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巴斯德所等发现恶性疟原虫实现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7月3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实现免疫逃逸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并为研制新型疟疾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针对该研究结果,《自然》于7月3日专设“疟疾论坛”板块进行了讨论。来自美国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 Jerry Workman博士与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的Mats Wahlgren博士指出:“该研究结果对人们更好地理解真核生物基因调控以及疟疾疫苗的研发所具有的科学意义”。 疟疾是一种主要的热带寄生虫病。由恶性疟原虫引发的恶性疟疾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至少100万人死亡、3-5亿人感病,是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由于当前并无有效的疟疾疫苗,新型疟疾疫苗的研发已成为世界医学健康领域的当务之急。 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编码一个由60个基因组成的var基因家族。该基因家族的蛋白翻译产物PfEMP1在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后可被运输至红细胞膜表面,是一......阅读全文

江陆斌小组揭示恶性疟原虫免疫逃逸分子机制

  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悉,该所江陆斌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首次发现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实现免疫逃逸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为研制新型疟疾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同时,针对该研究结果,该刊还专设“疟疾论坛”板块进行了讨论。来自美国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Je

上海巴斯德所等发现恶性疟原虫实现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7月3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实现免疫逃逸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并为研制新型疟疾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针对该研究结果,《自然》于7月3日专设“疟疾论坛”板块进行了讨论。来自美国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 Jerry Wo

新疟疾疫苗:奇迹还是泡影?

  发烧、寒战、呕吐、头痛甚至意识模糊,这些都是疟疾每年带给两亿新增患者的痛苦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仅2015年全世界就有2.14亿人感染疟疾,其中43.8万人因此丧命。虽然疟疾疫苗研究已经持续一个世纪,但大多数只含有病原虫单个分子,不能提供足够免疫力,至今仍无高效疫苗问世。  大部分疟疾病例由

新疟疾疫苗:奇迹还是泡影?

  发烧、寒战、呕吐、头痛甚至意识模糊,这些都是疟疾每年带给两亿新增患者的痛苦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仅2015年全世界就有2.14亿人感染疟疾,其中43.8万人因此丧命。虽然疟疾疫苗研究已经持续一个世纪,但大多数只含有病原虫单个分子,不能提供足够免疫力,至今仍无高效疫苗问世。  大部分疟疾病例由

“不完美”疟疾疫苗走向市场

  完美与好不应该是敌人,特别是在对抗像疟疾这样的毁灭性疾病时更是如此。一种新的疫苗正在迅速进入疟疾药物的市场,在接种该疫苗的大龄儿童中,有不到一半的孩子实现了成功预防。   从2009年3月起研究人员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被称为RTS,S(其成分的缩写)的疫苗研究。2011年报告的初步结果表明:对5到

Nature子刊:潜在的疟疾疫苗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入侵人红细胞,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由宿主受体和寄生虫配体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介导。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的科学家们,发现了疟原虫入侵人红细胞期间的一个关键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现了一种方法来阻止这个入侵过程。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

巴斯德效应的产生原理

巴斯德观察到,在微生物发酵中,氧浓度增加能抑制酒精发酵,这个现象被命名为巴斯德效应。就是说,低浓度的氧,有利于发酵;高浓度的氧,抑制发酵,而促进有氧呼吸,同时使糖酵解速率减慢,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能量和把来自糖的碳用于合成反应。这是因为有NADH可穿梭进入线粒体而氧化而抑制了乳酸的生成。缺氧时NADH不

世卫组织或批准首个疟疾疫苗

   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建议的专家,即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会议上推荐全球首个疟疾疫苗的使用。  每年,疟疾导致50万名5岁以下非洲儿童死亡。今年4月,由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制造的RTS,S疫苗进行了大规模试验。研究发现,在接受了3剂疫苗注射并在18个月后接受加强剂量注射的5岁以上儿童中,随后

BioNTech将开发基于mRNA的疟疾疫苗

  2020年12月,BioNTech的BNT162b2成为首个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COVID-19信使RNA (mRNA)疫苗。现在,这家德国公司启动了其疟疾项目,旨在成功生产疟疾疫苗,并在非洲实现可持续的生产和供应。   据该公司称,它将评估各种具

巴斯德氏菌属的简介

  细菌界、朊细菌门、γ-朊细菌组、发酵杆菌纲、巴斯德氏菌目、巴斯德氏菌科中的一属G-细菌。寄生于人、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有的是病原菌。细胞球状、杆状或多形态,大小为0.3~1.0μm ×1~2μm,单生、成对或排列成短链。细胞的两端易染上色。新分离的有毒菌株通常产生糖质荚膜(例如透明质酸荚膜),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