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朱道本参观考察华南植物园

任海(左1)向朱道本院士(左2)介绍华南植物园情况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道本教授在广州分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园党委书记任海及科研处和综合办的同志热情接待了朱道本一行。 考察途中,任海向客人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的历史与现状、主要研究领域、科学普及等情况,重点介绍了龙洞琪琳等园区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建设历程和植物配置;他特别汇报了该园近年来承担国家基金项目的情况,并对国家基金委多年来对华南植物园科研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朱道本充分肯定了华南植物园在科学研究和院地共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希望植物园抓住当下发展机遇,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地方的科技、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朱道本一行重点考察大型景观温室群,他们对温室内的植物布局、植物用途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时提问与大家交流,他还就园林布局、植物养护等问题与陪同人员进行了......阅读全文

《中国入侵植物志》课题中期进展汇报会在辰山植物园举行

  10月20日至21日,《中国入侵植物志》课题中期进展汇报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家科学技术部基础司综合计划处处长陈文君、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处处长傅国庆、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局整合生物学处苗海霞博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局科技

傅声雷研究员到亚热带农业生态所进行学术交流

  4月9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傅声雷研究员应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克林研究员邀请到该所进行学术交流。   期间,傅声雷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作了“植被恢复与土壤生态过程”的学术报告。他针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植物配置与管理对土

黄汲清:踏遍河山多旋回

   人物简介  黄汲清(1904.3.30—1995.3.22),四川仁寿人,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石油地质学家。出版《中国南方二叠纪地层》,提出了中国二叠纪的三分方案;撰写了《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出版《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奠定了中

张涛访问智利、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相关机构推进合作

  9月19日至29日,应智利大学、厄瓜多尔天主教大学、哥伦比亚罗萨里奥大学邀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访问智利、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推动与这些国家在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  在智利期间,张涛访问了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听取了南美天文中心工作进展汇报,并与中心员工就中心运行发展及存在问题

“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通过成果鉴定

  5月4日,广东省科技厅委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在华南植物园主持召开了由该园负责完成的“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广东省林科院、中科院广州分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华南师范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9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下简称华南植物园)90岁啦!12月4日,华南植物园举行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建设国际研讨会、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等系列活动,庆祝建园90周年。此前还举办了2010-2019十年工作进展与未来发展战略国际评估会、“丹青•草木•求索——植物科学画展”,以多种

白春礼深入西藏调研推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

  3月23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一行克服高寒缺氧、身体不适、交通不便等困难,长途跋涉深入西藏林芝、拉萨、阿里等地,重点就推动中科院“四类机构”改革、促进“三重大”成果产出、强化院区战略科技合作、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进行考察调研,同时亲切慰问了扎根高原一线的工作人员。  调

山东省科技厅到昆明分院进行科技对接

  6月15日,山东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一行7人考察中科院昆明分院,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高产虾青素番茄”等科技合作项目进行专题对接。昆明分院院长王庆礼主持座谈会,昆明分院在滇各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了对接座谈会。  会上,翟鲁宁表示,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相关研究单位区位优

中科院表彰2015年度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

   中科院关于表彰2015年度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的决定  根据《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管理办法(暂行)》(促字〔2014〕12号),经专家初评、初评结果公示、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并经院长办公会议批准,决定授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超高产耐盐碱优质水稻新品

武汉植物园两个项目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3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组织专家对武汉植物园承担的三期创新“战略生物资源保存与可持续利用”专项“华中植物收集与专类园景观优化” 项目以及“财政部战略生物资源科技支撑运行”专项“华中特色果品资源专类园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会由中科院生物局

李家洋访问肯尼亚和南非相关科技机构

  李家洋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Achim Steiner博士共同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8月23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率团访问肯尼亚和南非。  代表团此次重点访问了位于肯尼亚的乔莫·肯尼亚塔农业与科技大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位于南非的比勒陀利亚大学、Kirstenb

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日程公布

  由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主办,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承办的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将于2011年8月6日至8月10日在西安未央湖大酒店召开,会期五天。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前沿质谱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本次年会将邀请知名质谱专家,做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并组

气候变暖对热带森林影响联合野外科学实验启动

  为验证气候变暖能否导致热带森林严重退化和死亡这个假说,最近半年Science, Nature和PNAS 等国际著名杂志刊登了多篇有关树木生长和死亡、生态系统产量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文章。但是到目前为止,通过在热带森林中开展一个大规模的“气候变暖对热带森林影响”野外控制实验来验证这个“森林死亡”假说的

广西植物研究所代表团调研华南植物园

  11月27日至28日,广西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吕郁彪一行3人调研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任海、园艺中心副主任廖景平等热情接待并开展座谈。  座谈会上,吕郁彪回忆了华南植物园与广西植物研究所悠久的历史渊源,表示两所的深厚感情“一衣带水”、源远流长,并提出了调研内容。任海转

上海辰山国际植物园研讨会召开

  首届上海辰山国际植物园研讨会于10月11日至14日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外90多家植物园(学)研究机构的25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其中:特邀出席的国内外著名植物园负责人、植物学界著名学者以及植物园保护国际组织的官员共90余人;与会的海外

胡启明:力学如力耕

   在华南植物园标本馆馆长张奠湘的力荐下,记者采访了该馆82岁的研究员胡启明先生。和老先生谈话就像翻开一本厚重的书籍……  从庐山到国外  作为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胡先骕的侄孙,胡启明是幸运的,也是刻苦的。1950年,年仅15岁的胡启明刚读完初中二年级便辍学回家了。在胡先骕的推荐下,胡启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0年来,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无论是筚路蓝缕中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优美华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相里斌调研中科院武汉分院系统研究所

   6月7日至8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相里斌到中科院武汉分院系统研究所调研考察,围绕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调研了解各单位“一三五”进展情况以及研究所分类改革建设推进情况。  6月7日上午,相里斌一行首先来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考察了仪器研制中心、国重室、北斗导航分析中心、环境

中美入侵植物与全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10月20日至28日,中美入侵植物与全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美国内华达大学、杨百翰大学一行6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研讨会,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的共同资助。  研讨会上,

华南植物园发现系统发育对植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阐明植物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于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对土壤和气候条件如何影响植物元素含量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系统发育(或进化历史)对植物元素含量的影响却往往被忽视。华南喀斯特地区是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喀斯特植物是我国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的重要组成部

绿色守护者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用1000多公顷的园区收集了1300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是我国展示热带植物、热带花卉、热带雨林的最经典景区。 记者佘惠敏 摄  “群山叠叠一豁平,万木森森树海行。一江碧水西折东,勾出半岛葫芦型。无霜无雪四季春,不冷不热神仙境。花开不谢叶常绿,好个植物大本营。”  这是

信阳市政府考察团访问华南植物园

  12月18日,河南省信阳市副市长郑志强一行13人访问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党委书记任海、副主任傅声雷等热情接待并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郑志强首先介绍了信阳市的基本情况,信阳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农业大市,同时也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一直以来信阳毛尖都久负盛名,有基础

中国植物保育国际会议在上海举行

  11月8-11日, “IABG中国植物保育国际会议”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举行。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给予我们食物、能源和生机的植物,而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得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拥有各类植物30,000余种,是

嘉兴市科技考察团考察调研昆明植物所

  10月31日下午,由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柴永强、嘉兴中心主任陈秋荣带队的考察团一行10人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考察调研。昆明分院院长王庆礼、昆明植物所副所长刘吉开研究员出席了调研座谈会议。   座谈会上,王庆礼向考察团一行介绍了昆明分院的历史沿革及下属各研究所概况;刘吉

报告文学:钟扬,解密“种子”的基因

5月2日是我的生日。三十五岁以后,每到这一天,我会最深刻地认识到:父母是我最好的老师。海拔越高的地方,植物的生长越艰难,但是越艰难的地方,植物的生命力就越强。——摘自钟扬日记 武汉市武昌一个普通小区,住着钟扬的父母。同是八十二岁的钟美鸣、王彩燕夫妇,退休前在湖北省教育厅机关工作。这是一个温馨的

973项目“果实采后衰老的生物学基础及其调控机制”启动

项目启动会议现场   4月21日,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牵头单位主持承担的973计划项目“果实采后衰老的生物学基础及其调控机制”启动会在华南植物园召开。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广东省科技厅、项目咨询专家和专家组、课题负责人和科研骨干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华南植

广州市天河区委调研团访问华南植物园

  10月29日,广州市天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童慧率调研团访问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调研团由天河区文广新局局长张颖以及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等相关人员30余人组成。华南植物园副主任魏平以及综合办、园艺中心、财资处等领导热情接待并陪同调研。  童慧一行重点参观了华南植

能源植物“小桐子”在版纳植物园获得新发展

  小桐子计划繁华难现?   “小桐子是一种可以在干旱条件下茂盛生长的灌木,其种子可以生产类似于柴油的燃油,但目前人们将其当做绿色金子的期望正在减退——许多人曾把小桐子当做边际土地上最有潜力的拯救者,一种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并将其带入一个可持续的、油料供应充足的未来能源植物。”   这段话,

土地退化防治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10月12日,由世界水土保持协会(WASWAC)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CSWCS)发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承办的土地退化防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一次世界水土保持协会理事会会议在西安开幕,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印度、新西

创新驱动中国 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

7月17日,习近平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这是习近平在实验室了解科研人员利用同步辐射装置开展科研的情况。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布广东、河北、湖北、辽宁、湖南等9省(市),考察中多次论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将“课堂”搬到红墙外,在中关村“顶层设计”推动创新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