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意大利建成海下中微子观测塔

一座600米的高塔最近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海下2000米处建成,这是建造海下KM3观测站的第一步,目的是观察宇宙中的神秘粒子——中微子。 中微子是基本粒子的一种,它不带电,稳定,穿透力非常强,可以自由穿过地球,被称为宇宙“隐身人”,但它穿过水中时会产生μ介子,所以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在塔上安装了80个探测器,以拍摄μ介子产生时发出的闪光。这种闪光被认为是中微子穿过时留下的唯一痕迹。 物理学家认为,捕捉中微子意义重大,它是揭开宇宙射线神秘面纱的“钥匙”,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银河系、类星体和Υ射线等。 据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介绍,KM3观测站将对准银河系中心,那里有可能出现很多中微子。这个观测站还安装了海下地震观测设施,可以监测海啸、鲸类活动以及西西里岛海域海底生态状况等。......阅读全文

南方周末:中微子超光速乌龙记

奥普拉研究团队发言人埃雷迪塔托。奥普拉团队协调人奥蒂耶罗。  2012年3月末,历时半年之久的“超光速中微子”事件接近了尾声。作为“尾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两名“奥普拉”(OPERA)研究团队领导引咎辞职。一位是法国里昂大学的安东尼奥·埃雷迪塔托(Antonio Ereditato

五百米口径望远镜让中国射电天文领跑世界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全景。FAST工程办公室提供  开栏的话 大科学工程是20世纪以来世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国家创新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征。就当今世界科技而言,一个国家在关键领域领先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往往都会造成“胜

中法合作高能宇宙线和宇宙中微子探测望远镜投入运行

  作为目前国内工作在最低频率(频率50-200MHz)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21CMA利用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地理位置,在主攻首要科学目标“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同时,探索在低频射电波段观测宇宙射线继而捕获宇宙τ中微子的可能性,近期建成了国内首个低频射电高能宇宙射线和中微子

我国首个冰川监测塔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建成

冰川监测塔主体  气候变暖造成全球冰盖和冰川消融加剧,冰川面积和储量大幅减少。近30年来,冰川的消融退缩又出现加速趋势,许多小山岳冰川消融殆尽,由此产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针对这一情况,负责世界冰川监测的专门机构---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W

多国科学家合力阐述物理学未知领域

即使探测少量的中微子,物理学家也需要诸如日本超级神冈般的巨型探测器。 图片来源:KAMIOKA OBSERVATORY  有一种粒子公然藐视物理学家标准模型的规则,它就是中微子。根据理论,中微子不具有质量。但是,事实情况是,中微子有质量,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它们表现得“天马行

电厂烟囱堵漏维修工程案例

  电厂烟囱堵漏维修工程案例江苏宏顺高空工程有限公司   一丶高空防腐丶烟囱脱硫工程   各种烟囱内脱硫防腐 , 烟囱刷色环航标,凉水塔防腐,钢结构防腐,炉架防腐,网架防腐、管道防腐,铁烟囱油漆防腐,    尿素造粒塔、排毒塔防腐,各种铁塔防腐,烟囱(包箍、平台、爬梯、护网)防腐,储油罐防腐,

国家天文台提出利用尾波效应研究中微子性质

  暗物质晕附近的中微子由于钱德拉塞卡动力学粘滞效应会形成一个不对称的分布,这个现象称为中微子尾波。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朱弘明、研究员陈学雷等人发现,通过观测尾波,中微子的等级问题(hierarchy problem)以及手征性(chirality)问题可能得以解决。该工作发表在国际物理期

爱因斯坦相对论遇挑战 现代物理学或被重写

欧洲科学家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 违背爱因斯坦相对论 现代物理学或被重写这回,爱因斯坦错了?   突破光速、超越时空是不少科幻小说的主题,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断言光速是任何物质在真空中的最快速度,小说家的幻想没有依据。一些欧洲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中微子速度超过光速。如果实验结果经检验得以确认,爱因斯

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研究取得进展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研究室参与的国际无中微子双贝塔合作组(CUORE:Cryogenic Underground Observatory for Rare Events)宣布了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来自位于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地下实验室CUORE实验的第一

关于做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资料共享使用的通知

  各省(区、市、新疆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气象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公司、国电集团公司、中电投集团公司、神华集团公司、中广核集团公司、中节能集团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为摸清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状况,

诺奖得主小柴昌俊是如何成功探测到中微子

  11月12日,日本实验高能物理学家小柴昌俊去世。  小柴昌俊生于1926年,因为对“宇宙中微子探测”的贡献,与戴维斯(Ray Davis Jr.)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另一半授予了对宇宙X射线探测做出重要贡献的贾科尼(R. Giacconi)[1]。  小柴昌俊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光电所获近红外波段太阳米粒结构和太阳黑子高分辨图像

  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太阳自适应光学研究小组通过云南天文台1米红外太阳塔配备的37单元太阳自适应光学近红外试验系统,于2月24日和3月3日分别获得了近红外波段太阳米粒结构(图1)和太阳黑子(图2)的高分辨力自适应光学校正图像。这些

“天河”叩问暗物质:史无前例的大计算

   几天来,一则科学新闻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张同杰教授团队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下称“超算中心”)“天河二号”上,模拟了宇宙从大爆炸之后1600万年开始至今的约137亿年的漫长演化过程。为此,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大学城的超算中心,请超算中心主任袁学锋先生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揭示中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开机取数

  两个直径5米、高5米、重110吨的中微子探测器被成功安装在巨型水池中。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前的系统调试。  8月15日,在广东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大厅,两台重达110吨的巨型中微子探测器正式捕捉到来自核电站反应堆群中的中微子。  在中科院、科技部、基金委、美国能源部等单位的支持

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运行操作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虽然是比较成熟的脱硫工艺技术,但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石膏压滤水分偏大、压石膏困难、塔内起泡严重、浆液品质恶化等影响安全稳定运行和超净排放的因素,从这些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解决以上问题,使脱硫塔工况运行逐渐运行良好,达到完全超净排放和连续安全稳定运行

盘点值得关注的南极七大实验

  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生效,迄今各国在世界上最偏远的大陆——南极洲已建有60多个观测站和100多个考察基地。今年,29个国家在南极洲开展科学研究,这意味着从今年10月到明年3月,将有大约800名科学家和支持人员前往南极洲开展夏季考察,其中,仅仅美国就有100多

“冰立方”发现太阳系外中微子首个确凿证据

  2012年3月“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观测到的太阳系外中微子“厄尼”,是迄今观测到的能量最大的中微子,估计能量高达千万亿电子伏特(约1.14 PeV)。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11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外太空搜寻“幽灵一样”的中微子,现在他们终于如愿以偿。科学家们分

中微子新振荡测量揭秘:每天数据量310GB

  以中国为主导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近日对外宣布,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这标志着人类在破解宇宙中“反物质之谜”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上海交通大学刘江来中微子团队承担着刻度系统的安装、调试、

计算错误还是物理革命 超光速中微子引广泛争议

  比光跑得还快的中微子?本月早些时候意大利研究人员报告的这个消息一旦验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乃至整个现代物理的基石都将遭到严峻挑战。  然而,对这一“颠覆性发现”,包括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等在内的多数科学家持谨慎怀疑态度。一些科学家认为,相关研究出现了误差或计算错误

我国发现北京低层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

  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大气污染物经常呈现垂直分布不均匀现象。如霾天登山,山顶空气清新,能见度好,但山下城市灰蒙一片。在市区,也通常出现“抬头蓝天低头霾”现象(图1)。为深入了解北京城市边界层内大气污染垂直分布特征,中科院大气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

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十三五”期间,通过支持我国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学科的国际地位,提高科学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学部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则是:  (1)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

上交大刘江来团队:为中微子实验打造“刻度尺”

  工作人员在刻度系统调试现场  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据记者了解,在此次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上海交通大学刘江来中微子团队承担着刻度系统的安装、调试、取数和物理分析工作,也就是设计一把“刻度尺”,帮助测量出新的中微子振荡几率,从而为这一世界

光电所太阳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7月9日,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太阳自适应光学研究小组在云南天文台1米红外太阳塔上,同时获得了可见光波段(图1)和近红外波段(图2)的太阳黑子高分辨率自适应光学校正图像,为突破太阳多波段高分辨力同时成像奠定了技术基础。这是该小组继2011年3月获得近红外波段太阳黑子和米粒结构高分辨率自适

通过引力透镜效应测量发现中微子比先前认知要重得多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1日(北京时间)报道,通过分析普朗克卫星的最新观测数据和对引力透镜效应的测量,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发现中微子质量比先前人们认为的要重得多。这也是使用宇宙大爆炸理论和时空曲率首次准确测量到这种基本粒子的质量。该研究有望加深人们对亚原子世界的理解,解决困扰现有宇宙模型的多个难题。相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记者探营大亚湾:“鬼粒子”第三种振荡现身记

  直到1956年,这项试验才由美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完成。最终,在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说以后的26年,人们第一次捕捉到了中微子,也打破了泡利本人认为中微子永远观测不到的悲观观点。   如今,中微子的“出身”、“家庭成员”和“性格”已经基本清楚。   中微子是构成物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我国科学家破解信使中微子如何在银河系中聚集

关系到人们对宇宙的认知能否推进至宇宙诞生后仅1秒的时期遗迹中微子在银河系中的运动轨迹。东北大学供图  日前,东北大学理学院教授张鑫与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博士后张珏合作,在“宇宙遗迹中微子的引力结团效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N单体模拟中发展了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重加权方法,使得只利用一次模拟即

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预计四年建成

   这五年,中国科技发展驶上快车道,一连串科技进步令人惊叹,一大批重大成果惊艳全球——“神威·太湖之光”超算系统居世界之冠,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发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完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

PRL:太阳内部或许正在积聚暗物质

资料图:NASA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拍摄到的太阳照片  北京时间7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太阳也许是网罗暗物质的大网。如果暗物质恰好具有某种特定形态,它将能够在这颗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内部积聚,并以一种能被我们观测到的形式改变热量在太阳内部的传递方式。  暗物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