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3 13:12 原文链接: 邓稼先:如果有来生我还选择中国

今天(3日)是端午节,我们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感念中华民族传承千载的家国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择日,神舟十四号即将升空,中国航天人正在为科技求索的新征程全力以赴。

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端午特别节目《上下求索家国情》,讲述老一辈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以身许国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先通过一张照片,走近为中国核武器研制沥尽心血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

这张照片定格的是1986年端午节后不久,邓稼先与杨振宁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见面。此时的邓稼先因为癌症晚期,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邓稼先生前警卫员 游泽华:照片上的邓老,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他嘴角上没有擦干净的血迹。我们看见他是在微笑,其实当时他病情严重,体内还在不断出血。

邓稼先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最亲近的同学和好友。2021年,杨振宁在百岁生日的演讲中,讲述了一段他和邓稼先鲜为人知的往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句话出自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到新中国时,邓稼先写给他的一封信。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杨振宁对着当年共同意气风发许下报国志向的儿时同窗深情喊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我觉得今天,50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说,我是以后50年,是合了你“共同途”的瞩望。

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邓稼先成长在国难深重的年代,1950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这位只有26岁的“娃娃博士”就带着科技报国的夙愿毅然回国。1958年,邓稼先接到一项绝密的任务,研制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邓稼先妻子 许鹿希:那天他回来比较晚,他说我要调动工作了,我后来问他我说调哪去,他说不能说。我说做什么事,他说不能说。我说你给我一个信箱号码,我们通信,他说大概也不行。他说如果我能做好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给家人留下这样一张全家福,刚满34岁的邓稼先开始了28年的隐姓埋名。他带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借助手摇计算机等简易设备,经过无数的计算和思考,测算出了原子弹模拟爆炸的全部参数。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邓稼先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新中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32次都有他的身影,15次更是邓稼先亲自指挥的。在1979年一次空投试验故障中,邓稼先奋不顾身检查核弹碎片,受到了致命的辐射伤害。

邓稼先妻侄 许进:有这样一批人,无私地、忘我地放弃了自己很多的幸福的生活和学术的前进,最后把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祖国,所以今天我们“两弹一星”才有这么显著的成就,我们国家的安全才有这么可靠稳定的支撑。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邓稼先隐藏了28年的身份才得以公之于众。即使躺在病床上,邓稼先也没有忘记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他和老搭档于敏等人写给中央的建议书,直到今天都对中国的核事业产生着深远影响。“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是邓稼先临终前念念不忘的事。

邓稼先生前警卫员 游泽华:邓老去世前,我陪他去过一次天安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他说,小游,以后国家强大了,你一定要来看我,多给我讲讲祖国的变化。我还记得邓老最后跟老伴说的话:要是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事业,选择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邓稼先和杨振宁跨越半个世纪的理想之约,正在见证更多科研工作者的同向而行。

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和邓稼先有着相似的奋斗历程,黄大年曾在朋友圈里这样纪念自己的偶像邓稼先,“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

此刻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人正在为神舟十四号的发射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对他们来说,前辈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两弹一星”是薪火相传的“精神坐标”。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载人飞船副主任工艺师 许帆:“两弹一星”的精神会指引我们继续开拓创新,不管是目前的中国空间站,哪怕是未来的载人登月,我们将会不断地传承下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 肖志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功勋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章

浙江将组织千名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组织1000名科学家(含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增强中小学生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马斯克惹恼了科学家?Twitter危机引发社交媒体大迁徙,科学家们去往何处?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Twitter总部的一部分被拆除的标志,远处有一只鸟在天空中飞翔。《自然》杂志一项调查的数百名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以前称为Twitter的平台。米里亚姆·维达尔·瓦莱罗(M......

黑龙江建成95家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

近日,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王选生物菌肥开发工作室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揭牌。据黑龙江省科技厅最新统计,截至11月20日,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已发展到95家,为推动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产......

46位拿到“新基石”连续5年2500万不看项目只看人

2023年10月30日,腾讯公司“10年100亿元资助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二期名单发布,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46位科学家上榜,成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员”。2023年第......

辽宁省认定首批20个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科学家世界

不久前,辽宁省认定了首批20个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自获得认定以来,不少教育基地相继开展了公开课、主题展览等特色活动,积极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现实中,一些教育基地的开放受到各种条件限制,难以......

英国重返“地平线欧洲”项目

近日举行的一场深夜谈判中,英国终于和欧盟达成协议,重新加入“身价”950亿欧元的欧盟旗舰科学项目——“地平线欧洲”。这意味着英国科研人员可以申请“地平线欧洲”的项目资金并申请参与相关研究。据《自然》报......

BCEIA2023第四届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推动分析化学前沿领域的新发展

 2023年9月6日-8日,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2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同期会议——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是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

科学家利用神经网络设计全新蛋白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应用物理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中,将注意力神经网络与图神经网络相结合,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蛋白质。该方法将几何深度学习与语言模型的两种优势结合起来,不仅可预测现有蛋白质特性......

“大湾区科学家”搭建三地科技合作桥梁

“大湾区科学家”搭建三地科技合作桥梁广东加快推动粤港澳协同创新,苏国辉院士率先在内地建立联合实验室“今天有没有运动啊?”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与人聊天时,最常用......

我国科学家创造城际量子密钥率新纪录

央广网北京6月24日消息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袁之良团队与南京大学尹华磊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打破安全码率-距离界限的异步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也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成功实现508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