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进口饮料多数生产日期在半年前记者提醒慎重购买

进入中伏后天热起来了,各种品牌饮料展开了促销战。其中进口饮料虽价格不菲,但由于包装精美,一些市民还是愿意买来尝鲜。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及中文说明书等,慎重购买。 昨天记者在道里区一家大型超市的进口食品区看到,进口饮料由于“卖相好”,其价格普遍高于国产饮料2-3倍,一些消费者抱着“喝着试试”的想法纷纷解囊。记者注意到,多数进口饮料都是6个月以前生产的,少数饮料是1年前生产的,个别饮料的生产日期是后来由国内进口商粘贴上的。 国家质检总局出入境食品安全局今年5月份发布的进口食品风险预期显示,许多进口饮料在入境后检测时因发现质量问题而被销毁。 ......阅读全文

进口饮料多数生产日期在半年前 记者提醒慎重购买

  进入中伏后天热起来了,各种品牌饮料展开了促销战。其中进口饮料虽价格不菲,但由于包装精美,一些市民还是愿意买来尝鲜。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及中文说明书等,慎重购买。   昨天记者在道里区一家大型超市的进口食品区看到,进口饮料由于“卖相好”,其价格普遍高于国产饮料2-3倍,一些消费者

宁波:千余箱饮料“早产” 饮料生产日期竟玩“穿越”

  生产日期是食品的“出生证”,令人想不到的是,有些企业却在这日期上玩起了“猫腻”,用“早产”的方式为产品“延寿”。近日,县市场监管局跃龙所在推进食品药品“2015-1号”严打过程中,查获1000余箱“早产”饮料。    1月22日当天,检查人员在我县一家企业办公区域隔壁的库房里查获一批“早产”

进口饮料持续走俏 厦门东渡口岸进口饮料量价翻番

  记者从东渡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东渡口岸进口饮料1.14万吨、1369.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0.3%和167.9%,主要品种为果蔬汁饮料、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来自中国台湾、印度、越南、泰国、美国、冰岛等20个国家和地区。  进口饮料总体上品质优良,且口味、品种丰富,价格也越来越

农夫山泉一种饮料咋俩颜色 两瓶饮料生产日期只差27天

同一种农夫山泉石榴蓝莓风味维他命水,颜色却不一样    一名市民上周在济南一家大型超市买了两瓶农夫山泉“力量帝”维他命水,当时也没在意,回家后一看,同是“石榴蓝莓风味”的,颜色竟然有很大差别!“农夫山泉也是个大品牌,一种饮料都两个色儿,让我们以后还怎么信任你?希望你们能给一个说法!”市民说

进口水果饮料可能腐败 新加坡食品局下令召回

  2019年7月26日,新加坡食品局(SFA)发布召回通知,召回从英国进口的水果饮料,因为这批饮料出现了发酵的情况,可能导致腐坏。此外,发酵产生的气体也可能存在玻璃瓶爆裂的风险。  据通知,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发布通知,指原产于英国连锁超市特易购自家品牌的水果饮料,因出现发酵腐

2014年上海最大高端进口食品饮料展10月举行

  时间:10月29日至31日   地点:光大国际会展中心   简介:由上海食品学会、 食品协会、黑龙江省商品营销协会、德国CERES(上海)认证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德州百仕达地标产业有限公司、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上海富邦联合主办。展馆面积突破30000平方米,涵盖进口

乳酸菌饮料市场:死菌冒充活菌 菌株依赖进口

   黑牛食品透露,公司即将推出黑牛仔仔乳酸菌饮品。该公司新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吴迪年此前表示,该产品的工艺、菌种和市场上其他产品有所不同;近两年乳酸菌市场十分火爆,预计公司今年能够达到3000万元销售额。   而在三个月前,无锡养乐多乳品有限公司开工,这是养乐多在中国的第四家工厂,投产后日生产养乐多

广东检验检疫局:进口饮料成问题食品“重灾区”

   13日,广东检验检疫局通报今年前8月进口休闲食品抽检情况称,今年前8月,广东(除珠海、深圳)辖区的进口食品查出有133批、255.9吨问题产品,其中退货38批,销毁95批。   233.7吨进口饮料不合格   饮料是进口问题食品的“重灾区”,前8月共查出70批、233.7吨产品不合格,现已退货

质检总局:上半年进口饮料糕点饼干查出问题最多

  国家质检总局今天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从57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食品中,共退运或销毁不合格进口食品1225批、4960吨、1452万美元。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同比减少12.3%,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   根据该白皮书,饮

我买网促销商品临期仍100%好评 商品关键信息残缺

   “满200减100”、“千万进口食品1元秒杀”———近日挂在中粮集团所属的我买网首页上的广告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然而,一些在电脑前奋战拼抢半天的消费者,收到货物后勃然变色:费了半天劲儿,“秒”来的却是一堆快过期的食品。这些消费者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反映,他们抢购的多种食品保质期甚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