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6 13:40 原文链接: 我科学家在GPCR领域研究获新突破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个庞大的跨膜蛋白家族,大约有八百个成员。这些蛋白位于细胞表面,负责识别和结合特殊的信号分子(配体)。GPCR的细胞外部分与配体结合之后,会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然后G蛋白将信号放大并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激活细胞应答。

   上述过程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发生一点小故障就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正因如此,GPCR成为了现代药物开发中最重要的靶标,目前临床上的许多药物都是针对GPCR起作用的。

   GPCR能够形成功能性的单体,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PCR二聚化在细胞信号整合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团队对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的二聚体进行研究,揭示了二聚体届面上与受体激活有关的结构改变。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通讯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刘剑峰教授和CNRS的Jean-Philippe Pin。

   研究人员发现mGluR处于失活状态时,主要二聚体届面由跨膜α螺旋4(TM4)和TM5组成,当mGluR处于活化状态时,主要二聚体届面由TM6组成。研究显示,二聚体届面的这种改变,是受体激活所必须的。锁定TM4-TM5界面能阻止mGluR激活,而锁定TM6界面会生成持续活化的受体。

   这项研究为mGluR活化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在GPCR二聚体中观察到的负协同效应。

相关文章

非卤溶剂加工高效有机太阳电池受体光伏材料研究获进展

有机太阳电池具有低成本以及可大面积印刷加工的优势,在未来商业化应用颇有潜力。目前,高性能有机太阳电池通常采用低沸点卤代试剂(如氯仿)来制备。这是由于此类光伏材料可在氯仿溶剂成膜过程中形成合适的相分离,......

Nature:科学家识别出冠状病毒进入人类细胞的特殊受体

引起COVID-19的SARS-CoV-2病毒会导致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这或许就与2019年出现的已知会引起轻度季节性感冒的其它冠状病毒形成了对比,同时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何一种冠状病毒对人类所......

国外研究发现藻类光收集复合物二聚体高分辨率模型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生命科学实验室联合研究揭示了绿藻莱茵衣藻的叶绿体PSI,其组织为同二聚体,包括40个蛋白亚基和118个跨膜螺旋,为568种色素提供支架。低温电镜显示,PsaH和Lhca2的缺失导致P......

中美科学家联手解析出整个阿片类受体家族的三维结构

在继续努力改进阿片类止痛药的过程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低温电镜技术解决了整个阿片类受体(opioidreceptor)家族与其天然的肽结合的详细结构。他们......

武大首次揭示蝙蝠MERS相关冠状病毒受体

2022年12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严欢研究组在病毒受体领域的研究成果,论文标题为《MERS冠状病......

我国科学家揭示神经激肽A激活神经激肽2受体的分子机制

神经激肽(neurokinin)是一类神经肽,在炎症、疼痛伤害感受、上皮细胞分泌和增殖等发挥重要作用,普遍分布在哺乳动物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的研究团队在《CellDis......

研究揭示棉铃虫感受植物苦味物质香豆素味觉受体

植物次生物质是植物体内经过复杂的分支代谢途径的产物,一般没有营养价值,但构成不同植物特有的味道,在植物防御中起关键作用。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喜好程度往往取决于次生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我国重要农业害虫棉铃虫......

上海药物所等揭示孤儿受体GPR119识别配体的分子机制

糖尿病、脂肪肝和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研究显示一些孤儿受体可能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靶点。GPR119又称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受体(Glucose-dependentin......

中国科学家揭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结合受体机制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V)属于甲病毒家族,是一种可以感染人类和所有马科动物的RNA包膜病毒,能通过蚊子以及气溶胶高效传播。VEEV在南美洲有大量感染病例报道,感染这种病毒会引发进行性中枢神经疾病和......

解析糖蛋白激素受体!打开糖蛋白激素作用机制“黑匣子”

糖蛋白激素是辅助生殖、治疗甲状腺等疾病的关键药物。近几十年来,虽然糖蛋白激素临床应用已经取得很大成功,但它如何激活人体细胞中的受体机制,是长期以来科研人员难以打开的“黑匣子”。在9月22日发表于《自然......