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Ⅱ型糖尿病新致病基因浮出水面

德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卷》月刊上报告说,他们在老鼠体内发现一种新的Ⅱ型糖尿病致病基因,并在部分老鼠身上发现可抑制这种基因的基因短序列。 为深入了解Ⅱ型糖尿病致病基因,德国营养研究所、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莱比锡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基因组与人类非常相似的老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同样出现肥胖的老鼠,有些未出现血糖升高等患糖尿病的风险征兆,有些却会出现脂肪和糖的代谢失衡,罹患糖尿病。 在研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时,科学家在老鼠体内发现了一种名为Zfp69的基因,这一基因可导致老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在这种基因的非编码区发现了一种几乎能完全抑制该基因表达的“转位子”,如果没有这种“转位子”,Zfp69基因就能充分表达,使肥胖老鼠容易患上Ⅱ型糖尿病。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在随后对糖尿病人的研究中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体内也存在一种与Zfp69类似的基因。在该基因作用下,人体内过......阅读全文

人类能活120岁?诺奖得主解读第三次药物革命

  “我们能否永葆青春,治愈所有疾病?”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龙•切哈诺沃在13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医学工程大会暨产品与技术交易博览会上提出,个性化医疗所带来的“第三次药物革命”已经来临,将帮助人类治愈更多疾病,但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人类能活120岁吗?  随着医学和

盘点:2015年医学与生物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国家Top10

  美国  人脑研究取得新成果,医学与疾病防治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学成果纷呈。  2015年,美国科学家在人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类大脑,尽管它只有铅笔上橡皮擦那么大,发育程度与一个5周大胎儿的大脑相当,尚没有任何意识,但具备人脑绝大多数细

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香港成功召开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暨2012年亚太区生物信息学峰会在香港九龙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大基因主办,《GigaScience》杂志协办。来自全球300多名专家学者云集香港,共同探讨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云计算、生物伦理等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

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香港成功召开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暨2012年亚太区生物信息学峰会在香港九龙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大基因主办,《GigaScience》杂志协办。来自全球300多名专家学者云集香港,共同探讨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云计算、生物伦理等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

基因检测市场化 500 美元基因检测引 FDA 担忧

   本月初,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致信 DNA4Life、Interleukin Genetics 和 DNA-CardioCheck 公司,指出这三家公司未获批准,私自向消费者提供医学检测服务。由于某些检测服务完全跳过医生,FDA 对这些公司如何利用 NDA 测试提供健康信息表示担忧。  DNA

英国科学家发现7种疾病的新遗传变异体

该研究为开发新的治疗措施和进行遗传测试铺平了道路  英国科学家最近在了解疾病背后的遗传学因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寻找遗传差异,研究人员分析了17000人的血样脱氧核糖核酸(DNA),最终发现了双相障碍、克罗恩病、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和1型与2型糖尿病的新遗传变异体。该

中科院医药学组院士新增12名 包括三名女科学家

  2015年11月13日,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单发布,共计61名杰出科学家入选此次院士榜单。其中,备受生物界瞩目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名单也新鲜出炉,从30位候选名单中历经“终选”机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学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来

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史

   医学遗传学借助于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在遗传学理论指导和实验方法广泛采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在遗传学中获得的每一新的成就都非常迅速地应用于研究人类的疾病,因而医学遗传学近年来得以突飞猛进。  医学遗传学早期受孟德尔、摩尔根经典遗传学的指引,对遗传病的来源及传递方式作了朴

多基因病分析(二)

  多基因遗传引起的畸形,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影响,诸如社会经济原因对母体及其子宫的影响均可导致畸形的产生。常见的这类先天畸形有脊椎裂、唇裂、腭裂、短指或缺指、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髋脱臼、先天性肾缺乏、先天性巨结肠症等。举几例简述如下。  (1)先天性心脏缺陷(congeni

研究发现部分“糖孩子”有望扔掉“药罐子”

  近日,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刘丽梅团队发现,在中国人种中,存在一类特殊的“MODY2型青少年糖尿病”,这类人群可以不吃降糖药不打胰岛素。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代谢》。  糖尿病按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青少年成人起病型糖尿病是

科学家搜捕致病基因研究开始进入“收网期”

个性化医疗时代不再遥远 2007年,科学家找到大量常见疾病的基因根源。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今年宣告,寻找致病基因的研究开始进入“收网期”,经过多年挫折,“基因猎手们感到自己终于将猎物逼到了死角”。 过去一两年中,有关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肠炎、青光眼、肥胖、

合成生物学:从“设计生命”到理解生命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使得人类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生命”,甚至开始“设计生命”,充当新时代的“造物主”;在“上帝已死”的时代,人类自身开始扮演起近乎“上帝”的角色。  2010年,基因科学家温特尔带领他的团队在实验室合成了第一个人工合成细胞,命名为“辛西娅”,并称它是第一种“以计算器为父母

基因检测 真能“剧透”人生?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基因检测逐渐从生物医学实验室走向临床,走近普通大众生活。图片来源网络  在“基因检测可以预测疾病”“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孩子天赋”等“盛名”之下,不少机构也纷纷推出相关服务。基因检测到底价值如何?对于新兴技术,我们该如何更好利用和有效监管?本报记者展开调查。  可以治百

疾病预测、天赋检测 基因检测真能“剧透”人生?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基因检测逐渐从生物医学实验室走向临床,走近普通大众生活。在“基因检测可以预测疾病”“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孩子天赋”等“盛名”之下,不少机构也纷纷推出相关服务。  基因检测到底价值如何?对于新兴技术,我们该如何更好利用和有效监管?本报记者展开调查。  可以治百病?  能准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6

    一、小鼠突变品系   1.AKR/J-nustr:(1)遗传背景:①起源:从1925年到1936年,Furth 从宾夕法尼亚州的Norristown一位商人处获得“淋巴瘤病”原种,继而选择培育成为白血病高发品系,然后又引到了洛克菲勒研究所(Rockerdller Institute

科学家解码5300年前冰人奥兹DNA

  科学家近日提取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冰人奥兹”的DNA并对其进行解码,以期找到他的后代并分析人类基因图谱的变化。  1991年,科学家在奥地利和意大利交界处的阿尔卑斯山冰川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男性冰尸。研究发现,这具冰尸有53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他被命

基因与疾病治疗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一览

  1. Retrovirology:整合到人基因组中的古老逆转录病毒有助抵抗HIV-1感染  doi:10.1186/s12977-017-0351-8  在我们的进化过程中,病毒持续地感染人体。一些早期的病毒已整合到我们的基因组中,如今它们被称作为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uman endogeno

英科学史壮举:发现7种疾病致病基因

       英国科学家基于基因分析的医学研究为治疗一些常见疾病(诸如躁狂抑郁症和糖尿病)开辟了新的途径。关于这项研究的报告发表在最近一期《自然》杂志上。    科学家们宣布的首批成果是7种常见疾病的致病关联基因。这一研究成果被

深度解读:个人基因组学的现状与发展

  什么是Personal Genomics?  Personal Genomics,一般翻译为“个人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个人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  1990年开始发起的浩大的“人类基因测序计划”是从大量的个体中获取基因信息,综合之后建立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人类“平均”基因组

Science热议,梦魇照进现实?

  经典科幻电影Gattaca(《千钧一发》)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未来,那时孕前基因筛查相当普遍,人们甚至可以直接定制后代的基因。孩子们在出生前就被决定了日后的社会地位,经筛查优化的孩子们长大后可以做宇航员,而没有经历基因改造的孩子们只能去扫大街。谁都不希望未来如此残酷,但我们似乎离这样的世界越来越近

诺贝尔奖技术造福中国患者

生 物 谷 网 站    新闻背景: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前被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这三位科学家的一系列基因治疗科研成果,为“基因靶向治疗技术”奠定了基础,此技术已经在我国开展,使不少肿瘤患者得以延长生命。

中国专家解读诺贝尔医学奖:“基因敲除小鼠”缘何获奖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主任张愚8日介绍,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们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基因敲除小鼠”的方式,把任意改变小鼠基因变为现实,不仅可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而且为人类攻克某些遗传因素引发的疾病,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 张愚介绍,所谓“基

产前DNA检测走红背后的基因江湖

  经历了2015年的热捧,2016年的资本小幅理性回归,2017年上半年的热潮趋缓后,泛泛的基因测序将无法持续吸引资本的目光,未来行业热点在于技术突破,或者商业模式的突破。  (做一次全基因检测,会产生100多G海量数据,其中能被用于科研与临床应用的,只是蛋白编码基因与少量的非蛋白编码基因,占整体

中国专家解析:2015年美国十大医学里程碑事件

  近日,美国每日健康网总结出“2015年美国医学十大里程碑事件”,涉及流感、糖尿病、癌症等多个领域,其中一些新研究、新观点和新疗法具有非凡意义,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记者第一时间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此解读。  一、使用新型流感疫苗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2014年~2015年美国流感疫苗预防有

基因检测并非无所不能 理性看待基因检测

  只需一根头发、一点唾液或者一滴血,就能预测人体罹患癌症、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这种根据基因测序所做的体检,料想多数人都会将信将疑。但偏偏因有乔布斯、安吉丽娜·朱莉等名人使用过而一时扬名,从而悄然成为我国高端体检以及医学诊断等领域的新热点,且价格不菲。有些宣称个人全基因测序的体

理性看待基因检测:并非无所不能

       只需一根头发、一点唾液或者一滴血,就能预测人体罹患癌症、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这种根据基因测序所做的体检,料想多数人都会将信将疑。但偏偏因有乔布斯、安吉丽娜·朱莉等名人使用过而一时扬名,从而悄然成为我国高端

华人团队报道糖尿病孕妇与新生儿缺陷的致病机理

  神经管缺陷,又称神经管畸形,胎儿NTDs主要表现为无脑儿、脑膨出、脑脊髓膜膨出、唇裂、腭裂等。我国每年新发NTDs患儿约1.8万例。发病原因复杂,包括孕妇糖尿病、叶酸缺乏、肥胖、和妊娠早期用药不当。每年全球有30万孕妇受NTDs影响,她们所产下的病儿中约10%寿命不超过1年。母亲患有糖尿病时妊娠

科学家发现"长寿"基因:长命百岁将不再是梦

  新华网专电 荷兰科学家研究数千名长寿老人后发现,这些老人体内的一些基因可能是他们长寿的秘诀。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6日报道,荷兰莱顿大学科研人员以3500名年龄介于90岁和100岁的老人和他们的家庭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发现他们体内脱氧核糖核酸(DNA)中存在一些特定基因的几率高于普通人

新的基因编辑领域突破口—表观遗传调控

  几十年来,DNA一直被认为是决定生命遗传信息的核心物质,但是近些年不断的研究表明,生命遗传信息从来就不是基因所能完全决定的,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可以在不影响DNA序列的情况下改变基因组的修饰,这种改变不仅影响个体的发育,而且还可遗传给后代。如肿瘤等多种疾病并非仅由基因突变而引起,且与DNA和组蛋白

新的基因编辑领域突破口—表观遗传调控

  几十年来,DNA一直被认为是决定生命遗传信息的核心物质,但是近些年不断的研究表明,生命遗传信息从来就不是基因所能完全决定的,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可以在不影响DNA序列的情况下改变基因组的修饰,这种改变不仅影响个体的发育,而且还可遗传给后代。如肿瘤等多种疾病并非仅由基因突变而引起,且与DNA和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