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日韩共商大气污染防治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日本日中产学官交流机构和韩国贸易协会共同主办的“东亚大气污染治理与环保产业国际合作峰会”日前在河北香河召开。来自中日韩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环保产业领域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家就东亚大气污染治理、环保产业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在联防治理大气污染方面,中日韩三国有共同的地域属性和责任;在合作发展环保产业、绿色经济领域,三国有巨大资源优势、市场机遇和发展潜力,在推动东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与会者建议中日韩三方加强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和促进技术转让,增强东亚地区经济活力,造福东亚地区人民。 此次峰会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民间高层论坛框架下召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民间高层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第三届论坛计划于2014年4月在东京召开。 ......阅读全文

中日韩三国在华讨论应对PM2.5

  据日本《产经新闻》3月20日报道,围绕跨国境大气污染物PM2.5应对政策等问题,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会持续到21日,主要探讨在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方面,中日韩三国能够合作的领域及具体合作方式。   报道称,在日本与中韩关系趋冷的背景下,日方希望通过环境领域的合作修复外交关

中日韩共商治霾之计

  “我国环境总体恶化的形势尚未根本改变,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破解目前环保产业难题,推动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和绿色转型发展,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道路。”12月1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东亚大气污染治理与环保产业国际合作峰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聚焦PM2.5

  背景: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的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在沙尘暴监测合作、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三国环境教育网络与环境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环保产业等多方面开展了合作与对话,并取得了切实效果。   中国、日本和韩国计划于今明两日在上海召开环境部长会议(TEMM

中日韩设立政策对话机构合作应对PM2.5跨国飘散

  中日韩三国环保部长会谈6日在日本福冈县闭幕,三方发表共同声明,以解决“PM2.5跨国飘散问题”。日本《产经新闻》称,中国环保部长以“处理四川芦山地震”为由拒绝出席,派副部长参加。韩联社6日称,中日曾对此次会议分歧巨大,韩国最终撮合中日同意三国设立“政策对话”机构。   中国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

中日韩环境部长在日召开会议 讨论PM2.5越境问题

  据日本共同社5月5日报道,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5日在日本北九州市的宾馆内开幕,会议旨在探讨如何防治造成大气污染的细颗粒物PM2.5蔓延至他国,即“越境污染”问题。会议还将通过写入PM2.5防治措施等事项的联合声明。   在会议伊始的致辞中,日本环境政务官秋野公造介绍了北九州市企业与市民合作克服公

推动中日韩环境合作更上一层楼

  第十七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4月30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中日韩三国交流了各自环保领域的最新政策与进展,探讨了一系列重要的全球和区域环境议题,通过了会议联合公报和《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15-2019)》。作为承载三国环境合作的主要机制,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日本将与新加坡就PM2.5污染防治展开合作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29日报道透露,日本环境省将与新加坡在细颗粒物“PM2.5”等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展开合作。日本将提供污染物质的环保标准制定和监测技术等,对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新加坡的环境对策提供支持。随着经济发展,亚洲各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今后日本将在该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第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召开

   应韩国环境部长尹成奎邀请,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作为周生贤部长的特别代表率团出席了4月28日~29日在韩国大邱举行的第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   尹成奎和日本环境省大臣石原伸晃率团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就本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区域及全球环境问题交流了意见。   李干杰首先代表中

我国需学习日本协同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又将迎来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建立20周年,也是日本第五个环境基本计划发布之年。在此背景下,由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日环境高级别圆桌对话会近日在北京顺利召开。对话论坛设置了“协同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乡村振兴战

中国雾霾影响韩国?专家:飘不过去

  “如果一味埋怨传输影响而不正视自身矛盾,就抓不住主要矛盾,耽误了治理大气污染的最佳机遇。”在生态环境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大气司司长刘炳江在回答记者关于近期韩国有媒体报道所谓“中国大气污染影响韩国”的问题时回应。  大气污染物跨境传输能否“漂洋过海”?对韩国本地到底会有多大影响?结合2018

跨界污染仍存争议 外媒称中国正努力解决问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雾霾已经越来越成为韩国的问题,中国应该尽快想办法治理”、“ 中国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邻国的感受啊?这种污染物对老人和孩子真的不好”,韩国网民对中国雾霾的抱怨不少,但中国出现严重雾霾与韩日PM2.5数值升高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吗?这目前仍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英国广播

要温暖也要蓝天 南方供暖应舍弃“燃煤”老路

  “三九”隆冬,全国各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个冬天屡屡刷新记录的低温,入骨三分的湿寒让“暖气南下”的呼声愈发强烈。南方地区是否需要暖气?是什么造成了暖气难以“南下”的窘境?迈过这些“坎儿”需要哪些努力?中新网能源频道将通过系列报道一一为您解读。   近

PM2.5或让卫星观测严重失准 低于实际浓度30%-50%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可能会严重干扰卫星观测,使测得的二氧化氮污染数据比实际浓度低30%至50%。  二氧化氮是工厂和汽车等排放废气中的污染物,被认为是PM2.5的生成源头之一。在二氧化氮浓度很高的中日韩多个城市,以及日本长崎、冲绳等空气质量较好的地点,日

中国原料药厂家何去何从?

  导读: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原料药厂家迫于周边环保压力不断迁移,从市中心搬到郊区,从非化工园区搬到化工集中区,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搬到西部欠发达地区。而欧美一些百年药企却可以一直立足于城市并与周围居民和平相处。这巨大的反差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必然和奥秘?在这里,我想通过自己这些年的亲身经历与大

太赫兹技术前景不要太美好——详解它的前世今生(一)

太赫兹波段自从19世纪后期正式命名之后,收到欧美日中等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各国纷纷将其入选改变世界的技术评比之中。尤其是中国,在当中的研究甚至超越了美日,名列世界前茅。本文详细介绍了太赫兹技术的前世今生。第一次听到“太赫兹”,可能会想“难不成是赫兹的爷爷”。其实“太赫兹”是单位Teraher

太赫兹技术前景不要太美好 详解它的前世今生

            太赫兹波段自从19世纪后期正式命名之后,收到欧美日中等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各国纷纷将其入选改变世界的技术评比之中。尤其是中国,在当中的研究甚至超越了美日,名列世界前茅。本文详细介绍了太赫兹技术的前世今生。第一次听到“

中国原料药厂家何去何从?

  导读: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原料药厂家迫于周边环保压力不断迁移,从市中心搬到郊区,从非化工园区搬到化工集中区,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搬到西部欠发达地区。而欧美一些百年药企却可以一直立足于城市并与周围居民和平相处。这巨大的反差背后,存在什么样的必然和奥秘?在这里,我想通过自己这些年的亲身经历与大

中国的太赫兹技术研究有望领先全球

【编者按】太赫兹波段自从19世纪后期正式命名之后,收到欧美日中等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各国纷纷将其入选改变世界的技术评比之中。尤其是中国,在当中的研究甚至超越了美日,名列世界前茅。本文详细介绍了太赫兹技术的前世今生。“太赫兹”是指100 GHz~10 THz的电磁辐射(也有定义300GHz ~ 10

太赫兹技术前景不要太美好 详解它的前世今生

太赫兹波段自从19世纪后期正式命名之后,收到欧美日中等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各国纷纷将其入选改变世界的技术评比之中。尤其是中国,在当中的研究甚至超越了美日,名列世界前茅。本文详细介绍了太赫兹技术的前世今生。第一次听到“太赫兹”,可能会想“难不成是赫兹的爷爷”。其实“太赫兹”是单位Terahertz的英

国务院发文 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增加研发投入

  6月11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民生科技。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访日本环境问题专家:治理污染公害日本做了什么

   日本上智大学研究生院地球环境学研究科副教授冈崎雄太非常熟悉日本的治污历程。他曾在日本环境省、日本驻华大使馆任职,对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了解。日前,他向新华社记者详细讲述了日本历史上治理环境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他认为,民众和媒体积极参与、政府完善法规以及司法公正,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日本解决环境污染

国务院关于《政府工作报告》 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现就《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提出部门分工意见如下:  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