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研院”选出18位新院士

由左至右分别为,数理组新院士孟怀萦;人文组新院士梁其姿;数理组新院士王瑜;数理组新院士冯又嫦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终于获选“中研院”院士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7月8日出炉,包括数理组9人、生命科学组5人、人文及社会科学组4人,总共18人,岛内和岛外学者各半;特别的是,4名新科院士为女性,为历届最多。 据“中央社”报道,第28届“中研院”院士候选人共49位,分为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人文及社会科学3组,院士会议选出18位新科院士。 “中研院”院长翁启惠在会后记者会表示,历年只有一次岛内学者当选院士人数超过岛外学者,2010年是一半岛内、一半岛外,让他感到很欣慰;此外,女性人数有4人,为历年最多。 另据《联合报》披露,2010年“中研院”生命科学组的新科院士人数比往年少,候选17人仅5人当选,且以基础研究为主;而三度被提名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一如预期当选院士,也是生科新院......阅读全文

台湾“中研院”选出18位新院士

  由左至右分别为,数理组新院士孟怀萦;人文组新院士梁其姿;数理组新院士王瑜;数理组新院士冯又嫦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终于获选“中研院”院士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7月8日出炉,包括数理组9人、生命科学组5人、人文及社会科学组4人,总共18人,岛内和岛外

钱永健:我的DNA来自中国-癌症是终极挑战

今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十三日说,幸运是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最大原因。 美国西部时间十三日下午五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举行了钱永健和媒体的电话记者会。包括本社、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媒体参与了电话提问。平素治学严谨、为人谦逊、行事低调的钱永健再次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特质。 幸运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已逝诺奖得主钱永健PNAS新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8月24日,华裔诺贝尔化学家得主钱永健(Roger Y. Tsien)去世,享年64岁,他曾帮助科学家看到了以前从未想象过的东西。相关阅读:Nature新闻:钱永健——他照亮了生命科学;华裔诺奖得主钱永健去世 GFP点亮生命科学。  钱永健是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

钱永健小组合成出红外线荧光蛋白

  新红外线蛋白质的结构,小图是活体小鼠发出的红外线。   (图片提供:X. Shu等,《科学》)   早在十多年前,荧光蛋白质便已点亮了生物学实验室——它们通过发光作为对每件事物的响应,包括细胞内部基因表达、炭疽和其他生物战介质的存在。然而最有用的荧光蛋白质却可能是你无法看见的。研究人员报

忆钱永健:一个耕耘在科学最前沿的朴素之人

   昨天,钱永健的师友、拥有六顶院士桂冠的伟大科学家钱煦宗长,给我发来信函道:“汉东宗长:非常伤感告知钱永健在8月24日不幸因脑中风逝世,享年64岁。永健天资卓越超群,构思深远创新,科研全心投入,成就举世敬钦。为我钱氏之荣。可惜天不假年,与世长逝。希望以后能晋入名人堂。敬祝安好!煦上。”闻此噩耗,

台湾“中研院”选出20名新院士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这是我的梦、我最大的梦”。台湾“中央研究院”昨天(7月5日)选出第29届新院士,和长庚大学医学系教授魏福全一样圆梦的新院士共有20位,另有一位海外名誉院士。这次选出的岛内院士高达六成,打破历年来“重外轻内”现象。  新院士中,第五次提名的余淑美,是少见

新科院士,新在哪

  28日,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2017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1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4.1岁,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91.8%。新当选院士中有3名女性。产生外籍院士16人,其中有两名诺

第三届海峡两岸生命科学论坛在沪举行

  海峡两岸生命科学论坛在沪举行  11月7日至8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生命科学论坛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举行。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台湾中研院副院长刘扶东院士出席并致辞。  本届海峡两岸生命科学论坛主题是RNA研究、蛋白质研究、药物及药靶。包括饶子和、郑淑珍、王恩多等两岸院士在

“新科”院士陈军的“电池”人生

  浅蓝衬衫外搭深色西装,系一条藏青色、带有元素周期律花纹装饰的领带,陈军以这样的装束同其他60位“新科院士”一起参加了中科院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座谈会。从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手中接过证书那一霎,陈军脑海里想说的话,就是感恩、感激、感谢。  陈军是2017年中国科学院新

院士专家衡山论“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100.shtm5月20日,衡山论健——纪念中医“衡阳会议”40周年暨湖南衡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中华寿岳”南岳衡山开幕。   ?会议现场。王昊昊 摄2022年是全国中医“衡阳会议”40周年

钱宁院士:大江大河“大情怀”

1955年的一天,留学生钱宁夫妇回到寓所时,数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工作人员已经等待他们很久了。“美国这么富有、这么文明,你们干嘛非得回去?”“美国确实很好,但这就像到别人家做客,你家客厅再好,沙发再软,那是你家的,不是我们家的。”实际上,1951年钱宁就拿到了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也接

钱宁院士:大江大河“大情怀”

1955年的一天,留学生钱宁夫妇回到寓所时,数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工作人员已经等待他们很久了。 “美国这么富有、这么文明,你们干嘛非得回去?” “美国确实很好,但这就像到别人家做客,你家客厅再好,沙发再软,那是你家的,不是我们家的。” 实际上,1951年钱宁就拿到了伯克利加州大学

刘永坦、钱七虎等29位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颁发奖章、证书,随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父亲教会我人生要懂得“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205.shtm

8月王牌聚焦:科研巨星与新星的陨落

  8月,生命科学界两位学者的相继离世让人唏嘘不已: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健(Roger Tsien)于8月24日在俄勒冈州去世,享年64岁;39岁中科院女科学家、“青年千人”获得者赵永芳8月15日因病离世。  前者是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华裔诺奖得主颠覆性发现:记忆究竟在哪里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记忆储存在突触中。然而,著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Tsien)教授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此提出了挑战。  卡米洛·高尔基(Camillo Golgi)是神经学领域的伟大先行者,他创立的银染方法使人们能够观察到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及其分支),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开辟了广阔的

科学家回信|刘永谋:新科技革命解放人脑

编者按:2023年5月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发起“科学家回信”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提问、留言。活动启动后,“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收到了读者的踊跃留言。我们精选了读者陈洪修的提问,请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刘永谋发

草种资源与遗传育种专家钱永强逝世,享年44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197.shtm据中国草学会网站发布的讣告,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草种资源与遗传育种专家钱永强同

-2014年沃尔夫奖揭晓-被称诺奖前哨

  据沃尔夫奖(Wolf Prize)官方网站消息,2014年沃尔夫奖获奖名单现已出炉。今年沃尔夫奖共颁发五个奖项,来自台湾地区、美国、瑞典、加拿大和丹麦的七名科学家和一名艺术家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   绘画/雕刻奖   Olafur Eliasson,丹麦艺术家。   化学奖

三位荧光蛋白研究先驱获诺贝尔化学奖

多色荧光蛋白在所跟踪细胞中的图示。 下村修现年80岁的下村修192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他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 ▲马丁·沙尔

杨振宁:台湾“中研院”前瞻计划偏向西方思维不可行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今年台湾“中研院”院士会议提出台湾前瞻计划,选出六项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研究将全力投入发展,但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认为,这是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与学术研究。 台湾“中研院”院士会议提出台湾前瞻计划,选出6项有潜力产业全力发展。杨振宁(左)认为这是西方文化思维,

钱锋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

   要加大科技惠及民生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同民生紧密结合。要探索建立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三个基本问题,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  ——《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23日~24日),

钱煦院士:中国科学的未来不可低估

  “我们都是吴越钱家的后裔,钱学森先生是第三十四代,我是第三十六代。”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钱煦在谈起钱氏家族时,语气中难掩自豪之意。   同样让他感到自豪的,还有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他认为,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中国的科技发展一直在加速,如此发展下去,前面的风光将

钱锋院士:流程工业迈向智能制造时代

   流程工业主要包括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基础原材料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础产业,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流程工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已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流程工业制造国家。然而在流程工业生产制造总体效能上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

怀念袁隆平院士-科创精神永守“大国粮仓”

5月23日电22日,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院士逝世了,但他奋斗一生守护“大国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精神却永存世间。 “民以食为天,我是学农的,依靠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是我的职责所在。尤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那场饥荒,我亲眼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是锥心般的刺痛。

同一实验室诞生两名“新科”院士

  )今天,记者从中国科学院2015年新当选院士名单中获知,化学部新当选的两名院士刘云圻、李玉良均来自同一实验室——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同一实验室、同年诞生两名“新科”院士的情况引发科技界广泛关注。  今年66岁的刘云圻自1975年毕业分配至中科院化学所,至今已经在有机固体实验室工作了40年

新科院士丁洪:“跨界”带给科研灵感与激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831.shtm 丁洪,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取得过若干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成果三度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固体材料中发现外尔费米子”工作入选

钱旭红院士:做创新立业的时代新人

  6月14日,以“奋斗”和“幸福”为名,华东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在闵行校区图书馆前草坪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以“使命担当、求实向上,做创新立业的时代新人”为题发表讲话。 钱旭红说,站在这里,面对着一张张青春脸庞,我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

钱易院士:细微处成就大师风范

名师名言 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己并热爱全人类;关切当前并思虑未来。这是新一代人应该树立的新的伦理观,即环境伦理观。人的分工职责各不相同,但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钱易 已经71岁的钱易院士这学期要为本科生上两门课程:一门是全校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另一门是新生

郑儒永院士捐款150万元设立奖学金

  88岁的郑儒永院士和她90岁的丈夫黄河研究员,2日将150万元捐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郑儒永黄河奖学金”,用于激励青年科研工作者勤奋学习努力创新。  郑儒永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真菌学家。在国际上她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