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震局:中国地震预警工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地震局赈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苗崇刚4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地震预警工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苗崇刚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地震局正在实施国家地震安全工程项目,这个项目里,涉及到一部分地震预警的工程建设。 他介绍,今年的1月份,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部署了七项针对地震灾害全面防御、加强地震应急准备、加强抗震设防等方面的措施。汶川地震后,从法律体系和应急体系等方面,都做了全面的部署,修订了防震减灾法,进一步加强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力量,全国的181个大中城市建设了地震应急避难的场所,启动了校舍的安全工程,同时目前有27个省成立了32支专业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国家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也于2009年的年底通过了联合国的国际重型救援队的评估。 针对此次玉树地震震源深度从33公里改为14公里的修订,苗崇刚回答,33公里和14公里都是属于浅源地震的范畴,所以对灾情的判断不会有......阅读全文

孙士鋐:地震“预警”概念并非地震预报

  “首先我想说明一点,前几天多家媒体报道了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的预警问题,这是出自于许多人对预警概念的不清楚。根据一些事件,在编辑过程中错误地使用了预警一词。”对于青海玉树4.7级可以作为其后7.1级预警这一说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表示否定,“现在全世界(的地震研究)都不可能将大震

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预警信息“跑过”地震波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8月8日23时30分,地震已造成5人死亡、70余人受伤。   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悉,由四川阿坝州防震减灾局和该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此次地

相关部门公布玉树地震预测失败原因

专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玉树地震监测能力较弱    4月14日早晨7点49分左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初步判定)。   这是玉树地区近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玉树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并有7级以上地震的记录。该地

倪四道:研究前震对提高地震认知水平有帮助

  汶川地震虽与青海玉树地震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之间还有非常多的不同,其中之一是玉树地震前发生了4.7级前震,可以看作第二次7.1级强震的预警,专家认为,研究前震对提高地震认知水平有帮助。   4月14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倪四道说,汶川地震与唐山大地震一样,在发生前没有前震,造成

专家:玉树地震不是偶然现象

中国地震台专家:玉树地震不是偶然现象    人民网科技北京4月14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4月14日7:49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 发生7.1级地震。   针对这次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他分析,从地质构造上

我国将实施4项计划 给地球深部“做CT”

   为何会发生地震?如何提高地震预测和风险防范能力?地震发生后又怎样将损失降到最低?针对这些长期困扰地震学界的难题,不久前,我国启动了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拟通过“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4个计划的实施,未来10年,我国的地震科学研究水平以及防震减灾能力将大幅度提升,达到国际先

第五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在研究生院举行

  第五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8月8日至10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举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颖教授、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徐伟宣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100余位中外应急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做到居安思危

青海地震局回应未发预警

青海地震局回应未发预警:研讨小震时发生强震   前日下午,本报记者专访了青海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宋晓明。玉树7.1级强震前发生了4.7级地震,两次地震是否有联系?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提醒当地居民有可能发生强震?宋晓明对此作了解释。   目前的监测主要是在地震发生后   记者(以下简称记):玉树

玉树地震宏观震中基本确定

基本查清地震破裂结构,将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重要依据   4月20日下午,国土资源部玉树一线抗震救灾专家组宣布,通过连续5天详细追踪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基本确定距离县城西北方向11.5公里的隆宝镇郭央烟宋多为宏观震中,位于国家地震信息网公布的仪器震中东约30公里,坐标为北纬33度03分11秒、东经96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卢耀如:从日本大地震思考我国今后防灾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耀如  这次日本大地震诱发海啸,给日本造成很大灾难,但因为电讯、交通的瘫痪,对重灾区的情况还没有全面了解,所以目前对地震造成灾害的损失情况,尚不能给出最后定论。但可以肯定,这次大地震对日本造成的损失是惨痛的。  作为一衣带水的我国,从这次日本大地震中,

万钢部长解读“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从哪些方面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如何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特别是防灾减灾水平?在下一个5年,我国将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4月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万钢详细解读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十

国务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报告

国务院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传染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的工作情况,请审议。   一、传染病防治工作进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   传染病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2年10月8日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

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召开

        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于1月11—12日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回顾总

风雨兼程30年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展历史回顾

  自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环保工作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监测工作也随之起步。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成就辉煌。  在这期间,作为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领头雁”,中国环境

记中科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

实时测量泥石流的冲击力 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供图  在世界泥石流研究中,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组英文:“Dongchuan Model”。这个由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东川站)开创的东川泥石流综合治理体系被外界总结为“东川模式”。  被誉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的云南省小江地区,是世界上最

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最近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我国环境管理开始由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转变,扣响了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发令枪”3月31日,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环境管理转型是

青海省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科技部在北京组织相关专家对青海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三江源地区脆弱生态系统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示范”项目和中科院资环局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实验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   “三江源地区脆弱生态系统修复与

玉树灾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网全面建成

  新华社青海玉树4月28日电(记者 陈国洲 张先国)月28日,玉树灾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网全面建成,将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更科学的地质灾害信息。  据了解,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分队自23号完成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后,随即启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工作。截至今日,已布设滑坡、不

池顺良:“地震不能预测论”既错误又有害

地震预报,路在脚下 汶川大地震在没有预报的情况下发生,6万多人丧生。国家领导人震后两小时急赴震区组织救灾,十数万军人和志愿者急速前往灾区抢救生命。唐山大地震悲壮的惨剧再次在华夏大地发生,“地震究竟能否预测”再次引起公众和科技界关注和讨论。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地震仪记录地震波行

饮用水安全令人忧 地震灾区打响卫生防疫战

   防疫人员入户消毒  “老乡,你们现在喝的是什么水?是这河里的还是矿泉水呢?”青海省疾控中心陈双德来到一个帐篷前问道。  今天上午,他和部卫生防疫、玉树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玉树州赛马场居民安置点。包括各地救护人员和当地居民在内,这里居了大约10000人,是玉树地震后最大的安置点

吴晓青副部长在2011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结过去 继往开来 全面推进“十二五”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吴晓青副部长在2011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2011年2月22日)同志们:  春节刚过,我们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2011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

水环境生物监测

在我国,传统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多为理化分析法,可定性、定量,准确性高,但通常只能反映瞬时污染状况,对污染物监测的连续性不够,难以对突发性的水体污染事故及时预警,不能反映水体中各种有毒物质的长期综合效应;而生物监测技术,因反应灵敏、成本低、直观,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日益受到环境监测领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