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震局地质所所长张培震详解汶川特大地震特征与成因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造成了极其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场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地表破裂带在哪里?大区域地表如何变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就这些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南北带地震构造研究组组长张培震6月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了详细讲解。 强震能量传遍整个地球 形成长达300公里的余震带 据张培震介绍,中国地震台网测定“5·12”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8级,震源深度约为14公里,地震主要能量的释放是在一分多钟内完成的。 到目前为止,已发生余震1.3万余次,并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中最大强余震震级达6.4级。这些余震主要分布在从映秀镇到青川县的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形成长达300公里的余震带。 这次地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地震弹性波的形式传遍中国大陆乃至整个地球,地震波引起强烈地面震动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近7万人的死亡。地震还引发数以万计的山崩、滑坡、......阅读全文

无法确认我国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中国西部发生了举国震惊的“5·12”汶川大地震,7.8级的强震摧毁了震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空前规模的救灾工作旋即夜以继日地展开。国人在心系灾区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发问:地震在发生前就没有什么先兆吗?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报、提前示警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研究员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

地震台网中心刘杰:否定地震比预报地震成功率高

  前震一个多小时内主震就来了,预报前要开会会商,处理来不及了。■关于汶川地震  震级超出历史极限了,你让我预报我真不敢。■如何反思  不是我们工作的失误,这是科学认识水平的问题。跟上一代预报工作相比,我们这代人更实事求是,不大吹大放。■为何频繁辟谣  

中科院院士刘宝珺:大地震后成都将安全两百年

6月15日在蓉举行的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刘宝珺教授明确指出,成都所在的上扬子地块刚性十足,成都主要城区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由于汶川地震使地壳聚集起来的能量得到释放,因此未来两百年内成都不会再发生八级以上的大地震,成都至少可以安全两百年以上。”

汶川地震,科学为何没能走到前面?

5月12日14时28分,7.8级的强烈地震猝然降临中国四川的汶川县,世界也随之震动不安。汶川的这次地震几乎等同于1976年中国唐山的大地震,但是,相较于30多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国这次的救灾反应和灾情公开的速度已今非昔比,完全是天壤之别,因而中国人有理由有信心有能力把这次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然而

地震前兆不唯一性是地震预报最大难点

  地震台网中心刘杰:地震前兆不唯一性是地震预报最大难点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处主任 刘杰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在主震7.1级地震后,台网中心又监测到数十次的余震,最高余

科学家研究发现地震或能“愈合”地震

  本报讯(记者唐凤)4月15日,《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裴顺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美国莱斯大学教授钮凤林及其他合作者有关龙门山断裂带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分析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西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在大地震中的结构演化过程,观测到清晰的地震波

美国地震专家认为短期临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

新华网华盛顿5月19日电 (记者 张忠霞)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学家露西尔·琼斯日前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说,地震短期临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目前还无法做到。   精确预测地震震级和时间尚难做到   对地震的精确预测,不仅要预报出准确的时间和地点,还应该预测出震级。琼斯认为,

美地震专家认为短期临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

新华网华盛顿5月19日电(记者 张忠霞)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学家露西尔·琼斯日前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说,地震短期临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目前还无法做到。 精确预测地震震级和时间尚难做到 对地震的精确预测,不仅要预报出准确的时间和地点,还应该预测出震级。琼斯认为,目前世界上还

《自然》特写:汶川地震暴露中外科学家的认知缺陷

  龙门山有着河谷切割出来的世界上最陡峭的山坡,非常容易由地震引发巨大的滑坡。   龙门山断裂带穿过白鹿镇一学校的院子,造成这道高2米的混凝土隆起的断层,就是5·12大地震的元凶。     这些地壳上的裂纹在一定程度上欺骗了大家。中外科学家都曾将它们绘制在地图上,却没

史保平:地震预测和防震的美国经验

美国应对地震的基本思路是“防” 史保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美国内华达大学地震实验室获地球物理博士学位;1999-2001年从事地震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师从世界著名地震学家James N. Br

汶川地震震级从7.8级修订为8.0级,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中国地震局将汶川地震震级从7.8级修订为8.0级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李斌)记者从中国地震局获悉,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实时观测数据,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随后,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

四川乐山犍为24小时内发45次地震

  不到24小时的时间,(四川)乐山犍为县震了45次。昨日,记者从乐山市防震减灾局获悉,从前日(14日)21时起截至昨日15时,犍为县累计发生地震45次。最大地震为昨日7时48分发生的3.9级地震。据初步统计,地震已造成犍为县伏龙、新盛、下渡等8个乡镇39个村受灾。其中

中国新监测仪有望准确预报地震 一月后诞生

昨日,由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成都地震生命线座谈会”在成都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顺利召开,来自中美的权威地质专家,就地震预测、监测,以及地震后通讯、交通、电力等生命线系统的修复、重建问题进行研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何满潮现场演示了汶川地震物理模拟动态

香山科学会议聚焦汶川大地震

这是一次计划外的紧急会议,40多位科学家到会 5月19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七天,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机理及后续灾情科学分析”为主题的一次计划外的紧急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举行,40多位从事地震、地球物理等方面研究的科学家到会,对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机理与后续发展态势、重大地震灾害的多学科综合前期

汶川地震属浅源地震破坏力度较大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杨维汉 谭浩 隋笑飞)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上海、宁夏、云南、重庆等10多个省区市均有震感。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展趋势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初步分析。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

汶川地震科学钻探获系列重大发现

  今天,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举办的汶川地震三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许志琴介绍了科学家在汶川地震后进行的一场“快速反击”。     2008年11月7日,汶川地震后178天,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正式启动,“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大地震”。     两年多来,工程进度比原先预想的艰难得多

高建国:地震前兆信息可靠性不足两成

学者们正保持观察华北地区动态;仍有必要借鉴群测群防历史经验   4月15日中午,就社会上有些人正在传播的“中国地震局传出消息,包头市将在今天傍晚5点发生7级地震”的说法,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明确向《科学时报》记者表示:“这不可能!首先,中国地震局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在中国,地震预报消

50名顶级专家院士赴川建言恢复重建

亲赴震区考察 掌握一手资料 凝炼报告主题 震后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批科学家团体,7月25日在成都开坛讨论,建言献策恢复重建。50余名参会专家中包括了25名两院院士,吸引了400余名听众悉心聆听、提问。 这次名为“科学技术与抗震救灾”技术科学的论坛,由中国科学院携手四川省科协主办,成都理工、中科

青川县城后山出现重大山体裂缝 近9000人疏散

新华网四川青川5月20日电(记者伍晓阳、王江)记者20日从广元市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获悉,青川县城后山出现重大山体裂缝,情况危急,威胁5万受灾群众和救灾部队的安全。目前直接受灾害威胁的近9000名群众已被紧急疏散。 青川灾民向外疏散记者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山体裂缝位于青川县城西北的狮子梁,5

地震局专家称21市地震危险性评价已通过验收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网上误传的21城市断层带分布图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网站2011年3月18日公布的《中国地震和火山分布图》  3月20日开始,一则“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的报道见诸网络,引起各界关注,报道中消息的发布者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  21日

南方周末:唐山4.8级地震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次不大不小的地震,专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有人判断它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有人将它与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联系起来,还有人认为这是“老凶手重新作案”,是局部断裂的重新激活。  最近,在唐山市发生的一次4.8级地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不大不小的地震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与36

《自然》:模拟研究四川地震断裂带应力变化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绘制有增强破裂可能的断层图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是该地区历史上首次记录下的地震,它的震级和带来的灾难超乎了人们的想象。美国的一组地球学家最近模拟研究了由此次地震引发的断层应力改变,并希望借此一瞥应力变化在未来触发地震的潜在可能性。相关论文7月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nbs

余震或持续1个月以上 专家称可能有较强余震

汶川地震后,余震不断,对于余震的走势,中国地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余震的持续时间还会比较长,灾区居民和救援人员最主要的还是要躲避坍塌砸伤。 主震区外不要防范过度 5月19日,地震部门就汶川大地震发布了强余震意见,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研究员汤泉表示,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震后地震趋势判定,是由有关省

中科院发布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图1 雅安芦山Mw6.7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采用下半球投影,同时给出了点源模型的P波垂向位移理论图(红线)与资料(黑线)的拟合情况。图形下方给出了两组节面解(左下,λ,δ,θ,h分别表示错动倾伏角、断层倾角、断层走向、震源深度)和点源模型的震源时间函数(右下)。图2有限断层模型的远场

自然资源部:2018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公告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关于201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公告》的通知。  通知原文如下:  根据《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201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部审定,201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共63项,其

云南怒江水电开发重启 地质专家曾联名上书反对

  怒江水电开发箭在弦上。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称,我国在“十二五”将积极发展水电,怒江水电基地建设赫然在列,其中重点开工建设怒江松塔水电站,深入论证、有序启动怒江干流六库、马吉、亚碧罗、赛格等项目。  此次规划的明确,意味着怒江水电开发的重启。此前,因是否

中科院地学部18位院士解析汶川地震

建议绘制全国地震烈度图  注意科研成果的积累和共享“最近大家都很忙。”在5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举行的四川汶川地震院士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的开场白道出了在场各位两鬓斑白的老院士们的近况。 汶川地震牵动了地学部各位院士的心。地震发生后,他们纷纷搜集资料、了解情况,并积极参与研

专家称近日可能发生的强余震仅限于重灾区

  新华网成都5月20日电(记者杨三军)20日中午,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所长程万正研究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近日可能发生强余震的区域仅限于目前重灾区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成都市等其他地方并未在余震区范围内,强余震也不会对其造成大的破坏。   19日晚,四川相关部门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地震局《

陈厚群:大坝安全与水库地震

  最近这段时期,社会上对水电开发,特别是其中的地震、地质问题都很关注。本人长期从事大坝抗震研究,想从大坝抗震安全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大力发展水电是国情决定的  谈到水电开发,不能不从我国能源结构说起。我们主要还是以煤电为主,煤电占二次能源结构的百分之七八十,这是国情决定的。在可预见的将

地震预测研究的技术路径之争

在汶川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科学界尤其是地震学界被深深刺痛。在其后紧急召开的会商会上,对各种预报理论及技术方法的争论更带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背景。 尤其是,在没有大震发生的“和平时期”没能得以充分显示的不同技术途径,此刻纷纷亮相,也为普通人了解地震预报的“内情”提供了契机。 测震学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