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CI论文考核高校:“巨型”失去优势

日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下称中信所)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显示,我国的SCI论文数量已达23.14万篇,位居世界第二。但在显示论文影响力的指标——被引用次数上,我国排位第四。如果借用经济学的名词来说,我国科技论文的“性价比”还不够高。 统计还显示,世界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是11.05次,而我国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的平均被引用率为7.57次,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国科技论文发表后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的论文所占比例甚高。 为引导科研人员重视论文的质量与影响,中信所于2009年开始推出新的统计指标——“表现不俗”论文:就是在各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的世界均值划一条线,高于均线的论文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2013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中,表现不俗论文的比例为33.8%,只有1/3的论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如何提高我国......阅读全文

重磅!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

  2024年3月27日,爱思唯尔 (Elsevier) 重磅发布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榜单。此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  爱思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被撤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896.shtm撤回声明称,多位署名作者表示,已发表的论文没有准确反映所研究材料的来源、所进行的实验测量和应用的数据处理协议。这破坏了已发表论文的完整性。美国室温超导论文被撤回。11月7日,国际学术

造假巨头Nature论文被撤稿

  根据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网站的报道,在阿拉巴马州大学调查发现它的前雇员,蛋白质研究专家H.M.Krishna Murthy在蛋白结构研究上造假,发布的多个蛋白质结构“是篡改和/或伪造的”这一真相6年之后,1月4日《自然》(Nature)杂志撤回了他发表于2006年的一篇蛋

中国科技:投入增加-论文翻番

  中国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跃升期,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部分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展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全面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突出优势与增长趋势,分析对比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差距和发展。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0月12日在北京发布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一、我国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双双进入世界排名第3位,排在美国、英国之后。  2006~2016年十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12.8%,世界排名超过德国,由去年统计时的

白宫被指严重篡改全球变暖报告引争议

据美国媒体10月24日透露,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朱莉·格伯丁提交的一份有关全球变暖对美国民众健康影响的听证会书面证词,被白宫方面进行了严重篡改。此事引发了美国国会和媒体等各方的关注。 格伯丁10月23日在美国参议院环境保护和公共工程委员会举行的一个听证会上作证,阐述全球变暖形势下疾病传播等将对

4701人入选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2021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软科(上海软科

茅台招科研员引关注:要求SCI论文或发明ZL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95.shtm 文 | 田瑞颖 近日,茅台集团再发招聘公告。其中,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招聘2名科研员,需满足本专业相关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请发明专利。 对于这部分高学历科研员是

官员读博是否妨害教育公平:清华论文博士引争议

  5月1日,曾因老家房屋被强拆而给山东省潍坊市市长写公开信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进文在微博上称,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是他的同班同学,但同学们从未见过徐景颜。    当天,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廖莹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确实是清华

高校学生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问题引关注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了《河南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件》,其中1件涉及高校学生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的案件引人关注。在该案件中,法院判决学生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应归学生个人所有。近年来,因学生学位论文的使用而产生纠纷的案件并不少见,日前,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调查。 案件回放:学生学位论文的著作权

中国SCI论文篇均被引次数列世界第12位

  一年一度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11月26日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在北京发布。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共10.88万篇,其中1.68万篇(占15.5%)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平均线,较2008年的11.5%上升了4个百分点。   引人

107篇论文被撤-双方都在反思

  4月21日,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布声明,该集团旗下《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期刊撤下所刊登的107篇论文。此次被撤稿论文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同行评审意见。  “此次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续。”针对撤稿事件,施普林格·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引智力度

  9月13日,科技部与国家外专局就引进国外智力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服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发挥管理和资源优势,从整体上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引进国外高端智力资源和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  双方将更好地发挥重大专项国际合作平台作用,针对国家战略需要集成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共同促进国家重

太原科技大学两名教授入选2023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502.shtm

201篇:中国科协公示优秀科技论文拟入选论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055.shtm

科技部:存在“唯论文”或奖励论文发表将被处理

  9月28日,科技部网站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415号(科学技术类130号)提案答复的函》。  针对黄力委员提出的《关于确立目标导向的科研项目评价体系的提案》,作出了详细答复。  科技部表示,将持续对项目、人才、基地等科技评价活动中的“四唯”做法开展清理,防止“四唯”清理走过

101位清华学者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一系列统计数据表明,清华大学学者的研究领域获得世界范围学术界的关注,相当一批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世界级影响力。根据世界著名出版公司爱思唯尔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及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等,清华大学学者都位列榜单前

高被引光环的背后,是做“有用”的研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353.shtm过去几个月,对张登松来说,是蛮有收获的一段时光。5月下旬,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张登松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张登松(受访者供图)半

盘点!这些明星高校盛产全球、中国高被引学者

  随着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及高校对高质量教科研成果的迫切需求,顶尖人才越来越受高校追捧。新一轮学科评估即将启动,顶尖人才预计将在师资队伍与资源这一指标中占有重要权重。  近日,爱思唯尔公布了新一期中国高被引学者的入选情况,这份名单基本涵盖了自然科学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科学家。除了爱思唯尔中国高

抢发论文引热议-非正式科研合作需要书面约定吗

  据媒体报道,9月15日,《科学通报》(英文版)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学术带头人)张生家,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灿等人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作者栏。论文刊出即引发争论,质疑方认为,张生家与谢灿的课题组存在事实上的合作

科技杂谈:论文就像GDP别看太重

2015年,中国学术界接连经受了三次撤稿风波。一次是3月份,英国BMC出版社撤回43篇论文,其中有41篇出自中国学者之手。第二次是8月份,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来自中国作者的64篇论文。最近的一次是10月份,全球学术期刊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

中国科技论文的整体表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6年10月12日发布  自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影响的统计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国科技论文发表状况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对中国在ZL产出、科技期刊、学术图书出版等领域情况的统计分析。  一、我国的高

两篇线虫论文被证实图片造假

  ——佛罗里达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两项研究的论文第一作者伪造了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应激应答数据  生物通报道: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调查结果指出,分别在2013年和 2014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其第一作者伪造了几张图片的数据,这两篇论文主要报道了参与线虫应激应答

科学论文罕以负面方式被引用

   是否有篇研究论文只是在批评你的工作?把它当成一种恭维吧。首次分析“反面引证”及其影响的大型研究显示,这种被正式表达的争论非常罕见,并且只有高被引研究才能吸引它。  被引次数通常是作者们渴望的,但当它们成为一篇批判性评论或一项与之矛盾的研究成果一部分时,或许就没有那么受欢迎了。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

那些被撤的论文,事后“风评”颇佳?

  近几年,论文撤稿情况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另一个现象是:不少论文虽已被撤,但其引用量却在增加,并且影响到由此产生的学术成果的可靠性。  最近,美国一位信息科学教授就发现,一篇2005年发表于CHEST期刊、题为Effects of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

The-scientist教你如何发表论文及应对被拒

  应对论文被拒是所有学术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要求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够从批评中获益,有时候还需要一些谈判技巧。科学文献中的许多论文最初都是被拒,在它们发表之前往往都引发了激烈的科学讨论,无论最终它是刊登在最初遭拒的或是其他的期刊上。最近,The scientist杂志的编辑从研

人民日报:“论文博士”莫被异化

  最近有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生王进文在其微博上称,“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把手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但从未见其上课。”为此,清华大学法学院回应: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确实是该院在读博士生,但他并非是全日制博士生,而是“论文博士”。   何为“论文博士”?据查,“论文博士”确为国外较通行

武大教授三篇论文被国际期刊撤销

  因重复发表,以武汉大学教授樊明文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被《细胞生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JCB)撤销。   JCB在6月份发表的撤销声明中称,经作者、期刊主编以及威利期刊出版公司同意,该论文被撤销。此论文内容与作者发表于《组织工程与再

“石头剪刀布”论文作者:曾被质疑“搞笑”

   热帖  “石头剪刀布研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最佳”,让半年前曾引发热议的一篇学术论文再次成为网络焦点。对此,项目的研究者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彬教授坦言“没想到”;而另一位研究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周海军研究员则表示,要获得认可还“需要学术界的同行的肯定”。  曾被质疑“来

高校论文反抄袭系统被用做抄袭道具

  这个时间,依然留在学校的大四学生,不是在实习,就是在赶论文。  小王是杭州下沙高教东区一名法学专业的大四学生,他在钱江晚报热线电话中抱怨:“我的室友靠论文反抄袭系统,把复制粘贴的毕业论文稍作修改,拿去交差,居然完全查不出来。”  目前全国重点高校基本都使用了论文反抄袭系统,这套系统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