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奋进号宇航员太空行走当“安装工”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机组两名宇航员在7月18日进行升空以来的首次太空行走,并与国际空间站机组人员一同操纵机械臂,完成了空间站“希望”号实验舱的最后一个组件——外部实验平台的安装工作。 美国东部时间7月18日12时19分(北京时间7月19日零时19分),“奋进”号宇航员戴维·沃尔夫、蒂姆·科普拉走出空间站密封舱,开始当天的工作。在持续5小时32分的太空行走中,他们移除了“希望”号的绝缘罩,改装了相关电路,为安装外部实验平台做准备工作。 此后,“奋进”号和空间站宇航员一同操纵机械臂,将外部实验平台移出“奋进”号的有效载荷舱,并使其接近“希望”号。最终,在宇航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外部实验平台连接上“希望”号的两个加压舱段。 “希望”号实验舱是日本作为空间站参建方建造的最大组件,由美国航天飞机分3次送上空间站。“奋进”号15日升空,17日与空间站对接,并将于28日脱离空间站。......阅读全文

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们可以在危机时刻休眠。其实,这并非只是一个幻想,而是全球宇航员的真实愿望,从登上飞船就倒头大睡,一觉醒来已到达目的地,太空旅行就像乘坐高铁软卧那样“夕发朝至”,岂不美哉!  但是,怎样才能使宇航员在健康状态下长期熟睡?如果人类能像熊一样冬眠几个月

移民火星?先赶跑三个“拦路虎”

   在电影《星际穿越》中,宇航员之间也常因意见不合而争执,甚至在外星球上大打出手。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科学家仍在苦苦探求如何保护宇航员不受太空辐射伤害,如何减少太空零重力对他们身体造成的影响,但在近日于伦敦举行的会议上,宇航员面临的社会和心理障碍也成为专家们探讨的焦点。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

盘点在太空中进行的7大奇异实验

  航天机器人Robonaut-2(R2)和欧洲空间局的意大利宇航员保罗·内斯波利在一起   “素食者”植物生长室   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装卸操作集成中心    NASA新建的老鼠生存舱   地球之上240公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展示自己的精湛足球技

美国小行星探索计划或在质疑声中走向绝境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下一艘计划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飞船定于下月初搭载“德尔塔4”火箭开展不载人试飞。现有计划要求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利用新的“猎户座”飞船开展载人飞行。届时,该飞船将搭载一枚NASA新重型火箭,首次在半个世纪里将宇航员送出地球轨道。然而,在后太空飞船时代,更加不确定的是他们

揭秘美未来月球基地:4名宇航员可停留半年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近日公布了美国宇航局未来重返月球计划中,建造月球基地的部分设计方案。   2006年12月,美国宇航局对外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月球南极有望成为选址地点。建成后的月球基地上将有探测车和生活区,能够实现电力供应,保证宇航员在月球上

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揭晓2008年十大航天新闻

中国实现第一次太空行走入选 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对太空飞行来说,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见证了很多重大的历史性时刻:世界上最强大的伽马射线望远镜、国际空间站上最大的太空舱、印度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和正好是美国首位宇航员后代的太空游客都被成功送入太空。以下是20

长期太空任务致宇航员脊柱肌肉萎缩

  由美国航天局资助的一项新研究的结果25日显示,宇航员在执行长期太空任务后会出现脊柱肌肉虚弱与萎缩问题,在返回地球一两个月后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背部疼痛是宇航员在执行长期太空任务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一半以上的宇航员都曾报告过脊柱疼痛。与背部疼痛相应的是,宇航员们会长高5厘米左右。他们返回地球后

神九将载3名宇航员升空 最多可在轨飞7天

  昨日(3月3日),中国科技馆“科学讲坛”上,中科院院士、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技术顾问刘竹生表示,今年6-8月,神九将搭载3名宇航员飞天,按照载人运载火箭设计,神九最多可在天上飞行7天。   “天宫”马桶分男女   目前,神九搭载的宇航员正在训练,“宇航员按坐‘奥拓’训练,但要坐‘奥迪’上天。”

为什么宇航员飞完会变近视?

  有些宇航员们执行完长期太空任务回到地球之后,患上了无法治愈的近视。现在科学家们找到了原因,但找到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什么宇航员飞完会变近视?  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们表示,这一问题与大脑和脊柱周围的脑髓液体积变化有关。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中会导致脑髓液堆积,从而让

飞越地球保护性磁层之外将会增大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28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旗下《科学报告》期刊的一项生理学研究显示,与执行近地轨道任务的宇航员或从未执行过轨道任务的宇航员相比,参加过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这一发现对超出地球保护性磁层之外的航天飞行有重要启示。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实施的一系列载人

长期太空任务致宇航员脊柱肌肉萎缩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5日电(记者林小春)由美国航天局资助的一项新研究的结果25日显示,宇航员在执行长期太空任务后会出现脊柱肌肉虚弱与萎缩问题,在返回地球一两个月后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背部疼痛是宇航员在执行长期太空任务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一半以上的宇航员都曾报告过脊柱疼痛。与背部疼痛相应的是,

新研究成果让宇航员吃下“定心丸”

  据英国《独立报》近日报道,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太空飞行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部分——B细胞浓度几乎没有不利影响,这项研究让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以及未来将执行深空探测任务的宇航员暂时吃下一颗“定心丸”。  B细胞会在人体产生抗体以抵抗感染,宇航员必须让自身的B细胞免疫力保持最佳状态,以

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宇航员出舱太空行走

11月15日,俄罗斯宇航员费奥多尔·尤尔奇欣(左)和奥列格·斯克里波奇卡准备返回舱内。11月15日,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斯克里波奇卡在国际空间站“码头”对接舱外作业。11月15日,俄罗斯宇航员费奥多尔·尤尔奇欣在国际空间站“码头”对接舱外作业。11月15日,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斯克里

研究发现模拟宇航员锻炼计划或有助于降低癌治疗副作用

  在太空飞行期间,宇航员承受着与接受化疗、免疫疗法和靶向疗法等治疗的癌症患者相似的身体压力。在一项于2019年11月14日发表在Cell期刊上的标题为“Multisystem Toxicity in Cancer: Lessons from NASA’s Countermeasures Progr

老教授领衔课题组研发新材料技术课题助神十飞天

    神十成功飞天,今天,记者了解到,东华大学72岁的袁琴华教授领衔课题组研发的航天卫生材料又成功应用到宇航员的太空生活中。这是10年来,该课题组继神五、神六、神七、神九之后,第

新研究说太空工作没有让男宇航员减寿

  北京12月28日电宇航员会因太空工作而暴露在地面上不常见的辐射中,这是否会影响寿命让人关心。一项新研究说,目前来看男性宇航员没有因此而减少寿命。  美国死亡率研究与咨询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上报告说,宇航员与普通人相比通常健康状况更好、生活更富裕,寿命也更长,但人们关心的是,

全球首个机器人宇航员将前往国际空间站

机器人宇航员“Robonaut-2”汇集了目前机器人科技领域的最高端技术“Robonaut-2”在肯尼迪宇航中心展出,它将于11月登陆国际空间站。“Robonaut 2”拥有灵活的双手,能同人类宇航员一样使用工具执行相关的各类太空作业。全球首个机器人宇航员  据《每日邮报》8月13日

35年俄载人飞船首次发射失败 宇航员生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载有俄罗斯和美国宇航员的一艘俄罗斯飞船11日发射失败。目前,俄救援人员已找到紧急着陆的两名宇航员,两人均平安无恙。  据俄罗斯航天集团发布的消息,莫斯科时间当天11时40分(北京时间16时40分),载有宇航员的“联盟MS-10”飞船由“联盟-FG”型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首次入“龙腹”

  美国航天局日前宣布,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当天打开对接舱门,进入了有史以来与空间站首次对接的商业飞船——“龙”飞船。     此次入舱行动由空间站指令长奥列格·科诺年科和宇航员唐纳德·佩蒂完成。美国东部时间5月26日5时53分(北京时间17时23分),两位宇航员缓缓打开了连接空间站“和谐”号节

俄美3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

  俄罗斯“联盟MS-08”飞船4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成功着陆,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半年多的俄美3名宇航员搭乘飞船安全返回地球。  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布消息说,飞船于当地时间17时44分许(北京时间19时44分许)在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市附近一处空旷地区成功着陆。3名宇航员状态良好。  返回地面的3名

美宇航员完成今年第二次太空行走

  国际空间站两名美国宇航员当天完成6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为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更换电池。这是今年空间站上的第二次太空行走。  美国东部时间29日14时27分(北京时间30日2时27分),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和克里斯蒂娜·科赫两人结束了太空行走,历时6小时45分钟。  据美航天局介绍,两名宇航员将空间

美副总统提出美宇航员5年内登月

  美国副总统彭斯26日说,美国要展开一场21世纪的“太空竞赛”,在2024年前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这比美国航天局现有登月计划提前4年。  彭斯当天在美国国家太空委员会第5次会议上说,在5年内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是“本届政府的既定政策”。  “让我明确一点:登上月球的第一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都将

致病细菌威胁宇航员健康 或成人类探索深空重大障碍

科学家指出,发生突变的致病细菌可能会成为人类探索深空的一个重大障碍(图片提供:NASA )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科学家指出,发生突变的致病细菌可能会成为人类探索深空的一个重大障碍。   科学家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无论宇航员在航天器发射时多么健康,他们体内都有可能携带致病细菌,比如大肠

俄加加林号载人飞船飞赴国际空间站

  俄美3名宇航员莫斯科时间4月5日2时18分(北京时间当天6时18分)搭乘以加加林命名的俄罗斯“联盟TMA-21”载人飞船飞赴国际空间站。   根据俄罗斯电视台的直播画面,运载着“联盟TMA-21”载人飞船的俄“联盟-FG”型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飞船船舱内的俄罗斯宇航员

美副总统提出美宇航员5年内登月

  美国副总统彭斯26日说,美国要展开一场21世纪的“太空竞赛”,在2024年前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这比美国航天局现有登月计划提前4年。  彭斯当天在美国国家太空委员会第5次会议上说,在5年内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是“本届政府的既定政策”。  “让我明确一点:登上月球的第一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都将

宇航员捕捉到法意边境璀璨夜景图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4月28日捕捉到法意边境地区美丽的夜景图,意大利的都灵、法国的里昂和马赛这些城市的夜晚被灯光点亮,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月光皎洁。   北京时间6月2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报道,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捕捉到一张法意边境夜景图。在

“奋进”号宇航员为空间站更换陀螺仪

这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8月11日公布的“奋进”号航天飞机上的两名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的视频截图。美国东部时间11日18时45分(北京时间12日6时45分),美国“奋进”号机组两名宇航员美国人里克·马斯特拉基奥和加拿大人戴夫·威廉姆斯完成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地为空间站安装了一个新结构组件。 新华社/法

Science公布太空双胞胎实验结果之一:如何改变大脑

  2017年,美国宇航局(NASA) 以一对双胞胎宇航员为对象,展开了个基因研究项目,想看看太空环境会对人的基因产生什么影响。4月Science公布了相关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其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长期太空飞行如何影响体内蛋白质和代谢物的调节,以及对心血管健康和视力的影响。

空间站太阳能系统发现缺陷 接口布满金属碎屑

10月28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斯科特·帕拉金斯基和丹尼尔·塔尼两名宇航员进行了第二次太空行走,发现用来驱动国际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旋转的大型传动装置中有金属碎屑。这引起了研究人员对空间站能量供应和使用寿命的关注。 10月28日,宇航员帕拉金斯基在“和谐”号节点舱进行作业。 10月2

国际空间站新一批宇航员名单出炉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10月24日发布消息说,国际空间站新一批考察组3名宇航员及其后备宇航员已顺利通过考试,并将开始为飞往太空作准备。   根据俄航天署部门间委员会当天在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公布的名单,国际空间站新长期考察组3名成员是俄罗斯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阿纳托利·伊瓦尼申和美国宇航员丹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