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核工业55年形成完整体系

今年是我国核工业发展55周年。在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55年来,我国核工业坚持自主创新,有力保障了国防建设;积极推动核能和平利用,形成了完整的、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的新型核工业体系,实现从以军为主向军民结合、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走出一条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互相促进、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开辟了核能和平利用新局面,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据介绍,中核集团控股和参股建设了国内所有投运和在建核电站。从1999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核集团投运机组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多项性能指标进入世界先进值行列。目前中核集团具备了3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核电站自主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能力,开发出核电自主创新品牌,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贡献。今年,中核集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CP1000。这是我国目前唯一具备出口条件的百万千瓦级核......阅读全文

日本核能复兴面临乏料挑战

图片来源:JAPAN NUCLEAR FUEL LTD.  日本伤痕累累的核工业终于恢复元气,但又产生了一个恼人的新问题:即如何处理核乏料?4年前,日本东北大地震与海啸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曾导致48座反应堆全部停止运行,中央政府期待今年春季重新恢复鹿儿岛县的两座核电站。但批评人士指责称,核乏料处理不

美媒:福岛核反应堆存在设计缺陷

  早在1972年就有人不断严厉警告,如果“马克1型”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燃料棒温度过高,将可能使反应堆周围起主要防护作用的安全壳发生爆裂。危险的放射性物质会因此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  在陷入困境的福岛第一核电站里,有一个“马克1型”反应堆的安全壳目前已经受损,其余反应堆安

我首个核燃料元件生产基地:弱辐射穿不透一张纸

  许多人以为与“核”沾边的都很危险。中核集团拟在广东江门建设的核燃料产业园,正是由于当地群众的恐核情绪,上个月被宣布取消立项。到底生产核燃料元件的工厂有没有辐射,对于公众和环境安全不安全?记者近日走进我国首个核燃料元件生产科研基地——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在核燃料元件生产中

俄罗斯核能新近发展的三大势头

  日本福岛核事故已过去两年,全球核能产业已出现了复苏的势头,这其中,俄罗斯的核能经济更是风生水起,彰显了作为传统核能大国的底气和实力。今年6月,第3届“面向21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这是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部长级会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出席

2012全球核电业何去何从?

一位在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总部进行反核电抗议的示威者  日前,捷克CEZ能源集团负责核电厂建设的总监乍沃德斯基(Petr Zavodsky)收到了造价300亿美元的5座新核反应堆项目的竞标。投标的三家公司包括日本东芝所属的西屋公司、法国阿尔法公司、以及俄罗斯国营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发布 投资达798亿元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核安全事关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事关环境安全,事关公众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确定的方针政策,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安全业绩。日本福岛

自主创新联合多方合力而为 秦山核电: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今年5月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台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6月10日,中国核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沪市主板上市,成为我国主板上市第一家核电股票。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在自主创新发展新阶段攀上了新的发展高峰。  翻开中国核工业60年来研发和建设的核

第六届国际青年核科学家大会举行

  为期一周的第六届国际青年核科学家大会(IYNC)从12日起在南非开普敦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议由南非能源部和南非青年核科学家协会联合主办,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这里就与核有关的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从2000年开始,国际青年核科学家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这是该会第一

科学家详解核安全:技术与文化一个不能少

  “历史上的几次核事故至今仍在警醒我们,在核安全方面谁都不能独善其身。”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十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PBNC2016)上,中广核集团副总经理张炜清在发言中如此表示。核安全,已被视为“后福岛时代”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科学家们呼吁,确保核安全既要依靠技术,也要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核安全的正确

钱智民算经济账: 核产业+“一带一路”=3万亿产值!

  1月3日上午,全国政协在京召开“优化新能源布局 促进清洁能源健康发展”主题座谈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全国政协常委李毅中、刘振亚,委员陆启洲,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中央候补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钱智民等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

日本核工业加强核安全合作

    2012年11月16日,日本核安全协会(JANSI)正式启动,旨在核电公司之间共享运营经验和安全知识,以提高日本核工业的安全性。     自1999年东海临界事故发生以来,这一新机构的成立表明核工业界

核电发展能否助力"美丽中国"

原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3/05-17/4828895.shtml  主持人:刘 莉 (本报记者)   嘉 宾:叶奇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肖雪夫 (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剂量站副站长

2016年中核集团将推进核能全产业链走出去

  中核集团正在加速发展,2015年其在建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均首次超过1000万千瓦;2016年中核集团将积极推进核能全产业链走出去。  中核集团29日透露,2015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实现经济增加值(EVA)69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改善39%,全面完成

《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获批

中新网11月2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务院做出了

我国热核聚变核心部件获重大突破

  近日,一则关于“人造太阳”的消息登上了央视新闻,也刷爆了朋友圈。许多人有疑问,太阳还可以制造?其实,这颗“太阳”是我国在国际热核聚变项目上的重大突破,由于太阳是我们在自然界目前能看到的最大核聚变体,所以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那么,这颗“太阳”是如何诞生的呢?  核聚变:未来能源问题的希望  核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 “宝中宝”高浓缩铀诞生

  去年6月,中核集团在兰州铀浓缩基地宣布,经过多年研制,我国核工业关键技术——铀浓缩技术完全实现自主化,并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行列,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等少数国家之后,自主掌握铀浓缩技术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国家。  大部分核电站需使用低浓铀燃料,其中铀235的含量约为2%—5%。而在天然铀中,铀

日本右翼叫嚣183天造出核武(图)

  资料图:日本广岛原爆纪念馆是以当年爆心附近剩下的唯一尚且完整的建筑废墟为基础建设的。   近日,联合国大会裁军及国际军事委员会提出一项旨在减少核武器的决议草案。不过,当委员会要求日方签署时,却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美国军事专家分析认为,日本此举是为今后的核武装铺路。虽

科研团队正在攻克核电站高放废物"快速"处理技术

图为5MeV超导直线质子加速器样机。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供图   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甘肃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提出,在甘肃省行政区域内处理、处置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应当缴纳生态补偿费。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问题又一次成为焦点。  在世界核电发展的历程中,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

我国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内陆核电站建设

  在我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30周年之际,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向媒体透露,我国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内陆核电站建设。  “如果不是福岛核事故的话,内陆核电站现在可能已经开工了。”王毅韧表示,相比沿海核电站,其在技术上没有本质区别。“沿海核电的冷却水取自大海,内陆核电是冷

贯彻实施好《核安全法》 依法保障核安全

  《核安全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对确保我国核安全和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核安全法》的宣贯,推动核安全法制建设,本报特推出整版报道,以飨读者。图片来源于网络  进一步强化宣传培训和核电科普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虞选凌  《核安全法》的出台实施为进一

秦山核电基地科学发展纪实:十年核裂变秦山再跨越

  20年前秦山核电走入人们的视线,中国大陆第一座自主建设的核电站在杭州湾畔开始了其“国之光荣”的历程;20年的历程中,秦山核电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以其安全运营的业绩创造了社会效益。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间,秦山核电变化之大,有如核裂变,成为中国巨大进步的一个缩影。   秦山核电提供的一份“

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公布

  怎样加强核安全?核工业全球化时代,我国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9月11—13日,由中国核学会主办,哈尔滨市政府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承办的以“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召开。包括26位院士的1200余专家学者聚首哈尔滨,把脉核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走向,助力核科技事

我国内陆核电站项目或将解冻 专家称为治理雾霾

  核电重启一直是2014年新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国家高层也曾在多个场合放出我国核电重启的积极信号。12月4日,国家发改委核电司司长刘宝华更是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  然而,湖南、江西等地的内陆核电站已投入巨资筹备多年,仍未破冰重启。  2011年的日本

在"核安全观"指导下发展核电 进一步提高核电安全性

大亚湾核电站 国图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我国核能发展再研究”咨询课题,着眼于新的核电发展形势下我国核能安全发展、规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矛盾,重点分析近期和长远我国核能发展需要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习近平主席在全球核安全峰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的“核安全观”,

近期全球核能发展新的动向

  近期,对于全球核能产业来说,似乎有些波澜不惊,核工业的发展在各国既定的规划轨道上或快或慢地推进,即使终归“几家欢乐几家愁”,但也是属于业界一贯以来的固有场景。然而,在常态的发展模式中,仍然有一些新的动向值得关注。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日本核电   日本的核能态势是当前核能界绕不过的话

放射性废物处置遇技术难关

  日益增加的放射性废物令人担忧,然而很多专家都无法清楚说出目前中国究竟有多少放射性废物。公众的担忧不仅来自不断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更与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息息相关。将于3月1日实施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或将推动我国放射性污染物的防治工作,但仍需要接受公众的审视与检验。   2

放射性废物处置遇技术难关

  日益增加的放射性废物令人担忧,然而很多专家都无法清楚说出目前中国究竟有多少放射性废物。公众的担忧不仅来自不断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更与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息息相关。将于3月1日实施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或将推动我国放射性污染物的防治工作,但仍需要接受公众的审视与检验。   2月13日,离大学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