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专家称气候进入极端期:2010年或多台风多降雨

东北内蒙古出现严重夏秋连旱,西南三省遭遇百年旱灾,华北遭受罕见寒潮袭击……而新年伊始,“回南天”在南粤肆虐,“潮”气逼人。进入4月,广州录得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 近年来,极端气候成为全球气象主题。本报记者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获悉,去年我国极端气候灾害的发生与太平洋海温异常息息相关。专家指出,这种极端气候并非不可预测,但是真正要防止极端气候频频为难人类,人类必须开始反思自身,善待地球。 极端气候带来惨重损失 什么是极端气候灾害?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高工吴迪生告诉记者,极端气候灾害是指那些给人们生命造成重大伤亡或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极端的气候异常现象。 2009年至今,我国区域性、阶段性干旱十分突出。2009年6月至11月,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出现严重夏秋连旱;8月至11月,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广西、广东6省(区)出现近50年来罕见秋旱。特别是贵州、云南、广西和重庆市......阅读全文

低碳经济:地球系统观的实践

  ——访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齐晔   “近20年,我一直在环境气候科学这个领域工作,与其中的许多科学家都有接触。对气候变暖,上世纪90年代就有著名科学家一直有质疑;但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正常现象——允许不同的声音,要求大同存小异,要看共识。”   虽然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早已

海洋加速变暖?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海洋温度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把更多的热量留在了地球,致使全球变暖。那么,储存了逾九成能量的海洋变暖了多少?变暖的速度有多快?  中美科学家联合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主要大洋在加速吸收热量,显示出更快的变暖速度,700米以下的海洋表现出显著的变暖。  海洋变暖了多少——更快的全球海洋变

大气所等揭示厄尔尼诺对赤道太平洋降水影响的变化机制

  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近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升高;在全球变暖下,旱涝、酷暑等极端天气气候的变化情况是平均升温之外另一重要问题。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年际暖异常事件(即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全球极端气候最重要的驱动因子之一,因此厄尔尼诺事件对气候影响在变暖环境下如何变化一直是气候学界关注的重要

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2017年是海洋最热的一年

  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斯瓦尔巴特群岛,海冰锐减,一只北极熊母亲和她的两只6个月大的幼崽跨越60英里,游回到了海岸。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记者1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通过海洋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是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热的一年。  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全球上层2

《自然》杂志盘点2009年气候科学

气候无疑是2009年的重要“标签”之一。虽然去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没能达成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以接替将于2012年“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但它确实成功地将全球的关注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上。 再加上去年年底常年干旱少雨的沙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英国北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我们如何应对?

8月31日,福建长乐潭头边防派出所官兵在辖区码头帮助渔民转移船上物品。当日,随着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南川”的逼近,福建沿海渔民陆续回港避风。宋连春丁一汇  今年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欧一些国家和地区气候十分异常。  导致这些气候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频走极

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极端天气趋多如何有效应对

  1月初,湖北枣阳暴雪天气造成6.1万户居民断电,抢险人员赴各地抢修供电设施。  最近,美国东部遭遇“炸弹气旋”,纽约等地迎来剧烈降温和大暴雪,美国东北部最高峰华盛顿山地区的气温降至零下38摄氏度,寒风刺骨。与此同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多地极端高温超过40摄氏度,悉尼最高气温达到47.3摄氏度,为1

气候变化或是霾天气高发帮凶 院士提出未来可能提前预报霾

  入冬以来,东北和华北地区大范围的霾天气,让北方居民很“受伤”。一时间,媒体和环保机构对高耗能和供暖企业一片讨伐之声。  但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王会军却有不同的声音:  “污染物排放增多必然是霾天气频发的主因和基本物质条件,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对霾污染的发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科学会议审视海洋在变暖世界中的角色

  9月18日-25日,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开放科学大会将在中国青岛召开,会议由WCRP的气候与海洋核心项目CLIVAR组织,将聚集全世界超过600名科学家参与其中。  此次CLIVAR开放科学大会的目标是:促进对大气-海洋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相互作

研究称2100年地球升温将超警戒线两倍

  全球变暖已不是科学新命题,但一个新的气候模型发现,地球升温将超过预期。研究人员称,除非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地球到2100年将至少升温4℃,是世界各国政府警戒线的两倍。   地球升温   将超警戒线两倍   研究人员称,地球到2100年将至少升温4℃,是世界各国政府警戒线的两倍。   云层

科学家称2010“最热” 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不买账

  美国和国际科学家都认为2010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同时认为这一事实明确支持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观点。然而,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仍对此存有疑问。  在华盛顿,最著名的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就是美国参议院詹姆斯・英霍夫(James Inhofe)。他是俄克拉荷马州的民主党,

2014气温在无厄尔尼诺的情况下破纪录

  日本气象厅于1月5日报告说,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1891年以来最热的一年。据JMA表示,去年的平均气温比1981年至2010年的基线平均气温高了0.27摄氏度。  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去年12月,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从1月到10月的全年气温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很可能是一个破纪录的

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 因为太阳要变“冷美人”?

 太阳黑子的数目,每天都会被人类记载下来,这个数据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望远镜出现时。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近地望远镜发现,太阳黑子数为“零”的记载可以连着几天,甚至几个星期。观天象,预未来,因此有报道指出,这意味着太阳活动减少到了最低点,太阳会变成“白太阳”,地球温度将普遍降

海洋国家实验室:极端厄尔尼诺事件仍将显著增加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增暖,它与我们身边的极端天气现象息息相关。在我国,厄尔尼诺易导致南方出现暴雨洪涝,北方出现高温干旱。极端厄尔尼诺事件不仅对全球天气形态具有严重破坏性,更深刻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与农业生产。  全球变暖如何影响厄尔尼诺?全球变暖是否会导致厄尔尼诺事件频发,对地

厄尔尼诺来袭? 北京今夏高温或破纪录

北京今夏高温或破纪录  在中国气象局日前举行的“直击天气――与专家面对面”活动中,专家表示,目前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已偏高3摄氏度,即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发生,是否能形成厄尔尼诺事件,还需要继续关注。有人担心,受厄尔尼诺影响,北京地区今夏气温会异常偏高,并有可能打破历史纪录。对此,专

拉尼娜:不会改变全球变暖大趋势

   拉尼娜最近被热议。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测中心近日表示,未来几个月,北半球将出现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并且2016及2017年度冷冬几率正在提高。  对于即将到来的拉尼娜,我们该如何判定其到来,标准如何?如果降临,将对我国各地区产生何种影响?又是否会改变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呢?  仍有待观察  日前有

气象专家详解大范围雪灾:与拉尼娜事件有关

气温偏低和降水偏大是造成灾害天气的原因 记者: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矫梅燕说,这是我国气象记录上少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属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对。

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南冻北旱或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1月15日,在距巴西里约热内卢约130公里的新弗里堡,当地居民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穿过一条被洪水淹没的街道。克里斯蒂娜   本次拉尼娜现象始于2010年6月 是过去一个世纪最强的拉尼娜现象之一  气候专家预测 拉尼娜现象不会在第一季度结束 可

全球变暖致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加剧

  近日,一个国际联合研究组表示,全球变暖将会让太平洋东部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更加剧烈。这或将导致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地球上影响力最大的气候变化;东太平洋厄尔尼诺与太平洋东部地区的洪水和太平洋西部地区的干旱有关。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

双重因素致加拿大林火:全球变暖"点火" 厄尔尼诺"浇油"

  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发生大面积林火,目前过火面积已经超过2000平方公里,近10万人被疏散。专家分析认为,此次严重林火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双重夹击。  全球变暖是基本面影响。艾伯塔省气象部门的监测显示,林火所在的麦克默里堡地区近期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同期。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近

厄尔尼诺或在未来几月形成

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暖水池正在向东移动,如果其到达海平面,则会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那个“小男孩”又要回来了。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预报中心(CPC)于5月10日发布的一项预测结果,厄尔尼诺——热带太平洋东部海域周期性的水温升高现象——很可能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出现。如果足够强劲,此

两极地区在气候演变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古代气候和海洋温度可以为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发展提供线索。最近,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下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其中公布了可追溯至365万年前的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海表温度变化数据。这些数据表明,这两个靠近极点的地区在热带气候演变过程

《自然》盘点2014年科学界大事件

南极BICEP2 射电望远镜发现引力波———或者是尘埃  2014年或许会因为科学的胜利迅速演变成失望甚至是悲剧而被铭记:干细胞研究和宇宙学研究进展很快受到质疑;商业飞船遭遇重大挫折。然而,探测器登陆彗星、追踪人类起源以及协力了解大脑依然是值得庆祝的原因。  太空竞赛 千帆竞发 

2018年至2022年或将异常温暖

  法国科学家近日发表论文称,一个概率预报系统预计2018年至2022年是一个异常温暖的时期,极端温度出现的可能性将会上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统计模型,运用笔记本电脑即可以在几百分之一秒内产出全球平均表面气温的预测值,使运用个人设备进行实时概率预测成为可能。  全球平均表面气温的变化可归因于外部因素驱

专家认为深海吸收热量暂缓全球气候变暖

  海洋专家在青岛举行的一学术会议上表示,近15年来,虽然温室气体排放仍在加速上升,地球气候系统仍在持续吸收热量,但全球表面温度却呈现出增暖减缓甚至停滞趋势,其中深海发挥着相当重要的调控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在8日至9日举行的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4年学术年会上对新华社

环保部就重点行业和流域排污许可管理试点征求意见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保部日前发函,征求对《重点行业和流域排污许可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该《工作方案》指出,2017年应完成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石化等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确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上海市等多个省级环保部门,以及邢台市、深圳市、保定市等多个市级环

我国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 2016年为1980年以来最高位

  国家海洋局22日发布的《2016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为1980年以来的最高位。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为易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脆弱区。其中,滨海城市和滨海低地尤其应制定海平面上升应对策略。  沿海近5年海平面处于30多年来高位  公报显

符淙斌院士:坐看风云际会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候学家符淙斌   南京大学东南楼,70岁的符淙斌院士的新办公室简约而素净。这幢楼是上世纪50年代建筑学大师杨廷宝先生的杰作。窗外,金陵苑满眼的花树在冬日的阳光下,透着江南特有的气息,冬青、雪松的深绿伴着银杏树的深黄,杂着腊梅花初吐的暗香,还有不远处中国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先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报 今年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15日发布新闻公报称,鉴于目前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温度已达到出现厄尔尼诺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受今年2月以来太平洋赤道海域西风强势、信风缓弱的影响,该海域海水温度明显上升。此外,气象模型预测未来数月该海域温度将稳步上升。

联合国警告北极冰层融化速度加快

  联合国气象机构称,在2012年这个有历史记录以来第9热的年份里,北极海冰的消融速度开创新高,加深了人们对飓风桑迪等极端天气所凸显的气候变化的担忧。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在日前发布的一份关于2012年情况的报告中说,在去年8月至9月的融冰季节,北极的海冰覆盖面积仅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