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生科院发现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分子机制

近日,最新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 正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组的研究论文CLOCK/BMAL1 Regulates Circadian Change of Mouse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 by SIRT1。该研究揭示了节律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分子机制。 大多数生物体为了适应昼夜的变化,产生了控制自身节律行为的生物钟。在哺乳动物中,生物钟广泛地参与了多种代谢过程的调控。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营养失衡、缺乏锻炼等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常见原因。旅行时差、昼夜轮班工作、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导致的生物节律紊乱,在人群研究中均有报道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但相关的分子机制还很不清楚。 CLOCK和BMAL1是调控节律的两个核心转录因子,SIRT1是代谢的重要调控蛋白。翟琦巍研究组前期研究发现SIRT1是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调控蛋白,并且......阅读全文

揭示节律调控胰岛素敏感性关键分子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翟琦巍小组在一项研究中,揭示了节律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肝脏病学》。  大多数生物体为了适应昼夜变化,产生了控制自身节律行为的生物钟。在哺乳动物中,生物钟广泛地参与了多种代谢过程的调控。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营养失衡、缺

上海生科院发现节律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分子机制

  近日,最新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 正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组的研究论文CLOCK/BMAL1 Regulates Circadian Change of Mouse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 by SIRT1。该

科学家揭示胰岛素敏感性的昼夜节律调控机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10.shtm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丁国莲课题组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孙正课题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丽课题组等合作,发现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GABA神经元的R

生物节律影响免疫健康

  近日,一个爱尔兰联合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了一篇小鼠研究,揭示生物钟和一天中的时间如何影响免疫应答。  生物节律和24小时长的昼夜交替相互作用,理解其影响能帮助制定药物靶向策略,以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物节律所描述的生物钟能根据一个24小时循环周期调控地球生物的活动。通常认为,保持良好

昼夜节律的概念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又称节律。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睡眠和觉醒等行为显示昼夜节律。人体生理功能,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昼夜节律与人类的活动关系密切。生理节律遭扰乱,会导致食

干细胞节律功能的稳定可延缓衰老,延缓节律功能变化2

IRB Barcelona研究所的Salvador Aznar Benitah表示,老化的干细胞虽然仍然具有昼夜节律,但其又执行了另一组功能来解决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问题,即适应压力的能力。研究人员将来自幼龄鼠(3个月龄)和老鼠(18至22个月龄)的皮肤、肌肉和肝脏3种组织的干细胞,每4小时进行

干细胞节律功能的稳定可延缓衰老,延缓节律功能变化1

                                 干细胞是人体内一种尚未分化的细胞,可分化为多种人体组织器官,以保持人体年轻和维持生命。干细胞具有节律功能,这决定着人类的衰老。关于这点科学家们曾做出研究,认为年龄会影响到这一变化,但近日有学者推翻了这一言论。

心电图分析:这是什么节律?

图中可见宽QRS波规律出现,频率113次/分。这是什么节律?A. 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B. 房性心动过速,2:1房室传导,LBBBC. 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LBBBD. 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答案:C. 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LBBB 讨论:I和V1

PNAS:昼夜节律基因表达

  一项研究发现,昼夜节律钟对基因转录的节奏影响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加广泛。昼夜节律钟驱动着包括睡眠、体温和激素水平在内的生物过程,研究提示这些过程可能是受到昼夜节律控制的基因转录的调控。  John B. Hogenesch及其同事使用RNA测序以及DNA微阵列确定这种昼夜节律钟调控着小鼠器官的有节

Cell揭示节律活动调控机制

  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Amita Sehgal博士,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控制果蝇日常节律性作息行为的一个大脑回路。新研究还发现,人类大脑蛋白CRF的果蝇版本是这一回路中的一个重要协调分子。   果蝇中的CRF叫做DH44为休息/活动周期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