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天然气低碳催化燃烧——开辟化石能源无污染燃烧新途径

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路边的烧烤摊上不会再见到烟熏火燎的状况,烤串用的烧烤炉被一种封闭式的烤箱代替。锅炉也不会再因为废气排放对大气造成污染,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而这一切,得益于一项新型的燃烧方式——催化燃烧的应用。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使超低浓度的燃料得到完全的燃烧氧化,转化效率接近 100%。2013年第2期《前沿科学》发表了张世红、Valerie Dupont 和Alan Williams的《天然气低碳催化燃烧特性与应用》一文,向我们介绍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的特性、理论和应用。 天然气催化燃烧的理论研究 催化燃烧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然而直到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们意识到催化燃烧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才开始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对催化剂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为催化燃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直到今天,催化燃烧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催化剂及制备工艺和催化装置及控制技术两方面。 在对贫甲烷/氧......阅读全文

温室气体转化成燃料成可再生能源研究热点

  Stuart Licht设计了最终循环机。他和同事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实验室建造的这个太阳能反应堆,可以借用太阳光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化石能源氧化后的副产物——再一次转化成燃料。这中间有几个步骤:这一反应过程中需要用到水,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分解物可以与液态烃燃料相混合。可以说,Lic

杜祥琬:低碳电力拥有未来

  向低碳、绿色、可持续转型客观上是一场国际竞赛,我们需要以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积极面对和参与这场竞赛,切实加强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抓住历史机遇,争占能源新科技的战略制高点。在这场竞赛中不落伍,并争取走在前头,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民族伟大振兴的必要条件。  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需

丁仲礼院士:对我国2020年CO2减排目标的粗略分析

  2月24日,《科学时报》发表何祚庥院士《中国会不会走向“半个”工业化?》文章后,不少朋友和领导想听听我对何院士担忧的看法,可见何院士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并不得不予以深入分析的重大问题。我拜读他的文章后的初步判断是:何院士的基本结论值得重视,计算方法则尚可完善,但碍于当时自己没有做过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0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

碳排放:从增到减究竟有多远?

  如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世界各国一直争论不休。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甩出一颗重磅炸弹: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需要再下降45%,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才能使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7月末,《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年)》在北京发布。2018年的

186个973计划项目结题 56个项目验收获优秀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此次,一共有186个项目通过验收,56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包括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畜禽重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形成、传播与控制的基础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免疫识别

我国首个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建

  中科院化物所  打造能源科研“国家队”  10月10日,中国首个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正式启动筹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科研基础还不成熟,如储能技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还有待突破。因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要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中国化学家发明碳回收革命性技术 可降碳除霾

  “速生草本植物碳转化刈割封存技术,可促进生物质飞跃大增产,获得足量的生物质,将其制备成固体、气体、液体形态的能源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大气温室气体负增长,可降碳除霾,解决相关环境问题。”中国的一位化学家雷学军自信地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雷学军研究员,湖南省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全国劳

中科院大化所DMTO: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这样迈向产业化

   2010年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Ⅱ)工业化技术”在北京首签工业化示范项目许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技术许可方),与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许可方)正式签约。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

可燃冰:未来能源愈行愈近

  图为二0一七年六月九日,我国在位于广东珠海市东南三百二十千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进行试采可燃冰的作业平台。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是有这样一种冰,不仅可以燃烧,其热值还比石油多10倍,燃烧后很清洁,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储

李灿团队:构建生产绿色能源的“氢农场”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的一项成果,吸引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他们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新的太阳能分解水规模化制氢策略——“氢农场”策略,并创造了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效率的新纪录。  “氢农场”策略类似于农场种庄稼,即春天大面积播种后

中国能源低碳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第一大国。2012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6.2亿吨标煤,能源消费总量已超出美国5亿吨标煤。我国人均能源消费约为2.6吨标煤,已超过世界人均2.5吨标煤的水平。   能源与环境关系密切,能源生产和消费直接影响环境保护和治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如何?煤炭

农村布局新能源系统:分布式革命第一步

   目前,我国农村(指以农林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村落)建筑用能总量为3.1亿吨标煤,约占我国建筑运行用能总量的1/3。其中,燃煤、燃气和电力等商品能源占农村用能总量的70%。尽管农村户均商品能消耗量低于城市居民,但目前农村户均用能总量却已经高于城市居民,并且生物质能比例逐年减少,煤、电和燃气户均

圆桌讨论:低碳经济和世界城市的关系

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圆桌讨论全景图   新浪财经讯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1地坛论坛”于2011年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圆桌讨论实录。   主持人:接下来我会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公用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较好的保障了全社会的用电需求,有力的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将在2020年左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研究我国未来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的发展趋

低碳名词详解

  低碳争议  随着低碳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碳,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关于低碳的争议。   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告诉我们,低碳问题存在着巨大争议。随着气候门事件的爆发,联合国IPCC的科学家私自篡改数据以迎合全球变暖的事实令全世界震惊。国内的许多学者也相继表示:全球变暖存在巨大争议,低碳

石元春:中国能源革命不能没有“一片”

  习主席最近提出能源革命和5点要求,深受鼓舞与启示。5点要求中提到,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以及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本文谨就建设本土“生物质煤田、油田和气田”,也就是“一片”谈一些体会。  中国能源革命能提“自主”吗?  崛起中的中国,能源安全乃

国家能源局印发《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4月1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了《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2016年,能源消费总量43.4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3%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3%以下。  《意见》还提到,争取在2016年6月底前发布实施能源发展“十三五

没有未来的世界呼唤负碳工业革命

  9月14日――世界清洁日,是联合国举办的全球性清洁活动,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活动之一。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30个国家、4000万人参加这个活动。今年世界清洁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昨日,记者借世界清洁日之机,就今年的主题内容及当今社会面临

低碳经济:地球系统观的实践

  ——访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齐晔   “近20年,我一直在环境气候科学这个领域工作,与其中的许多科学家都有接触。对气候变暖,上世纪90年代就有著名科学家一直有质疑;但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正常现象——允许不同的声音,要求大同存小异,要看共识。”   虽然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早已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 如完全开采可用近200年

  2011年8月2日,我国首口页岩气水平井在威远气田试采成功。   位于延长油田的全国第一家陆相勘探页岩气的修井作业现场。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页岩气”迅速成为政府重视、资本青睐、股民关注的能源“新宠”。如果页岩气开采成功,将大大增加天然气自给能力,为日益紧张的天然气资源找到较好的替

何建坤:全球气候治理形势与我国低碳发展对策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于2017年6月29日《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暨第六届中国低碳发展论坛上首次与公众见面。  会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就全球气候治理形势与我国低碳发展对策进行主题演讲。  何建坤: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十二五”规划起航 节能环保产业担当重任

  当前,能源资源紧缺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我国也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追求低碳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不久前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被委以重任,未来5

清洁低碳能源将成“十三五”供应增量主体

   1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能源“十三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继续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将稳步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的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战略利益,关系经济持续健康发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直击秸秆“露天焚烧”顽疾

  近日,国家能源局和环保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固废和垃圾处理,将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工作。  为此,业内专家认为,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利用既有燃

法国:迈向“绿色大国”的步伐

  法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欧洲独树一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加剧,近些年来,法国政府对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期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本人曾宣称,法国要当全球“生态先锋”。试图构建“绿色大国”的整体规划,是法国生态文明

核能发电,阻止全球变暖

  在本月早些时候,大西洋导航者号(Atlantic Navigator)货轮驶抵美国巴尔的摩港。导航者号上载有苏联在冷战时期制造的一批核武器。在过去20年间,有19000个俄罗斯核弹头经过拆卸处理,运往美国,在核反应堆中发电。事实上,在这20年里,为美国100座核反应堆供能的铀燃料中,有超过一

可燃冰掀全球海底资源争夺战

  与浩瀚的星空相比,深邃的海洋似乎是人类更易触及的资源宝藏。未来的全球资源竞争,将会在占地球表面积71%、总水量97%的这片蓝色海洋上蔓延开来。   蛟龙号:吸纳民资进入海工领域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