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日本研究发现癌症慢性疼痛罪魁祸首——蛋白质“HMGB1”

人民网8月22日讯 据日本共同网消息,由日本广岛大学研究生院药理学教授仲田义启等人组成的科研小组在22日的美国网络科学杂志《PLOS ONE》上发表研究成果称,伴随癌症晚期、糖尿病和神经痛的慢性疼痛中,与风湿病有关的炎症物质——蛋白质“HMGB1”是罪魁祸首之一。 这项结果由上述科研小组与冈山大学研究生院共同研究发现。经确认,吗啡等市面上现有镇痛药很难起效的慢性疼痛在使用HMGB1的抗体后可以得到抑制。研究小组表示,“期待这项发现有助于开发新型治疗药物”。 据仲田教授介绍,在将实验鼠腰部的坐骨神经绑住使其产生慢性疼痛的实验中,第3天起脊髓神经细胞中HMGB1呈现增加,开始出现疼痛症状。随后疼痛持续,证明HMGB1确有参与其中。 实验开始后第21天的慢性期中,对实验鼠投用HMGB1抗体能减轻疼痛,但在处于急性疼痛期的第3天时即便投用,也几乎没有任何缓解作用。 ......阅读全文

神经生物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神经生物学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龄相关的神经活动增加竟可延长寿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项针对线虫、小鼠和人类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整个动物界

【盘点】衰老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人为什么会变老?对于人类来说,如何才能长生不老真的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数据显示到2050年约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年龄将超过60岁。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阿司匹林或能治疗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11月25日发表于《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揭示,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衍生物可帮助对抗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  自古以来,植物用于治疗已十分常见。在过去20年里,FDA批准的天然药物或天然产物的衍生物药品主要来源均为植物。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水杨酸是乙酰水杨酸和阿司匹林的主要分解

聚焦在T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T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1】Nat Immunol:鉴定出对抗特殊靶标的T细胞  doi:10.1038/s41590-019-0544-5  当接种疫苗,或者解除过敏原以及微生物病原体之后,免疫系统激活,产生的T细胞亚

前列腺癌研究进展一览!

  【1】eLife:前列腺癌标志物PSA会激活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促进癌症转移  DOI: 10.7554/eLife.44478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前列腺癌标志物,是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管生成生长因子的催化剂之一,而这些因子有助于癌症的扩散。赫尔辛基大学(U

关于前列腺癌最新研究成果一览

  【1】eLife:前列腺癌标志物PSA会激活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促进癌症转移  DOI: 10.7554/eLife.44478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前列腺癌标志物,是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管生成生长因子的催化剂之一,而这些因子有助于癌症的扩散。赫尔辛基大学(U

2014年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 医学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2015病毒领域重大研究盘点

  2016年2月14日/生物谷BIOON/--近期塞卡病毒在赤道附近国家开始大肆传播,引起了非常多的新生儿出现“小头症”。虽然这个病毒对于成人来说症状非常轻微,然而对于非常脆弱的孕妇和新生儿而言,简直像噩梦一样的存在。近两年来,仅仅巴西一国,就出现了超过两千例由塞卡病毒引起的小头症。这些年来,病毒

癌细胞扩散研究领域最新成果一览

  【1】PLoS Computat Biol: 机会性癌细胞如何通过血液扩散?  doi:10.1371/journal.pcbi.1006395  根据伯明翰大学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结果,癌细胞可能依赖机会主义和化学信号在机体内进行扩散。原发肿瘤中的癌细胞中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定殖

这些研究告诉你他汀类药物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吗?

  我们都知道,他汀类药物是著名的降脂药物,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这类药物似乎还有其它作用,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PNAS:新发现!他汀类药物或能让癌细胞饿死  doi:10.1073/pnas.1917938117  超过3500万美国

勿忘前史: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场上经历的生化迫害

  注:本文可能引起您的不快感受,请在继续阅读前三思!  分析测试科学给我们的生活品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精密 仪器在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工业品品质等衣食住行,甚至航空航天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科学又是一把双刃剑。对科学成果的负向利用,会造

盘点2014年度十大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

  基因编辑更快更准更简单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方法,成功将蛙的DNA插入到细菌中。20世纪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带有一

2016下半年血液检测研究进展一览

  2017年1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血液检测由于其简单方便、便宜而快捷,在疾病诊断、药效监控等方面广泛应用。在肿瘤诊断及预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更是广泛,对肿瘤及其他疾病早期诊断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小编就盘点了最近血液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1、Nat

2018食品“谣斯卡”

  最离奇奖 “薯条治脱发”  谣言 2018年2月,一条“吃薯条有利于生发”的消息上了微博热搜,这让网友们惊呼“90后的脱发终于有救了!”消息称,该成果由日本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连锁快餐店炸薯条中使用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帮助治疗秃顶,甚至有利于头发再生。  真相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脱发呈现一种年

2019年3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2019年3月份即将结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人体微生物组研究揭示出数千种新型微生物物种  doi:10.1016/j.cell.2019.01.001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意大利特兰托大学计算宏基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十年记:改变世界的伟大技术

  在2006年6月,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教授在国际干细胞研究协会的年会上提出了“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s)”这一概念,震惊四座。大家都不相信有这样一种神奇的细胞,但是当时一起参会的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位生物学家Rudolf Jaenisch对

维生素与人类疾病研究进展汇总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其重要作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现阶段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

2018年糖尿病专题盘点

  2018年即将过去,年末为大家献上生物谷本年度糖尿病专题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Nature:利用细胞替换疗法治疗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进展!胞外基质组分决定着胰腺祖细胞的命运DOI: 10.1038/s41586-018-0762-2  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破坏胰腺中产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科学家告诉你如何有效对抗肥胖

  有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超重和肥胖人数已从 1980 年的 857 万上升到 21 亿,其中成年人增长了 28%,儿童增长了 47%。据2013年发表在 Lancet 上一篇关于全球疾病负担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中男性肥胖率普遍高于女性,而在发展中国家则恰恰相反。  目前在中国肥胖人数已远远超

2017年5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5月份即将结束了,5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Science:重磅!开发出延缓癌细胞生长的新方法  doi:10.1126/science.aai9372  癌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但是它的定义是相当简单的:细胞发生异常和不受控制

多篇研究直击影响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的诸多因素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大量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他们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病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比如,刊登在Lancet Neurol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科学家报道开发出首个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疫苗;又有研究人员利用青光眼药物对阿尔兹海默病进行了有效治疗;尽管研究者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还

盘点:2015年医学与生物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国家Top10

  美国  人脑研究取得新成果,医学与疾病防治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学成果纷呈。  2015年,美国科学家在人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类大脑,尽管它只有铅笔上橡皮擦那么大,发育程度与一个5周大胎儿的大脑相当,尚没有任何意识,但具备人脑绝大多数细

Nature:2014年度十大科学牛人

  12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评选出2014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这十大人物是本年度一些重要科学进展及事件的中心人物。其中与生物学有关的主要有癌症免疫疗法研究人员Suzanne Topalian、干细胞疗法研究者Masayo Takahashi、对抗埃博拉的医生Sheik Humarr Khan、结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多篇文章解读豆制品对机体健康的好处!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须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就是说如果人们每天都吃点豆类食品,不仅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还能够辅助治疗一些疾病。现代营养学认为,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能够有效帮助机体减少脂肪含量,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近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来探索豆类对机体健康的影响,下面小编就

深度长文!细胞自噬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自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自噬现象以来,人们获知衰老、癌症可能与我们身体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胞受损有关,但其详细机制如何,一直未有定论。这一生命之谜陷入长久僵局。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这一领域打开新的大门。本文将从细胞自噬的发现、发

2018年生物领域获奖专题盘点

  2018年即将过去,年末为大家献上本年度生物领域获奖专题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诺奖风向标”榜单揭晓 4名科学家荣获2018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医学类奖项之一,也有“诺贝尔风向标”之称。这是因为在诸多拉斯克奖得主中,已有87人获得了诺贝尔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PNAS:mRNA诊断早期卵巢癌成为可能

  科学家发现卵巢癌特异性mRNA亚基,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卵巢癌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是出了名的难诊断治疗的癌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以及Moores癌症中心科学家鉴定出了卵巢癌细胞的6个mRNA亚基(信使RNA),使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在这些mRNA亚基中,有些能编码针对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