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长江学者Cell子刊发表癌症新文章

来自复旦大学、美国梅奥临床医学院(Mayo Clinic College of Medicine)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野生型的SPOP E3泛素连接酶负责破坏全长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由此揭示了SPOP突变在前列腺癌发病和进展中的重要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这些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2月6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复旦大学遗传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余龙(Long Yu)及梅奥临床医学院的黄浩杰(Haojie Huang)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余龙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和抗肝癌药物小分子化合物筛选、以及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系统生物学及药物开发研究。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有超过91.3万新增病例,导致26.1万多人死亡。尽管在大约......阅读全文

Cell:组学“全景”分析推动前列腺癌精准治疗

  最近来自美国UCLA的癌症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组复杂的分析工具对患有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病例进行分析,绘制了帮助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抵抗治疗的复杂基因和蛋白质网络的详细图谱。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计算方法来分析病人个体化数据帮助每位病人选择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  

Cell:组学“全景”分析推动前列腺癌精准治疗

  最近来自美国UCLA的癌症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组复杂的分析工具对患有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病例进行分析,绘制了帮助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抵抗治疗的复杂基因和蛋白质网络的详细图谱。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计算方法来分析病人个体化数据帮助每位病人选择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  

科学家发现前列腺癌疾病特点存在地区差异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750.shtm 研究团队成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朱耀教授介绍说,在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速分别高达8.92%和13.37%,均位列恶性肿瘤第一。然而,亚洲前列腺癌患者传统

复旦大学:发现前列腺癌线粒体分裂调控新机制

  2017年4月27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陈继青年副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成果揭示了前列腺癌中SPOP基因突变促进肿瘤的部分潜在分子机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晓锋博士和王洁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陈继青年副研究员和余龙教授为本文的共

中美学者:一个癌基因的善恶两面

  在高达百分之15的前列腺癌病人中,SPOP基因发生了突变,使其成为这种疾病中最常突变的一个基因。然而,当这个基因正常发挥功能时,它充当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尽管科学家对SPOP有所了解,但是一直无法确定该基因如何能够阻止疾病的进展。  现在,来自美国Wistar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处的研

新突破:把突变蛋白“变成”健康蛋白的基因治疗方法

  今日最新一批《自然》论文如期上线,其中来自CRISPR领域大牛刘如谦(David Liu)教授团队的一篇论文引起医药行业的关注。使用单碱基编辑方法,该团队提供了一种进行基因治疗的全新思路,有望打开罕见遗传病治疗的全新天地。  这项研究针对的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病(sickle cell diseas

中国科学家8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8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包括m6A修饰在T细胞介导的病理机制中的体内生物学功能,beta2肾上腺素受体复合物结构,以及SPOP基因突变对药物耐药性发展的影响。  在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从DNA、RNA流向蛋白。基因组DNA和组蛋白上都存在可

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有助控制前列腺癌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种人体中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其含量与前列腺癌呈“反比”关系,即那些前列腺癌症状较重患者体内这种蛋白质的含量较少,而增加这种蛋白质含量有助控制前列腺癌。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首先检查了前列腺癌病变组织中各种蛋白质的含量,

百人许永团队合成多种前列腺癌溴结构域蛋白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团队在抗前列腺癌药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旗下《药物化学杂志》上。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肿瘤发病率第二位。临床上前期主要采用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前列腺癌,然而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

PLoS-Pathog:特殊蛋白突变竟改变病毒扩散能力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魁北克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冠状病毒蛋白的突变或可减缓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扩散及病毒自身的神经毒力,研究者首次在冠状科病毒中发现了这种现象,而冠状科病毒被认为和三分之一的常见流感相关,而且研究者推测其还和多种神经性疾病的发

Science:组蛋白单点突变可导致罕见儿童癌症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一种组蛋白编码基因发生缺陷与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来自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Peter W. Lewis表示,大多数癌症的发生需要多个突变的共同作用,而他们发现的这个基因突变本身就足以导致形成肿瘤。  组蛋白除了用于形成核小体,

影响脑褶皱蛋白的新的基因突变

  大脑皮质发育的基因GPR56。   一项将某一特别基因与皮层脑回——即人脑表面显著的褶皱——挂钩的新研究提示,这些特征性的外形是以区段的方式形成并受到控制的。Byoung-il Bae及其同事对来自3个不同家族的5个人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布洛卡区——或大脑的语言中枢——有着异常薄且平

Cell-Death-Differ:前列腺癌恶化标志

  前列腺癌是近年来导致西方国家男性死亡的严重癌症之一,扩散性疾病的患者治疗情况也不够乐观。血清中的前列腺特意抗原(PSA)是用于癌症检测的分子标记,但是对于癌症的恶化PSA并不能够达到准确的预测,因此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分子标记对于前列腺癌的中期诊断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由于前列腺癌的异质性,至今还没

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可以用在患前列腺癌的男性身上

   药物阻断了一种被称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的聚合酶(PARP),该酶能够帮助细胞修复某些类型的DNA损伤。肿瘤学者大多检测出生时带有两个癌症相关基因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的PARP抑制剂。由于他们禁用修复DNA损伤的蛋白会导致癌症刺激突变,因此这些基因突变增加了妇女患

【前列腺癌】现状与病因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2102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前

肥胖可能加剧前列腺癌

  法国的一个研究团队日前通过研究找到了肥胖与前列腺癌之间的联系。他们发现脂肪细胞能够释放一种特定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小鼠前列腺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该发现证实了此前肥胖增加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的猜测,或有助于开发出治疗前列腺癌的全新策略。   此前,就有不少科学家和医生认为肥胖与前列腺癌之间

【前列腺癌】治疗与预防

    治疗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治疗方法,能够治愈早期前列腺癌的方法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外放射治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适应症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PSA

前列腺癌的观察等待

前列腺癌不像肝癌、胃癌等这种进展很快的恶性肿瘤,等患者有自觉症状的时候已经离死亡不远了。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差异很大,以美国为例,美国2011年新发前列腺癌约24万,但死亡病例只有3万[1],而且一些常规尸检报告提示60%-70%的男性有前列腺癌,大部分是无进展的[2]。因此可以想象如果这些患

前列腺癌新进展-纽约大学合成Wnt通路的靶向疗法

  新一代抗雄激素药物如辉瑞(Pfizer)和安斯泰来(Astellas)的Xtandi,以及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的Zytiga,都能提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存活率。不过近期一支来自纽约大学的多学科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全新的化合物,有望进一步改善该疾病的治

Nat-Med:1178个生物标志物被鉴别-将助前列腺癌患疾病预测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男性基因组中鉴别出了1178个生物标志物,其或能帮助有效预测男性机体前列腺癌生长的趋势,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男性前列腺癌进展的线索或许在其遗传性DNA中。图片来源:UCLA Hea

阻断特定的蛋白质可为致命的前列腺癌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Abramson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阻断一种名为CDK7的激酶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已经扩散且对标准疗法产生耐药性的前列腺癌细胞死亡。研究小组确定CDK7的作用是控制

浙江大学发现血清铁蛋白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治准确性

  浙江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对近3000例前列腺癌病例的对照研究,发现血清铁蛋白可提高前列腺癌预测的准确性,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相关论文2月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肿瘤靶标》。  “此前的研究中,多种肿瘤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存在升高现象, 提示血清铁蛋白可能是恶性肿瘤潜在的生

Cell: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

  癌症基因组学有望通过揭示驱动个体患者肿瘤细胞的遗传突变来实现个体化癌症治疗。但解读这一基因组数据仍然是个挑战。一些突变和其他遗传改变对癌细胞的影响,呈现在与细胞生长、增殖和其他癌症生物学标志相关的复杂分子互作(信号通路)网络中。通过绘制在前列腺癌细胞中活化的一些关键信号通路,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可以

Nature:挑战常规!FOXA1以三种不同方式化身为癌基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杰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FOXA1以三种不同的方式颠覆了正常的生物学规则来驱动前列腺癌产生。他们将这种三种类型称为FAST、FURIOUS和LOUD以反映它们的独特特征。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6月2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is

Dev-Cell丨同济王平组揭示肿瘤干细胞调控新机制

  肿瘤干细胞是导致肿瘤产生耐药性、潜伏及转移的关键因素,因此靶向肿瘤干细胞是治疗癌症的有效策略。转录因子NANOG(源于 Tir Nan Og 凯尔特语,意即永恒青春之地【1,2】)对维持肿瘤细胞的干性至关重要,可作为多种癌症恶性程度和预后不良的标志。因此,阐明NANOG的表达调控机制有助于找到靶

JBC:科学家发现抑制前列腺癌的“死亡之吻”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的细胞蛋白或能稳定促进肿瘤发生的信号通路,这或为后期研究人员开发治疗前列腺癌的新型疗法提供了一种新型靶点。  药物吉非替尼通常用来治疗乳腺癌、肺癌和

关键癌症蛋白的突变或帮助开发新型靶向疗法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阻断癌症关键蛋白的方法,这种名为STAT3的蛋白可以扮演一种转录因子,来帮助将DNA指令转换为RNA指令从而产生新的蛋白;当处于过度活跃阶段时,STAT3就会促进并加速异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引发癌症,而科学家们进行了多种方法来选择性地阻断癌症中STAT3的表达,但至

基因突变致蛋白质合成异常分析(六)

   目前已知的DMD基因突变主要为缺失型,约占病例的50%-60%;重复(duplication)次之,约占6%,有两个缺失热区:即5’端的第4-21外显子(占缺失的20%);另一为第45-52外显子(占54%-60%)。内含子44约160-180kb,断裂频率最高,缺失导致移码突变者,多数会引起

基因突变致蛋白质合成异常分析(一)

   蛋白质性质是由DNA分子上碱基数量和顺序决定的。如果DNA分子的碱基数量或顺序发生变化,由它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就发生相应的改变。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分子质和量异常,从而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称为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  分子病种类很多,根据各种蛋白质的功能可将分子病

基因突变致蛋白质合成异常分析(五)

   表4-2选择性免疫蛋白缺乏症分型IgA缺乏症选择性IgA缺乏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Nezelof综合症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SIgA(分泌型)缺乏症IgA缺乏症IgA缺乏症选择性IgM缺乏症Wiskott-Aldrich综合征IgE缺乏症IgA-IgM缺乏症IgA-IgG缺乏症L链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