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震局研究员:小震不能与大震关联

11月27日晚8点左右,河北省衡水深州市发生2.4级地震,震源深度7.1公里,深州市区部分居民感觉到了此次地震。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而一般来说,震级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由此可见,2.4级地震实在是一次非常小的地震。 衡水市地震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经专家确定,该地震已被确定为孤立性地震,不会引发余震。 “这么小的地震,全球每天要发生几十万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这次小规模的地震引起了当地甚至全国范围的恐慌。而恐慌的源头在于有人提起深州地震是地质学家李四光早有预言的,“河北深县下博、刘元村南的地下板块,有一条东西的地裂带,将会有一次大地震”。 李四光先生曾预言了我国的四大地震带,分别在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其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那么深州市是否在这四大地震带上呢?......阅读全文

科学家研究发现地震或能“愈合”地震

  本报讯(记者唐凤)4月15日,《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裴顺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美国莱斯大学教授钮凤林及其他合作者有关龙门山断裂带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分析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西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在大地震中的结构演化过程,观测到清晰的地震波

-国际地震专家: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站在新高度

  汶川地震以后,国内学术界和媒体都十分关注地震预报问题。近日,国际地震研究专家和学者会聚北京,召开了地震学与地震可预测性国际会议。会议期间,《科学时报》记者访问了一部分在国际上得到公认的地震研究专家。他们既有一致性观点,也存在科学问题解决途径的分歧。   Max Wyss:追求真理是科学的本质

日本开展地震对土壤影响研究

  日本“3·11”地震是有记录以来震级最强的,因为它冲击了世界上监测最多的地震带之一,这次自然灾害为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有关9级地震的稀有珍贵数据。在获取这些新数据之后,表面岩石和土壤对强烈的冲击的反应状况,是首要研究的课题。    美国佐治亚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从多个测量站的数据分析发现,地震削

地震预测研究的技术路径之争

在汶川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科学界尤其是地震学界被深深刺痛。在其后紧急召开的会商会上,对各种预报理论及技术方法的争论更带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背景。 尤其是,在没有大震发生的“和平时期”没能得以充分显示的不同技术途径,此刻纷纷亮相,也为普通人了解地震预报的“内情”提供了契机。 测震学的“天下”?

美科学家研究发现监测慢地震可预测大地震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地质学家研究发现,监测慢地震能为有些由慢地震触发正常地震的地区提供可靠的预测依据。该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科学快讯》在线版上。   地球物理学教授克里斯·马罗内说:“我们目前没有任何办法远程监控地下断层何时会发生移动,而新的发现则有可能改变地

一个地震研究博士生眼中的汶川大地震

大地震的每次不约而至,都是对地震工作者自信心的沉重打击,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Geller(1997)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说,地震不可预测,掀起了关于地震能不能预测的讨论的高潮。虽然国外的地震科学家对地震预测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热衷,但是中国的地震科学家一直在努力,不仅仅因为中国有过世界上唯一一次正

研究发现德国红木蚁或可预测地震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德国研究人员说,德国的红木蚁似乎能预测地震。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研究人员说,德国红木蚁喜欢在活断层上做窝。他们日夜观察了三年红木蚁的生活习性。红木蚁通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白天,他们在蚁丘外活动、工作,晚上就回蚁丘休息。   不过,规模2级以上的地震袭击前,红木蚁

美国研究揭示新的地震触发机制

  美国迈阿密大学罗塞斯蒂尔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的一项开创性研究显示,热带气旋可能是引发地震的重要机制,包括2010年海地、台湾地震在内的许多地震都可能是由热带气旋(飓风和台风)引发的。   通过对台湾和海地震级≥6级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上述两个地区的热带气旋灾害与地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时

美科学家采集地震带岩石样品-为研究地震成因提供线索

美国科学家首次从地表以下2.3英里的活性断层处采集到了岩石样品,从而为研究地震如何形成提供了线索。 据路透社报道,这些岩石样品的采集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绵延1300公里的断层,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1906年美国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旧金山大地震就是这一断层活动带来的结果。 负责该项目的斯坦福大

研究称大地震能够引发南极冰震

  科学家们发现,大地震在引发陆地震动的时候也会引发南极洲的冰震,其中就包括2011年的日本地震和2010年的智利马乌莱地震。冰震指的是冰川和冰层的振动,从微小的嘎吱声到等同于7级地震的突发性滑动,震动的信号通过冰层传递。  研究人员围绕着一个地震仪辛苦的工作着,装在橙色盒子中的地震

地震预报研究将成为重要科研领域

新华社澳大利亚悉尼6月12日电 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再次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测量与空间信息系统学院华人科学家葛林林日前表示,尽管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但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这一领域将成为重要的科研领域。 葛林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地震预报研究需要运用

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在津启建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建设项目——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日前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由天津大学牵头在津启动建设。这也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继贵州天眼(FAST)、广东散裂中子源、上海光源线站等之后,我国投入巨资打造的又一“国之重器”。  这项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选址在天津大学北洋园

四川地震专家:汉源4.8级地震为走滑型地震

记者20日从四川省地震局获悉,此次该省雅安市汉源县境内发生的4.8级地震为走滑型地震,震中位于汉源-甘洛断裂北段。四川省地震局研究员杜方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汉源4.8级地震为走滑型地震,震中位于汉源-甘洛断裂北段,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基本符合。汉源-甘洛断裂起自泸定瓦斯营盘西北,经金坪、火厂坝

地震台网中心刘杰:否定地震比预报地震成功率高

  前震一个多小时内主震就来了,预报前要开会会商,处理来不及了。■关于汶川地震  震级超出历史极限了,你让我预报我真不敢。■如何反思  不是我们工作的失误,这是科学认识水平的问题。跟上一代预报工作相比,我们这代人更实事求是,不大吹大放。■为何频繁辟谣  

地震专家:本次四川泸定县地震为主余型地震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截至5日20时30分,地震已经造成46人遇难,其中甘孜州29人,雅安市17人。这次地震属于哪种类型?还有哪些方面需要防范?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 蒋海昆:在中国大陆地区每年平均发生6级以上地震大概4次,其中,7级以上的

研究称地震具神奇魔力-可“点水成金”

图为一个重70多盎司(约2公斤)的金块。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地震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够使水变成黄金。   根据3月17日出版的《地球科学》期刊一项研究报告,断层中的水在地震时会蒸发,经沉淀后变成黄金。   领导这个研究项目工作的澳大利亚

空天院在地震红外遥感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孟庆岩团队在地震红外遥感、地震热异常前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震前热异常空间异质提取模型:在中国大陆的应用(Spatially variable model for extracting TIR anomalies b

心理所启动汶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应急研究

近日,中科院心理所承担的院重要方向性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应急研究”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中科院以“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总体思路为指导,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为抗震救灾提供科技支撑、为灾后重建服务所进行的重要部署之一。 这个一年期的项目旨在分析受灾人群的心理应激过程、认知特点、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趋势,

空天院在地震红外遥感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孟庆岩团队在地震红外遥感、地震热异常前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震前热异常空间异质提取模型:在中国大陆的应用(Spatially variable model for extracting TIR anomalies b

研究发现重力信号可成地震预警新方法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科学家首次检测到一种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就可观测到的重力信号。这种信号有望改进地震预警时间,推动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研究取得新进展。   日本当地时间22日5时59分,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7.4级地震。地震经常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以及种种次生灾害,但当前

国内心脏干细胞研究陷入“造假大地震”?

   10月23日晚上7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的年轻医生白英楠刚刚结束诊疗。这两天,她的名字不断以中文、英文的形式频繁出现在网络上,和科研造假、学术不端联系了起来。  白英楠感到有点冤。她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我没有任何科研造假的行为。”  和白英楠一样处境尴尬的,还有一位心脏干细胞领

地震局研究员:小震不能与大震关联

  11月27日晚8点左右,河北省衡水深州市发生2.4级地震,震源深度7.1公里,深州市区部分居民感觉到了此次地震。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而一般来说,震级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由此可见,2.4级地震实在是一次非常小的地震。  衡水市地震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经

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育人实践基地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545.shtm5月12日,在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天津大学开展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育人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防震减灾铭初心使命、爱国担当造创新利器”沉浸式思政课。该校学工部、校团委、

张晓东:识别地震谣言-科学应对地震问题

地震专家张晓东谈如何识别地震谣言和科学正确应对地震等问题 【摘要】中国地震专家张晓东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的“地震预测”都是谣传,目前我国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很低。      1.近期网络上关于地震的谣传比较多,如何识别地震谣传呢

地震释疑:张衡“地动仪”能否记录地震

5月12日四川地震,牵动了全国民众的心。震感瞬间传至全国各地。一些网友认为,既然汉代就有“地震仪”,为什么依然无法预测地震呢?   也有网友指出,此前的“蟾蜍迁徙”已经预报了地震。动物真的能预报地震吗?   英国学者米尔恩根据文献记录复原了“候风地动仪” 日本学

南宁地震局“毒蛇地震预报员”提前感知四川地震

新华网广西频道5月13日电(记者王志伟)“我们人工地震观测点的蛇近期急躁不安,不进食,有部分发生碰撞受轻伤。5月12日,在地震发生后的短短10分钟内,南宁地震局就将观测数据和最新分析资料上报。”南宁市地震局局长蒋维松告诉记者,根据经验判断,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附近有重大震情发生,二是本地会发

预测地震新突破-传感器植入地震断层

  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预测地震的研究路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将在新西兰的阿尔派断层钻一个1300米深的洞,并由此收集重要的数据,这将有助于他们预测未来发生的地震。该断层大约每330年断裂一次,进而引发一场地震(震级曾达8级)。最近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717年,因此下一次地震预计在最近的

美地震学家力推发展地震预警系统

美国学校的孩子们在防震演习中躲在桌下   一场大地震可能会袭击美国,夺去数百人的生命,它将在20年后、两年后还是明天到来,无人知晓。这样的灾难将督促这个国家建立一个公共地震预警系统,给人们数秒钟或数分钟时间为地震作准备。“与其等待下一场大地震刺激政治行动,我认为我们必须现在就建立一个预报体系。”美

孙士鋐:地震“预警”概念并非地震预报

  “首先我想说明一点,前几天多家媒体报道了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的预警问题,这是出自于许多人对预警概念的不清楚。根据一些事件,在编辑过程中错误地使用了预警一词。”对于青海玉树4.7级可以作为其后7.1级预警这一说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表示否定,“现在全世界(的地震研究)都不可能将大震

地震局:玉树地震灾害呈四特点

  中国地震局:玉树地震灾害呈四特点   震源深度14公里 与汶川地震有关联   本报北京4月15日讯(记者张巧玲)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苗崇刚今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青海玉树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经初步调查,玉树县、称多县部分地区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灾害,涉及人口约10万人,重灾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