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7 09:15 原文链接: 斑马鱼模型对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应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成都大学、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食品Top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中科院JCR一区,影响因子7.862)上发表题为“Recent development in zebrafish model for bioactivity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的综述论文,全面综述了斑马鱼模型在对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与人体健康机理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甘人友博士与成都大学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耿放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信作者。

  斑马鱼是一种淡水鱼,无论在水族馆还是实验室都很受欢迎。天然产物包含植物及其提取物,藻类,益生菌等,这些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人们对基于天然产物的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天然化妆品的需求在日益增长。斑马鱼模型可以快速、经济地筛选和鉴定天然产物中安全有效的物质,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文详细综述了如何在实验室对斑马鱼进行管理以及如何建立各种斑马鱼模型。在活性评价方面,已被广泛应用的斑马鱼模型有抗氧化、抗炎、神经保护、心脏保护、抗癌、调节代谢、肠道保护、肾脏保护、抗骨质疏松、抗黑素生成等模型。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斑马鱼模型可以用来评价氧化应激、遗传毒性、胚胎毒性、发育毒性、生殖毒性、心脏毒性、肝毒性和神经毒性等。本文对在实验室使用斑马鱼模型进行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使用斑马鱼进行建模具有以下优势特征。首先,由于斑马鱼体积微小,所以允许大量的斑马鱼被放置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并且只需要加入少量的待测物质进行评估;其次,斑马鱼多产,所以很容易就能收集到大量的胚胎进行研究;然后,相比老鼠等大部分动物模型,斑马鱼成本也相对较低。此外,斑马鱼在早期发育阶段是透明的,因此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其体内各种复杂的变化过程。斑马鱼基因和人类的基因有很多相似性,因此能有效模拟人的健康状况。由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斑马鱼也非常适合基因操作,从而使模型更加精准。综上,斑马鱼模型在天然产物和食品功能因子的活性与安全性评价中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章

OpenAI再出王炸,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备受关注

人工智能(AI)领域的巨头OpenAI再次引发关注,其最新推出的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因其出色的逼真度和想象力广受赞誉。相较于传统视频生成领域的平均4秒长度,Sora能够生成长达60秒的视频,这一创新......

新进展!开发出寻找新型磁性材料的新方法

美国艾姆斯国家实验室(AmesNationalLaboratory)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个新的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可预测新材料组合的居里温度(材料保持磁性的最高温度),用于寻找不含关键元素的永磁材料。科......

百度CTO王海峰:通用人工智能曙光已现

“过去一段时间,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成绩,而这些已经让我们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近日,在由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WAVESUMMIT深度学习开发者大......

商汤大模型多个评测表现超ChatGPT

本报讯(记者沈湫莎)商汤科技近日公布了自研中文语言大模型“商量SenseChat2.0”在MMLU、AGIEval、C-Eval三个权威大语言模型评测基准的成绩。评测显示,“商量”在这三个测试集中的表......

BrainX:3D打印全尺寸人脑模型及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脑部肿瘤以及多种原因造成脑外伤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人类大脑的复杂结构,极大提高了手术过程的难度。因此,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制的术前大脑模型能够帮助外科医生精准分析病灶和提高手术熟练度......

斑马鱼出生就识数!

意大利科学家发现,斑马鱼幼鱼在孵化后96小时里可以识别不同数量的黑条,研究者表示这一发现表明数字能力可能在新生斑马鱼中是与生俱来的。相关研究3月24日发表于《通讯—生物学》。过去的研究表明,人类新生儿......

院士专家联合撰文:智能计算进展惊人挑战巨大

2023年开年伊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陈左宁、邬江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等领衔,来自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索邦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单位的海内外9位院士及12位专家,在《科学》合作期刊Int......

研究揭示斑马鱼“自我定位”神经回路

斑马鱼幼鱼能够弄清它们在哪里,去过哪里,以及如何回到原来的位置。幼体斑马鱼在被洋流推离航道后如何追踪自己的位置并导航呢?科学家发现,这与一种多区域的大脑回路有关。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我们研究......

新技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可预测玉米株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团队与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团队合作,首次对玉米自交系全生育期进行全自动高通量无损监测,深入解析了玉米株高形成的动态遗传基础和调控网络,并通过机器学习构......

我国学者开发全新痴呆风险预测模型

中新网上海9月26日电(孙国根陈静)中国专家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利用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了全新的痴呆风险预测模型,并将其命名为UKB-DRP。民众在相关页面输入待测个体的相关信息,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