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科学院曹务春团队研究蜱虫传染病获新发现

记者今天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悉,国际著名期刊——影响因子高达51.7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同期发表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务春研究员团队两篇关于新发蜱传立克次体病的学术论文,受到国际同行高度关注。 据论文第一作者贾娜博士介绍,蜱俗称草爬子、隐翅虫,可暂时寄生在牛、羊、狗等动物体表,从而成为多种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宿主。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蜱虫800多种,中国有100多种。近几年,随着叮咬致人死亡的新闻不断,蜱虫逐渐被人们熟知。 2012年,曹务春团队与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密切合作,建立起蜱媒传染病监测哨点。通过病原体特异性基因检测、序列测定、遗传进化分析和血清特异抗体检测,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人感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BJ-90亚种病例。临床随访观察发现,与其他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相比,该病人的病情严重,且出现多脏器损害;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转氨......阅读全文

军事医学科学院曹务春团队研究蜱虫传染病获新发现

  记者今天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悉,国际著名期刊——影响因子高达51.7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同期发表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务春研究员团队两篇关于新发蜱传立克次体病的学术论文,受到国际同行高度关注。   据论文第一作者贾娜博士介绍,蜱俗称

揭盛华:蜱虫叮咬为何致死率高

  从去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教授揭盛华已经收治了六七十位因为蜱虫叮咬而感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患者。  “目前,我们医院是收治这类病人最多的医院。但是,很多患者在就医时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一些病人在转院或回家继续治疗后出现死亡。”揭盛华在

立克次体痘的鉴别

  立克次体病乃立克次体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种急性感染的统称,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1.立克次氏立克次体,是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最初发现于美国的落基山地区的蒙培拉州的山谷。疾病流行时,病人的死亡率高达90%,立克次氏立克次体在自然界中寄生于蜱和蜱所寄居的动物体内,人

立克次体痘的检查及鉴别

  检查  取痘疱浆液涂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可作出快速诊断。外-斐反应为阴性。白细胞计数常常减少。  病理改变的认识还只限于皮肤,因为它不是致死性的感染。焦痂(螨叮咬处)组织学检查可见剧烈炎症和坏死。其他改变与RMSF相似,如血栓形成、毛细管坏死、水肿、单核细胞性管周浸润等。  鉴别  立克次体病

诊断复发型斑疹伤寒的相关介绍

  取血液或组织进行立氏立克次体血清学试验,分离和鉴定,通过荧光染色从皮肤或其他组织中找到病原体有助于确定诊断,特别是落矶山斑疹热。血清学诊断需取3份血清标本,即发病第1,第2和第4~6周。PCR通过检测立克次体特异性核酸可进行早期诊断。  补体结合反应  针对不同立克次体抗原,落矶山斑疹热和斑疹伤

复发型斑疹伤寒的诊断

  取血液或组织进行立氏立克次体血清学试验,分离和鉴定,通过荧光染色从皮肤或其他组织中找到病原体有助于确定诊断,特别是落矶山斑疹热。血清学诊断需取3份血清标本,即发病第1,第2和第4~6周。PCR通过检测立克次体特异性核酸可进行早期诊断。  补体结合反应  针对不同立克次体抗原,落矶山斑疹热和斑疹伤

复发型斑疹伤寒的症状及诊断

  症状  该病症状和体症较轻,循环紊乱同流行性斑疹伤寒,此外还会累及肝脏,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热可持续7-10天;出疹常短暂或缺如。死亡率为零。  诊断  取血液或组织进行立氏立克次体血清学试验,分离和鉴定,通过荧光染色从皮肤或其他组织中找到病原体有助于确定诊断,特别是落矶山斑疹热。血清学诊断需取

立克次体痘的鉴别及并发症

  鉴别  立克次体病乃立克次体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种急性感染的统称,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1.立克次氏立克次体,是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最初发现于美国的落基山地区的蒙培拉州的山谷。疾病流行时,病人的死亡率高达90%,立克次氏立克次体在自然界中寄生于蜱和蜱所寄居的动物

新的蜱传病原体被找到了,病人症状以皮疹为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48.shtm 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发表最新研究论文称,中国大别山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蜱传病原体,因所有确诊病人的临床症状都以“皮疹”为主,由此命名为“皮疹埃立克体”。 该论文的责任作者、中国工

河南商城蜱虫致人死-详解蜱虫防制原则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

立克次体病的常见种类

  下面介绍4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立克次氏体。  1.普氏立克次氏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它为短杆状,0.8微米~2微米×0.3微米~0.6微米,也可长达4微米,单个存在或呈短链状。当人受到感染后,经10天~14天的潜伏期,骤然发病,有剧烈头痛、周身痛和高热,4天~7天后出现皮疹,严重

蜱虫

蜱(音pí)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

立克次体特点

①需在活细胞内生长,在代谢衰退的细胞内生长旺盛;②具典型的细胞壁、有DNA和RNA,呈短小、多形性球杆状,染色后光学显微镜可以查见。③除Q热、战壕热及立克次体痘症的立克次体外,均与某些变形杆菌(OX19、OX2、OXK株)有共同抗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可进行外斐反应(变形杆菌凝集反应)以协助诊断

立克次体简介

1909年,美国病理学家霍华德·泰勒·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1910年)首次发现洛基山斑疹伤寒的独特病原体并被它夺取生命,故名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  ①需在活细胞内生长,在代谢衰退的细胞内生长旺盛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主要是鼠蚤体内的莫氏立克次体经人体破损的皮肤表面进入人体导致人感染莫氏立克次体,从而使人患地方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形态及生化特点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但是DNA同源性研究显示两者并没有密切关系。莫氏立克次体接种雄性豚鼠腹腔,可引起阴囊明显肿胀,称之为豚鼠阴囊现象,是与普氏立克次体的重要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主要是鼠蚤体内的莫氏立克次体经人体破损的皮肤表面进入人体导致人感染莫氏立克次体,从而使人患地方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形态及生化特点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但是DNA同源性研究显示两者并没有密切关系。莫氏立克次体接种雄性豚鼠腹腔,可引起阴囊明显肿胀,称之为豚鼠阴囊现象,是与普氏立克次体的重要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主要是鼠蚤体内的莫氏立克次体经人体破损的皮肤表面进入人体导致人感染莫氏立克次体,从而使人患地方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形态及生化特点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但是DNA同源性研究显示两者并没有密切关系。莫氏立克次体接种雄性豚鼠腹腔,可引起阴囊明显肿胀,称之为豚鼠阴囊现象,是与普氏立克次体的重要

立克次体的简介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没有核仁及核膜。一般呈球状或杆状,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引起斑疹伤寒、战壕热等疾病。[1]  立克次体在1906年由青年医

立克次体的分类

  立克次氏体目分为立克次体科和无形体科以及全孢菌科。立克次体科分为立克次体属和东方体属,前者主要有普氏立克次体和立氏立克次体,后者主要有恙虫病立克次体。无形体科包括无形体属、埃立克体属、埃及小体属、考德里体属、新立克次体属、沃尔巴克体属。无形体科主要有边缘无形体,中央无形体,鼠埃立克体等。全孢菌科

立克次体的特点

立克次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①需在活细胞内生长,在代谢衰退的细胞内生长旺盛;②具典型的细胞壁、有DNA和RNA,呈短小、多形性球杆状,染色后光学显微镜可以查见。③除Q热、战壕热及立克次体痘症的立克次体外,均与某些变形杆菌(OX19、OX2、OXK株)有共同抗原,故可进行外斐反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主要是鼠蚤体内的莫氏立克次体经人体破损的皮肤表面进入人体导致人感染莫氏立克次体,从而使人患地方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形态及生化特点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但是DNA同源性研究显示两者并没有密切关系。莫氏立克次体接种雄性豚鼠腹腔,可引起阴囊明显肿胀,称之为豚鼠阴囊现象,是与普氏立

关于立克次体病的基本信息介绍

  立克次体病是立克次体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种急性感染的统称,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一、病因:传播媒介主要为节肢动物如蜱、虱、蚤、螨等,也可因家畜如猫、犬等抓、咬而发生。  二、临床表现:多数立克次体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和皮疹三联征,多发于春季和夏季,常有蜱咬、近

立克次体痘的症状

  螨叮因无痛楚,故未注意。但在此后1周至10天中,该处将有局限性炎症反应。此时由水肿和反应的细胞成分将形成一缓渐增大而质硬的潮红丘疹,直径可达1~1.5cm。受累皮肤逐渐分离形成水泡,最后破溃而为溃疡。溃疡基底常发黑,周边皮肤发红。此过程约历3~7天,终而发热骤起,并有发冷、出汗、头痛、背痛、违和

立克次体痘的检查

  取痘疱浆液涂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可作出快速诊断。外-斐反应为阴性。白细胞计数常常减少。  病理改变的认识还只限于皮肤,因为它不是致死性的感染。焦痂(螨叮咬处)组织学检查可见剧烈炎症和坏死。其他改变与RMSF相似,如血栓形成、毛细管坏死、水肿、单核细胞性管周浸润等。

立克次体病的简介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介于最小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独特的微生物,它们的特点之一是多形性,可以是球杆状或杆状,还有时出现长丝状体。立克次体长0.3微米~0.8微米,宽0.3微米~0.5微米,丝状体长可达2微米。一般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关于立克次体的简介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没有核仁及核膜。一般呈球状或杆状,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引起斑疹伤寒、战壕热等疾病。 [1]  立克次体在1906年由青年

ELISA法检测立克次体

ELISA法检测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微生物,具有细胞壁,含有RNA和DNA,以二分裂繁殖。需在细胞内繁殖,不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中生长。它是属于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普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和Q热立克次体

网友“以身试蜱”晒被“咬感受与灭蜱心得”

  网友滚动直播被咬感受与灭蜱心得 但疾控专家称手捉蜱虫不可取  河南、山东等地相继传出有33人被蜱虫咬死的消息,让小小的“蜱虫”一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种平时只有芝麻粒大小的虫子真有这么厉害?它究竟是如何“害命”的?如何对付这种恐怖的虫子?前日,网友“与时尽

欧盟即将禁用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

  2019年10月3日,欧盟委员会向WTO通报,建议不再批准毒死蜱(Chlorpyrifos)和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的再评审申请。EC综合考虑评估国和EFSA的评估草案以及同行评议的结果,最终提议不再批准这两种活性物质。  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目前的批准有效期截止到2

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的检查及诊断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外周白细胞计数早期减少,以后大多在正常范围,如果出现重型化或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升高,病情后期可出现继发性贫血。  2.凝血机制检查 严重患者可出现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脑脊液检查 出现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