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6 15:18 原文链接: 采水、过滤及长周期培养的一体化装置问世

装置现场作业场景。王月 供图

8月25日,记者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获悉,该实验室与广东工业大学共建的滨海与深海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功研制出“升”级多序列保真采水-多级过滤-长周期培养一体化装置。6月21日至7月15日期间,该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利用该装置于我国南海和台西南海域不同特征的海底甲烷渗漏区成功进行了垂直剖面序列式保真采样与原位过滤一体化作业,并于近期圆满完成长达50天的原位温-压环境“甲烷渗漏”培养实验。

海洋水体是阻滞深海甲烷进入大气环境的关键地带,从深海底“贫氧”到表层海洋“富氧”环境的甲烷氧化机理研究是揭示海底释放甲烷“最终归宿”的重要途径。鉴于常规取水方式不保真,不能精确认知原位环境的溶解气和溶解态化学组分浓度及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进而不能有效研究甲烷转化机理等困难,来自滨海与深海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升”级多序列保真采水-多级过滤-长周期培养一体化装置。

据了解,该装置的成功研制突破了大体积水样多序列保真获取与长周期培养实验融合的关键技术。装置具备2000米水深内10个水层序列保压采水能力,单层保压采水体积可达10升;能同步进行水下原位多级微生物过滤与固定作业;并具备从船载实验室到陆域实验室利用保真水体进行长周期保温、保压模拟实验的能力。

该装置将为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甲烷泄漏及常规油气开采烃类泄漏的环境生态风险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手段,为“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的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还可拓展应用于海洋新型污染物“源-汇”规律等前沿科学研究。


相关文章

基因编辑技术揭开海洋硅藻密度感知的谜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与合作者利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揭示了海洋硅藻对种群密度信号的感知和传递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会杂志》上。陆地和海洋中的动物会通过......

海洋牧场巨无霸“恒燚一号”平安出运

4月3日,在海巡船的护航下,巨型驳船“黄船030”轮装载深海养殖平台“恒燚一号”在广东惠来前詹港区安全出港,驶往湛江东海岛海洋牧场规划海域进行安装使用,这标志粤东地区先进海工制造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海......

痕量铝影响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痕量铝影响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湖沼与海洋》。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与生物体中。然而,目前......

202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

3月21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国家海洋信......

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郑小童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提出,风驱动的海洋环流变化对热带太平洋变暖空间结构具有重要贡献。这项新观点发表于《自然-通讯》。......

南海海洋所揭示全球海洋板块多幕式进水率分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等,在海洋岩石圈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定量计算了全球海洋板块水化率的分布,揭示了俯冲带是海洋板块,尤其是地......

研究表明2023年海洋多个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高

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法国墨卡托海洋国际机构等全球16个研究......

透过“海洋之眼”看向“海底幽蓝”

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00多米,深于1000米的深海面积超过90%。深海热液系统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海底深处没有生命。“最近十几年,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把实验室搬到海底’。我们做了一根探针,叫‘拉曼光谱......

河口区氮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小平团队,在河口咸淡水混合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Thedistinctphasesoffresh-......

“海洋移动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项项目评审会召开

2023年12月11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在北京召开“海洋移动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项项目评审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建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主持开幕式。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