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晚期前列腺癌疗法研究锁定新目标

在前列腺癌早期,癌细胞的生长需要雄性激素,最新的疗法通过作用于雄性激素受体来减缓肿瘤的发育和扩散。然而,晚期前列腺癌则经常是不依赖于雄性激素的,因此雄性激素阻断疗法会不起作用。 科学家们还没有确定这种转变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发生的。一种理论认为,前列腺癌细胞获得了自己产生雄性激素的能力,另一种理论认为,这种能够刺激肿瘤生长的受体在激素不存在的情况下也可被激活。这两者很可能都很重要。 UNC的科学家在《生物化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为第二种理论提供了证据。这篇文章证明了,仅在人及灵长类动物体内,在共调节物存在的情况下,有一组基因的表达能够启动雄激素受体的活性。 即使在在病人雄激素阻断疗法治疗中,MAGE基因组中的一员(这组基因因从黑色素瘤中起源和鉴定得名),名为MAGE-11的基因也可以与p300蛋白相互作用,使癌细胞能够增强雄激素受体信号,并刺激肿瘤生长, 据研究小组领导者伊丽莎白.M.威尔森教授介绍......阅读全文

临床检测中LC-MS/MS应用—访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检验科郭玮

郭玮老师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分子诊断、肿瘤转移复发机制。在国内外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7部。现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生化学组成员、《检验医

LC-MS/MS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访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郭玮

郭玮老师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分子诊断、肿瘤转移复发机制。在国内外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7部。现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生化学组成员、《检验医

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可以用在患前列腺癌的男性身上

   药物阻断了一种被称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的聚合酶(PARP),该酶能够帮助细胞修复某些类型的DNA损伤。肿瘤学者大多检测出生时带有两个癌症相关基因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的PARP抑制剂。由于他们禁用修复DNA损伤的蛋白会导致癌症刺激突变,因此这些基因突变增加了妇女患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  (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5年登记资料。)  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前列腺癌是出现在美国男性中的常见癌症,发病率大约为十分之一,即每十名男性中有一名患者。它也是导致美国男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进行可靠的测试来发现早期的前列腺癌( 也就是当肿瘤只是局限在腺体中并且可以施以有效治疗措施的时候),这点对医师来说意义重大。    大多数前列腺

如何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结果

  正常人血清中总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4.0ng/ml,若>10.0ng/ml则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极大。4.0-10.0ng/ml之间多为前列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前列腺炎时

【干货】如何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结果

  正常人血清中总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4.0ng/ml,若>10.0ng/ml则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极大。4.0-10.0ng/ml之间多为前列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前列腺炎时

管住嘴 迈开腿——将前列腺癌拦截于门外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前列腺癌已经成为男性健康的重大威胁。有研究指出高脂饮食(HFD)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具体缘由仍未有定论。  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为这一推论递上了实锤。他们指出H

PSA高就一定是前列腺癌吗?

  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正常人血清中总PSA值<4.0ng/ml,若>10.0ng/ml则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极大。4.0-10.0ng/ml之间多为前列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

多篇文章解读近期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癌症免疫疗法领域相关重要研究进展,分享给大家!  【1】Nature:突破!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治疗多种常见癌症的新型免疫疗法药物  doi:10.1038/s41586-018-0705-y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科学家们通

Nature子刊:新的前列腺癌致病基因

  最近,前列腺癌研究人员对临床局部性、多灶性前列腺癌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子分析,以描述新的致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发现了驱动前列腺癌的一小群新基因。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五月二十五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本文共同负责人、加拿大多伦多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临床科学家

Nature 抗癌新概念:利用合成必要性寻找抗癌靶标

  日前,研究人员已经找了一种发现缺乏关键抑癌基因肿瘤治疗靶标的新方法。来自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解释道,这种方法为大多数种类的前列腺癌找到了治疗靶标位置,也将适用于针对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脑癌和结直肠癌的精准医疗的开发。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权威期刊《Nature》上。  通过一种

百人许永团队合成多种前列腺癌溴结构域蛋白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团队在抗前列腺癌药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旗下《药物化学杂志》上。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肿瘤发病率第二位。临床上前期主要采用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前列腺癌,然而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

血液样本中的肿瘤细胞或能帮助预测前列腺癌的扩散

  近日,在英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会议上,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液样本中发现了一类循环肿瘤细胞或许和前列腺癌的扩散直接相关,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通过研究发现循环肿瘤细胞或许能够作为指示前列腺癌扩散的标记物。  研究人员对来自80名前列腺癌

肿瘤标记物!医生一定要知道这些!!

随着肿瘤发病率升高,肿瘤相关检查越来越被重视,肿瘤标志物(TM)的检测常常在体检、门诊、住院患者中应用,肿瘤标记物轻度升高常常给患者甚至医师带来恐惧,但实际上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不够强,不能单纯依据肿瘤标志物来明确有无肿瘤,但可提供进一步诊断线索。除了本-周氏蛋白(骨髓瘤)、AFP(肝细胞癌)、HCG

小RNA对前列腺癌的重大影响

  最近,加州大学(UC)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表明,一个microRNA——miR-124,可抑制前列腺肿瘤的生长,并增加去势难治性(castration-resistant)前列腺癌的细胞死亡。这个小RNA片段可击中多个靶标,从而降低雄激素受体信号转导,并恢复恩杂鲁胺(enzaluta

肿瘤标志物总结

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

谈谈肿瘤标志物那些事儿

作为一名有二十年工作经验的检验人,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在一些健康人体检中,筛查出AFP或CEA轻度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不到一倍),结果被检者上网一查AFP:肿瘤标志物、肝癌相关;CEA:肿瘤标志物、与胰腺癌、胆管癌、胃癌相关……几个大字赫然醒目,吓出一身冷汗,以为自己得了癌症。2.一

PNAS:科学家阐明肿瘤抑制因子PKCzeta的作用机理

  日前,斯坦福-伯纳姆医学研究所(Sanford-Burnham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一种名为PKCzeta的酶,能够抑制前列腺肿瘤的形成,并在实验鼠和人体中同时获得了证实。此外,该研究还描述了一条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分子通路。研究人员称

一种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机理查明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美国斯坦福—伯纳姆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一种名为PKCzeta的酶,能够抑制前列腺肿瘤的形成,并在实验鼠和人体中同时获得了证实。此外,该研究还描述了一条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分子通路。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是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将有助科学家开发出新的方式来

治疗前列腺癌有了基因标靶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美国斯坦福—伯纳姆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一种名为PKCzeta的酶,能够抑制前列腺肿瘤的形成,并在实验鼠和人体中同时获得了证实。此外,该研究还描述了一条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分子通路。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是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将有助科学家开发出新的方式来

Small:一种改善癌症诊断的新工具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mall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可以轻松分离出逃离肿瘤组织位点的癌细胞,而这就为后期开发新型癌症诊断技术及新型疗法提供了一定帮助。  研究人员开发的这种特殊设备可以通过小型的漏斗来“挤压”血液样本中的细胞,从而就可以

Nature Commu:肥胖到底如何促进前列腺癌进展?

  肥胖会为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肥胖与许多侵袭性癌症的发生有关,但人们对于其中的机制仍然了解较少。最近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在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的一篇最新文章中阐述了肥胖促进前列腺癌进展的一个新机制,他们发现肥胖病人前列腺周围的脂肪组织会促进前列腺肿瘤

酶类标志物-临检生化

酶类标志物: (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1971年,Hara等首先发现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一;1979由Wang等从前列腺肥大症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丝氨酸蛋白酶,分子量34ku,编码基因定位于19q13,PSA仅存在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导管上皮和粘

酶类标志物

(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 1971年,Hara等首先发现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一;1979由Wang等从前列腺肥大症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丝氨酸蛋白酶,分子量34ku,编码基因定位于19q13,PS

酶类标志物

(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1971年,Hara等首先发现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一;1979由Wang等从前列腺肥大症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丝氨酸蛋白酶,分子量34ku,编码基因定位于19q13,PSA仅

酶类标志物-临检生化

酶类标志物:(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971年,Hara等首先发现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一;1979由Wang等从前列腺肥大症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丝氨酸蛋白酶,分子量34ku,编码基因定位于19q13,PSA仅存在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导管上皮和粘液内,

加拿大研究表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弊大于利

  加拿大预防医疗护理专责小组近日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发表研究报告称,用于筛查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抗原检验(PSA)弊大于利,常会产生不准确的阳性反应,从而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治疗及产生不良反应,应予放弃。  前列腺抗原是前列腺产生的一种蛋白,血液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多,可能是罹患癌病的征兆,但也有

准确率达92%!甲基化助力前列腺癌诊断!

   前列腺癌(PCa)是老年男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该病发病率正在快速增长。前列腺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不甚明朗的肿瘤分期极易造成“过度治疗”,也可导致疾病进展时的措手不及或无效治疗,因此,找寻可准确分辨前列腺癌真正状态的标志物成为了当务之急。近日,英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们确定了一种可检

必须知道的肿瘤标记物详解,你错过了哪些?

    如今的肿瘤已经从过去的绝症,逐渐向“慢性病”转变。虽然它的死亡风险依旧不容忽视,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获得更长时间的生存,甚至实现“治愈”。当然,要想赢得最佳的预后,“早”依旧是大前提。肿瘤标记物是一项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极为简单而有效的肿瘤筛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