的信息

  什么是撤稿?  虽然大部分的研究论文在发表前会经过同行评审的检查,有时候还是会在发表的文章中发现错误,如果不是很重大的错误,比如通讯地址错误或作者名字更正等小事,一般期刊会发布勘误声明,但如果错误严重到会让人质疑研究的有效性,那么就需要撤稿。撤稿是通知提醒读者有诚信问题的研究,比如先前引起极大风

“重大”考古发现不到半年即撤稿!

编译 | 陈雨涵一项在去年轰动一时的考古研究,近日被撤稿了。2023年10月,一群考古学家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声称印度尼西亚爪哇的一座建筑是一座“多层史前金字塔”,最深层似乎是人类在2.7万年前凿出的,远早于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当时的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如果能证明如此巨大的工程出自人力,那绝对

2021年首次撤稿!张浩等人Nature发表的颠覆性成果被撤稿

  马约拉纳(Majorana)零模是一类定域准粒子,科学家普遍认为马约拉纳费米子将会为拓扑量子计算带了巨大的前景。科学家常常利用隧道光谱学来识别马约拉纳零模的存在,如果该模型在微电导中是一个零偏置峰,就确认为马约拉纳零模。在0 K温度时,Majorana零偏压峰的高度被预测为量子化普通电导值(2e

3篇顶刊被撤稿!哈佛教授Panka学术不端将被监督3年

  前哈佛医学院副教授David J. Panka被发现有意/无意通过有选择地剪切,翻转,重新排序和重用相同的源图像或不相关的图像以表示不同的结果伪造Western blot图像而从事学术不端行为。涉及3篇文章(2篇Mol Cancer 及1篇Cancer Res )及一个会议摘要。到2021年6月

他,疯狂灌水!因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被撤稿达115篇

  2022年5月9日,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IF=9.38,麻醉科领域排名第一的杂志)撤回了Hironobu Ueshima发表题为的“Cerebral infarction in cervical plexus block' Erector 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