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学家解密抑郁症“基因密码”

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经研究揭示了抑郁症易感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抑郁症的发病原理,从而进一步发掘了人类抑郁症的“基因密码”。 抑郁症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精神疾病之一,早期的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证实,抑郁症是由遗传因素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成熟以及样本量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易感基因被报道出来,然而绝大多数易感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仍不甚清楚。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易感基因均可以影响脑结构的变化,而这种效应无论是在病人中还是健康人群中均存在。 有鉴于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研究员实验室博士李明通过与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实验室合作,对来自昆明的包含278个健康个体的人群进行了脑部结构的核磁共振扫描,并在全脑范围内分析了抑郁症易感基因——SLC6A15基因与脑区结构变化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SLC6A15基因区域的一个单核苷酸多......阅读全文

Cell:许多精神疾病源自相同的基因变异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和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的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结构。在给定的年份中,精神疾病影响超过25%的人群。在这项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研究中,他们鉴定出100多种会影响一种以

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和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的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结构。在给定的年份中,精神疾病影响超过25%的人群。在这项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研究中,他们鉴定出100多种会影响一种以

上海交大科学家揭示精神分裂症基因对人脑影响机制

抑郁症发病机理有望被破解  上海交大特别研究员、Bio-X研究院李卫东博士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校合作,日前在《Cell》子刊、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euron》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揭示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对人大脑的影响机制。这一发现将为医学界通过基因治疗,改善大脑特殊区域基因缺失引

多篇文章解读抑郁症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据WHO数据显示,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有1/7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症困扰。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而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6%,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3000万人左右。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抑郁症研

青年女科学家捕获诱发脑疾病的“真凶”

  当一个人患有严重精神神经疾病时,他的大脑里发生了什么?许琪在实验室工作。  是通过何种机制对机体产生了影响?有感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许琪所面对的“敌人”,没有一个可以掉以轻心: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它们的发病机制成因

青年女科学家捕获诱发脑疾病的“真凶”

   当一个人患有严重精神神经疾病时,他的大脑里发生了什么?是通过何种机制对机体产生了影响?有感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许琪所面对的“敌人”,没有一个可以掉以轻心: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它们的发病机制成因极其复杂。  为了揭

12月Cell期刊亮点研究全在这里

  2019年12月份即将结束了,12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也可通过摄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生长  doi:10.1016/j.cell.2019.11.009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

遗传和环境因素或引发精神疾病

  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被认为与发育期的心理压力有关,但人们对此一直不知其所以然。研究人员1月18日发表论文说,动物实验表明,发育期心理压力导致的精神疾病,主要由基因变异和生长环境双重因素决定。   日本名城大学药学系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精神疾

昆明动物所等人群大脑结构差异遗传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抑郁症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精神疾病之一,早期的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证实,抑郁症是由遗传因素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成熟以及样本量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易感基因被报道出来,然而绝大多数易感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仍不甚清楚。   SLC6A15基因是

科学家发现,失眠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可能引发睡眠问题的特定基因,并证明了失眠与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或2型糖尿病等身体状况之间的遗传联系。  失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会使人衰弱,并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压力。慢性失眠与各种长期健康问题,如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自杀。  过去的两项研究表

Nature子刊发布疾病遗传关联

  一个国际研究协会首次公布了五种主要的精神疾病之间存在重叠遗传风险因素的证据,这几种疾病分别为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s),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这三者间存在大量重叠遗传风险因素;孤独症和注意力缺失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

“医学科学家”许琪:“高效”是她人生的关键词

  新年伊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许琪就接连获得了两项荣誉,入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项。2018年给了青年科学家许琪一个开门红。  这些成绩似乎让许琪成为“人生赢家”,有人觉得命运对她太过眷顾,但事实上她成功的秘诀

Nature子刊:表观遗传预示精神疾病风险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在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中发现一种基因的细微改变可以预测大脑对压力的反应。压力可引起诸如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肥胖等健康问题。这项研究发表在8月2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科学家

失眠也是天注定?失眠基因与精神类疾病高度重合

  你有没有每周有那么三四天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好不容易睡着了夜里还总是醒个两三回,还多梦;早上起来不是元气满满,而是头昏脑胀、萎靡不振、四肢乏力?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且都持续不止一个月了。  那么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可能加入失眠大军了,和全球近8亿人共享失眠带来的痛苦。  失眠已经成为全球范围

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十三五”期间,通过支持我国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学科的国际地位,提高科学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学部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则是:  (1)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

研究人员确定了20种新的与情感障碍相关基因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神经精神疾病,其特征是人的情绪发生巨大变化,影响全球约6000万人,其中1000万人在美国。与其他疾病不同,已发现双相情感障碍同等地影响所有种族的男性,女性和人。虽然已证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疾病中起作用,但双相情感障碍的确切原因仍然未知。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20

Nature等:贫穷或可影响机体DNA且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更易于患精神疾病,而且其机体的DNA结构更容易发生改变。  贫穷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压力因素,比如营养不良、增加吸烟习惯的流行以及一些日常矛盾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发育,尤其是大脑的发

昆明动物所在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疾病,且普遍具有较高的遗传力。近年来,随着遗传学分析的普遍应用,人们已经报道了一系列的精神疾病易感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是在脑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它广泛

日本研究团队发现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大型转运蛋白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怀疑细胞胆固醇转运蛋白的突变与精神疾病有关,但很难证实这一点,也很难确定其背后的机制。  近日,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综合细胞材料科学研究所Kazumitsu Ueda领导的研究团队提供了证据,证明ABCA13蛋白被破坏的小鼠表现出精神分裂症

数十万基因组分析提供精神性疾病线索

   “脑力激荡联盟”对近90万人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这一规模巨大的工作揭示了重要的线索:在精神疾病间及人格特质间有基因重叠。论文发表于《科学》。  Verneri Anttila和同事希望通过分析约21万5500名患者和65万名健康参与者的基因组来对25种脑部疾病(包括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的遗传基

浙大李晓明教授《Nature Medicine》揭示大麻治疗抑郁症新机制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多伦多大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医学联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参与抑郁症发病的新神经环路并揭示了大麻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  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我们对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仍然知之甚少。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新药或可治疗抑郁症

  近日,Janssen Pharmaceuticals发表了其在研新药sirukumab与siltuximab的一项事后分析(post hoc analysis)结果。来自2期临床试验的数据显示,这两款白细胞介素-6(IL-6)抑制剂能有效改善免疫病患者心境低落和缺乏快感的抑郁症状,这也为治疗抑郁

近80个抑郁症致病基因被筛出

  科技日报北京4月17日电 英国爱丁堡科学家通过分析英国生物银行的健康大数据,筛查出了近80个与抑郁症相关的基因。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该疾病的患病风险很高,还可用于开发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生活事件、创伤或压力,都可能诱发抑郁症,但尚不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比其

近80个抑郁症致病基因被筛出

  英国爱丁堡科学家通过分析英国生物银行的健康大数据,筛查出了近80个与抑郁症相关的基因。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该疾病的患病风险很高,还可用于开发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生活事件、创伤或压力,都可能诱发抑郁症,但尚不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病。  爱丁堡大学

专家:基因编辑治疗精神病可能抹杀天才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两者往往一线之差,专家指出作家、诗人等比常人更容易患有躁郁症。据12月27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基因编辑技术可被用于彻底治疗抑郁症或早年性痴呆症,但专家提醒有可能抹杀患者的创造力。《现代普罗米修斯:Crispr-Cas9编辑人类基因组》(‘Modern Prometheus:

PhRMA:2014全球精神疾病药物研发报告

  根据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数据,美国约1/4人群(6150万人)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美国一年因重度精神疾病遭受的损失大约为3170亿美元。  PhRMA最新发布的《2014全球精神疾病药物研发报告》称,目前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在研的精神疾病药物共有119种,其中精神分裂症药物36个,抑郁症药物29个,

中外学者Nature发表重大测序成果

  牛津大学、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华大基因和中国五十多家医院组成的国际联盟(CONVERGE)日前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通过大规模测序首次揭示了与重度抑郁症密切相关的两个遗传变异。这个意义深远的成果发表在本周的Nature杂志上。  寻找复杂精神疾病的遗传学根源,一度被认为是希望渺茫的。此前的大规模抑郁

五种主要精神疾病遗传关联度被揭示 共有遗传性基因变异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交叉病症组(PGC)的研究人员,通过迄今最大的精神疾病遗传研究项目,确定了5种主要精神疾病的遗传关联程度:共有基因变异占这些疾病风险的17%至28%。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遗传学》上。   精神病症的发病机制大部分是未知的,因此诊断界线难以

多篇文章聚焦失眠症研究新进展!

  有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5%的人曾经出现过失眠问题,其中约有20-30%是由于不同的睡眠障碍引起,而发达国家、城市的比例可能更高。近年来,科学家们在人类失眠症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Nat Genet:重大突破!1

近80个抑郁症致病基因被筛出

   英国爱丁堡科学家通过分析英国生物银行的健康大数据,筛查出了近80个与抑郁症相关的基因。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该疾病的患病风险很高,还可用于开发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生活事件、创伤或压力,都可能诱发抑郁症,但尚不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