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4 14:15 原文链接: 地质地球所等揭示趋磁细菌复杂磁性机制

  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是生物控制矿化研究的典范和古地磁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它们能够在细胞内合成有生物膜包被的、纳米尺寸、单磁畴磁铁矿晶体颗粒,也称为磁小体(magnetosome)。磁小体在细胞内多成链排列,作为趋磁细菌的“磁场感应器”,促使其沿磁场方向定向游弋,这个过程被称为趋磁性。趋磁细菌死亡后,磁小体能够被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磁小体(magnetofossil)。沉积物和岩石中的化石磁小体是良好的磁信号载体,可能记录了化石磁小体形成、埋藏时的古地磁场及古环境信息,因此,其是重建古地磁和古环境信息的潜在替代指标;作为新型生物源磁性纳米材料,功能化磁小体在纳米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趋磁细菌研究的核心是“磁小体的矿化和磁学”。近年来,得益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学家已发现了与磁小体合成相关的基因,鉴定出参与铁吸收转运、颗粒尺寸控制及链组装的蛋白质。然而,与有机过程相比,学界尚不清楚磁小体链合成的无机过程(即晶体成核和生长等)及由此产生的复杂磁性机制。宏观磁学与微观结构研究有机结合、微生物学及矿物学和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是趋磁细菌和识别磁小体化石研究的必要手段。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联合国内外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综合微生物学、电子显微学和岩石磁学技术,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汤河中发现了一类特殊的趋磁球菌THC-1,其磁小体并非像绝大多数趋磁细菌一样排列成链状,因而,产生了独特的磁学性质(图1)。综合研究表明:(1)汤河趋磁球菌THC-1细胞直径为2.5±0.2 μm,每个细胞中含有35±15个磁铁矿型磁小体。磁小体的平均晶体长度为70.6±8.6 nm,宽度为42.3±5.2 nm。除磁小体之外,THC-1细胞还能够在细胞内合成富含硫和多聚偏磷酸的颗粒;(2)THC-1的磁小体晶型为拉长的棱柱形,棱柱体由6个{110}组成,顶部和底部由两个{111}面构成,棱柱的十二个角分别被六个{111}面、六个{110}面和六个{001}面截断;(3)特殊的磁小体空间结构使THC-1的宏观磁学性质与其他趋磁细菌显著不同,如拥有相对较高的δFC和δZFC值、较低的δFCZFC值,一阶反转曲线图(FORC)显示出较强的磁相互作用。

  综合前人及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趋磁细菌磁小体的磁性复杂多样,受趋磁细菌种类、磁小体空间排列状态、趋磁细菌生长条件、磁小体化学纯度等生物及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综合控制,虽与非生物成因的磁性矿物存在显著区别,但并不具有唯一性(图2)。

  相关研究成果以Biomineralization and Magnetism of Uncultured Magnetotactic Coccus Strain THC-1 With Non-chained Magnetosomal Magnetite Nanoparticles为题,发表在JGR-Solid Earth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支持。

图1 趋磁球菌THC-1的细胞和磁小体形貌特征

图2 不同种类趋磁细菌和非趋磁细菌起源的磁铁矿数据分布和磁学性质比较

相关文章

地质地球所等揭示趋磁细菌复杂磁性机制

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bacteria)是生物控制矿化研究的典范和古地磁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它们能够在细胞内合成有生物膜包被的、纳米尺寸、单磁畴磁铁矿晶体颗粒,也称为磁小体(magneto......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微生物趋磁性古老单起源新模型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生物地磁学研究团队研究员林巍、潘永信等,联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合作者,开展了迄今规模最大、跨越南北半球的趋磁细菌多样性和宏基因组研......

地质地球所成功分离培养趋磁螺菌XM1

趋磁细菌是细胞内基因控制合成生物膜包被、纳米尺寸、单磁畴磁铁矿(或胶黄铁矿)颗粒的微生物。细胞内产生的磁性纳米颗粒称为磁小体,它们在细胞内一般呈链状排列,使细菌可以感受地磁场而沿地磁场磁力线游弋。因此......

地质地球所趋磁细菌生物控制矿化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四的元素,它不仅是生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而且还可以影响海洋和陆地系统的地球化学性质,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生物是调控全球铁元素地球......

揭示细菌成因纳米磁铁矿颗粒能记录地磁场信号

沉积剩磁是获取古地磁场信息的主要来源,连续沉积序列的沉积剩磁记录可反映地磁场随时间变化,如极性倒转过程、地磁漂移事件和相对古强度变化等信息,也是建立高分辨率地磁极性柱(可用于沉积盆地定年和地层对比等)......

趋磁细菌合成磁小体机制揭开独特蛋白折叠磁铬

一支由法国原子能及可替代能源署(CEA)领导、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参与研究的国际团队通力合作,揭示了趋磁细菌体内一种名为MamP的蛋白质主导合成磁小体的机制及其结构特征。该研究使得人们对“生物......

地质地球所发现合成胶黄铁矿磁小体的趋磁细菌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沿着地磁场磁力线方向运动的微生物,在细胞基因严格调控下矿化合成纳米级(几十到上百纳米)、尺寸均一、化学纯度高、链状排列的磁铁矿(Fe3O4)或胶黄铁矿(Fe3S4)磁小体,是生物地磁......

海洋所等研究发现一种新的海洋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

日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肖天研究员课题组与法国科学院吴龙飞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展了海洋趋磁微生物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研究人员在我国黄海潮间带沉积物中发现一种新的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菠萝型多细胞趋磁原核生......

地质地球所研究发现古老趋磁细菌新类群

 北京密云水库中新发现的两类硝化螺旋菌门趋磁细菌的荧光原位杂交(A至I)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J和K)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在细胞内合成纳米磁体矿或胶黄铁矿磁小体的原核微生物,目前已发现的趋磁细......

第二届趋磁细菌与生物矿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9月1日至4日,第二届趋磁细菌与生物矿化国际研讨会(The2nd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agnetotacticBacteriaandBiomineralization)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