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利用皮肤测定人体生物钟可用于缓解失眠症状

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的三岛和夫部长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了高效测定人体生物钟的方法。该方法仅需使用几平方毫米的皮肤,便可通过测量其中与人体生物钟相关的遗传基因的活动情况精确测得个人的生物钟。配合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及运行周期,采用新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失眠人群的症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科技期刊《Scientific Report》。 人体生物钟大约24小时为一个周期,早上起床及晚上睡觉也遵循生物钟的这一周期有规律地循环,一旦生物钟偏离了固有的周期就有可能引起失眠及身体不适等健康问题。以往精确测定人体生物钟需要花费数周时间的连续检查、24小时定期抽血等方式,而此次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研发出的技术则仅需利用极少量的皮肤细胞,通过测定其中与人体生物钟相关的“Bmal1”遗传因子的活动规律即可精确测定人体生物钟。研究小组实际检测了17个人的人体生物钟,发现周期分布在22小时至25小时的区间。研究......阅读全文

日本开发3D打印皮肤及关节技术-有望5年后推广

  目前,日本国内有2000多万人需要移植皮肤、骨骼、软骨和关节等组织。东京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利用3D打印机和基因工程学技术,成功开发出了能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可移植给人体的皮肤、骨骼和关节等的技术。  目前实施移植手术时主要使用从患者本人患部以外的部位切除的组织,这给患者身体造成

毛根细胞可测定人体生物钟

  日本研究人员24日说,体毛根部的毛根细胞能用来测定人体生物钟正常与否,他们已经开发出了相关技术,可帮助预防或治疗抑郁症、高血压和睡眠障碍等与人体生物钟紊乱有关的疾病。   日本山口大学和佐贺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在24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与血液和口腔内黏膜细

血检可测人体生物钟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10日报道,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研究员发现昼夜节律失调和糖尿病、抑郁等多种疾病的联系,并研究出名为“时间记号”的血液检测,用于检测人体生物钟,以此调整病人作息时间并预防多种潜在致命疾病的威胁。  人体生物钟可指明昼夜节律,比如人体睡眠觉醒周期。研究团队发现,有些人的生物钟和实

生物钟调控代谢新方式揭示

   人体内有一个很酷的时钟——生物钟。然而,生物钟调控生理、代谢和行为等生命活动的机制十分复杂,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记者15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王恬教授团队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在《细胞通讯》上刊发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物钟调控代谢的新方式。  生物钟由基因和蛋白质打造,是生物进化的礼物。生物钟掌控

德发现人体生物钟的“齿轮”

  人体生物钟让我们白天精力充沛、晚上困意十足。德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锌离子可在人体生物钟里扮演关键的“齿轮”角色,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   柏林沙里泰医学院26日说,该机构与美因茨大学联合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物钟若想运转规律,两种已知的PER蛋白和CRY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而在这两种蛋白的结合

Science专题:生物钟生理学

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细菌真菌,在生理或者分子机理作用方面都存在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但是要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容易,首先需要跨越模型系统,昼夜节律研究包含了核心生物钟蛋白和其调控因子之间的详细分子相互作用,维持多变环境中,一段持续时间内稳定的系统整体水平分析,还有对于不

Nature-:免疫系统的生物钟

   在植物中和在很多其他真核生物中,生物钟不仅通过影响基因转录、而且通过改变生物的氧化还原状态来确保生物过程每天的有节奏波动。氧化还原节奏与生物钟相联系的分子机制以及氧化还原-生物节律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仍不清楚。Xinnian Dong及同事识别出了拟南芥的这种氧化还原节奏的一个出乎意料的调控因

生物钟调控代谢新方式揭示

   人体内有一个很酷的时钟——生物钟。然而,生物钟调控生理、代谢和行为等生命活动的机制十分复杂,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记者15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王恬教授团队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在《细胞通讯》上刊发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物钟调控代谢的新方式。  生物钟由基因和蛋白质打造,是生物进化的礼物。生物钟掌控

生物钟:大自然馈赠的神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从几十万年前开始就遵从着大自然的规律繁衍生息。对于这种自然的状态,人们并没有过多的留意。直到现代医学逐步发达,人们才知道,这种顺应自然的规律叫作“生物钟”。随之而来的,也是科学家们对生物钟的各种研究。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的生物钟和道

日研究发现绿藻也可以自我调节生物钟

  绿藻是海水和淡水中的常见藻类,成员种类繁多,在生物燃料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绿藻“衣藻”不仅有生物钟基因,而且还能对生物钟的紊乱进行自我修复。   几乎所有的绿藻都拥有叶绿体,使它们呈现亮绿色。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石浦正宽等人将衣藻的生物钟基因与萤火虫的发光基因相融合,使

日发现光照有助恢复作息-人类睡眠障碍有望解决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说,对于因先天基因缺陷而不能有正常生物钟的实验鼠,使用光照方法可以让它们大致恢复以每天为一个周期的作息节律。这个发现有助于人类昼夜节律失调和睡眠障碍方面的研究。   日本北海道大学发表公报说,其医学教授本间研一等人发现了相关现象。研究人员观察了基因Cry1和Cry2有缺陷的实验

一种新药能破坏癌细胞生物钟

  美国南加州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合作研发出一种新药,可通过破坏癌细胞生物钟的方式来抑制癌细胞生长。  众所周知,扰乱生物钟节奏会损害人体健康,对细胞的生物钟也是如此。如果能扰乱癌细胞的生物钟,理论上可以损害或消灭这些癌细胞。  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他们对人体肾

Science子刊:伤口愈合也受生物钟调控!白天愈合更快

  伤口愈合白天几乎是夜间两倍  我们的生物钟,或者说昼夜节律——调节机体的几乎每一个细胞,并驱动许多生理过程,如睡眠、激素分泌和新陈代谢的24小时循环。  一项来自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的研究发现,在皮肤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化细胞以及小鼠身上的实验表明,在体内生物钟处于“白天”时,伤口愈

《自然》:研究揭示生物钟的分子“开关”

这是迄今为止得到的关于人体生理节奏研究最明确的信息 调节人体内部生物钟的遗传机制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近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触发这一机制的化学“开关”。这是迄今为止得到的关于人体生理节奏(circadian rhythms)研究最明确的信息,为失眠以及其它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确定了精确的标靶。

当咖啡因撞响生物钟

  咖啡能让人在白天开足马力,也可以让人在夜晚辗转反侧——除非你从一开始就是个“夜猫子”。近来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有着不同睡眠习惯和生物钟类型的人,咖啡因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这项在线发表于《睡眠医学》期刊的研究指出,相比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的人,那些习惯于清早起床的被试如果在白天喝下咖啡,则有更

科学家发现重置生物钟机理

  英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了控制人体生物钟对环境变化作出相对反应的新机制。   科学家指出,这一发现有望为减轻长期倒班和时差综合征对人体带来的损害提供解决办法。   研究人员在最近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酪蛋白激酶1ε(CK1ε)决定了人体生物钟根据环境

生物钟能测出人体组织年龄

科技日报讯 每个人都会变老,科学家也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嵌在人体基因组内的生物钟,有望进一步揭示我们为何会变老,以及怎样减缓老化过程,并为癌症与干细胞研究提供宝贵借鉴。相关论文发表在10月

Nature-Neuroscience:人体生物钟新调节机制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什么可以作为我们机体内部生物钟的分子重置按钮。他们的这个发现,揭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一系列疾病的靶点,例如,常常与时差,倒班和夜间光照有关的疾病,如从睡眠紊乱到行为,认知和代谢失常,还有神经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和自闭症。  由蒙特利尔McGill 和Concordia 大学

生物钟紊乱为何易导致癌症?

  一晚好睡眠不仅仅是防止打哈欠。最近,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对于维持健康昼夜周期非常关键的两种蛋白质,也能防御可能导致癌症的突变。  这一新研究发表在2015年三月十日的《eLife》杂志,表明这两种蛋白在DNA修复中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可保护细胞防御紫外线辐射引起的

重置生物钟以获得更好的睡眠

  大多数人认为我们自己控制我们的身体,可以自由选择什么时候睡觉和什么时候醒来。然而,研究显示我们错了。  需要改变你平时的睡眠时间表? 有了正确的指导,你可能能够改变。  确定我们的睡眠时间表  我们大多数人通过塑造我们的睡眠时间表来适应学校和工作场所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符合社会的期望。 但是,要摆

新发现:植物生物钟调控因子

  为了适应地球自转引起的环境周期性变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进化出了内源计时器——生物钟,它可以维持细胞内近24小时的基因表达节律性以适应环境中光温因子的昼夜动态变化。生物钟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如光周期依赖的开花时间、发育、叶片衰老,以及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皮肤油脂可激活皮肤内T细胞

  特定皮肤油脂比如游离脂肪酸和蜡酯等,可激活人体皮肤中的一类T细胞子群,这是《自然—免疫学》上一项研究给出的结论。   人们已经发现诸如特应性皮炎和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与皮肤油脂成分的改变有关,此次研究或找到了油脂成分的改变对皮肤病产生影响的一种可能的作用机制。   皮脂是非极性皮脂和蜡质物质混

《细胞—代谢》:脂肪摄入过量会影响生物钟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脂肪摄入过量会引起机体内在生理节奏的变化,从而影响其对各种生理过程的调控。这一发现意味着生物钟和代谢之间或许存在更为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关联,并有望加深科学家对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理解。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7日的《细胞—代谢》上。 图片说明:高脂肪食物会影响雄性小鼠的

皮肤癌可能潜伏在正常皮肤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384.shtm 中新网悉尼5月11日电 据澳大利亚第9新闻11日报道,昆士兰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肉眼并不总是可以看到阳光损伤,皮肤癌可能潜伏在正常皮肤中。 该研究检查了37名澳大利亚皮肤癌

隐形仿生皮肤有助强化皮肤机能作用

  9日的英国《自然—材料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新的可穿戴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仿生膜,其可以恢复皮肤年轻健康的美丽外观和功能。研究显示,这种仿生膜不但有弹性、隐形,可以保湿,还十分耐用。把这种仿生膜贴在皮肤上形成的“第二层皮肤”,能够起到强化皮肤机能,减少皱纹的作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

美研究称“发脾气”受生物钟调控

  新华社华盛顿4月9日电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小鼠实验发现,生物钟参与了调控动物的“进攻性”行为。这一研究结果有望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黄昏焦躁症状。   9日发表在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雄性小鼠间为保护领地而发生的好斗行为在一天中的强度和频率会随光照发生变化。

美研究称“发脾气”受生物钟调控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小鼠实验发现,生物钟参与了调控动物的“进攻性”行为。这一研究结果有望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黄昏焦躁症状。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9日发表在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雄性小鼠间为保护领地而发生的好斗行为在一天中的强度和频率会随光照发生变化。  论文高级作者、哈佛大

研究发现DNA修复能力与生物钟有关

新华社华盛顿5月7日电(记者周舟)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一个团队发现,小鼠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修复能力与生物钟有关。这一发现有望为调整癌症患者给药时间提供新依据。 7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这项研究显示,24小时生物钟周期内,小鼠正常组织DNA修复能力在黎明前和黄昏前最为活

英媒:专家揭示生物钟如何控制炎症

  参考消息网8月22日报道 英媒称,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和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控制炎症反应的,这可能为找到新疗法以应对哮喘、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引发的过度炎症打开大门。   据英国医学快讯网站8月20日报道,通过了解人体生物钟如何控制炎症反应,人们或许能够在一天中的某些时

法国科学家揭开生物钟“守时”奥秘

研究以绿藻为对象,是否适用于人类尚待深入研究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11月15日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通过对绿藻的观测,揭开了生物钟“守时”的秘密。  此前科学家认为,生物钟“守时”的秘密在于一些分子对光线十分敏感,但他们随后注意到,每天的长短总会有变化,阳光强度也会随着天气改变,不过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